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建设:现实挑战与实践理路

2023-10-29 21:31严淑琴
传媒论坛 2023年18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馆员职业道德

严淑琴

高校图书馆职员职业道德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即有专业性、稳定性、从属性与兼容性[1]。首先,图书馆员职业道德是图书馆员这个特定职业角色的要求,对图书馆工作的完成具有决定性作用。高校图书馆员作为连接高校图书馆与高校学生的重要桥梁,应该发挥其在 “高等教育”与 “图书馆工作” 两方面的专业性。其次,图书馆员职业角色的职业活动具有特定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并在运行中形成一套特定的规律,图书馆员在进行职业活动时应具有较为规范的行为和道德要求,能体现其职业道德的稳定性。最后,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也是在社会发展的长期实践中约定俗成、不断完善的。图书馆作为高校科研和教学的重要场所,其在馆员道德建设过程中也承担着重要职责,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不仅要包括普通职业工作者的道德,更要兼具科研、教育行业的职业道德,具有从属性与兼容性。

一、职业道德建设: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适应性要求

2002年,《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的通过是我国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的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建设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十四五” 时期,我国进入教育高质量发展时期,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多方合力。高校图书馆作为人才培养中的一个具有纽带作用的机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建设是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保障

信息时代,网络的不断普及使大学生拥有更多检索知识的渠道,图书馆似乎渐渐处于边缘化的位置。然而,面对来自网络世界的大量信息资源,难免有读者会被信息误导,而高校图书馆正能填补此方面的不足,帮助读者寻求到真正所需的内容。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学生的第二课堂,高等学校图书馆在新时代教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不仅以现有馆藏文献资源提供基础服务,也在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发挥了其本身特有的优势,对高校的教学及和科研成果的产出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加强高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高校图书馆整体素质的重要保障,对高校教育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师德治理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强调教育工作 “立德树人” 的根本任务,为教育治理改革指明了方向。师德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高校图书馆员虽然不直接承担教学任务,但是图书馆作为学生知识获得、加强修养、科学研究等的重要场所,是学生除了课堂以外培养能力的第二途径。因此,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也是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从内而外打通全校上下道德建设,才能更好地进行学校治理,进一步将高校 “立德树人” 的任务落到实处,实现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二、新时代高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的挑战

新时代以来,我国高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馆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得到显著提高,馆员自身对职业道德的理解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工作内容、服务质量、科研任务等方面都树立了正确的认识。但是,在信息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其两面性,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道德在研究和建设过程中仍存在问题和挑战,亟待我们解决。

(一)部分高校图书馆员思想政治素养水平不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事关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前面[2]。

馆员的思想政治素养是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建设的一部分,也是体现馆员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所以,高校图书馆员的思想政治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职业能力的表现,直接影响到其精神境界的高低和为学生与读者服务的质量,甚至影响高校图书馆建设水平的好坏。

但是一小部分高校图书馆员受到外界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缺乏用正确的政治思想理论武装自己的意识,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很好地践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要求,言语和行为不能很好地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匹配,不能挣脱个人主义、本位主义的牢笼,在与学生交流服务的过程中不能为学生传播正确的价值观。

(二)部分高校图书馆员缺乏职业精神

职业精神是指在一定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基于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所反映出来的群体特有的价值和精神面貌[3]。程焕文教授将图书馆职业精神归纳为四个方面:爱国、爱馆、爱书、爱人。这是他经过十几年的学习和实践感悟出来的,图书馆员若能做到这八个字,就可以把图书馆工作做得出色[4]。图书馆员职业精神的内容大概分为三个方面:善于学习的精神;坚韧、乐观、宽容的精神;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5]。

当今,我国部分高校图书馆员缺少职业精神,从而容易引发职业认同感缺失、职业信仰模糊,最后导致职业倦怠等一系列问题。职业认同感在职业精神的培养中需要不断提升,但是在目前这种内外部环境双重作用下,馆员容易降低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认为自己的工作不如高校其他职能部门,易产生低落甚至自卑情绪,久而久之出现职业倦怠,影响工作效率。

