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舞蹈教学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及策略探究

2023-10-25 18:37朱姗姗
体育风尚 2023年2期

朱姗姗

摘要: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行,社会各界更加重视体育运动、健身活动,高校是健身运动的主阵地,其体育项目的开展情况直接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获得。体育舞蹈属于大学体育选项课程,因其艺术美、活动美、姿态美等特点深受大学生喜爱,而且这项运动兼备强化身体素质、提高心理素质、完善艺术修养和增强环境适应能力等价值,无形中推动个体全面发展。因此,本文基于体育舞蹈对大学生的影响,从学生认知、课堂教学、师资建设和课程优化四方面入手,提供一些有益的教学策略或发展启示。

关键词:体育舞蹈教学;大学生体质;影响及策略

作为“国标舞”的一种舞蹈类型,体育舞蹈不仅是运动会常见体育项目之一,还是大学生体育选项课程内容之一,它融合舞蹈学、物理学、心理学、美学、生理学诸多领域,一方面指导学生强身健体、协调机能,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完善心智、增强意志力和审美意识,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新课标背景下,大学体育舞蹈教学遵循素质教育改革要求,在高校体育课程项目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它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其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环境适应能力及艺术个性得以有效培育,对个人成长、国家发展而言意义重大。因此,如何增强大学生对体育舞蹈的认知、优化课程結构以及提升教学能力,成为最大程度发挥体育舞蹈运动价值的重要导向。

1.简述体育舞蹈内容及其特征

1.1简述体育舞蹈内容

体育舞蹈属于国际标准舞种之一,是体育运动常见项目之一,它最初由社交性舞蹈演化而来,逐步形成男女为伴的一种程序化、制度化的步行式舞蹈。体育舞蹈主要包含摩登舞和拉丁舞两大项群、十个舞种,它杂糅体育刚性之美和舞蹈柔性之美,融合成一整套舞曲、舞步和风格各异的舞蹈体系。

1.2体育舞蹈的特征

体育舞蹈具备观赏性、规范性、锻炼性三大特征,具体内容如下:一是观赏性,体育舞蹈类型丰富,集音乐、运动、舞艺、服装、体态、礼仪美于一体,其动作表演极具观赏性,而且不同舞种的动作、舞曲及风格迥异。大学生可按照自身喜好或兴趣选择,在舞蹈活动中挖掘潜能、培育美感。二是规范性,体育舞蹈内容体系完整、动作严格规范,着重考验训练者舞蹈技术水平,即步伐是否契合乐曲节拍、姿态是否符合舞曲情境。体育舞蹈几乎每一个步调、走位、位置、转向及旋转角度,都有相对准确地规定,如果训练者某一动作力度或体态不到位,都属于不合格的动作示范。三是锻炼性,大学生通过体育舞蹈训练,能够调动全身不同部位的肌肉、活动关节,有利于疏通其筋骨经络、促进内部机能运转,提升肢体敏捷度和灵活性,真正实现强身健体的功能。体育舞蹈还有助于舒缓训练者的内在压力、不良情绪,减轻其精神负担。

2.体育舞蹈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探讨

衡量大学生体质健康程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艺术修养和环境适应能力等,其中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衡量大学生健康与否的基本条件,而艺术修养和环境适应能力则是衡量大学生是否具备成长与发展潜能的重要依据。

2.1强化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的强化是体育舞蹈项目训练带给学生最大的改变。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及参考数据,发现大学生身体素质主要包括身体构成、身体机能及一些重要的功能指标,首先,身体构成的变化指学生身高、体重的改变,在校大学生往往根据自身兴趣和实际需求,自主地选择体育舞蹈课程内容,并积极配合体育教师的教学安排。在经过至少一年的体育舞蹈训练后,大多数学生都会发现自己的身高、体重基本控制在平稳状态,其中男生身高差值约为0.95cm,女生约为0.68cm,男生体重差值约为0.35kg,女生约为0.32kg。这表明体育舞蹈能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康身形,进一步减少因肥胖导致疾病的发生率。

