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精神融入高校排球教学实践探讨

2023-10-25 18:07刘立群
体育风尚 2023年2期
关键词:女排精神实践探讨

刘立群

摘要:排球是当前饱受年轻人欢迎的一项体育活动,也是团建、健身的首选运动,在高校的体育课堂中,排球也是最受欢迎的教学科目之一,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健身性,一方面有效锻炼了学生的体能,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拉近彼此距离,培养同学感情。女排精神闪耀着中国伟大的体育及民族精神,内涵极为丰富,将女排精神融入到高校排球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将极大推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基于此,本文从女排精神内涵入手,分析女排精神教学价值,并着重阐述将女排精神融入到高校排球教学的具体策略,以期引导学生培养自身的良好精神品质,激发学生学习排球的热情,挖掘其体育潜能。

关键词:女排精神;高校排球教学;实践探讨

现阶段,由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高校对于学生的教育培养有了全新的要求,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视的是学生在身体素质、道德观念方面的共同进步,因此,高校的体育教育也逐渐受到了重视,其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发展。在当今的体育教学中,排球作为受到学生青睐的一项体育运动,具有极佳的娱乐性与参与性。通过参与排球活动,学生可以排解在学习、生活中积累的压力,锻炼出强健的体魄与坚强的意志。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上,将女排精神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渐形成公平、公正的体育观念,同时养成逆风翻盘、坚韧不拔的健康面貌,推动高校朝着培育全方位高素质人才的方向前进。

1.女排精神内涵

上世纪80年代,第三届女排世界杯上,中国女排首次夺魁,实现了我国三大球类项目零的突破,“女排精神”首次被正式提出。紧接着,中国女排在后续的5年间连续包揽锦标赛、奥运会、世界杯等各项世界级冠军,为我国的体育球类竞技运动的进步拉开序幕,女排精神随着一次次的夺冠、宣传逐渐被广大群众所接纳,甚至国家领导人也积极深挖并倡导女排精神,以此激发全民族的工作、创业积极性。在当时,女排精神就是团结一致、自强不息、奋勇争先、为国争光的具体体现,这不仅是时代发展的结晶,更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追求。随着时代的进步、体育领域的发展,女排精神的内涵得到了不断的丰富与发展,更加贴合奥林匹克核心精神内涵。上世纪九十年代,勇于创新、永不言败逐渐融入到女排精神中。九十年代后,世界范围内的排球发展格局发生巨变,越来越多的强队不断崛起,但是在此期间中国女排陷入管理混乱、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但艰苦的条件反而磨砺出中国女排迎难而上、奋勇争先的精神,不断锻炼、打磨自身实力,终于在雅典奥运会上重整旗鼓,一举回到世界顶峰,将女排精神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在经济不断发展、智能化现代化社会逐渐完善的当下,中国女排应当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在改革的浪潮中时刻笃定奋进,向着科技化世界化方向发展。

2.女排精神教学价值

对当前高校的人才教育要求进行分析可知,高校的课堂教育重点不仅是放在理论型人才的教育上,更重要的是要贴合当前的市场、社会发展需要,培育具备创新能力及实操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因此高校教師在进行课堂教育活动中,需要认识到精神文化对于学生良好品行及健康精神方面的促进作用。若是高校可以将女排精神融入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知识面,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高校的思政教育,为广大学生塑造健康正直的价值观念与思想取向,帮助其开拓并走上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使得教学方式及教学原则充分满足当前的社会需要。

