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能力导向下中职实用性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问题及其对策

2023-10-25 18:07黄防栋
体育风尚 2023年2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中职学生对策

黄防栋

摘要:职业能力的高低与实现人生职业理想和走向成功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此,加强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中职学生去开发实用性体育课程资源的价值、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学习体育课程开发的知识和方法,传承运动文化,掌握运动技术与技能,发展运动能力,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合作探究能力,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培养适应新时代下创新型人才而不懈努力。

关键词:职业能力;中职学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对策

基金项目:第五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课题名称:职业能力导向下中职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ZYB144。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改进教学内容与教材,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开发课程,开发模块化、系统化的实训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同时,要完善职业教育教材的编写、审核、选用、使用、更新、评价监管机制;引导地方、行业和学校按规定建设地方特色教材、行业适用教材、校本专业教材。这就要求中职教师要根据吃透文件精神,大力培养新时代新型人才,全力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目前,由于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有较大偏差,文化基础薄弱,生源又来自不同地方,存在想早就业而又对就业信心不足,而教师的教学难以兼顾全体学生等现实情况。基于此,体育教师就必须要针对学情,大刀阔斧地进行中职体育教学改革,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加大对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在现有国家体育课程基础上开发适合学生学习的校本化体育课程,挖掘学生创造性潜能,构建适合中职学生学习的新时代体育课程体系,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1.中职实用性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分析

1.1贯彻“以人为本”,渗透运动文化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要贯彻执行“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不仅要学会并掌握运动知识、技术以及技能,更要传承运动文化,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因此,教师在开发和管理校本化体育课程的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改编或创新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运动项目,使之开发成为适合学生喜爱的体育课程,让学生在开发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逐渐渗透与之相关的运动文化,真正感悟体育课程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内心深处去热爱运动,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慣,承担其传播运动文化的责任和义务,弘扬体育精神。

1.2执行课标理念,有效达成目标

基于中职学生的学情,教师要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实践纳入开发体育课程的视野,大胆放手,充分发挥中职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为学生搭建展示展示才华的平台;同时,在开发体育课程内容中,让学生自主研发或者小组合作,研讨探究,对各自的观点进行交流、剖析,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总结归纳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

1.3丰盈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内驱力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创造性的人才,而创造性的人才更富有个性。而学生个性的培养离不开课程的多元化。因此,在开发中职体育课程时,师生必须要共同开发出新颖多样的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满足其个性需求的课程内容,丰富新的知识观,满足学生的运动学习欲望和内在需求,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发展能力,培养出个性鲜明高素质创造型人才。?

1.4借助多种资源,不断更新内容

由于中职学生的运动基础、体质水平、健康状况、兴趣爱好、生活环境等不同,他们对体育的需求随之不同。因此,师生在共同开发体育课程时,必须要把学生各自喜爱的运动项目进行分析,联合开发与学生年龄、性别、兴趣、运动特性、季节特点等多种因素相匹配的课程内容,随着新生老生的不断轮换,从而也不断地筛选出符合中职学生身心发展和体育需求的体育课程内容,这样常开发常新颖,更便于学生系统学习,更快掌握运动技术,习得运动技能,提升实战水平,为社会培养强健体魄的特色人才。

1.5开拓多元思维,提升教学水平

众所周知,校本体育课程具有动态的生成性。第一,打破唯教材论之狭隘观点,可以把中职学生的原有的学生认知水平和运动经验进入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从而让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内容更加鲜活,充满活力与生机;第二,让中职学生成为开发校本体育课程的主体,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去构建知识和创造知识,促使校本体育课程开发一直处在动态的发展中,不断完善与丰实,从而促使教师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共同去开发。

2.中职实用性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分析

2.1忽视学生和家长等的参与

一般情况下,中职学校体育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只是凭着全组构建的框架或者自己的思路进行开发,而忽视了所教班级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参与的开发;由于中职学生的个体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教师开发的课程内容也未必全部能满足所教班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这就会导致部分学生对教师开发的内容不感兴趣,就会被动地参与到学练中去,学习效果不佳。因此,这样的状态下教师开发的内容很难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从而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驱动学生主动学习。

2.2体育场地器械资源的缺乏

中职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与学校体育场地器械的数量以及利用率,有着非常明显的关系。随着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运动场地器械的配置也在逐渐完善,这也充分显示了学校在一定程度上重视体育,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场地器械进行运动。但从笔者所调查的学校来看,学生上体育课的场地器械并不乐观,学生数与运动场地和器械的匹配并不符合国家规定,很难能满足全体学生的体育课堂教学和课余运动训练的需求,这也是好多学校不能顺利开展体育课程的原因之一。因此,重视学校体育课程所需的器械开发与添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2.3课程开发未满足学生需求

众所周知,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是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追求。往往体育教师在开发过程中,未能根据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需求,开发了超越或低于中职学生认知水平和运动能力范围的课程,这样就很难受到学生的欢迎,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质量低下,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此,教师和学生以及家长在共同开发体育课程的过程中,必须因校而异,因生而异,因地制宜,开发出适合学生身心特点和身体健康的课程来,在学生利益得到发展的过程中,同时也促进体育课程、教师和学校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4校外开发未受家、社重视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仅限于学校内体育课堂上,同样也不可忽视课外体育活动课,以及放学后进行的社区体育锻炼,鉴于目前存在的现状,课外体育和社区体育还未受到家长、社区和学校领导层面的高度重视,作为中职体育教师,必须去深度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得课余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开展最优化,这就要求家长和社区领导积极去引导开发体育课程资源,这也是为了培养中职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服务的。中职学生通过在操场以及社区运动场所进行锻炼,不仅弥补了体育课上运动器械不足问题,又可以利用校外体育资源,促进了学生的高效锻炼,学生体质增强,身心健康,也使得家长和居民的协同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2.5自然资源的安全问题严重