其次,身体机能的变化指学生心肺功能强弱的改变,即学生心率、肺活量、呼吸循环系统的变化。体育舞蹈属于有氧运动,大学生通过深度有效呼吸,扩充肺部空气容纳量,使其肺活量增强,呼吸次数减少、安静心率降低,心肌收缩能力增强,肺部和心脏循环工作效率都会提升。一般在经过一学年的体育舞蹈训练后,男生的肺活量会增加约196ml,女生的肺活量增加约为167ml,由于个体生理差异,男生的安静心率降低范围控制在8.63次/min,而女生的安静心率则控制在7.72次/ min,这些数值表明体育舞蹈运动有助于增强大学生肺活量和心脏循环能力,使得内部器官运作能力增强。

再者,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还体现在其肢体协调能力、耐力、握力、柔韧性和力量等指标的变化,这些功能指标在大学生自我训练时感受较为直接。通常,在经过一学年的体育舞蹈训练后,大学生普遍感受到在舞蹈时自身的手脚更加协调、四肢有更多力量,自如地接受双手抓握、扭胯转身、下腰旋转、托举跳跃等动作的多次重复性训练,他们在精益求精地表演中感受到肢体柔韧性、动作敏捷度和耐力会有所提升。通常,在经过一学年的体育舞蹈训练后,男生、女生的耐力成绩增加约0.64s、0.26s,男生、女生的握力增加约5.45kg、8.08kg,男生、女生的跳远成绩约增加0.01m、0.02m,这表明体育舞蹈训练的确促进了大学生肢体功能的有效发挥,使得舞蹈更具张力、力度更到位。

2.2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由于大学生在学习成绩、校园生活、工作前途、人际交往等方面产生的压力或困扰,使得一部分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不容乐观,极少数严重者甚至有自杀倾向。根据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整体来看心理状况良好,但具体来看约有22.7%的学生有抑郁倾向、8.4%的学生有焦虑倾向、43.8%的学生时常伴随着失眠问题。那么,面对部分大学生心理素质差的问题,注意力转移和人际关系协调是最有效的两种方法,而体育舞蹈训练为其提供了实现途径。

大学生通过体育舞蹈训练,能够矫正姿态、体态,培养自信和自尊心理,在教师的语言鼓励和眼神肯定下养成主动积极、热情优雅的个性,同时在自行编排动作中发挥创造精神,并主动接受他人的评价,不断改进舞蹈动作,进一步强化其心理承受能力。据调查,约有52%大学生表示在接受体育舞蹈训练前后,自身关于动作的记忆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控制情绪的能力、学习效率及兴趣、睡眠状况等方面,都有明显地改善或提升。

2.3完善大学生的艺术修养

体育舞蹈兼备艺术性与健身性双重价值,有助于激发学生艺术灵感、培育及完善个人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舞蹈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把舞蹈动作的重难点教给大学生,还要指导学生们在训练时充分地融入内心情感,进而达成外部动作与内部精神的协调统一。实践证明,大学生在经过一学期的恰恰舞、华尔兹或爵士舞等舞种训练后,他们基本都能够自主地跟着节拍融入训练中,不再产生动作陌生感和畏惧、胆怯等心理,自身的艺术气质、音乐和舞蹈感受能力都得到明显提升。

2.4增强大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

根据高校体育舞蹈学习情况调查,将近80%的大学生是首次接触或未曾正式学过体育舞蹈项目,所以该项训练对他们而言肯定有一定的难度。而且,高校中真正有舞蹈基础、艺术天分的大学生并不多,有65%的大学生在肢体协调性、动作灵活性和连贯性方面的能力较差,所以教师要采取正确的舞蹈教法、有效的心理沟通方式,指导学生培养自身迎难而上的毅力、意志和进取心,不断强化自身适应新环境、有效应对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增强大学生体质的体育舞蹈教学策略研究

以大学生体质的增强为培育导向,各大高校在开展体育舞蹈教学时,应当从强化学生正确认知、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设计四方面入手,寻找和建立高效的体育舞蹈教学策略。

