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田径运动科学化训练水平现状及应对路径

2023-10-25 09:46吴芸芸
新体育·运动与科技 2023年10期
关键词:科学化田径教练员

文 / 吴芸芸

◆ 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水平提出了新的需求,尤其是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西方先进田径运动理念的影响,给田径教练的训练增加了科学性的要求。当前,青少年的田径训练水平还存在着不足,难以将青少年运动员的运动价值做到全面发挥[1]王伟.体教结合,夯实基础——浅析青少年田径运动科学化训练水平现状及应对路径[J].田径,2021(01):23-24.。因此,田径教练需要正确看待这种现象的产生。本文主要分析了青少年田径运动科学化训练水平现状以及应对策略,希望可以给田径教练提供一些帮助和思考。

◆ 青少年;田径运动;科学化训练现状;应对途径

人们对青少年田径运动保持着比较高的关注度,现在田径训练还在采用传统的训练方式,如何加强训练的科学化形式,是教练员在青少年田径训练中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所以相关人员在分析时,需要对田径运动的科学化展开研究,保证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的科学性[2]张轻.青少年田径运动科学化训练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视野,2020(06):63-64.。

1 青少年田径运动科学化训练现状

1.1 训练方式比较单一

青少年运动员早期训练的专业化,容易促使运动员后期专项成绩难以得到提升,这种现象的产生不利于青少年的整体训练和发展。在当前训练活动中,教练员一般是对青少年的核心运动能力进行训练,保证青少年可以掌握这种技术能力,形成肌肉记忆。受到这种训练思想因素的影响,导致运动员一直处于持续过度的训练状态。另外,恢复手段比较单一,部分青少年运动员在专项训练结束之后很容易出现肌肉拉伤的现象[1]王伟.体教结合,夯实基础——浅析青少年田径运动科学化训练水平现状及应对路径[J].田径,2021(01):23-24.。我国在青少年训练方面,提供了一些训练大纲标准,但是这种训练标准目前无法具体做到基层单位当中,给青少年的训练带来了较多的影响,并且这种训练方式往往具有一定的成人化和专业化,对青少年运动员,尤其是初级接触到运动训练的新队员来讲,他们没有较多的能力完成这些目标。在实际评估时,可以看到田径教练对青少年运动员的专业测评方式和预估结果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导致教练在实际训练活动期间,常常产生一种轻视的态度,这对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带来了较多的困扰。

1.2 管理层重视力度有待提升

目前,田径教练想要保证运动员训练的科学化时,需要对现在的条件限制进行分析,一般田径运动的科学化训练活动,容易受到其他方面的影响,包括办校的规模以及工作人员的整体素养。在基层体校进行体育训练时,因为教练员对训练科学化认知不足,导致青少年运动员在田径实际训练中,无法认识到训练活动的深度。而对体育科研的不重视,造成了体育科研人员少,待遇差,甚至无法融入到运动队,无法真正指导教练员科学训练。基层教练员同省级教练员相比,无论是在科学意识还是在科研能力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弱势,受到这些外界因素的影响,难以帮助运动员接触先进的体系化训练方式,整体进程发展呈现出一种缓慢的发展态势,对青少年运动员训练的定位比较模糊。尤其是针对省、市级体校单位来讲,基层各单位无论是在办学规模还是在教育资源以及体育科研方面,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些不利因素的出现,严重制约了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质量的综合提升。

1.3 教练员缺少科学化训练方式

现在基层体校对青少年展开田径训练活动时,还在采用传统的训练方式,在训练中对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特性和特征未能做到全面认知,导致田径教练在训练中无法结合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模式,影响了他们的发展。在训练强度方面,现在多数训练单位在设计符合标准时,是按照整体的训练标准进行规划,这种方式虽然可以给运动员划定标准[2],但是这种标准对于一些学生来讲是超负荷状态,在练习中经常是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性,从这些方面来讲,会发现这些设计不合理。这种现象的发生不利于青少年运动员在实际活动的发展。在具体建设中,教练员在设计训练活动时,对科学化的定义模糊不清,在一些训练方式中具有一定的内容和目标,这种教学模式并不具有一定的特色,给青少年在训练中带来了不利影响。这些是青少年在训练中遇到的问题,希望田径教练可以正确看待。

2 青少年田径运动科学化训练的措施

2.1 制定科学的训练目标

教练员在实际训练中,要对学生训练的方方面面展开考虑,整体来讲,需要掌握青少年的机能状况和运动技术掌握情况,对他们的基本技术能力展开分析和掌握,这样既可以保证训练员的身体素养得到提升,还可以将体能、技术以及心理三种因素结合在一起,给青少年在田径训练中搭建完整的训练体系。而在这个体系中,科学的训练目标可以为运动员明确训练的方向。

2.1.1 数据化的训练目标

通过数据量化的训练目标更容易为青少年运动员所理解和接受,比如,在训练中设置目标心率,应用生理指标数据量化训练强度,可以使教练员和运动员更直观地感受到运动负荷。

2.2.2 优化训练目标的结构

注意训练目标中基础训练和专项训练的结构比例。实现一般力量向专项力量的转化才能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理想的专项成绩。

2.2.3 合理安排训练目标的周期

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训练目标的初始,新的运动负荷可能会使运动员觉得苦不堪言,之后就会慢慢适应,运动负荷也就不那么难以接受了,等到运动员的成绩达到这一周期的训练目标时,新的训练周期便可以开始了。训练可以是一个循环,分为:疲劳期→适应期→超量恢复期。但不能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内容,更不能说一套训练适合所有的赛事。