2.1拓展发扬女排精神

将女排精神融入到当前的高校排球课堂教育中,可以充分体现当前女排精神的教育作用。在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全社会都在不断提升精神文化教育,女排精神作为当前社会价值观及精神取向的具体体现,受到普遍关注。由于宣传方式、推广媒介的不断拓展,使得女排精神的教育载体逐渐增多,同时融合不同社会阶层的思考方式及价值观念,使得女排精神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对高校大学生来说,学习并发扬女排精神的有效手段就是综合当前的排球课堂教学,通过运动在不知不觉中塑造大学生健康的三观与正确的思想态度。从里约奥运会女排再次夺冠后,在政府的领导下各宣发部门不断宣扬新时代的女排精神,以此提升广大群众的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及民族自豪感,增加民族凝聚力以及向心力。从某一层次来看,发扬女排精神是新时代背景下传承民族精神、树立文化自信的根本需要。大学生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后备军,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做好学生的精神文明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国家及民族的未来发展。因此,高校教师需要将女排精神巧妙融合到当前的体育排球课堂教育中,将女排精神牢牢刻印在学生的心中,使其深入理解女排精神,并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培养自身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拼搏进取精神。

2.2推进高校思政建设

在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的思政教育得到了社会的普遍重视。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合到各学科之间成为当前教学活动的重点及难点。从实际的课堂活动来看,高校思政建设工作中想要建立长效化机制,就需要学校各部门、各教职工人员协同发力,深入挖掘思政教育的具体内涵并将其不断丰富、完善、融入到课堂活动中。各专业教师需要注意,不仅是要将知识理论教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深挖理论知识背后的精神文化,在潜移默化间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养以及爱国责任感。促进高校思政教育深入开展的一个重要形式就是将其与各学科的核心教学内涵相结合。女排是爱国主义与创新改革时代精神的高度凝练,教师将女排精神融入到高校排球课堂教育中,可以在迎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特点、市场需要的新时代高素质综合型人才[2]。

2.3树立正确价值导向

在当前信息化、网络化特征明显的现代化社会,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被极大拓展,极易导致学生在正常的社交、学习中接触到不良信息及精神观念的影响,干扰学生的正常身心健康发展。作为高等知识分子,大学生自身的学识能力将在未来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起到巨大的作用。因此,高校教师需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三观以及价值取向。从当前的实际教学成效进行分析,大部分高校教师已经充分做到了在课堂教学活动与生活游戏中逐渐渗透思政教育的价值取向,但实际上其教育内容往往不深入。高校排球课堂教育充分融入女排精神,并将其贯穿到当前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将使得大学生充分了解女排精神的重要性,并在面对未来生活、工作的挫折时,可以坚持正确、健康的观点态度,重新振作起来,再次进行挑战,成为具备健康道德思想观念的人才。

3.将女排精神融入高校排球教学的策略

3.1丰富排球活动

排球竞赛是当前高校排球课堂教学中广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活动方式,因此,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以及活动参与性,可以创新多元化的方式丰富排球活动。此外,排球竞赛活动也是融合女排精神的重要方式之一。为了保证课堂活动与女排精神的深入融合,高校教师应当时刻注意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成效,并利用多用方式组织多样的排球竞赛活动,使得学生充分体会到新时代女排精神的核心内涵,增加其不屈不挠、团结拼搏的精神观念。在实际操作中,除了在班内进行竞争,高校排球教师也可以联合各专业院系,将班级或院系作为一个单位,组织多元竞赛活动,使得学生集体活动中体会到运动的热血情绪,同时培养自身的体育竞技能力。教师在日常就需要不断加强训练学生的排球基础技能,通过活动锻炼学生的社交、组织能力,通过提升集体荣誉感拉近学生的距离,为高校创建和谐交流、团结友爱的氛围,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排球精神的独特性。在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中,排球竞赛活动的内涵与具体表现形式也需要进行不断的升级,教师需要以全新的精神内涵及活动方式组织多样化的竞赛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参与竞赛找到自身的价值以及未来的发展目标,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以及积极性。教师在组织排球竞赛期间可以充分与学生进行沟通,及时掌握学生间较流行、接受度较高的活动形式,同时与学生共同思考,创新排球竞赛方式,再将女排精神与之进行深入的融合,极大锻炼了学生的开放创新思维,保障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另外,教师鼓励学生以小组或班级为一个单位进行竞赛演练,给予每一位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培养其体育信心以及集体荣誉观念。同时,教师需要将女排精神贯穿在整个竞赛过程中,使得学生充分理解公平公正的必要性,促进其积极提升自我价值及道德素养,成为符合社会及市场要求的高素质人才[3]。

