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背景的中职数学教学对策研究

2023-10-25 01:09徐梅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9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对策数学教学

徐梅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等职业教育的数学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出更多的职业型人才,而且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中等职业教育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大力培养,依据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不断探索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举措.文章阐述了培养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分析了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背景的职中等职业教育数学教学对策,旨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对策;数学教学

引 言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其为社会培养了许多非常优秀的高技能人才.这些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与职业技能,而且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在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样的做法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中等职业教育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积极探索有效措施,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培养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关于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是指学生在接受数学学习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品格和能力,也是数学学科课程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从核心素养的构成和内涵角度进行解释,包括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四个层面,其中语言素养指的是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思维素养指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素养指的是学生对“美”的理解和欣赏,并在参加相关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一定品质和情感;文化素养是通过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四个层面的素养之间存在息息相关的联系.

教師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尤其在人才竞争愈发激烈的环境下,社会对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师通过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大力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和提升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另外,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我国数学教育的良性发展,数学学科知识在各领域中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如数学在IT技术领域中的科学应用,推动了技术软件的升级更新,在机械制造领域中也展现出了数学学科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数学学科的应用具有广泛性、综合性的特点,对科学领域的前进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在国民生活中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小到买菜算账,大到金融炒股,等等,都有数学知识的影子.数学是一种科学语言,对人文科学等领域具有良好的推动影响,也是促进现代科技更新换代的技术工具.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仅要重视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情况,而且要重点培养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各领域的实践能力,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积极作用和价值.

二、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数学学科素质不高

学生选择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大部分是因为成绩不好,基础知识非常薄弱.尤其学生的数学成绩非常差,其学科素质普遍偏低,也没有树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遇到复杂难懂的知识点便直接跳过,不会对其进行思考和分析,如此只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水平不断下降.另外教师主要侧重于对数学课程的教学,没有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的数学学科素质不高.

(二)教材及课程内容陈旧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推动了中职课程的改革,但是实际上中职课程的改革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尤其是数学学科的教材与课程内容并没有及时更新或完善.课程内容更偏向抽象化,大部分时间学生都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点,同时数学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而数学教材内容涵盖范围广,涉及的知识点比较细碎,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和掌握课堂教学的知识内容,甚至没能及时跟上教学的进度.另外,教材与课程中的内容与实际生活之间缺乏紧密联系,即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教材与课程知识内容,却无法将其灵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也就无法确保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三)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不足

中等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偏向于对学生职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教师必须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提升教学水平,引进和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与方法,才能更好地提升实际的教学质量.但是大部分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不足,缺乏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甚至无法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需求进行有机结合.另外,部分教师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缺乏系统地了解,从而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还有很多教师忽视了师生互动环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模式时没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自然也就无法充分发挥出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

(四)缺乏完善的激励监督机制

从中等职业学校的角度上考虑,大部分学校为了提高招生率,一般会选择采用降低招生门槛或降低招生考试分数的方法,录取更多的学生进入学校参加学习.学生在日常考试中未及格,也可以通过补考的方式通过考试,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不仅容易让学生产生惰性,而且会影响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在学校不重视的情况下,教师也不会自找麻烦,只需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便可,也就没有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各种激励和监督,甚至还有些教师采取了大包小揽的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会破坏教师的形象.另外,还有大部分教师未能充分意识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必要性,认为学生只需要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就行了,这容易给学生灌输成绩就是一切的错误思想,学生则会对教师产生严重的依赖性,从而不利于学生独立思维和自主能力的发展.

