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才能强“基”

2023-10-28 16:23朱秀玲
新教师 2023年9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写字识字

朱秀玲

字词学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低年级语文教师都特别重视字词教学,但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部分教师就认为要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字词,课堂上应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上。长此以往,会导致对字词教学的忽略,学生渐渐不能写好字,字词的积累与拓展也会有所弱化。

固本才能强基。在语文学习中,该固的“本”包括阅读、识字写字、说话、写作等方面。其中,识字写字是最应该固守的“本”,必须把这个基础打牢。很多优秀的名师都愿意花时间固好这个“本”。薛法根老师在教学《灰雀》一课的导入部分时,就把字词的认识教得很扎实,值得一线教师学习。

【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们上的课文,请读——(屏幕出示课题《灰雀》)

生(齐读):灰雀。

师:来,举起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看一下这个“雀”,上下结构,上面一个是什么字?

生:上面一个念“shào”。

师:同学们,上面不是个“少”啊!上面是个“小”。(板书)没有一勾,下面是个什么字?

生:隹(zhuī)。

师:什么意思?

生:短尾巴鸟。

师:对。短尾巴的鸟。合起来就是小鸟,这个字念——(生齐读)雀。请同学们拿起笔,在书上把“雀”字描红一个,再写一个。

师:同学们,课文中小鸟叫“雀”,特指麻雀,有的时候也叫灰雀。大家一起再念一下课文题目。(生齐读)我们来认识认识这个“雀”字。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地叫,又蹦又跳,有一个词语(出示:欢呼雀跃),大家读一下——(生齐读)欢呼雀跃。你们要读出那种“欢呼雀跃”的样子来,再读——(生语调高昂齐读)欢呼雀跃。麻雀是并着脚,一蹦一蹦地跳,再读。

生:欢呼雀跃。

师:就是这个“雀”字,如果教室里有只乌鸦或麻雀,但连它都不出声了,很安静,就叫——(出示:鸦雀无声)

生:鸦雀无声。

师:还是这个“雀”,有一个故事叫作——(出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生:黄雀在后。

师:还是这个“雀”,“黄雀”的“雀”。唐代诗人王之涣写过一首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题目是——

生:登鹳雀楼。

师:要记住啊,“鹳雀楼”的“雀”也是这个“雀”。同学们,会学习的同学,通过一个字,可以学一串词。记住,字不离词,这个字你就印象深刻了。连起来读——

生(齐读):欢呼雀跃、鸦雀无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登鹳雀楼。

【赏析】从上述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薛法根老师将生字词教得扎实、具体、生动,也能感受到他对字词教学的用心程度。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如下几点启示。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及时、认真写字的习惯。写好字,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很多教师以课堂时间有限为由,要求学生在课后认真写好生字词,但有多少学生会在课后认真书写呢?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教给学生写好字的技能。薛老师在教学“雀”字的时候,不仅教授字的结构和意思,更能抓住一切机会,让学生书写。板书课题的时候,让学生“举起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理解“雀”字意思后,让学生“在书上描红一个,再写一个”。薛老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给予学生书写生字的机会,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及时认真写字的习惯。

其次,教师要学习研究汉字的造字规律。汉字是表意文字,是中国文化的根,每一个汉字的音、形、义都是一个故事、一幅画面、一段情节……在语文课上,教师应当让生字、新词鲜活起来,让学生饶有兴致地识字、认字、写字,感受汉字的魅力。在教学“雀”字时,薛老师追本溯源把“雀”字的形、意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能够读准字音,掌握字形,还能够理解字义,了解汉字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这样的教学,让孤单的一个“雀”字,从单薄变得厚实,从呆板变得生动。《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能主动钻研汉字的造字规律,熟知常用汉字的字源,让汉字背后的故事浸润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感知丰厚的文化底蕴中不断提升核心素养。

最后,运用多种方法发展学生的识字能力。《课程标准》指出,识字与写字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综合运用随文识字、集中识字、注音识字、字理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逐步发展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薛老师聚焦一个“雀”字,从字形到字音,再到字义,走了一个简单而完整的理解过程。由“雀”字,扩展到“欢呼雀跃”这个词语,指导学生读出相应的情态来,然后扩词至“鸦雀无声”,再拓展介绍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还是由这个“雀”字,引出唐代王之涣所写的《登鹳雀楼》。由一个字引出一个词,由一个词引出一句成语,并引出一首古诗,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创设一个连贯的语境,形成了一个知识网,进行了一组词的教学。从一个字到一类字,从字的本义到引申义,由表及里,学得透彻。这样的识字教学,让学生觉得有趣、有意义。就像薛老师说的那样,通过一个字可以学一串词,字不离词,词不离境,如此对这个字、这个词的印象就深了。薛老师一个接着一个地拓展,看似信手拈来,实则独具匠心,颇有深意,也向我们展示了他深厚扎实的语文功底和素养。这也告诉一线教师,在进行字词教学时,如果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多种多样的学习情境,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就一定能发展他们的识字能力。

《課程标准》在课程结构的设置上,共设计了六个语文学习任务群。其中,“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是唯一作为基础型任务群加以设置。由此可见,语言文字积累是多么重要。

语言文字的积累,最基础、最关键就是要学好生字词。如果忽视字词的教学,学生就不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如果字词都没有掌握好,学生就没有办法进行阅读和写作。因此,语文教学中,字词教学必须扎扎实实进行,不能流于形式,容不得半点马虎!字词教学永远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只有这个根本打牢了,才能学好语文,才能拥有工作和生活的基础。因为,固“本”才能强“基”!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写字识字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我学写字
学写字
写字好看,需从小“练”起
我学写字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