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课趣味短跑教学策略

2023-10-25 09:47岳忠武
新体育·运动与科技 2023年10期
关键词:趣味体育教师

文 / 岳忠武

作者单位:临潭县第三中学。

◆ 初中阶段的总体教育模式产生了一定的转变,形成初中体育课趣味短跑教学形式。对于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需要有目的、有规划地教学,以改善学生身体素养为主要目标,增强初中体育短跑教学趣味性,在实际的锻炼过程中,充分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思维能力,以便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在开展初中体育短跑教学任务时,将短跑作为主要训练项目,由教师分析其中所涉及的因素,通过加强对课堂的把控,在保障学生安全性时,致力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身体素质。

◆ 初中体育;短跑教学;训练方法

在初中体育发展与创新的进程中,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质,并通过体育课堂教学,结合初中体育教学要求进行分析。通过开展短跑训练活动,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综合改进教学策略的基础上,以初中体育趣味短跑为基础,使学生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运动中,从而提高个体的体能水平。

1 增强初中体育教学短跑训练趣味性的重要作用

田径比赛可以划分为400m、200m、100m、60m、50m、4×100m,从运动的特性上来说,短跑可以将身体的速度发挥到极致,对身体的整体功能有很高的要求。经过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初中体育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短跑能力培养,通过引导学生正确把握短跑特点,由教师进一步分析学生的身体发育特点,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使教学过程不断优化,逐步促进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

1.1 利于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提升

在初中教学阶段,对于学生的相关监护主体而言,更加关注学生的成绩水平,往往会忽略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初中体育课程中,教师通过对教学任务量的合理分配,及时的开展短跑练习,能使学生的体能得到有效锻炼。通过促进学生身心素质水平的提升,还可以与日常学习活动之间保持平衡,为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带来促进作用。

1.2 利于缓解学生生活、学习等压力

在初中学生的成长阶段,属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旦压力过大,容易流露躁动不安的情绪。学生在面对日常生活小事时,容易冲动,会引发学生的叛逆心理[1]王敏.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体育短跑教学与训练分析[J].新课程导学,2022(20):29-31.。所以,在初中体育课堂中,随着短跑教学活动的落实,一般都是以体能训练为主。在短跑训练中,可以让学生充分的宣泄自己的情感,从而减少心理上的紧张。通过帮助学生调节心情,有利于维持学生的健康成长。

2 简要分析初中体育短跑教学现状以及学生缺乏兴趣的原因

2.1 初中体育短跑教学现状

首先,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注重对技能方面的讲解,而并未关注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所以,对于日常教学质量的提升,存在一定的难度。通过分析目前的教学主体,可以看出仍然是以教师为主,教师若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阶段,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其次,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对于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师而言,并未建立终身学习理念。随着各项教育教学形式的逐渐变革,对教师素质水平的提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既要注重对个人能力的加强,还应在积极学习的情况下,储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从而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指导。

最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应试教育背景的影响下,教师持续秉持传统教学理念,在日常体育教学过程中,通常会采用口头教学的形式,对于多媒体设备,或者先进信息技术的使用,其总体频率较低。学生在整个体育短跑活动中,通过简单的模仿,无法掌握动作的要领[2]刘长圣.初中体育短跑教学与训练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2(01):21-22.。

2.2 学生缺乏兴趣的原因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家长和老师们对体育的轻视也越来越严重,甚至导致短跑锻炼的时间逐渐缩短。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日复一日的埋头苦读,在长时间缺乏体育活动的情况下,导致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逐渐丧失。不仅如此,对于初中体育短跑训练,由于教学方式缺乏趣味性,所以无法有效引起学生的注意,导致该类教学活动缺乏实效性。

3 初中体育短跑教学与训练相关对策

3.1 规范指导方法技术动作,充分体会训练成功喜悦

首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在进行短跑运动训练时,要做到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全面、针对性地锻炼,确保计划方案的实施,能够与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保持相互适应。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对短跑技巧的讲解。例如:重心把控、脚步平稳、稳定性、节奏感等。

图1 步态剖析

最后,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由教师针对相关动作进行示范,使学生能够对不同的动作技巧,具备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有效加深学生的基础记忆。在实践训练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合理运用技巧,充分保障个人训练安全。

对于传统的初中教学模式,主要是由教师来安排作业,学生只能遵照教师的安排参加体育活动,原本应该是很有趣的体育课堂,现在却变得索然无味。初中生正处于充满想象力的年纪,学生的成长需要活力、兴趣的加持。因此,对于初中体育教师而言,应结合学生的成长需求,避免课堂出现枯燥、乏味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处于同等地位,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教师在安排课堂作业时,可以先与学生进行讨论,向学生介绍体育的历史、文化、发展历程等内容。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运动项目相关内容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向其他同学解释有关的短跑训练任务。此时,所有学生都能了解短跑训练运动,并充分认识到短跑训练运动的重要性,以及该项运动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所以,既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时,才能促进下一步教学工作的开展。

