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育质量现状及提升策略探讨

2023-10-24 17:12王树华
体育风尚 2023年1期
关键词:优化方案初中体育教学质量

王树华

摘要:2022年,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体育科目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学时占比进一步提升,积极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也成为多数体育教师关心的重要话题。据此,文章简要论述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以某中学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对该中学的体育教学质量进行调查,了解当前该中学的体育教学现状,并从实践应用角度提出对应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质量;优化方案

1.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体育训练可有效增强学生的身体机能,同时对学生的积极作用体现在多方面的,具体内容如下:一是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快速发育,增强学生自信心。一般而言,初中是发育的关键阶段之一,就身体素质而言,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内的骨骼肌细胞处于发育期。同时,心理也随之出现微妙的变化,外部环境因素、学习因素等导致多数学生的学习压力逐渐增加,同时青春期学生的整体情绪稳定性较差,可能在不同程度方面出现差异化的心理问题。体育科目内容较为开放,多数教学科目倾向于对身体的训练,如跑步、三级跳等,需要全神贯注投入其中,而经过教师引导教学,多数学生可在训练过程中逐步体会到成就感,进而在实际训练过程中逐步化解学习压力;二是相关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大幅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有助于锻炼学生的专注力、反应力以及协调能力,同时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进而更有利于學生实现高效学习;三是可引导学生实现自我学习与自我约束,体育活动属于竞技活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日常训练内容。初中阶段学业内容较为特殊,学生的综合素质差异进一步增加,在综合素质能力更前的同学面前,多数学生通常会产生明显的自卑心理,继而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负面的心理暗示。积极的体育教学可帮助学生获得成就,同时在训练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进而在后期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自我激励,面对各类困难问题时处理的更加的得心应手,从而逐步摆脱负面消极的心理状态[1]。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文章围绕某中学的初中体育教学科目探究整体质量,以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预期挑选了两个班级,共1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同时结合相关数据分析方法确定现阶段该校的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以期明确后期教学优化的具体方案。

2.2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主要在准备阶段通过文献调查方式在图书馆以及互联网中获取对应的相关分析资料,同时在分析过程中获取影响学生的耐力跑训练的对应因素,以此帮组设计调查问卷建立对应的理论依据。

在应用问卷调查法的过程中,根据前一周期的文献研究将问卷设计成了四个部分,即耐力跑的影响因素、体育师资情况、体育教育管理和体育课程开设情况等相关内容。调查的主要对象基本为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在发放问卷的过程中,体育管理者共计投放12份问卷,体育教师共计投放6份问卷,向学生共计投放100份问卷。共发放了118份问卷,回收了118份问卷,问卷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115份,问卷有效率为97.46%。3、数理统计法,根据问卷调查的回收情况分析,借助EpiData进行数据导入,同时整理相关数据以及数据信息,并利用SPSS12.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2]。

3.基于长跑教学分析初中体育教育质量现状

3.1初中体育教育管理现状

该学校中的体育教育主要由校内教务处管理,同时下辖的体育教研室负责一般教学工作,其中管理教学的相关教师均为专业体育院校毕业并任教多年的体育教授。该校的体育办公条件良好,各项办学硬件设施一应拒签,学校设立了专项的体育教学资金。所以,超过80%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综合办学水平方面给予肯定。在本校长跑教学过程中,学校专门建设塑胶跑道,约70%的体育管理人员表示,学校的整体硬件训练设施基本符合教学要求。也有17.6%教师认为当前的教学条件设施仍存在一定缺陷[3]。

