体育精神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2023-10-24 12:55李林
体育风尚 2023年1期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重要价值体育精神

李林

摘要:在体育文化建设中,最为核心关键的内容是体育精神,体育精神有着众多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文化力量。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引入体育精神,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们的全面性发展。因此,对体育精神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和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基于此,本文在介绍了体育精神价值的基础上对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精神的表现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体育精神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体现,以此来更好地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体现体育精神,发挥出体育精神的教育价值和意义,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体育精神;体育课堂教学;高校;重要价值

在高校开展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多种不同形式的体育教学和体育精神渗透来培养大学生们对体育的情感、形成积极的体育态度、体育性格、体育品质,养成一个良好的体育行为、以及集体精神和坚毅的品质等等,培养大学生们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实现大学生们的全面性发展。然而,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更加重视学生们的体育技能,忽视了对学生们体育精神的培养,从而使得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综合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高校体育教师要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体育精神,并将体育精神和日常课堂教学进行充分融合,制定更加科学、高效,符合大学生个性差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从而更好地推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创新发展。

1.体育精神的价值

1.1社会性价值

体育精神是一种无法以具象的事物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抽象体育,然而,正是这种抽象的体育对于推动体育的发展和创新有著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同时也可以将人类的理性精神最大程度的展现出来。体育精神是一种文化现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发展,并且已经有了近千年的发展历史。[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很多社会事物出现、发展消亡,但是,体育精神却得到了更为长远的发展,历经千年的光阴而不衰,反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更加丰富完善。通过体育精神人们可以从中很好的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并在这种魅力和精神的感染下实现自身更好的突破和发展。

1.2个体性价值

体育精神中个性价值主要体现在体育精神包括了两个部分,一部分为人文形态的体育精神,另外一部分是科学形态的体育精神。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体育运动并不再单单是一种运动,还是一种人的精神,可以对人的价值进行很好的体现,通过不断地对肉体和精神的存在状态进行否定和改变,从而得出人需要具备的精神和境界。自古以来,人类之所以能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壮大起来,正是因为人们在体育锻炼和竞争中不断的磨炼、发展、提升自己,促使人类不断的朝着理想的彼岸努力奋斗,将个体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如,在体育运动比赛中,运动员们通过不断的坚持来在激烈的竞争中夺取最终的胜利,其中所体现的就是一种创造,一种不断进步、永不服输、不断向上的个体价值和精神。

1.3教育性价值

体育精神的教育性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们通过对体育精神的学习和理解,可以形成一种新的体育教育观念和思想。在以往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更加强调的是体育的属性,目的是让学生们参与体育运动而进行教学指导,但是这种方式虽然增强了学生们的身体素质的,但是,学生们对体育精神的理解和认识并不深入。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将体育属性和体育精神进行了充分渗透和结合,让体育精神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展现。[2]例如,体育比赛中,以往的教学方式更加重视比赛的胜利,在日常体育训练中通过一系列教学方法来提升运动员们的竞技水平,但是这种技能的维持时间比较短,是一种短期性的训练,在赛后将会不再进行体育教学,而如果将体育精神和体育教学进行融合,这种单一性的体育知识教学将会被改变,在体育教学中将会对学生们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体育素质教育的双重结合,让体育教学得到更好的延续。

第二,在体育教学中将体育精神进行弘扬,还可以增强体育教学的活动。在体育教学观念意识不断转变的影响下,很多高校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们的体育水平,将体育思想、体育意识和体育观念作为一种体育教学内容进行了很好的融合,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们的全面性发展。

第三,体育精神的教育价值还体现在对大学生素质水平的提升方面。体育精神和体育课堂教学的融合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限制和影响,倡导的国家提出的增强全民素质的号召,高校也改变了体育教学方式,提升大学生们身体素质的同时,还提高了大学生们的思想素质,更有利于将大学生们培养成适应现代化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1.4爱国主义性价值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体育精神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体育精神也会受到社会因素、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在体育界,最具有权威性的体育活动就是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全球性的体育盛会,各个国家的运动员们经过四年的艰苦训练,希望在运动赛场上为国争光,赢得体育界最高的奖项和胜利,同时也为自己的国家赢得荣誉。比赛中的胜负在并不单单代表着运动员的体育水平,同时还可以体现出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体育水平,彰显出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所以,很多运动员非常重视奥运会,奥运会也成为展现一个国家民族经济、文化实力的舞台,运动员们之间的较量也成为一种体育技能、体育精神的较量,体现出了运动员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2.体育精神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主要表现

体育精神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主要表现分为了三个方面,一方面是爱国主义精神、一方面是理性和乐观、另外一方面则是合作和竞争。三者之间呈现出了一种相互包容、相互促进、相互交叉的关系,更好的使得体育精神的精神内涵更加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

2.1爱国主义精神

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融入体育精神是要培养高校大学生建立为了祖国繁荣昌盛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在体育精神中爱国主义精神是其中最为根本性的体现和存在,也是体育精神的最终落脚点。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们的体魄,同时对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起着重要的推动性作用;另外,还可以帮助大学生们掌握体育技能,提高体育水平,从而在国际舞台上更好地为祖国争光,为实现中国体育梦而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2.2理性和乐观

