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高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改革探索
——以中山大学为例

2023-10-29 01:59黄林冲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28期
关键词:本科课程一流课程体系

周 卉,黄林冲,2,冯 强

(1.中山大学 教务部,广东 广州 510275;2.中山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广东 珠海 519082)

引言

课程是教学体系的基本单元,更是高校人才培养最基础、最重要的载体。2018年6月,教育部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对大学生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1]。2019年,教育部启动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决定认定万门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怎样把教育部关于一流课程建设的要求落实落细,是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亟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中山大学近年来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工作中的做法,从高校教学管理的角度出发,浅谈综合性大学如何对标一流课程目标,推进课程改革创新,营造本科课程改革与建设的良好氛围,促进高校课程建设的持续发展。

一、一流本科课程的认识

根据教育部文件,一流本科课程细分为线上一流课程、线下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和社会实践一流课程5类,意味着我国高校教学在课程建设上已经有了细致的划分和较为明晰的标准[3]。一流课程围绕课堂这一主战场,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能够起到较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站在高校教学管理的角度,综合性大学如何对标一流目标且兼顾学科差异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

(一)建设“一流课程”需要更新课程理念

建设“金课”,要树立课程以发展学生专业素养为主旨的理念,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课程整体育人功能,构建发展学生专业素养的课程目标体系。要选择反映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体现学科前沿的课程内容,拓展课程的深度,引导学生形成学科知识体系,把握学科发展趋势。要增加课程的挑战性,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任务中提高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要建构全方位、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为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良好价值观的形成以及专业技能的改进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建设一流课程需要优化课程内容

更新课程内容要将学科研究新进展、实践发展新经验、社会需求新变化及时纳入教材[4]。课程内容的优化,实际是一门课程再开发的过程。课程内容优化不仅需要在原有课程内容中挤压一些“水分”,更要根据专业学科的育人目标,将学科知识问题化,要创设现实问题和未来工作情境,编制教学案例,设置项目任务,使单一的知识呈现课程变为学生在案例中学习、在项目完成中建构和应用知识的过程。同时,还要开发跨学科课程、研究性课程、社会实践类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建设一流课程需要更新教学方法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部分教师只注重自己的讲解,缺少与学生的目光接触,不关心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照本宣科式开展教学;而学生被动应付,缺乏自主探索、交流沟通、独立思考的机会,导致教学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输出[5]。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教与学形态,教师应积极参与教学培训,开展教学研究,开展探究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课程的主人。教师把新技术和新媒体引入教学,对原有的课程内容使用“互联网+”现代技术进行包装,引入慕课、SPOC、微课等形式开展翻转课堂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6]。

二、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总体实施情况

(一)坚持“五个融合”,构建卓越人才培养体系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深入推动德育与智育、学科与专业、科研与教学、本科生培养与研究生培养、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五个方面的深入融合,结合“拔尖计划2.0”“强基计划”和“国家一流专业”等建设计划,在学术讲座和各类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人类未来发展、思想文化创新和基础学科前沿,增强使命责任,激发学术志趣和内在动力,把远大的理想抱负和所学所思落实到报效国家的实际行动中[7]。

(二)坚持质量为本,提升课程体系“三性”标准

学校把提高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完备性和竞争性作为育人体系改革的重要抓手,形成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提升课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拓视野、专业基础课重原理、专业核心课造“脸谱”、专业提升课促贯通,实现各类课程相辅相成的优良课程体系。强化课程体系对学术创新的引领,以及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结合度。高标准编制教学大纲,规范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增加研究型、创新型、综合型的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严格过程考核,改革考试形式,让学生体验“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学习挑战,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刻苦钻研。

(三)坚持成果导向,加强一流课程群建设力度

学校以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为抓手,培育优质课程和特色课程。同时,通过建立完善以成果产出为导向的质量工程类项目立项及经费分配机制,按照课程类型、产出时间、成果特征等不同因素分别确定资助标准,由院系主要负责人和分管教学负责人共同签订任务书,确保培育成果的落地。

(四)坚持以深化课程改革为抓手,推动一流课程认定落实落地

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把一流课程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教材建设及实验实践课程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为加强教师对一流课程建设内涵的理解,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集体培训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一流课程建设系列培训和辅导,包括一流课程建设与申报的专题、现代化教学技术培训、经验分享等,夯实和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落实一流课程建设的具体化、操作化内容。

