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功能性专项训练对初中男子短跑运动员成绩影响的实效性分析

2023-10-25 09:47王博
新体育·运动与科技 2023年10期
关键词:功能性专项下肢

文 / 王博

◆ 功能性训练目前在竞技体育训练中被频繁运用,是提升运动员运动表现和身体功能最为直接的训练手段之一,将其与运动专项进行结合。功能性专项训练是现代运动训练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为短跑运动员专项训练方法和手段的设计与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本研究以功能性专项训练对短跑运动员运动表现和运动成绩影响为研究对象,以初中短跑运动员为主要实验对象,设计不同训练组别对其功能性专项训练进行相关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功能性专项训练运动员的田径类,爆发力运动表现都有显著的提高。

◆ 功能性训练;短跑运动;运动表现;专项训练

1 相关基本概念的梳理

1.1 功能性训练释义

功能性训练最早起源于康复训练的领域,是治疗师和康复师经常提及的专业名词,指的是通过重新训练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运动障碍方面的治疗[1]李丹阳,胡法信,胡鑫.功能性训练:释义与应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10):71-76.。如今“功能性训练”已经普遍使用于运动科学和力量训练,主要是通过运动训练将获得的运动能力转移到特定运动中的力量增长,对于运动员来说,获得最佳运动表现的训练手段就是最佳的功能性训练,同时也要伴随着最佳身体功能的使用和发展[2]龙斌,李丹阳.功能性训练的科学内涵[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02):72-76.。

1.2 短跑下肢专项训练

短跑运动中的下肢专项训练主要包括下肢的伸展和屈曲功能、膝关节的伸展、折叠等功能、踝关节的稳定和爆发等功能,其训练目标就是为了提升运动员提高运动表现时所需要的身体功能[3]姜宏斌.功能性训练概念辨析与理论架构的研究述评[J].体育学刊,2015,22(04):125-131.。而相同的训练动作对于不同的运动项目来说,可能不具有专项训练范畴,例如前空翻训练动作对于提升射击运动员运动表现可能不是一个相对的专项训练,而却是体操项目的专项训练动作。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下肢功能性专项训练对初中男子短跑运动员成绩影响情况,以及下肢功能性专项训练对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展情况。本研究的实验对象为具有二级以上水平的初中男子短跑运动员18名,并且这18名运动员均参与了2.5年以上的短跑系统训练。表1为所选实验对象的基本情况。

表1 实验对象的基本情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对于短跑训练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需要,中国知网、运动数据库、EBSCO、SCI等电子资源数据库收集和整理了关于、功能性训练、短跑专项训练、短跑下肢训练的相关资料,包括各大关于运动训练期刊、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等。同时,登录相关国内外关于运动训练的网址来全面了解国内外关于短跑专项训练、功能性训练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以及相关训练手段,为本研究训练实验的设计和分析提供基础。

2.2.2 观察法

本研究采用观察法对短跑运动的训练和技术教学进行深度分析,观看不同组别的短跑运动员的功能性训练,笔者同时也是所选初中运动员短跑队的主教练,主要负责短跑训练的计划设计和实施,在训练的过程中本研究及时对功能性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负荷量等数据进行采集,并将这些获取的相关数据录入到研究内容之中。另外,笔者曾多次参加专业短跑运动教练的培训,曾观摩多名高水平运动员的功能性下肢训练,因此,更加对本研究内容和实验计划的设计具有科学化。

2.2.3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主要对相关运动训练专家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部分田径技术教练员和田径体能教练以获得最佳的实验内容安排的方案,具体调查专家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主要了解短跑项目中下肢专项训练的基本逻辑、功能性训练与一般运动训练的异同点、功能性下肢训练的内容、短跑专项训练的手段和方法等。通过最终的问卷调查以确定出本研究后期的实验方案,同时也让部分教练参与本研究实验方案的修正工作,以确保本研究的实验方案更加客观和科学。

表2 问卷调查专辑基本情况

2.2.4 实验法

本研究针对选取的初中短跑运动员进分组实验,两组运动员均采用与短跑肌肉工作特点、专项力量特征以及专项力量性质密切相关的下肢专项训练手段。实验组进行功能性下肢专项练习,主要是实施通过前期问卷调查而确定下来的功能性专项训练内容。而对照组进行一般的专项练习(与平时的专项训练相同),在训练前和训练后分别测试运动员的30m、100m、立定跳远、垂直纵跳摸高、1RM高翻、120m成绩,实验时间持续8周[4]李卫,阙怡琳,石煜,冯海涛.体能训练前沿理念与实践创新——第二届中国国际体能大会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4(03):114-128.。

(1)实验开展的训练环境: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在相同的训练环境下进行,塑胶跑道、力量房等,以规避实验地点不同而带来的误差。

(2)下肢专项运动训练手段的选择:本研究通过前期的调研和相关专家的问卷,认为功能性下肢专项训练必须结合人体运动功能的短跑下肢训练,包括髋关节的屈伸、膝关节的伸展、踝关节的稳定等,因此本研究将于下肢功能性专项训练的内容选定为轻阻力带跨步跳、单腿壶铃摇摆、壶铃单臂上举弓步走、弹力带腿屈伸练习、杠铃负重上台阶、单腿高翻、双脚蹬踝跳、阻力带蹲跳、单腿臀桥加腿摆。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下肢专项训练,主要手段有:深蹲跳、跳栏架、跨步跳、杠铃片提膝、杠铃负重弓步走、弹力带蹬伸、双臂火箭推举、负重背挺。