大学生们通过参加体育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实现,同时还有利于帮助大学生们养成更加理性分析、冷静解决问题的良好思考习惯。这种理性的态度可以更好的指导学生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体育活动还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3]学生们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可以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并且通过竞技体育活动也可以提升自信心、满足感,学会尊重他人,团结他人,这一过程就是自我人格不断进步和完善的过程。学生们在养成这种积极乐观、理性的态度后也为指导其在未来的成长发展中有直面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信心,同时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合作和竞争

体育活动是一种群体性的活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采用的也是一种集体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节约教师资源,同时还可以培养大学生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通过集体教学模式可以更好的拉近学生们之间,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和联系,增进他们的思想情感,在特定群体中来形成相统一的价值观。在集体利益的影响下,个人的合作意识会有所增强,这种意识对大学生未来进入到社会中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另外,体育活动还是一种竞技性活动,每个体育活动项目都具严格的规则,学生们要严格遵守体育规则和体育纪律进行有序性竞争。体育精神是伴随着体育活动来进行传播的,而这一传播过程则是进行公平、理智、健康、积极精神的传播过程。

3.体育精神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3.1重视体育精神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价值

首先,要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加强对体育精神的宣传教育。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体育活动这个载体,通过体育活动项目来将体育精神展现并传递给学生们,让大学生们感受体育活动的魅力,接受体育的思想,同时在学习生活中将体育精神的精髓进行弘扬。[4]体育有着强国的作用和价值,这一理念是很多中国人都认可的,是中国人民的共同认识。我国在2008年举办了北京奥运会,2022年举办了冬奥会,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的实力,这成了中国人民的骄傲,同时也激发出了人们对体育的热情,尤其是在高校这个进步青年团体中,很多高校大学生积极参加到奥运志愿队伍中,将终身体育的思想和意识印刻在了脑海中。比如,清华大学提出的“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为代表的健康体育”更是将百万大学生为祖国富强而工作的健身热情激发了出来,以促进国家繁荣富强为动力,更好的激发出大学生们热爱体育的情感,这也将激励大学生更加主动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

第二,体育教师要成努力成为体育精神的传播者。体育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们进行精神启发,要将大学生们的体育精神意识激发出来,认识到体育精神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培养学生们的体育精神品质。另外,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余还要认真对体育教材进行细心研读,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和体育精神的结合点,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更好的通过体育知识的教学来向学生们传递体育精神,培养学生们的体育精神。

3.2将体育精神和体育形式进行充分结合

体育教师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强化体育精神教育。在日常的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要严格遵守和执行教学规范要求,如考勤制度,考试制度,并且还要以身作则,为学生们树立规范性的体育课学习榜样,引导学生端正体育知识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们严于律己的体育作风。[5]比如,在组织球赛时,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比赛规则,对违反规则和秩序的行为要做出严格的审判,并且对于故意和危险的动作也要给予严格的惩罚,必要的时候要终止比赛,对涉事人员给予严厉的批评教育;同时,还要对学生们的进行道德修养教育和安全意识教育,以此来起到强化体育精神的培养。

另外,还要拓展课堂体育活动内容,将蕴含丰富体育精神的活动引入到体育教学中。高校群体性的体育活动大多是一些课外活动,这也是高校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向大学生们进行体育精神传播的重要途径,对于增强学生们的体质,陶冶学生们的体育情操,帮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风气等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比如,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采取小组对抗赛的方式来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也可以通过文明比赛的活动来培养学生们正向竞争的意识,帮助学生们建立起拼搏、乐观、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

3.3完善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评价标准

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评价标准指的是对体育技能和体育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设置的评价标准。但是,对于体育精神的评价并没有设置具体的评价标准,评价体系中此部分也是空白,这对于培养大学生们的体育精神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要完善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对体育精神评价标准。要结合体育精神的取向和组成来选择出最为合适、最具代表性的各种体育精神关键性词语,并将其汇总起来形成评价体育精神的标准,同时,也可以为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提供理论性的参考和评价指导。[6]例如,爱国主义精神可以作为评价名称,评价标准则可以采用尊重、理解和奉献等关键词;达标条件则可以设置为理解体育对国家的意义,了解国旗、国徽、国歌的相关知识,愿意为祖国体育运动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等。

4.结语

体育精神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体现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其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直面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同时还可以培养大学生们的团队协作、百折不挠的精神,更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们的全面性成长和发展。因此,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要重视体育精神的重要价值,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将体育精神和体育课堂教学进行结合,更好的培养学生们的体育精神,实现大学生们的全面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骆信军.论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教育的作用与价值[J].湖北农机化,2019(21):100-101.

[2]唐克己,朱栋栋,张学军.探究高校体育教学与体育精神教育的融合策略[J].体育风尚,2019(12):243-243.

[3]殷宏健.高校體育教学中体育精神的培养[J].四川体育科学,2019,38(3):131-134.

[4]王莉,张亚军.立德树人视域下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探讨[J].尚舞,2021(8):100-102.

[5]王玉.论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教育的应用--以高校篮球课程为例[J].灌篮,2022(6):22-24.

[6]傅海飞.高校体育教育中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价值与实践思考[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2(5):89-91.

猜你喜欢
体育课堂教学重要价值体育精神
加油,冲吧,体育精神!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只为娱乐,无关输赢——古人的体育精神
森林康养产业经济带动性与环保型方案研究
体育课堂教学增强学生体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试析如何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课的应用研究
基层协商民主:农村社区治理创新路径
体育精神的发展和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