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三项优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3-10-28 14:56张照彬杨波
云南教育·视界 2023年8期
关键词:宣威市优化学校

张照彬 杨波

近年来,宣威市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主线,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强教育保障能力,着力破解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制约因素和瓶颈问题,加快推进区域教育中心建设。2023年高考,宣威市各项指标明显提升,一本上线率提升4.6个百分点。

聚焦新部署新要求,以改革创新“破难题”

宣威市是曲靖市下辖的唯一县级市,素有“入滇锁钥”之称和“中国火腿文化之乡”的美誉,辖29个乡(镇、街道)、375个村(社区),国土面积6 07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55万,城市人口43.5万人。作为云南省排名前三的县级人口大市,宣威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972所,其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5所、普通高中17所、初级中学37所、小学431所、幼儿园48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有在校生252 747人,有教职工17 588人。

2023年4月2日,宣威市召开教育工作会议,对教育工作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主线,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强教育保障能力,着力破解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制约因素和瓶颈问题,充分发挥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加快推进区域教育中心建设,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以教育综合改革推进“难题破解”。宣威市出台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区域教育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调整优化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实施方案》等10个改革配套文件,涵盖体制机制、教师队伍管理、集团化办学、教育评价等工作。建立市级领导挂包联系市直重点学校制度,挂包领导定期或不定期听取学校意见建议,每半年到挂包联系学校专题研究一次教育工作,研究解决学校办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调整教体局股室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进一步建强管理队伍。深化办学机制体制改革,加快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前、义务、普高、职业教育全部实行集团化办学,激发办学活力,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2023年5月,宣威市被批准为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以党的政治建设推进“难题破解”。扎实推动教育系统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入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推动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落实,巩固提升民办学校党建工作。2023年以来,通过“万名党员进党校”方式对2 586名党员开展集中培训。组建中小学党建名师工作室2个,申报云南省“云岭先锋 育人红烛”党建示范校3校,创建“清廉学校”示范校12家。

在“清廉学校”建设中聚焦党员干部、教师、学生、家长四个群体和“校园润廉、干部勤廉、教师清廉、学生崇廉、家庭守廉”的“五廉一体”工程建设,坚持以文化人、创新载体,推行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廉”,开启融入“主题教育、校园节庆、日常教学、课后服务、学校治理、校园文化”的“六融”模式,推进廉洁文化“进支部、进课堂、进岗位、进社团、进后勤、进家庭”的“六进”浸润方式,涵养师生廉洁品格,把清正廉洁的种子种在每一个孩子心中,让新时代廉洁文化在校园扎根。

聚焦新形势新挑战,以三项优化“解新题”

聚焦新形势新挑战,宣威市通过优化布局加快建设、优化队伍凝聚合力、优化教学立德树人“三项优化”,深入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优质创特、职业教育扩容提质、特殊教育强质全纳等提升工程。

——统筹“三个学段”,优化布局加快建设。按照普及普惠和优质均衡推进的要求,宣威市加大教育投入,统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三个学段,优化布局、加快建设。2023年,宣威市教体系统持续增进民生福祉项目50个,其中“310”工程项目31个。目前,西宁五小及宣威市一幼项目主体已经完工,9月份可正常招生;宣威市三幼、复兴初级中学项目选址已经确定,宣威市四幼、双龙四小、双龙初级中学、西宁初级中学项目已经提上日程;宣威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宣威市一中、宣威市体育中学项目加快推进,4所乡村高中进城项目排出时序。

——围绕“四项工作”,优化队伍凝聚合力。围绕教师队伍质量建设,持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着力优化能上能下的教师激励机制,打造灵活开放的教师引进机制,完善人尽其才的教师培育机制,建立起涵盖教师引进、培育、激励、服务全方位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体系。宣威市出台《引进部属6所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工作方案》《引进2023年教育人才专项实施方案》,宣威市教体局出台《自主公开招聘教师实施方案》,按照宣威最急需的教育人才需求,组织工作专班,赴省内外高校开展教育人才引进。

为教师搭建研修学习平台,有效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2023年以来,宣威市先后2次聘请国家级名师、名校长和高中考命题专家到宣威开展教育专题讲座,参训学员2 517人次,其中校长720人次;组织1 021名中小学校级领导和骨干教师到北京、河北、上海、天津等9省市的名校和云南省内名校开展学习培训;2个省级、88个宣威市级名师工作室广泛开展校际交流研训活动,充分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

为进一步健全教师激励机制,2023年4月,宣威市设立教育发展基金,宣威市政府每年注入1 500万元,同时倡议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积极募捐,目前已募捐资金923.8万元,壮大了教育发展基金。教育发展基金将全部用于助学救困、奖励先进、人才引进、科研教改等方面。同时,加强宣传引导,宣威市级主流媒体每周发布一批优秀教师先进事迹,营造尊师重教氛围,激励广大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在新入职教师能力培养、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学科骨干培养方面,为教师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培训服务,持续优化教师发展的“生态圈”和“能量场”,为教师安心工作解除后顾之忧。经过“一条龍”的培养培育服务,教师的师德师风、教学能力、科研素养、学科视野等明显提升。2023年,申报一至五级职级校长977人,评审通过902人;评选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1 200名。

——落实“五育并举”,优化教学立德树人。以立德树人为主线,宣威市充分发挥学校铸魂育人主渠道作用,把体卫艺劳及国防教育作为“五育并举”的重要立足点,作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核心交汇点,加快教育内涵式发展。按照一校一品一特色的工作思路,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提“优质”促“发展”,推“均衡”强“特色”,逐步打造一批示范学校。

各学校在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融入人文教育、红色文化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内容,自编自创特色课间操、课中操,形成一大批有特色、有创意、学生喜闻乐见的“大课间”体育项目,调动学生运动潜能,培养体育兴趣。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宣威市将具有本土特色的“非遗”项目传承保护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花灯、剪纸、舞龙、五禽拳等一大批“非遗”项目进入课堂,让青少年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让“非遗”文化在保护传承中绽放光彩。

西宁四小将廉洁文化、法治教育融入剪纸传统工艺中,用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弘扬廉洁文化、宣传法治知识,增强师生们的廉洁意识和法治意识;双龙二小将花灯传承教育纳入学校重点工作,利用课后服务进行教学,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学校自编自创了两套花灯大课间操,帮助同学们充分了解优秀传统文化,让曲艺之花开遍校园;浦山小学大课间活动“精忠报国”,把体育运动与爱国主义教育完美融合……

笃志前行,虽远必达。宣威市以改革创新“破难题”,以三项优化“解新题”,努力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真正实现宣威由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的发展转变。

猜你喜欢
宣威市优化学校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宣威市扎实做好四类学生认定工作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1990~2016年云南省宣威市肺癌死亡流行特征分析
2014-2016年云南省宣威市6个乡镇吸烟所致肺癌死亡风险估算
宣威市百名优秀骨干教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