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运会体系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
——以华东交通大学为例

2023-10-25 09:47苏霞王颖张扬
新体育·运动与科技 2023年10期
关键词:校运会比赛项目调查表

文 / 苏霞,王颖,张扬

◆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结合华东交通大学校运动会体系的改革进行分析,表明高校运动会由单一向综合性转变,能提高师生参与度,有利于提升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新校运动会体系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从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三个层面进行调查研究,得出学生对于运动会认知,体育意识与体育精神的认知状况,分析新校运动会体系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运动会体系,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强化高校体育氛围建设。

◆ 高校体育文化;新校运会体系

校园体育文化构建模式的创新需在具体措施和传播路径上进行优化。华东交通大学2020年开始的校运动会体系改革,改变了传统的以田径比赛项目为主的运动会,结合高校体育公共课教学与学生发展需求,增设了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武术和舞龙两项传统体育项目,构成了如今的由九大体育比赛项目组成的新校运会体系,历时6个月。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华东交通大学第二届参赛学生与教职工。

1.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新校运会体系运动会项目设置的现状

2.2 体育经费投入情况

通过对学校领导与校运动会体育赛事相关负责人进行访谈,可知校运动会改革过程中学校一年对于体育经费的投入情况,结果表示学校加大了对体育经费的投入,主要在增添体育设施、翻新体育场地和运动会筹备当中,为保障高校新校运动体系改革的进行。

2.3 体育保障制度

在保留原有的体育制度基础上,学校在新校运会体系构建过程中建立了新的裁判员制度。体健学院由分管竞赛副院长担任校运会总裁判长,竞赛管理中心主任担任副总裁判长,各项目优秀教师担任裁判长。两位总裁判长负责校运会计划、档期安排,协调组织等,各项目裁判长以专项班为基础,选任优秀学生,建立裁判员队伍,并且设置考核反馈机制,对裁判员队伍进行监管,做到客观公正。

2.4 新校运动会体系对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的调查

如表3数据可知,有50%以上的学生持满意的态度,说明现有的体育场馆与设施是满足目前部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需求,但也有34.02%持一般态度,不满意占6.39%、很不满意占4.84%。

表4数据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表示为举办校运动会学校对校园体育场馆进行过翻新与增添体育设施。

2.5 新校运动会体系对高校体育制度文化建设的调查

表5数据显示,有58.03%的学生表示学校颁发了相关的体育规章制度督促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但也有30.05%的学生表示不清楚。

2.6 新校运动会体系对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建设的调查

由表6数据可知,有50%以上的学生对比赛项目设置持满意以上的态度。

表7数据可知,参加校运动会的学生有85%以上进行过专门的比赛训练;从表8可知,有49.92%的学生在今后的体育活动中会应用到赛前训练内容;有44.82%的学生会偶尔应用到体育活动中;有5.74%的学生从不应用到体育活动中,对于有些运动项目技术难度较高、对参加的人数和活动场地有要求,在日常的体育活动中难以开展,影响着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应用。

表9数据可知,学生认为校运动会可培养锻炼意识,促进身体健康,占83.07%;培养团队意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占72.37%;遵守公共秩序的占45.94%;培养意志品质,提高自信心的占62.69%;促进人际交往能力的占45.42%;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占57.51%;激发体育锻炼兴趣的占54.75%;有其他认识的占10.88%。该题设置的是多选题,其中有五项选择人数超过50%,有两项在45%以上。

表10数据可知,有78.76%的学生表示学校有对相关的体育赛事与体育精神通过多种媒体进行宣传。

表1 学生组竞赛项目

表2 教工组竞赛项目、趣味运动会竞赛项目

表3 学生对学校提供的体育场馆、设施满意程度调查表(%)

表5 学生对体育规章制度了解程度调查表(%)

表6 学生对比赛项目设置满意度调查表(%)

表7 运动员赛前训练情况调查表(%)

表8 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赛前训练应用调查表(%)

表9 学生对校运动会功能认知现状调查表(多选)

表10 校运动会体育宣传工作调查表(%)

表11数据可知,有82.73%的学生认为参加体育运动使身体健康;74.09%的学生认为体育运动能体验到快乐;69.95%的学生认为体育运动丰富业余生活;54.58%的学生认为体育运动增进人际交往;53.37%的学生认为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个性;56.3%的学生认为体育体运动增强自信心;48.7%的学生认为体育运动能宣泄不良情绪;还有9.67%的学生持有其他看法。

表11 学生体育观念现状调查表(多选)

2.7 对运动会体系改革意见的调查

表12数据可知,学生认为校运动会改革从比赛项目设置进行占64.59%;从计分及奖励办法进行改革占50.6%;从运动会指导思想进行占46.8%;从对参赛学生要求进行占42.83%;从运动会的竞赛规则进行占39.38%;从运动会的规模进行占41.34%,其他占14.34%,其中从运动会比赛项目设置与计分及奖励办法进行改革占50%以上,说明学生对运动会比赛项目与计分奖励办法较为重视,改革可以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有利于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比赛的兴趣。

表12 对校运动会改革意见调查表(多选)

3 结论

“高校运动会改革一般有两种具体途径:一是将高校运动会扩大为时间较长的体育文化节,以举办更多的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二是提高高校运动会项目的种类,调整运动会的内容,增加健身性、娱乐性较强、普及程度较高的体育比赛项目。通过内容的更新和扩展,田径运动会从单一型向综合型、竞技型向健身型、组织形式的更新转变。”华东交通大学校运会体系是以第二种改革途径进行。华东交通大学校运动会体系的改革主要是通过增加比赛项目、延长赛事时间、加强校运动会宣传工作和创新校运动会体育项目等,得到了大部分在校师生的认可,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提升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良好的赛前训练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有助于学生体育习惯的形成。新校运会体系的构建,加强了高校体育物质文化的建设。运动会的举办需要投入一定的经费和前期的准备,提供比赛的场所与设施,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通过体育赛事的进行和各比赛项目的竞赛规则,强化学生规则意识、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遵守学校颁布的相关体育规章制度,促进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形成。运动会体育赛事与体育精神的传播,在特殊的环境下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提高学生对运动会功能认知水平,使学生的体育观念正向发展,在精神层面改变了学生对参加体育的看法,提升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建设。通过校运动会的举办,学生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与时间增加,但是对于参加体育活动的主动性有所下降,参加的项目也有所减少,在学生对体育活动认知水平提高的前提下,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动性降低。对校运动会改革,学生认为可从比赛项目的设置与计分及奖励办法方面进行,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比赛项目,增强比赛项目的趣味性,降低比赛竞技性,为想参加比赛的学生提供机会。

猜你喜欢
校运会比赛项目调查表
电竞种植记
难忘的校运会
漫画小知识
快来参加校运会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运动会
读者调查表
读者调查表
读者调查表
读者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