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的几点建议

2023-10-28 20:42李会萍
云南教育·视界 2023年8期
关键词:内驱力岗位意识

李会萍

强化小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增強自主管理能力,对于提高班级管理实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结合班级管理实践,提出强化小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的几点建议。

一、正确鼓励引导,激发学生自主管理内驱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很期盼得到他人的鼓励与赞美,尤其是在学校获得教师的肯定。因此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养成自主管理习惯,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同时,科学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明晰的规则之下开展自主管理,树立良好的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形成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监督的自主管理氛围。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管理时,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以下道理:自主管理的前提是遵守班级公约,有章可循;自主管理不等于放手管理,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监督;自主管理不等于部分人的自主管理,而是全班级的自主管理。总之,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都做到“不放弃、不抛弃”,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肯定与关心,通过不断支持和帮助来发现学生内在的潜能,让学生养成自我成长的意识,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例如,为了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内驱力,教师可以组织开展“班级之星”评选活动。结合班级岗位设置、职责分工等实际,每个月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民主投票选举“进步之星”“团结之星”“责任之星”“劳动之星”“文明之星”“奉献之星”“礼仪之星”等,尽可能让每一名学生在每一个学期都能获得一次“班级之星”荣誉,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成长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认识到在学习和生活中自我约束、自我调控和自主教育的不足,让学生在获取自信与快乐的同时启动他们要求进步的内驱力。

二、开展多元化活动,提高学生参与自主管理的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通过开展多元化活动有助于提高他们参与自主管理的兴趣,进而培养良好的自主管理意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爱好、性格、学习等情况,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故事会、辩论会、体育游戏活动、艺术兴趣小组等,让学生通过分组等方式积极加入到不同的小组中,群策群力、学会分工,实现组织能力、团队能力、协作能力的提升。多元化活动的开展,可以为不同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让学生在展现自我、陶冶情操的过程中持续提高参与自主管理的兴趣。

例如,班级管理需要设置相应岗位,为此教师可以创设管理情境,每个月组织一次岗位竞聘活动,每个岗位都要通过竞聘才能“上岗”,且确保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岗位竞聘。可设置许多针对性强的岗位,如环境保护岗、文体活动岗、文明礼仪岗等,实现管理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如果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那么他们参与管理的意识和欲望就会增强,形成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围。

三、重视反思与评价,持续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教师要让学生定期进行自我反思,对学习和日常行为给出真实的评价,长此以往,能够形成积极上进的班风,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能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为后续自我能力的培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认知、在校行为表现、学习态度、人际关系等绘制成表格,然后在每一项的下方标注“优”“良”“中”“差”,并且发放给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每天放学时针对自己在校的各项表现进行打分。打分应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同桌之间、小组成员之间要进行互相监督,也可以互相打分,打分数据每周统计一次,及时公布。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对自己给出的评价进行综合分析,挑选出在某个阶段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扬,树立榜样。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和其他同学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在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养成自我反省、自律的优良品质,提升自我管理意识。

猜你喜欢
内驱力岗位意识
培养内驱力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论新时代创新文化内驱力提升的三个维度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内驱力 决定孩子能走多远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走进“90后”岗位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