三、基于核心素养背景的中等职业教育数学教学对策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增强数学学习的效果.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从学生的兴趣着手,中职学生正处于创新意识较为活跃的年龄阶段,对周围的事物、环境和人物等有着热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控能力偏弱.正是因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所以容易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被外界所吸引,或是沉迷于自己的想象中,在这样的情况下给开展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爱好等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在教学中融入学生易于接受的元素,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学生能够更积极地投入数学学习中.例如,在教学“复数”这一单元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i的规定、复数的有关概念以及了解数系的扩充过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自然数N、整数集Z、有理数Q、实数集R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然后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时间,等到学生思考完毕后,提出问题:“在自然数集中求方程x+1=0的解?在整数集中求2x+1=0的解?”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入虚数单位i,使学生初步了解复数的由来,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质疑意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指导学生深入探究数学的人文元素

人文底蕴也是核心素养的构成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知识和情感态度.在职业教育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现有的教育经验不断挖掘数学教材的潜在价值,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数学教材和课程内容的人文元素.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数学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学生人文知识和情感态度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学习习惯,健全学生的人格,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教学“数列”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详细讲解关于数列的理论知识,再指导学生挖掘数学教材中的人文元素,使学生在挖掘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以及对数学学科产生热烈的喜爱之情.在学习数列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归纳”“递推”行为,其不仅在数学学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也具有极高的应用频率.人人常说“落叶知秋”,通过“归纳”得知叶子一落便知秋天即將来临.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归纳”“递推”行为的本质,不仅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逻辑思维,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中的人文元素,而且能给学生提供解题思路,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运用“归纳”“递推”等数学思想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三)树立学生的科学精神,提升综合素质

文化基础是核心素养的表现形式之一,而科学精神又是文化基础的构成内容,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运用合理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意识和理性思维,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批判和反思,以此帮助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综合素质.首先,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及时摒弃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与教学手段,并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其次,教师通过学习先进的专业知识与教学理念,不断充实自身的知识储备,同时学习运用互联网与其他优秀教师或专家进行学术交流,重视学生建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大力培养,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最后,教师需要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估,不断归纳总结教学实践经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体验,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数学学习中.例如,在教学“绝对值不等式”这一课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积极挖掘教材中的美学素材,这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魅力,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精心设计研究课题,如b,d代表任意一个有理数,那么怎么看待|b|≥|d|和|b|≤|d|的几何意义.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水中的倒影等场景,便于学生更好地研究和分析该课题.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情境并结合学生能力水平设置研究课题,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思考和研究课题的空间,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职业教育数学课程教学的效果.

(四)设置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创新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认真观察周边事物,并在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形成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意识,紧接着围绕问题进行判断和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直到顺利解决问题为止,这个过程对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烈的探究欲望和实践热情后,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并对未知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思考,在该过程中体验到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和成就感.因此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合理设置问题情境,如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超市商品的价格,然后向学生提出如何评估商品的价位.这时教师可以运用等比中项和几何平均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思考和解决该问题.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让学生知道数学学科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五)加强数学教学评价体系的有效构建

以往的数学教学评价体系主要以学生的数学成绩和分数为标准,忽视了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程度.基于核心素养的背景,教师除了需要重点考核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程度,还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表现和品质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考核评估.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应在原有的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新和优化,通过多元化教学评价形式的有效运用,从课堂表现、实践能力和测试成绩等方面进行考评.如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实践能力和操作成绩等纳入正式考核中,这样的考核评估更具全面性、合理性.另外,教师可以运用互联网等开启线上考核,在学校的支持下加快数学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通过平台上的测试模块对学生的综合情况展开考核,这样的形式能够减轻教师的工作量,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线上测试,一方面使学生能够根据测试结果准确了解自身的不足,并对其进行总结和分析,制订相应的解决方法,进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测试结果了解每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程度,便于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还能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结 语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教育在社会中具有举重若轻的地位,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在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基于核心素养的背景,教师应加强中职数学教学的改革,并不断研究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促进中职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通过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创新教学情境、加强教学模式和手段的革新等措施,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大力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林.基于核心素养背景的职业教育数学教学对策[J].现代职业教育,2019(28):114-115.

[2]王曦.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融合:挑战与方式[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04):57-61.

[3]胡青燕.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8(28):46-47.

[4]关羽蓉.刍议新媒体环境下中职数学教学对策[J].现代职业教育,2018(21):17.

[5]徐琪.当前中职数学教学对策探析[J].河南科技,2015(23):254.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对策数学教学
浅析中职数学课与专业课的衔接
“新常态”下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三大转变
将情感教育融入“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对中职卫校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性分析与对策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