(三)部分高校图书馆员服务意识淡薄

在高校图书馆,为读者服务是其最基础工作,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馆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便是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读者是图书馆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优秀的图书馆馆员能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6]。服务意识是图书馆工作的灵魂,高校图书馆的价值与工作目标就是通过馆员向读者提供优质服务来实现的。但是已经发生的一些反映高校图书馆员服务意识淡薄及缺失的社会事件引发了我们对于高校图书馆员服务意识建设的新的焦虑。问卷研究结果表明,读者对馆员职业伦理包括服务伦理的评价要低于馆员自我评价,也就是说,图书馆员对服务意识的自我评价和读者的期待还有差距,还需要不断强化馆员职业道德意识[7]。高校图书馆员作为高校教师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既要处理馆内琐碎的工作,又要承担教师自身育人、科研的职责与任务,难免会忽略图书馆员的服务性这一特点,不能设身处地为读者解决问题。馆员服务意识淡薄在服务水准、服务态度、服务行为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三、新时代高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实践理路

(一)优化内外环境,营造适宜建设空间

1.优化社会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马克思曾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社会性是人的基本属性。高校图书馆员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其道德建设离不开社会环境的作用。在当前的背景下,想要提高馆员职业道德建设水平,社会舆论的作用不可小觑。首先,社会舆论的优化需要社会各部门协同作用,在自媒体时代,需要通过发挥社会主流媒体的导向作用,通过新闻、报刊、主流媒体公众号等,多方宣传推广优秀图书馆员的事迹,逐步在社会舆论宣传作用下唤起全社会对高校图书馆事业的重视以及对图书馆员的尊重。其次,政府行政部门应该密切关注图书馆工作的现状,了解馆员现实问题动向,做到为馆员排忧解难,为图书馆事业添砖加瓦。最后,社会各级政府也应该号召全社会尊重图书馆员这一职业,在服务性这一工作特性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使馆员自身得到充分的尊重与重视。

2.优化高校内部环境,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高校图书馆员这一职业立足高校,因此,需要依靠良好的高校内部环境来塑造。其一,高校要把馆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使之贯穿于教书育人、图书馆业务、科学研究等工作过程的始终。高校应该根据图书馆工作的发展特点,建立馆员职业道德建设组织机构,做到上有规划,下有执行,将职业道德建设融入工作、管理、服务、科研的每一个过程中。其二,不同于其他服务工作,馆员的职业定位是立足在教书育人之上的,兼顾着教师的责任与使命。在如今数字化愈发进步的今天,馆员早已不是当初 “一本书吃半辈子” 的角色,更多的馆员需要在图书馆工作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科学研究,对新的图书馆模式进行探索。为了馆员自身的进步与高校学术研究环境的良性发展,必须在高校图书馆员中营造求真务实的学术环境,使馆员在不断的探索中磨炼自己的学术能力,培养自己的学术品格。

(二)完善管束办法,建立馆员他律机制

1.完善馆员职业道德监督机制

馆员职业道德监督机制是指在职业活动范围内,对馆员工作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监管和督查,以便及时发现不足并纠正,保证图书馆工作有序高效进行。监督是加强馆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监督体系是馆员行为他律的反馈机制,完善馆员监督机制也是加强馆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要完善职业道德监督机制,需要从两方面入手。其一,馆员作为自我道德的主体,可以在工作中监督领导和同事的职业道德行为,做到防微杜渐,当其出现职业道德缺失行为时,应及时提醒其改正,完善职业道德行为;其二,馆员同样也是道德的客体,在工作中也应该接受学生和读者的监督。读者作为直接和馆员接触的人群,对馆员业务水平、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最为了解。所以,在读者中成立监督协会等组织有利于完善馆员职业道德监督机制。

