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基建施工现场安全管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2023-10-25 11:47国网思极位置服务有限公司郑越峰
电力设备管理 2023年17期
关键词:通过率电路设计人脸识别

国网思极位置服务有限公司 石 帅 郑越峰

1 引言

电力基建施工项目作为一项庞大复杂工程,在实际施工中,主要涉及施工作业、施工进度、施工现场管理等环节。为确保这些环节能够高标准执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制定人脸识别监控体系,完成对智慧工地的打造,从而实现对电力基建施工相关作业信息的全面化记录和统计[1],有效地保证施工现场管理高效性和安全性,使得施工安全风险降到最低,为实现以上目标,技术人员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完成对电力基建施工现场安全管控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2 系统架构设计

电力基建施工现场安全管控系统架构设计如图1所示,该系统层级如下。

图1 系统架构设计

一是展现层。展现层主要用于人机交互操作。该层在具体设计中,需要利用B/S 架构设计思想,利用浏览器,完成对流程任务的实时化展示以及文档数据的存储和管理;二是数据控制层。数据控制层主要用于对数据的封装、解析、加解密处理,并将数据传输到展现层中,由展现层显示这些信息;三是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在具体设计时,要利用动态加载技术,结合实际业务需求,完成对所需模块的加载和使用,同时,还能拓展和升级系统功能,确保系统具有易维护、易升级特点。另外,通过运用业务逻辑层,可以为用户提供多个API 接口,便于系统内部功能的调用;四是持久层。通过设计持久层,可以实现对逻辑业务与数据库的有效分离,便于系统灵活地切换和使用不同的数据库,同时,为离线数据库的使用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系统架构设计如图1所示。

3 系统硬件设计

3.1 CCD 驱动电路设计

系统在具体设计时,要结合CCD(电荷耦合元件)驱动波形特点,对监控设备内部的驱动电路进行科学设计,同时,还要使用摄像头,采用逐行扫描的方式,完成对相关图像单帧的读写。此外,还要利用视频图形阵列的方式[2],完成对相关图像信号的实时化输出,并将系统驱动频率设置为24.55MHz,确保监控影像表现出较高的分辨率。

3.2 AD 采样电路设计

AD 采样电路设计,可以保证图像质量,同时,还能实现对图像采集精确度的有效控制。通常情况下,AD 采样模块转换流程主要包含采样、增益、编码三个环节。要想提高AD 芯片精确度,要综合考虑采样速率、线性因素。因此,在处理AD 信号芯片时,要确保所选用的时钟具有较高的完整性和精确性[3],并将图像采集频率设置为40MHz 左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系统前端模拟功能实现效果,使得驱动器表现较高的增益性。

最后,在保证编程水平的前提下,对相机时序驱动模式进行实时调整。同时,还要将虚拟装置统一设置到AD 采样模块中,为后期模拟转换控制中心提供便利[4],从而保证驱动电路设计的完整性和科学性,确保脉冲位移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快速处于复位状态。

3.3 接口电路设计

要想借助监控设备存储模块,将所存储的图像信息安全、可靠地传输到PC 端,需要重视对外接数据设备的使用,而接口电路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外接设备运行性能,因此,为保证外接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相关人员要重视对接口电路的科学化设计。在设计接口电路时,要将接口电路与上位机有效地连接,便于用户实时查看和分析图像信息。另外,还要利用高速串口协议,对串联驱动器的数据进行一系列转换处理,并将数据转换装置与上位机进行对接处理,从而形成统一整体,以达到全面化采集和整理图像信息的目的,最后,还要采用相关性排序法,严格按照相关连接规范和标准,做好对低压差分信号的安全化、实时化传输。

4 系统软件设计

4.1 双眼坐标区域数据提取模块设计

传统人脸检测算法结构复杂,增加操作难度,很容易引起误检现象,为保证系统检测结果的精确性和真实性,要对传统人脸识别检测算法进行改进和优化。不同人的双眼坐标位置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可以将人的双眼作为人脸判定的参考和依据。通过完成不同形式图像特征表现的采集,如图2所示,精确地计算人脸图像灰度值,并实时观察和记录相邻矩形区域相关参数变化情况,可以实现对不同人脸图像的精确化获得和识别。

图2 不同形式的图像特征表现

4.2 加载人脸分类器模块设计

在检测人脸时,可以利用强弱分类器,确定出相应的候选区域,并对正负例样本进行预测,从而获得人脸分类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人脸分类模型

使用该分类器,对人脸分类模型进行线性判别分析,并使用投影函数,可以确保整个图像样本表现出较高的离散度。投影函数表达式为:

根据纬度数大小,可以确定透射处理后的图像方向。在降低样本向量的同时,要适当增加向量纬数,便于后期科学地划分内散向量。如果所获得的准确特征值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排序方式,从而科学化划分最佳投影向量,进而保证人脸图像分类操作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4.3 人脸识别模块设计

运用上述所提出的计算方式,利用AI 技术完成对人脸识别算法结构设计,人脸识别算法结构如图4所示。该系统在正常运行时,需要利用人脸分类器,确定出正脸识别相关标准和要求,如果没有成功检测和识别到正脸,需要加载和使用双眼分类器,结合双眼在面部上坐标位置,进而深入地挖掘和分析不同人的面部特征。系统识别模块的设计,除了可以帮助用户在第一时间内快速地获取人脸图像外,还能获得人的双眼坐标位置,然后对这些获取结果进行转换,使其转换为相应的数据格式,计算出系统返回值,从而确定出最终人脸识别结果。人脸识别算法结构如图4所示。

图4 人脸识别算法结构

4.4 系统功能测试

以“某供电企业”为研究对象,将本文系统应用到该企业在建工程施工现场中,然后,统计和分析相关测试数据。为保证最终系统测试结果可以真实、有效地反映出系统功能实现效果,需要利用LoadRunner 专业工具,对系统进行测试,同时采用录制/ 回放操作方式,对用户使用程序进行真实化模拟,在此基础上,利用多线程管理方式,对系统终端业务进行实时化管控和加载,从而获得系统功能测试结果,见表1。本次系统测试所选用的用户测试用例为10个,分别对数据加载功能、数据存储功能、数据查询功能、图像回放功能进行测试,其通过率均达到99%以上。

表1 系统功能测试结果(单位:%)

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通过测试以上10个用例,发现加载通过率、存储通过率、回放通过率、查询通过率均达到99%以上。这表明本文系统各个功能稳定,具有运行性能良好、人脸识别通过率高等特点,完全符合电力基建施工现场管理相关标准和要求。

5 结语

电力基建工程施工是否规范、安全,直接关乎电力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甚至还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因此,促使施工现场管理向智能化、高效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可以极大地提高电力企业整体经营水平。为解决传统施工现场管理系统存在的人脸识别精确率低等问题,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完成对原有系统硬件和软件的重新设计,从而构建一款功能强大、适用性强的电力基建施工现场安全管控系统,然后,对该系统应用进行测试,经过测试发现该系统具有人脸识别通过率高特点,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值得被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猜你喜欢
通过率电路设计人脸识别
瓦里安VitalBeam直线加速器Portal Dosimetry验证通过率低故障维修
人脸识别 等
揭开人脸识别的神秘面纱
Altium Designer在电路设计中的应用
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
基于高职英语教育效果市场化探索研究——以英语AB通过率为例
基于UC3843的60W升压电路设计
基于类独立核稀疏表示的鲁棒人脸识别
提高CLEN通过率的策略与成效
淮北卫校2014年护生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