3.2 科学开展趣味训练,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3.2.1 重视发展速度转移

在初中短跑教学过程中,随着相关训练任务的落实,分析决定学生成绩的关键因素,可以看出通常是以速度为主。为此,在初中体育短跑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呼吸掌握方式,使学生能够从有氧功能和无氧功能两个方面出发,分析两者之间的区别,并且能够调动学生主动性,使学生在运动时,可以主动转换呼吸方式。

3.2.2 加强团结协作训练,增强短跑训练趣味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随着短跑训练的进行,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初中生的学习和成长阶段,应打破传统教育局限性,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虽然较强,但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所以在开展体育短跑训练活动时,合作教学方法的使用,应引起教师的重视。同时教师还应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将学生分为小组,各小组之间的运动知识水平要相对均衡。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在相互帮助的过程中,能够顺利完成短跑训练任务。此时学生能够体会到集体合作的快乐,在感受团队协作力量时,让学生逐渐意识到相互帮助的重要性,可以增强每位学生的短跑训练自信心,使其具有良好的协作精神。

3.3 借助游戏策略,增强教学趣味

3.3.1 合理应用趣味性体育游戏

教师采用形象讲解方式,结合相关动作进行演示,为学生带来相应的指导,达到增强个人体质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起跳姿势时,可以运用各种不同的体式,如站立式、曲蹲式等,在百米赛跑时,让学生体会到运动快乐,同时掌握动作要领,提高学生的运动效能。根据训练任务的安排,通过设计不同应答信号,使学生在短跑中根据信号做出变化,有效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

图2 起跑姿势

以开展拍肩奔跑游戏为例,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且一组内的学生数量为5人左右,使学生能够分别站在20m、40m、60m和80m的位置。当一位同学听见教师的讯号,立即向20m以外的同学跑去,并在肩膀上轻轻一拍,以此类推。通过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并运用游戏方法,掌握正确的短跑技术[3]余亚琴.初中体育短跑训练教学策略[J].新智慧,2021(27):88-90.。

3.3.2 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

为进一步增强教学趣味性,使体育课堂符合初中体育课趣味短跑教学要求,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趣味性情境的教学模式,使短跑训练活动形式能更好的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积极地投入到短跑的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创造有趣的情景。首先,教师通过讲解、分析军事战争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进行军事训练,为军事训练设计具有说服力的故事场景。在“战时”阶段,要想突破对方的要塞,需要由多个人进行接力,将炸弹从A点转移到B点,然后在C点引爆;其次,在进行军事训练的时候,学生可以按照顺序进行跑步练习,并通过多媒体播放爆炸声、枪炮声等,营造出一种枪林弹雨的气氛,增加了排练的渲染效果和感染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短跑积极性;最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结合模拟环境中的真实情感,在共同分享和讨论过程中,使学生在完成艰巨任务后获得荣誉感,从而激发学生勇往直前的学习精神,不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充分发挥兴趣情境创设教学优势。

3.3.3 开展趣味短跑运动

在初中短跑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竞技能力,通过举办趣味短跑竞赛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的竞赛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又能让学生体会到真正的快乐,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趣味混双短跑比赛,将同学们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短距离的接力赛,然后再进行直线、蛇形、障碍等短跑。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考虑合适的分配方式,以及该方式在应用时是否对赢得比赛更有利。比如:将具有较高爆发力的学生,安排在直线跑道,而身体灵活的学生,则安排在蛇形跑道等。最后以团体沟通的方式,加强学生的竞赛意识,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有效地完成短距离教学。另外,教师还可以安排“田忌赛马”形式,让学生在全身心的投入中时,能够感受到体育的魅力,激发他们参加短跑的积极性。同时在比赛结束后,还要进行伸展运动,减轻学生的肌肉疲劳,避免损伤学生的身体,缓和紧张的比赛气氛,通过及时调整学生的状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提升。

3.4 强化短跑训练反思,总结趣味教学反馈

一方面,创新教学手段,符合学生兴趣。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打破传统教学理念局限性,通过对创新教学手段,打造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教学中,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助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引导思想重视,明确体育价值。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开展预习工作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短跑教学内容,并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在参与训练时更加具有目的性,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而且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比如“跳远”,讲究的是速度、腿部力量、节奏等各方面的协调性,要完全掌握这些技巧,具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如果学生能快速掌握动作要领,达到项目考核的要求,则需要巩固、优化和提高已有的运动成绩;在接近标准的时候,必须要掌握动作要领,还应适度的加速、体验跳跃的动作和节拍,以达到及格的标准;对距离合格线有很大距离的同学,要让他们慢慢掌握动作要领,感受步法和节拍,在平坦、柔软的草坪上配合教师进行示范,共同操练。

4 结束语

在初中体育课趣味短跑教学中,通过树立明确的运动目标,结合教师的干预和指导,使学生能够注重对短跑训练技巧的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采用趣味教学法,既要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还要求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使学生与社会的发展之间,能够保持良好的适应性。

猜你喜欢
趣味体育教师
最美教师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午睡的趣味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