2.完善馆员职业道德激励制度

激励机制是一种十分重要且有效地促进工作效率的方式。图书馆员的工作同样需要来自多方面的激励,包括物质和精神激励。建立和完善激励制度,能够提升馆员对于工作的热情,满足馆员不断进步的需要,提升内在学习动机,从而在馆员内部形成良性的竞争意识,提高工作积极性,这也是认识到自身在职业道德发展中不足的充分条件。

对高校图书馆员的激励可以分为正强化激励和负强化激励。正强化激励机制是指馆员的行为以及所带来的结果符合高校工作目标,并有益于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这样的馆员,高校应当予以精神和物质奖励。负强化激励机制则是阻碍和控制馆员产生不符合高校工作目标,不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馆员及时意识到自己的小规范行为并改正的激励机制。负强化激励机制并不是单纯的惩罚机制,而是在连续地激励过程中减少馆员不规范、不道德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完善职业道德激励机制并科学运用对馆员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三)增加自我认同,构建道德自律体制

1.建构完善的馆员职业道德自我教育体制

职业道德教育是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帮助馆员解决在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由于职业道德缺失带来的风险,对馆员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与思想观念具有良好的作用,而职业道德作为一种自身的品德,其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馆员要在接受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不断陶冶心灵,净化内心,将教育内容内化成良好的馆员职业道德品质,从而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进行自我锻炼、自我反思和自我调节,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构建完善的馆员职业道德自我教育体制需要从四个方面入手,即提高馆员的爱岗敬业意识、服务读者意识、遵纪守法意识以及提升创新意识。

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一名图书馆员应该具有岗位所要求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自身做起,热爱图书馆事业、珍惜图书馆工作岗位,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激发自己爱岗敬业的热情,在职业活动中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路径。

服务意识是图书馆工作的灵魂。图书馆要实现自身的价值就必须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满足读者多重精神需要。提高服务意识需要馆员改变被动服务观念,树立主动服务意识,培养奉献精神。

遵纪守法是无论何种社会成员都必须具备的,更是包括图书馆员在内的高校教师必须遵循的准绳。强化馆员遵纪守法意识,需要馆员在工作过程中自觉遵守国家基础法律法规、图书馆相关法律法规、学校规章制度以及图书馆管理纪律,在职业实践中提高法律意识,培养法治观念。学校及政府也应当加强在法律平台下馆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把职业道德建设纳入法律体系当中,完善高校图书馆规章制度建设。

创新意识在当前数字化的图书馆背景下尤为重要。馆员要通过学习和研究,体会当前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向,力求使图书馆的建设发展与时俱进。

2.构建完善自我认同体系

自我认同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对于在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馆员来说,提升自我认同意识是自身职业道德建设的必经之路。由于馆员工作的特殊性,馆员充当的都是服务性角色,许多馆员会对此感到迷茫,甚至失去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构建完善的自我认同体系可以有效帮助馆员重新拾起在工作上的自信,也对建设职业道德具有重要作用。

构建自我认同体系,首先需要确立坚定的政治信仰。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是确立馆员坚定政治信仰的关键,馆员应该把坚定的政治信仰化为一种精神动力,并在工作领域付诸行动,要坚定地在政治上和党保持一致,摒弃官僚主义思想,抵制不良社会风气,在工作与学习中都洁身自好、廉洁自律。只有在正确的政治信仰的熏陶之下,馆员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发自内心地实现自我认同。

构建馆员自我认同体系,还需要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高度信息化以及网络技术急剧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馆正逐步进行数字化、数据化建设,需要馆员与时俱进,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活到老,学到老。高校图书馆本身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并且拥有优良的计算机网络环境,馆员要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提高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在终身学习的过程中,馆员才能在提高自我认同的同时具备更渊博的学识、管理能力以及服务意识,为新时代馆员职业道德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馆员职业道德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新入职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问题探讨
提高公共图书馆员素质与读者服务水平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