3.2初中体育教育师资现状

经过笔者调研发现,该校体育师资调查过程发现,该校多数教师均为23-45岁的中年教师,在学历调查方面发现,约75.8%的体育教师取得了专业体育院校的本科学历,24.2%的体育教师为大专学历。结合该校的体育教师学历调查分析发现,本校在长跑训练过程中,多数教学工作均由本科专业的体育教师负责。在对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调查过程汇总后发现,约35.5%的体育教师认为自身教学符合以“兴趣为核心”的体育教学思想,也有40%的体育教师认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强调学生的健康,要贯彻落实健康育人的体育思想。此外,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过程的满意情况是影响学生学习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务处对于体育教师的要求之一则是应具备较强的职业归属感。经过调查发现该校有97%的体育教师基本满意自身的教学工作。且超过70%的体育教师表示现阶段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受到校领导重视,而认为整体体育教学活动不尽人意的教师约占据3%。同时在学校教学规划以及教学理念方面需要革新与优化的教师群体约占总数的30%。此外,少数教师认为现阶段体育的长跑教学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逐步强化教学内容。少数体育教师认为现阶段体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是要增加周课时数量,现阶段学校内的耐力跑训练内容较少,一般是一周一次,不利于学生进行深度训练,同时教师的教学进度受到较多限制[4]。

3.3初中体育长跑课程开设现状

经过后续调查数据分析,笔者发现该校的体育长跑耐训练的次数较少。有97.6%的学生认为课时数应进一步增加,同时要增加长跑的针对性训练内容。由于该校并未建设室内体育馆,因此长跑训练多以户外教学为主,而在调查中发现,针对异常天气问题,约27.7%的学生认为应在教室中进行文化课学习,而70%的学生认为应在室内进行长跑的理论内容教学。在被调查者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在异常天气环境下,长跑教学内容较为有限。针对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时发现,教师在长跑教学方面的态度与学生参与长跑训练的整体次数存在正相关关系,而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长跑活动的兴趣。结合相关调查数据研究发现,约47%的学生认为长跑教学对于初中体育教学较重要,40%的学生认为长跑教学对于初中体育教学十分重要,同时约有3的学生认为长跑教学对于初中体育教学不重要。此外相关数据显示,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约65%的学生积极且愿意参与到长跑教学中,约34%的学生对教师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持抵触心理,剩余部分学生则对耐力跑训练内容无明显意见。经过对上述群体学生的分析发现,多数不喜欢长跑教学的学生认为该项教学内容的训练活动内容比较单一,主要以简单的健身操作为预热内容,同时后20分钟则主要进行专项的跑步训练内容,因此多数学生认为整体教学内容丰富度较为有限。少数学生认为长跑教学对于自身的积极影响微乎其微。在长跑训练模式调查发现,80%的学生更加青睐于游戏式、互动式长跑教学内容,同时针对耐力跑的理论教学内容兴趣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趣味性教学内容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训练工作的进度较快,同时更加贴合初中生学习知识的整体习惯[5]。

3.4该校初中生参与长跑教学训练的现状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约有56%的学生在长跑训练中的极限成绩在800米-1500米之间,成绩超过3000米的学生只有4%,有40%的学生则对长跑教学不感兴趣,或成绩低于800米以下。在长跑训练过程中,有些学生在超过1500m后呈现节奏混乱、胸部发闷、小腿发酸的症状,因而多数学生对长距离的长跑训练没有兴趣。在参加长跑训练次数研究中发现,该校的长跑教学训练次数为一周一节,同时每个学期选择参与长跑教学2次以上的学生仅有25.2%。调查得知,在参加耐力跑训练时,近半数的学生出现紧张状态,同时约有15%的学生对于自身成绩较为关心。而出现此类情绪的主要原因在于多数学生对于现阶段的长跑教学训练方式存在认同差异,多数学生认为长跑教学训练中的相关内容缺乏合理性,因而在实际训练过程中逐渐对长跑教学失去兴趣,同时参与长跑教学的次数逐渐下降,若缺少针对性处理方案,则多数学生对耐力跑训练的畏难情绪会不断增加[6]。

4.针对长跑教学的初中体育教育质量优化方案

4.1初中体育教育管理质量提升对策

首先应针对性优化体育管理人员的教学与管理理念。由于现阶段的体育教学工作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限制,存在教学理念缺陷,因此在进行改革优化的过程中应在维持学生身体素质“健康第一”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制定针对性的长跑教学方案。其次应建立相关保障机制。教务处管理人员要结合体育教学大纲,逐步规范化校内体育教学资源配置以及教学组织规划方案的逐步落实,同时为确保制度的落实工作,应建立相关的保障机制,确保在长跑教学改革方案中确保相关内容的实施工作。此外,学校应加大体育经费投入。为进一步满足体育教学需求,提高长跑以及其他类体育项目的教学质量,学校应逐步建立资金储备机制,为建设室内体育场储备相关资金,同时补全长跑教学中缺失的体育器材设备。