2.2.4 在实践中根据运动员个体差异不断优化训练目标

想为运动员设计出科学的训练目标,要加强教练和队员之间的沟通,帮助运动员在发展中可以不断发挥自身潜力,从而树立一种自信。每个运动员的适应能力是存在个体差别的,所以要关注运动员的主观感受,并且定期和运动员沟通,不断完善训练的计划。田径教练要分析每个运动员的思维特点,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式给青少年运动员分别进行讲述,激励青少年运动员在训练中可以突破自我,将自己的运动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帮助他们在今后的训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2.2 注重训练计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教练在进行田径科学化训练时,可以加强田径运动训练的科学理论应用,结合现在人员制定训练计划时,可以看出田径运动科学化训练的关键在于科学理论的综合应用,尤其是在教练对科学理论的理解,对训练体系的科学搭建具有十分重要的含义。科学理论的掌握和理解,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在实际应用中,按照一定的科学依据展开分析,保证教练在设计方案时,可以将科学理论的整体内容全面应用到基础方案建设当中,这样才可以保证训练的科学化,并且利用不同的方式,加强训练有效性的提升。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发展状态来讲,教练员在进行运动化训练体系内容搭建时,需要做出一定的准备工作,帮助青少年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正确认识这方面的训练内容,并且通过科学理论知识,将这种内容在实际训练中展现出来,从而提升训练的质量,给青少年在训练中带去不同的训练方式,全面实现和落实科学化训练在田径训练中的工作内容。

要根据不同的目标,不同的个人情况,要有针对性地在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训练内容和训练重点,才有可能出现良好的运动表现。像教练对青少年进行训练计划制定时,可以在实践活动中,设计不同的训练任务,以田径运动体能训练中的静力拉伸活动为例,这部分内容需要通过特定的姿势,保证青少年可以强化自身的拉伸效果,所以在训练的过程中,教练需要对人员的身体情况进行分析,一般这种拉伸方式分为主动拉伸与被动拉伸,教练可以让不同人员以小组的方式,相互进行拉伸,面对身体能力较弱的青少年,可以将拉伸动作的时间控制在6s左右,身体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将拉伸时间保持到10s以上,让青少年做到来回重复。通过这种科学性的训练计划,才能让青少年的肌群得到充分锻炼,让他们在训练中感受到肌肉的酸胀痛,将拉伸效果发挥到最大。同时教练在训练期间还需要训练动作的时间与持续性,帮助青少年尽快适应训练计划,此外,还需科学合理安排大运动强度、大运动量等大负荷训练的节奏和频率。注意训练前的准备活动和训练后的放松活动,可以有效降低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大大提高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2.3 整合训练资源,搭建训练体系,利用科研数据

在进行运动员科学化训练方式时,田径教练需要对这种训练工作进行分析,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这种训练方式的制定,往往需要田径教练注意科研对训练的指导作用。保证对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进行训练活动时,既可以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还可以形成一种科学的训练体系探讨。现在青少年在发展期间,无论是自身的专项特点还是外界训练环境的影响,这些条件都会对青少年的身体素养产生不同方面的影响,这需要工作人员在面临这些问题时,想好相应的解决方案,保证体系的可实施性[35]。想要达到这种训练方式,需要教练对不同的环节和层面进行分析,从多个方面搭建青少年科学训练体系,给运动员带去不同的影响。

田径教练在开展训练活动时,可以对现在的教学模式进行革新,通过科研测试数据,掌握运动员运动训练效果和训练计划的完成情况。

表1中的测试数据记载了在本次大运动强度训练后,运动员的生化测试指标。可以看出,运动员对训练的强度刺激都有所反应。部分运动员的指标超过正常值范围,提示有运动疲劳出现。根据以上数据,教练员可以对明显疲劳的运动员进行本体感受的询问,以及观察其竞技状态。如果有必要,及时调整运动负荷,防止过度疲劳的发生。

表1 某次大强度训练次日晨,运动员的生化测试指标

表2中的测试数据记载了,在本次大运动量训练后,运动员的生化测试指标。可以看出,运动员对训练的量的刺激都有所反应。部分运动员Bun指标(血尿素氮)超过正常值范围,提示运动量造成的疲劳较明显。本次运动训练效果显著。

表2 某次大运动量训练次日晨,运动员的生化测试指标

青少年的身体还处于发展阶段,对于外界的刺激,往往可以做出快速反应,这对运动员身体潜能的发挥,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基于青少年运动员身体的这一特征,根据以上数据和科研教练的专业分析,田径教练训练计划的制定便有了科学依据,可以更好的制定和完成运动训练的目标。这样不仅可以达到运动训练的效果,还可以及时发现并缓解运动员的身体疲劳,帮助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在训练中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避免出现训练过度而损伤身体。

3 结束语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田径教练想要建设科学的田径运动训练方案,需要针对目前的训练方式进行分析,优化工作理念,保证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在实际训练中可以感知到科学训练的优势和价值,形成正确的运动理念。此外,田径教练还需要加强与体育科研人员的合作,通过科研数据的监控,把握运动训练的效果,保证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健康发展[3]杨静.青少年田径运动科学化训练现状及对策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9(08):85-86+140.。

猜你喜欢
科学化田径教练员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流翔高钙,实现葡萄科学化管理助农增收
透明化、科学化和可预期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党建科学化的内涵探析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统战工作科学化:一个整体性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