由于中职学生不受高考升学率的影响,教师不会布置繁重的课外和家庭作业,让学生去完成的,这样学生只要一下课或放学,就会积极参与运动,特别喜欢到自然环境中去进行锻炼。而自然资源的体育课程内容的开发,不仅可以丰富中职学生运动课程内容的多元化、趣味化,而且还能加强同学间的沟通交流,增进友谊,团队协作,更能促进学生愉悦身心,强身健体。但自然资源的体育课程具有潜在的危险性,比如爬山、远足、游泳、骑车、定向越野等,这些借助于自然资源开展的体育课程内容,由于教师对本地区自然环境的特色和气候特点以及安全系数了解不多,没用进行深度研究、分析。因此,对自然资源的体育课程内容的开发就偏少,这主要取决于安全问题、交通隐患以及户外意外伤害的原因。

3.中职实用性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对策分析

3.1全员参与,驱动学生开发兴趣度

学问必须符合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要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心特点,这样班级里所有的学生才会全员参与,才会被开发的体育课程内容所吸引,所迷惑,乐此不疲,学习效果明显提升。比如:在开发校园足球课程过程中,我先让学生查找所有与中职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以及学习水平相当的足球学习内容,让学生进行改编、创新,挖掘自身最感兴趣的,最科学的组合动作,通过小组评选优秀的,在班级全体学生面前进行陈述与展示,最后由全班学生共同去实践,经过在比赛中出现的情况进行矫正,寻找最优化的内容,列入课程开发总内容,以供大家一起学习,共同提升校园足球水平。这样开发体育课程的效果有助于面向全体,推陈出新,不断提升中职学生热爱足球的兴趣度。

3.2创新开发,提高运动器械利用率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校本化體育课程的开发同样离不开创新,必须在原有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校而异,因生而异,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条件,创造性开发符合中职学生身心特点和运动认知水平以及职业特性的校本体育课程。比如:旅游管理职业的学生,在进行远足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增加翻越障碍(跨栏架)、跨越横沟(海绵垫)、多人背负一定重量的合作跑,并想象与旅游实地景点的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内容,以及学会心脏复苏的心脏按压手法,提升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和偶发事件处理能力,从而更好地为从事自己所学职业铺垫扎实的基础。

3.3增添删减,提升学生运动参与度

开发出体育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直接决定着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也决定者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教师和学生在共同开发体育课程内容时,一定要按照学生的学情和运动基础进行,寻找带有普遍性的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内容,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主动参与到学练中去,从而更好地掌握技术,提升技能。比如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开发射箭课程内容时,就必须结合自己专业特点,诸如坐在办公室时间长,眼睛一直注视着电脑,容易引起腰肌劳损、视力近视等情况,那么在制作靶时,可以采用不同的颜色,实战时,可以根据不同的距离进行调节,缓解眼睛的疲劳,又活动了身体,使得腰肌部位的血液循环加快,经常性的锻炼使得体格健壮,精力旺盛,从而更能适应计算机行业的工作。

3.4家社协同,强化课后服务融合度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出台,为构建体育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指明了方向,若要建立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体系,就必须要建立人人参与,人人尽力的共建共享模式,让家庭和社会力量共同投入到青少年学生的体育教育中来,集中优势资源引导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因此,教师一定要考虑到家庭、学校、社区三个方面来共同开发体育课程,贯彻以学校体育为主体,家庭体育与社区体育为两翼,在学校能开展的课程,在家庭或者社区也同样可以运行,加强三者之间的融合,形成合力,共同实施体育课程。比如:体能课程的开发,发展中职学生的核心力量,可以思考在原地、行进间以及空中;可以是俯卧姿势,也可以是仰卧姿势;可以是单人进行,也可以是多人合作进行;形式多样,在体育课程中可以实施,在家里同样也进行。这样的开发体能课程呈现多元化,便于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专业体能水平。

3.5广泛推广,增强环境安全信效度

中职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仅限制于校内,而且可以延伸拓展到校外,这样学生可以利用周末、寒暑假的时间,投入到大自然中,一边锻炼身体的同时一边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风光。因此,教师必须结合学校周边自然环境的资源,对学校周边环境的地形、路况进行观察,对可操作性以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综合评估,是否符合中职学生的运动特点;再根据中职学生的学情,因地制宜进行开发和利用,?拓展延伸到校外,提高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娱乐性,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程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运动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

4.结语

总之,为了适应新时代中职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在开发实用性中职体育课程过程中,必须要渗透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使得开发的中职体育课程内容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形式灵活,内在统一,达到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开发的课程呈现多元化、趣味化、专项化,深受学生的喜爱,全面提升中职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和学生必须加强学习,深度研究,做课程开发的主人,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促进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健康行为的养成,体育品德的形成,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培养学生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芳宁,王念龙,彭利方,张鼎南.青少年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体育研学课程开发[J].体育科学研究,2021,25(04):82-86.

[2]郭海峰,张令,裴晓雨.“互联网+”新体育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1,29(07):26-28.

[3]林婷婷. 高职院校体育校本课程体系优化研究[D].天津体育学院,2021.

[4]杨薇薇.融入民族元素,开发啦啦操校本课程[J].基础教育研究,2021(02):43-44.

[5]曹伟. 基于Fink课程整合模式的《3X3篮球》课程开发[D].上海体育学院,2020.

[6]王勇.提升体育教师课程领导力的策略[J].中国学校体育,2020,39(04):51-52.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中职学生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职业能力导向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