3.1强化大学生对体育舞蹈的认知

提升体育舞蹈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在于强化大学生对体育舞蹈运动的认知水平,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该项运动的起源、发展和突出成就,包括不同舞种的由来、动作含义及示范等内容。教师应将体育舞蹈文化渗透到日常教学中,以版报或专栏的形式布置教室,充分介绍体育舞蹈的相关背景知识。教师还可以结合现代化多媒体设备,向学生详细演示和讲解体育舞蹈运动,以增强学生对该项舞蹈的直观感受、提高其认知水平。再者,教师应使学生明白体育舞蹈有着不同于其他舞种训练的规范性、独特性,在舞蹈设计和编排应遵循该项运动的历史精神、美学理念。此外,教师还应引入中国特色服饰、民族舞曲文化,使学生了解跳舞时步法、表情和服装应协调统一,既增强了学生体质健康,又继承和发扬了中国独特文化。

3.2优化体育舞蹈課程内容结构

课程内容结构是体育舞蹈教师授课、示范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应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实际学情,制定层次鲜明、循序渐进式教学结构,始终以实践锻炼、体质增强为内容重点。首先,针对基础差或零基础的学生,教师在设计舞种动作、步法、技巧、表情时,先选择一些基础简单、易于理解和展示的内容,为学生创设由易到难、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使得他们充分体验、感知和欣赏舞蹈,其审美意识和能力有所提高。其次,教师应开展小组合作活动,鼓励学生围绕设定主题创新体育舞蹈的常规模式,重视学生创新性思维和设计能力的开发。再者,各大高校应积极举办体育舞蹈竞赛活动,如校园舞蹈友谊赛、舞蹈设计创新大赛、联校舞蹈竞赛等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魅力和能力的舞蹈场所、活动机会。

3.3加强体育舞蹈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很多高校普遍缺少体育舞蹈专业的优秀教师,现有教师的各方面素养和教学能力有限、教学任务重、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体育舞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所以,学校首先应积极引进专业师资力量,重视教师的专业培训和考核工作,同时适度提升教师的入职门槛,综合考评教师的舞蹈功底、理论储备、审美意识、表现能力和教学水平等内容。其次,体育舞蹈教师应加强专业学习和自主实践,在教学上把握重难点内容和任务目标,始终把学生体质健康、心理健全和艺术培育作为三大教学目标。再者,体育舞蹈教师应重视自身健康和体能训练,提高肢体动作的力量感,动作示范应展现出柔美与强健于一体的风格,为学生树立能力过硬、风格突出的专业舞蹈教师榜样。

3.4改进体育舞蹈课堂教学设计

体育舞蹈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思维及方式,不再单一地拆分动作、讲解与示范,而应当以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发挥为导向,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模式,并且重视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开发,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设备,打造气氛热烈、学生高度融入、师生互动良好的优质课堂。例如,教师在教授热情桑巴舞时,可以播放一小段视频,帮助学生快速了解桑巴舞,然后教师根据视频里的动作示范,详细讲解每一动作的要点、难点和亮点,告知学生热情桑巴舞应达成的课堂氛围。桑巴舞起源于巴西巴伊亚,步法弹动跳跃、音乐节奏强烈,舞者肢体活动幅度大,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加入舞蹈训练中,激发学生学习桑巴舞的兴趣,学生在师生高效互动中快速提升舞蹈水平。此外,运用多媒体记录下学生的舞蹈过程,便于学生观察、发现自身在舞蹈时表情、步法存在的缺陷,为教师舞蹈指导提供可参考的教学依据。

4.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舞蹈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艺术修养和环境适应能力,各大高校应当增强学生对体育舞蹈运动的认知,不断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结构和改进教学设计,助力于现代化人才培育事业。

参考文献:

[1]温祝英.体育舞蹈教学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4):119-121.

[2]谢权. 体育舞蹈教学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3]赵嘉睿,周龙慧.体育舞蹈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以云南师范大学体育舞蹈专业方向为例[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16):175-176.

[4]汤跃.体育舞蹈教学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32):94-95.

[5]裘鹏.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文化解析[D].2013

[6]吴绪敏."阳光体育"背景下山东省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2011

[7]伏宇军.我国体育院校体育舞蹈发展研究[D].2011

[8]荣丽,张清澍,宋秀丽.论体育舞蹈[D].2009

[9]盛昌繁.体育舞蹈教学中音乐的运用研究[D].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