3.2结合理论实践

女排精神除了不断奋进的精神,同时也包含不断以失败经验促进成功的实践探索精神。高校教师在教学期间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操活动进行充分结合,在实践与竞赛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提升自身能力。就实际课堂教育活动来说,一部分教师认为女排精神的教育主要体现在理论角度,实际上,在实训期间,教师每一次对学生的日常学习及竞赛的指导,都是将女排精神融入到讲解中,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受到教育。将女排精神融入到高校排球课堂教学中首先需要教师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结合,将女排精神以理论的方式进行讲解,并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深入感受体验。高校的体育课程实际可分为理论及实践两部分。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以图片、视频等方式为学生展现女排的精神的发展过程,并使得学生增强对排球运动的认识,进而感受并发扬新时代的女排精神,從思想深处接受并认同女排精神。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依据本节课程需要讲解动作要领,并将学生依照能力划分为不同的小组,以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在此期间,学生不仅有效掌握了排球的相关知识,同时也使得学生理解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进行排球活动期间,教师可适当组织小组比拼活动,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及迎难而上的勇气。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共同教导下真实体会女排精神的内涵,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价值取向观念。

3.3创新教学形式

当前女排精神作为我国精神内涵的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突破了传统的体育教育层次。由于当前时代的快速发展与变革,使得高校教师也应当创新并升级排球授课方式,在充分学习女排创新精神内涵的前提下,明确课程创新对于排球教育的重要性。在当前思想文化内涵及现代化技术手段不断提升的当下,高校的排球教学形式也需要进行升级完善,教师在教学观念、授课方式等方面贯彻落实女排精神,并利用女排精神丰富教学内涵,实现女排精神的继承与发扬。教师可以利用短片或邀请专业排球运动员等方式,使得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同时,教师需要综合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建设完善的体育体统,通过大数据掌握学生的排球学习热情以及学习态度,并依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制定较为科学的学习计划,并通过实际活动及时调整活动方案,促进高校排球教育的科学化发展。由此,学生可以轻松愉悦地完成教师布置的活动指标,并找到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优势,建立自信心,提升面对挫折的勇气与能力。女排精神实际上就包含了创新精神,高校教师在进行课程创新时,应当积极寻找课堂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全面落实女排精神。除此之外,教师应当时刻掌握每一位学生的技能学习情况,并以学生的角度引导其探索适合自己学习的形式,并在不断的实践学习中充分理解拼搏、进取精神的重要性,达到弘扬女排精神的目的[4]。

4.结语

综上而言,新时代的女排精神不仅代表着奋勇争先的体育精神,同时也代表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的时代精神,感染并引导着无数人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及处事态度。当前,各大高校将女排精神融入到排球课堂教学中,以精神教育为核心,以锻炼体魄为重点,引导学生深挖自身体育潜能,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另一方面也为社会输送了高质量的人才。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教师应当积极挖掘女排精神的时代内涵,大胆创新,丰富课堂内涵,提升学生学习质量以及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培养出健康的人格观念,使其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李若愚.女排精神融入高校排球教学的价值与意义分析[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2(09):133-135.

[2]徐德辉.女排精神融入高校排球教学的价值与意义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8):157-158.

[3]杜鹃.试析女排精神融入高校排球教学的价值与意义[J].教育现代化,2018,5(51):166-167+169.

[4]芦超.女排精神融入河南高校排球教学价值与意义的研究[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2018(10):263-264.

猜你喜欢
女排精神实践探讨
女排精神闪耀时代光芒
学习“女排精神” 实现伟大民族复兴
新时期女排精神对高职实训课堂的启示
初中音乐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实践探讨
新形势下公司融资技巧的实践探讨
新生代的“女排精神”
数理化课程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实践探讨
煤矿地质勘探技术的实践探讨
巴西印象与“女排精神”
时代何以重唤“女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