三、特色做法

(一)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提升课程体系“三性”标准

1.课程体系科学性提升,更加符合学科发展导向。在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应更加注重知识结构的科学性、合理性,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强调课程设置坚持以学科为基础,与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充分体现学科专业培养特色。各专业按照人才培养要求和教育教学规律,梳理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和逻辑结构,明确课程设置顺序,根据学科特点绘制“课程地图”,形成清晰的修读指引和培养路径。

2.课程体系完备性提升,课程设计实现五育并举。近年来,学校在课程体系上进一步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标准。德育方面,强调德育与智育融合,加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建设[8];智育方面,强化专业基础课,凝练专业核心课,在本科高年级阶段设置研究生选修课程,初步形成本科生与研究生衔接培养的课程体系;体育方面,实施“四年一贯”体育课程改革,将体育课覆盖至高年级本科生;美育方面,建设美育通识课程,要求每位本科生至少修读2个学分的美育课程;劳育方面,把“劳动教育”课作为公共必修课纳入本科培养方案,贯穿整个本科学习阶段。

3.课程体系竞争性提升,更加注重学术创新训练。探索实施大一课程适度增负,提升学业挑战难度,每个专业开设1~2门反映学科发展前沿和新兴方向的课程,将学术训练融入各年级课程,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建设面向学术研究、行业应用等不同发展路径的个性化课程模块,拓宽学生专业视野,提升学生专业能力。

(二)打通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界限

1.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学校通过通识教育和宽口径专业教育课程改革,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通识教育课程作为核心课程,设立“中国文明”“全球视野”“科技、经济、社会”和“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四大模块;加强体现专业核心特征的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并将通识教育理念融入专业教育,帮助学生拓展多元知识和技能,融汇不同领域的知识。

2.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学校先后出台了《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实施方案》《关于加快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指导意见》《课程思政建设行动方案》《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和《2021年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计划》,优化课程设置,修订教学大纲,完善教学设计,逐步完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教学体系和工作体系,梳理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目前,全校已建成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70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800余门,计划“十四五”期间每年建设200门左右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以示范为引领,推动各类课程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三)纳入多学科逻辑思维与技术手段,创新课程类型和课程教法

1.推进跨学科课程和专业导学课程建设。学校人文学科本科专业都开设了文科“高等数学”作为必修课,实现了全覆盖;在社会科学本科专业(主要是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开设数学、物理、生物、人工智能等必修课和选修课,构建跨学科复合课程,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多种技术融入文科人才培养和研究,通过调整课程体系和更新教学内容,让理科、工科、医科等教师走上文科讲台,向学生教授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方法和理论。

2.推进实验实践教学课程建设。学校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的内涵建设和条件保障,构建和完善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促进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拓展实验教学的空间和时间,有效提升实验教学质量,锻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针对实验教学相对偏弱的文科,2019—2021年,学校投入文科教学实验室建设经费约1 100万元,先后建设了65个现代化文科实验室,其硬件基础牢固,并引入先进智能技术,覆盖中文、历史学、哲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传播与设计学、信息管理、旅游管理等10个专业,极大地推动了智能化、数字化等科学技术融入文科教育。

3.加强教师培训,完善课程教法。教师是弘扬优秀文化的先行者,学校拥有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支学有专长、术有专攻、教有素养的专家学者队伍,其中不乏教学名师。通过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鼓励院系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积极组织开展“以老带新”教师培训;通过教研室、课程组、观摩课等方式组织任课教师学习、研讨和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造既有的课程教学理念和课程设计,推动数字化教育革命,改变传统线下授课模式,建设了一批形式新颖、辐射范围广,使更多师生受益的课程。

结语

课程是教学体系的基本单元,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9]。学生在大学中受益的最直接、最核心、最有效的地方是课堂,一流课程建设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不仅要落实教育部建设一流课程的要求,还要秉承“本科教育,教学为本”的基本教学理念,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一流课程,通过教师培训帮助广大教师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让学生从一流课程学习中真正受益,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让学生成为点燃课堂革命的引擎,助推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本科课程一流课程体系
学院四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喜讯!南华大学2021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再创佳绩!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的比较研究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