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分层式教学策略研究

2023-10-30 05:17邓大兴
科学咨询 2023年15期
关键词:学困生分层高中化学

邓大兴

(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中学,云南昭通 657000)

新高考改革推动了高中化学教学改革,高中化学教师不仅要看重学生的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分层教学不仅可以兼顾学困生、中等生和优等生的学习需求,而且可以多维度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帮助他们从容应对新高考带来的挑战。高中化学教师要科学设计分层教学方案,对教学内容、导学案、课堂互动问题、练习题和教学评价进行分层。化学教师要关注学困生的成长,夯实他们的化学学习基础;鼓励中等生参与比赛,拓宽他们的知识面;鼓励优等生带领其他同学学习,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分层式教学原则

(一)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新高考推广“3+1+2”模式,让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学科,整合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考取理想学校。高中化学教师要积极推广分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搜集课外知识,进一步丰富分层教学的内容,满足学困生、中等生和优等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丰富学生的化学知识储备[1]。此外,教师还要组织分层教学实践活动,设计小组分层学习任务,留给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引导他们探索生活中蕴含的化学知识,落实“以生为本”理念。

(二)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

首先,高中化学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明确学困生、中等生和优等生名单,定期调整分层教学名单,明确不同水平段的学生的教学目标。例如,学困生主要以基础知识、常见题型教学为主;中等生则是以能力提高为主,发散他们的解题思维;优等生则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争取让他们拿到高分。其次,教师要设计分层作业,将作业分为基础、中等和难度三个层级,学困生完成基础作业即可,中等生需要完成基础和中等难度的作业,优等生需要完成三类作业。化学教师要鼓励学生挑战有难度的作业,提升他们写作业的积极性。

(三)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

高中化学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从基础知识入手,例如,化学概念、实验现象和基本化学定律等知识,运用微课、互动游戏等导入新课,让学生快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重点,鼓励学困生来回答较为简单的问题,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此外,教师还要对课堂练习题进行分层,筛选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循序渐进地提升教学难度,讲解不同类型题目的解题技巧,提升分层教学质量。

(四)实施人性化分层评价

教师要制定分层教学评价标准,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为学生量身定制教学方案,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激发其进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为学困生、中等生和优等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例如,学困生需要掌握基础知识、配合小组完成化学实验,表现优异的学困生可以拿到A评价。中等生需要完成指定练习题,独立完成实验推理、操作和计算等任务,表现优异的学生可以拿到A+评价。优等生除了要完成学困生、中等生的学习任务外,还要完成一题多解、带领组员完成作业等任务,表现优异的学生可以拿到A++评价。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分层式教学的优势

(一)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新高考政策出台后,很多学生在化学、生物、物理和地理等学科之间纠结,对未来比较迷茫,这影响了学生的化学学习。分层教学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一步明确了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案、作业题目和教学评价标准,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帮助他们克服懈怠情绪,稳步提升化学成绩,为学生高考备战增添助力[2]。

(二)有利于落实“以生为本”理念

分层教学模式下,学生掌握了课堂主动权,根据教师给出的分层学习任务进行探究,通过小组合作、趣味实验等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而教师则是“引导者”,解答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分层教学目标,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点。此外,分层教学法可以留给学生更多自主探究的空间,促进学困生和优等生之间的合作,引导他们主动追问、主动探索,提升化学教学的趣味性,践行“以生为本”理念。

(三)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分层教学模式更具有针对性,能督促高中化学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学习目标、设计分层作业和小组分层学习任务,让每一个学生在化学课上都有收获和成长。高中化学教师要合理设计小组分层任务,把抽象的化学知识点转化为小组任务,体现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教学层次,让优等生带领其他学生一起学习,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让学生沉浸在化学世界中,从而提升高中化学课的教学质量。

(四)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化学核心素养包括了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等。教师通过分层教学,可以把化学核心素养融入课前预习指导、课堂教学、课后辅导和课堂教学评价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化学核心素养的熏陶,提升综合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化学核心素养设计分层教学方案,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实验任务,让学生对实验原理、现象和结论等进行推理,引导他们构建化学模型,进而提升化学解题能力,从而提升化学核心素养。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分层式教学策略