4.2采用分层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结合调查数据发现,56%的初中生长跑成绩处于1500m以下,同时尽40%的学生成绩低于800m,由此可见,该校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同时在长跑的专项训练过程中,普遍存在抵触心理。针对此类情况,体育教师应以“生本理念”為基础,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逐步引入分层教学法帮助学生开展针对性教学工作,从而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身体素质。例如,教师应首先针对学生的体能素质高低进行合理划分,同时进行针对性记录工作,并根据获取的学生身体素质差异信息建立对应的实施策略,从而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引导每个学生完成对应的训练内容。针对分层教学方案,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具体差异以及相关方案进行对应调整,有效满足不同学生的体育训练需求。在实际长跑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围绕学生为主,并通过训练关注分析学生动作,在纠正学生训练误区的过程中也需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提高长跑训练成绩的有效方法。在长跑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还需关注长跑教学的重难点,并针对此部分知识记性主要教学,从而逐渐向两头促进,尽可能帮助所有学生掌握长跑教学的基础部分内容,如此一来则可快速提高学生的长跑训练热情[7]。

4.3帮助学生掌握长跑的科学方法

要进一步使学生全身心参与入长跑教学训练过程中,则应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训练的科学方法。如今,多数学生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部分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出现后仰跑,部分学生跑步节奏混乱,进而导致整体跑步训练成绩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教师应重视长跑的科学训练工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首先从基础理论学习中掌握长跑的相关知识内容,同时在实际训练阶段逐步引导学生在练习以及训练过程中不断巩固技术动作,同时针对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动作。在长跑训练过程中,多数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普遍存在体力的极限点,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教师应激励引导学生不断将极限点延后,以此逐步提高学生的整体耐力,促使学生进一步大呼吸量,减低呼吸频率,以此调整奔跑的节奏来提高整体跑步成绩[8]。

4.4加强趣味性教学,从而提高耐力跑的训练效率

长跑教学通常要求学生长时间循环单一运动项目,因而在长跑训练教学内容相对枯燥、单调,为进一步提高整体教学效果,教师则应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积极转换当前的教学方法,来将更多的趣味性内容融入到长跑训练中。例如,将在长跑训练中增加阶段性趣味障碍赛、多条不同路线的闯关类竞赛内容,同时也可增加变速跑、追逐跑等相关内容。除此之外,教师应在竞赛过程中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信息,同时获取对应的优化内容方案,不断提高长跑类竞赛的整体教学实效性以及趣味性,逐步帮助学生的学习兴趣。

5.结束语

综上,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该校的体育教学规划设计存在缺漏,整体教学内容较为单一,缺乏针对长跑类教学的优化方案。基于此类问题,在实际教学规划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教学规划,逐步开展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规划安排方面教师应该对教学多创新,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好处,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1]吴召华.核心素养下农村初中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A2):13-14.

[2]杨娟.创新初中体育教育方式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J].学周刊,2020(05):149.

[3]吕新慧.创新初中体育教学方式,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J].中华少年,2019(12):156.

[4]张阳阳.初中体育教学如何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的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9(22):137.

[5]赵建国.创新初中体育教育方式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初探[J].才智,2017(13):144.

[6]邹旭铝,赵一峰.刍议初中体育教师教学质量监测——以浙江省慈溪市2016年体育教师教学质量抽测为例[J].体育教学,2017,37(04):21-23.

[7]沈瑞兰.努力创新初中体育教学方式以此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J].求知导刊,2015(23):74.

[8]岳海峰.对于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探究[J].知识经济,2015(04):148-149.

猜你喜欢
优化方案初中体育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全站仪在数字绘图中测量方法优化方案
湖北经济消费结构优化研究
山地光伏电站优化方案研究应用与建议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