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脱硝系统应用技术研究

2023-10-25 11:47兴义市上乘发电有限公司陈文兵
电力设备管理 2023年17期
关键词:干法湿法氮气

兴义市上乘发电有限公司 陈文兵

1 引言

尽管新能源发电技术如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和核能等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随着电力需求的增加,这些新能源技术仍受到一些限制。因为技术尚未成熟,而且成本仍然较高,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新能源发电将与传统的燃煤电站并存[1]。因此,燃煤电站仍是中国电力供应的主要来源。然而,虽然燃煤电站可以满足电力需求,但是也带来了环境和健康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在NOx(氮氧化物)排放方面。因此,减少燃煤锅炉的NOx 排放成为当前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到脱硝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将NOx 转化为氮气和水蒸气[2]。目前,常见的脱硝技术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等。SCR技术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氨气注入烟气中,与NOx 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SNCR 技术则是直接将尿素、氨水等还原剂喷入烟气中,与NOx 发生反应转化为氮气和水蒸气。

需要注意的是,脱硝技术的应用需要考虑到燃料的不同、燃烧工况的差异和烟气成分的变化等因素,以确保其脱硝效果和经济性。此外,还需要对脱硝设备的运行和维护进行科学管理,以保证脱硝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只有在技术和管理上取得双重突破,才能有效地降低燃煤电站的NOx 排放,从而更好地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3]。

鉴于目前主流的脱氮方法是 SCR 法,西安热力研究所对这一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根据这一方法,给出了一系列有益的建议,为我国烟气脱氮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对燃煤发电机组的分析中发现,若 SCR 脱硝装置无法与机组一起实现,在锅炉的设计中,就需要为 SCR脱硝装置预留一些空间,同时也要考虑到相应的设备和系统,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进行增加。

2 火电厂200MW 机组烟气脱硝系统方案选择

2.1 NOx 生成机理

NO、N2O3等都是火电厂排放 NO 的主要形式,在环境污染的相关研究中, NO 和 NO2都属于常见的氮氧化物,被统称作 NO。大部分的燃烧都会产生NO,其排放量在 NO 的排放总量中占比超过90%。当 NO 进入大气中后,将在短时间内氧化,变为NO2。燃烧化石燃料时,通常有三种产生 NOx 的方法, 分别是热力型、燃料型和快速型[4]。

2.1.1 燃料型 NOx

在燃料燃烧过程中,氮化合物被氧化生成NOx。煤粉的燃烧温度较高,会在600-800℃范围内产生大量的NOx,其中60%~80%由此产生。燃油的NOx 生成可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含氮有机物经热分解产生中间体,如N、CN、HCN、NH 等;第二步是将这些中间体进行氧化。煤炭的燃烧要经过两个步骤:挥发份燃烧和焦炭燃烧[5]。生成燃料NOx 也要经过这两个步骤:气化氮气的氧化(挥发份燃烧的NOx)和焦炭中氮气的氧化(焦炭NOx)。随着燃烧温度的升高,挥发性氮气的转化速率也增加。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温度不高,因此燃烧时挥发份的氮会减少。总体估算显示,挥发份燃烧产生的NOx 量约为焦炭燃烧产生的NOx 总量的1.5倍。同时,煤粉中氧和氮的比例(O/N)也对NOx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

在燃料燃烧生成 NOx 的过程中,周围氧气浓度的变化可能会影响 NOx 的形成情况。因此,控制氧气含量对于减少燃料 NOx 的产生非常重要。调节氧气含量和燃烧器内氧气含量是控制氧气含量的两个主要方面。在燃烧试验中,将煤粉放入空气剩余系数小于 1.4 的条件下进行,结果显示在这个条件下,煤粉体的转化率上升量是氧气含量上升量的平方。

由于燃油态 NOx 的生成温度比热力学态 NOx要低得多,所以在初始阶段,温度对 NOx 的生成有很大的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NOx 的生成趋于稳定。

2.1.2 快速型 NOx

快速型 NOx,也被称为“瞬间 NOx”,指的是在高温下,燃油中的烃类挥发并分解为 CH,与大气中的氮气反应,形成 HCN 和 N,然后与氧反应,快速形成 NOx。这个过程只需要 60ms,且 NOx的数量与温度无关,但与炉压无关。尽管此过程与温度无关,但在大多数化石燃料中却很少有这样的氮氧化物存在。特别是对于大容量燃烧器来说,其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2.2 NOx 控制技术

火力发电厂的NOx 控制有许多种方式。常用方法包括燃烧前控制、燃烧中控制和燃烧后处理。目前,大部分的研究和实践都致力于燃烧中和燃烧后的处理,燃烧前对NOx 进行控制的方法几乎没有。在控制燃烧设备NOx 污染时,许多国家主要关注对设备和工艺的改进以及对燃烧条件的改善。这就形成了低NOx 燃烧技术和烟气脱硝技术,有效地降低了NOx 的排放。在这两个领域中,烟气脱硝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种类也很多。根据脱硝过程中是否要加入水,以及产品的干湿程度,可将其分为湿法烟气脱硝技术和干法烟气脱硝技术。火电厂常用 NOx 控制方法树状如图1所示。