(3)进行实验的过程控制:在进行实验训练期间,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专项训练都是按照本研究设计的训练计划进行,对照组和实验组旳教练员均为同一个教练员,以防产生动作指导过程中的差异性,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的训练周和训练课的安排仅仅在功能性下肢专项训练手段上不同,其他的训练内容都是按照全队的训练计划进行。同时,每一个运动员都根据自身可以承受的训练负荷和训练量来进行调整,比如训练的时间、强度、负荷、间歇时间、训练方式等,在选择动作数量和总量的基础上尽可能保持对照组和实验组一致,以减少更多的训练误差。最后,训练内容的顺序安排也要保持一致,专项训练和基础练习的顺序也全部保持一致。

(4)实验前后的数据测试:本研究为了避免训练测试问题而影响最终的研究结果,所有运动员的测试,包括对照组和实验组都采用同一波教练员进行参与,训练前后测试运动成绩也在某一天的同一时间段进行,从控制前后实验数据误差的基础上来确保本研究的研究结果更加准确和客观。

2.2.5 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采用数理统计法主要对本研究的运动员基本信息情况、训练前后测试情况、问卷的信效度检验情况、训练前后成绩分析情况等进行数据分析,分析软件为Excel和SPSS26。

3 分析与讨论

3.1 实验前后对照组和实验组专项跑动类成绩分析

本研究通过8周的训练实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训练实验前后各项专项跑动类指标的统计处理,获得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专项跑动类指标值,并对各项指标值经检验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实验前后对照组和实验组专项跑动类成绩分析

本研究通过长期的下肢功能性专项训练,运动员不仅仅在身体素质有了全面的提升,其运动成绩也有了全面的进步。30m项目是测试运动员起跑和加速度爆发力的重要测试指标,短暂的加速里程更加容易体现出运动员自身的爆发力情况,通过实验前后数据的表示,测试前后的数据发生了比较显著的变化,而实验组的提升幅度相对对照组来说较大,说明在实验组之后运动员的爆发力和最大力量都得到了进一步的上涨,功能性专项训练对于促进运动员爆发力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

第二,100m成绩作为短跑运动员最为直接的测试指标,不仅仅是测试短跑运动员爆发力、加速度、速度耐力等素质的反应,也是运动员运动表现的直接体现,从表3可以看出,在通过功能性专项训练之后的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有了显著的提升相对于对照组来说,同时运动员也表现出自身更加容易掌握100m跑这个过程中的速度节奏[5]。

第三,150m加速跑是测试运动员的速度耐力发展情况,相较于100m项目来说,150m更加可以测试运动员的保持速度能力。因此,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运动员的150m成绩虽然均有了提升,而且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差距不是很大,其原因可能是运动员所处训练时期的不同而导致速度耐力训练的效果降低,但是也能分析出进行功能性专项训练可以促进短跑运动员在跑动类成绩上的提升和运动表现的增加。

综上所示,运动员经过功能性专项训练之后跑动类成绩均有了提高,但是其提高的幅度却较小,考虑到所有运动员正在处于一般准备时期,其主要发展目的就是增加运动员的一般训练成绩和一般身体素质,将基础体能向专项成绩转化的过程还未准确实施,导致这一训练时期的专项成绩提升不够明显,但是仅仅从对照组和实验组来看,实验组的所有跑动类成绩都提升大于对照组,这说明了通过实验组的功能性专项训练可以更加促进短跑运动员的最终成绩。

3.2 实验前后对照组和实验组专项爆发力成绩分析

表3对运动员的30米进行了实验前后的测试,实验最终结果表现出采用功能性专项训练更加可以促进短跑运动员的爆发力增加,其次通过表4的分析,本研究对立定跳远、垂直纵跳摸高等进行了测试,立定跳远和垂直纵跳摸高是测试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黄金测试动作,不仅仅短跑运动员可以使用其进行测试,众多运动项目也进行立定跳远和垂直纵跳进行爆发力测试。

通过表4展示的数据可得,通过功能性专项训练前后的运动员在立定跳远和垂直纵跳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甚至有一些运动员提升较多,可见采用功能性专项训练对于爆发力测试提升效果较大。另外,本研究还进行了1RM高翻成绩的对比和分析,实验组和高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成绩,无论是动作的完成重量和动作和质量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可见采用功能性专项训练对运动员不仅仅是成绩上的提升,同时也对其动作的控制能力有所帮助[6]康灵,林松,李玲,夏忠梁.中国身体功能训练研究的热点、问题与展望[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1,47(01):125-130+136.。

4 结论

短跑运动的核心在于运动员的直线位移速度和保持速度的能力,是髋关节带动大腿和小腿在矢状面上做出快速绞剪的人体动作模式,需要运动员具有较好的身体功能,不仅仅在各个关节上的运动协调,更需要运动员在短期内发挥出更强大且施加于地面的力。因此,对于短跑运动来说,提升其专项能力才是运动员成绩大大提升的关键,运动员的专项能力包括运动员的加速能力、保持速度能力、技术动作模式等。另外,从身体做功角度来说的话,短跑运动员需要有良好的髋关节伸展能力、踝关节的稳定性、下肢的三重伸展爆发力等。

本研究通过对同一个运动队的不同运动进行了分组训练,实验组进行功能性专项训练,对照组进行一般的专项训练,通过最终实验结果所表示,实验组的跑动类成绩和爆发力测试项目都相对对照组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可以说明功能性专项训练对于短跑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和比赛成绩都有积极的促进,同时对于运动员自身动作表现和动作控制有着重要的发展作用。

猜你喜欢
功能性专项下肢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