2.2.1 燃烧前控制技术

在过滤煤、用天然气代替煤等燃烧时,选择含氮量较低的燃料会显著降低燃料类NOx 的生成。同时,将燃油改为水煤浆可有效地降低燃烧强度,并能有效地控制峰值温度,从而减少热力学NOx的生成。此外,还可以利用助剂来达到降低排放的目的。

2.2.2 燃烧中控制技术——低 NOx 燃烧技术

通过调整燃烧状态来降低NOx 排放的多种技术手段可以统称为“低NOx”燃烧技术。相对于排气排放物脱硝技术而言,低NOx 燃烧技术更为简单易行,但其脱硝率较低,同时容易导致热效率下降,进而引起不充分的燃烧,造成较大的热损失。目前,采用不同的低NOx 燃烧技术可以将NOx 的生成减少20%~60%。然而,要想大幅度减少烟气中的NOx 排放,除了对低NOx 燃烧技术进行创新,还需要利用烟气脱硝技术。

2.2.3 燃烧后脱硝技术——烟气脱硝技术

烟气脱氮技术是一种利用物理化学方法来减少工业废气中的NOx的技术。在这个过程中,NOx 化合物被还原成为无毒的氮气和其他化合物,而不溶于水的NO 也被氧化成可溶于水的NO2。这些产物可以通过碱性吸收剂或直接使用溶液进行吸收。该技术根据其作用原理可以分为催化还原、吸收和吸附三种类型。根据工作介质的不同,烟气脱氮技术可以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类。

干法脱氮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相对于SO2,NOx 的化学活性要弱一些,而且在水溶液中很难被吸收。在干法脱氮中,NOx 会分解为无毒的N2和O2,这两种副产物相对较易处理。主要的胺类还原剂对烟道气中的NO3-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干法脱氮中,常用的方法包括选择性非催化还原等,而常用的吸收方法包括酸吸收法、碱吸收法等。

湿法工艺设备相对较复杂,而且污水排放量大,电力消耗量也很高。在湿法脱氮过程中,化学反应需要在液相中进行,因此必须使用吸收液。吸收液可以是酸性的、碱性的或氧化性的,具体的选择取决于要去除的污染物。然而,湿法工艺也有其优点。由于化学反应在液相中进行,因此可以更有效地去除废气中的NOx 和其他污染物。此外,湿法工艺可以减少二次污染,因为副产物可以在液相中处理。在湿法脱氮中,内衬材料的选择也很重要,因为湿法工艺可能导致内衬材料的腐蚀。处理副产物也相对困难,因为副产物可能被固化在吸收液中。因此,在选择湿法工艺时,必须考虑到这些问题。

日本和欧洲主要使用SCR(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技术,可以将NOx 去除60%~80%;而美国最常使用的是一种基于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的改良体系,可以脱除80%的NOx;最近美国开发的CARBONOx 还原技术采用活化褐煤作为还原剂,在480~560℃时,其还原率可达98%。

2.3 常用烟气脱硝技术

烟气脱硝法还有活性炭吸附法、微生物法、液体吸收法、 电子束法、炽热炭还原法、反馈式氧化吸收脱硝技术、SNRB 工艺脱硝技术等。

常见的烟气脱硝工艺对比情况详见表1。

表1 常见的烟气脱硝工艺对比情况

烟气的脱硝方法包括活性炭吸附法、微生物法、液体吸附法、电子束法、燃烧碳还原法、反馈氧化吸收法、SNRB 法以及其他各种脱硝方法。目前,国内主要采用SCR 法和SNCR 法,国际上SCR 技术的应用达数百个,德国、日本等国家95%以上采用SCR 技术。该技术具有高效、技术成熟、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3 结语

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要对燃烧生成的NOx 量进行控制和对现有技术进行研究之外,还必须对 SCR 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开展应用试点和研究工作。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就变得更加重要,特别是对锅炉在燃烧过程中 NOx 的排放量问题,更要引起人们的重视,以保证国内电厂锅炉环保水平更好更快地发展。

猜你喜欢
干法湿法氮气
黏湿煤干法分选技术研究与应用
炼焦煤干法预排矸工艺研究
湿法PU/PVDF共混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干法纸的潮汐
单晶硅各向异性湿法刻蚀的形貌控制
中蒙医解毒化湿法治疗布鲁氏菌病
海上平台氮气系统流程工艺
交联淀粉的干法制备及其在陶瓷生产上的应用
氮气泡沫压裂液性能及应用评价
铬渣湿法解毒过程中的输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