(一)明确教学重难点,制定分层教学目标

首先,高中化学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化学基础、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来划分学生层次,分为A层(优等生)、B层(中等生)和C层(学困生)三个层次,根据分层标准来制定教学目标。C层次学生的化学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兴趣。B层次学生的化学基础一般,对化学课有一定的兴趣,但是缺乏科学学习方法。A层次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扎实,懂得举一反三,非常喜欢化学课,有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其次,教师要结合学生层次开展教学,为学生量身定制分层教学目标,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课堂互动、探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3]。例如,教师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时,可以设计如下分层教学目标:C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为阐述氧化还原反应过程,列举出几个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B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为在完成C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的电子转移情况、元素化合价升降情况;A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为在完成学困生、中等生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运用双线桥法讲解氧化还原反应过程,并进行化学方程式配平计算,阐述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的运用案例。

(二)设计分层导学案,开展分层预习指导

高中化学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指导,根据教学重难点设计分层导学案,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预习任务,指导学生快速熟悉新课教学,为后续的分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教师在讲解“金属材料”这一课时,可以设计分层导学案,明确预习作业和小组讨论任务,满足不同学生的课前预习需求。此外,教师还可以录制预习微课,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新课的教学内容,提升他们的课前预习质量。第一,教师可以设计分层导学案,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预习任务,学困生要列举铁、钠、铝等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并背诵元素周期表。中等生要结合元素周期表分析金属活泼性,阐述铝合金、不锈钢和钛合金等金属化合物的性质。优等生需要完成所有预习任务,还要列举与金属相关的实验。第二,教师在设计分层导学案时,要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探究任务,把整节课的知识点串联起来,由易到难提升任务难度,例如,基础任务为“地球上分布最多的金属是什么”“最轻的金属是什么”“最硬的金属是什么”“熔点最高的金属是什么”等问题,难度任务为“金属材料在航天、医学和生活用品等领域的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查询金属材料的相关知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化学知识储备,提升分层预习指导质量[4]。

(三)制定分层问题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提问是高中化学课堂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化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基础和知识点难度等设计分层问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堂互动需求,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发言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课堂互动,从而提升课堂互动质量。首先,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提问的侧重点要体现出难易程度差异,尽量让学困生来回答基础问题,鼓励他们挑战更高难度的中等问题和拓展问题,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从而重塑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例如,教师在讲解“硫及其化合物”一课时,可以设计层次分明的分层问题,基础难度的问题为“硫的主要化合物有哪些”“二氧化硫有哪些性质”,中等难度的问题为“如何检验硫酸根离子”“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方式”,难度问题为“硫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的运用案例,并阐述相关实验过程和化学方程式”。其次,教师要根据分层问题链创设互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新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讲解煤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硫的过程,引导学生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让他们分析二氧化硫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层问题链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参与课堂发言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升师生课堂互动质量。

(四)设计分层练习题,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化学教师要把分层教学理念延伸到作业设计中,设计“必做+选做”作业,围绕基础知识点编写基础题目,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和难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找准学生的知识短板,为后续精准化教学提供准确的数据。例如,教师在讲解完“认识有机化合物”后,可以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分层作业,把基础题作为必做作业,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完成,巩固类和拓展类题目则是选做作业,中等生至少要完成两种类型的作业,优等生则需要完成三类作业[5]。首先,基础作业主要以巩固有机化合物的相关概念、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等知识点为主,巩固类题目则是以有机化合物分子空间结构、甲烷化学性质分析等为主。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变式题目,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拓展类题目则是让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进行分析,分析甲烷和乙烷分子立体模型。其次,教师要鼓励学困生在完成基础作业的基础上,积极挑战巩固类和挑战类作业,让他们向优等生请教,逐步增强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最后,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尝试一题多解,让他们汇总与作业相关的知识点,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化学解题能力。

(五)实施分层评价,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分层评价可以挖掘学生的化学学习潜力,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尊重,从而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稳步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高中化学教师要积极开展分层评价,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量身定制评价标准,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掌握好表扬和批评的尺度,提升分层评价质量。第一,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灵活制定评价标准,参照核心素养对学困生、中等生和优等生进行评价,并为他们设计个性化评语,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从而激发他们的化学学习兴趣。例如,教师要给予学困生更多鼓励性评价,针对他们对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小组合作的表现等进行教学评价,肯定他们的团队精神,引导他们发现自身的优点,增强学困生的化学学习自信心。中等生的教学评价主要以激励为主,教师要引导他们在巩固好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挑战有难度的作业,指出他们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努力方向。优等生的教学评价主要以竞争性评价为主,教师要对他们实施高标准、严要求,激励他们探索课外化学知识,掌握一题多解的技巧。第二,化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分层名单,实施动态化分层评价,鼓励学困生积极向中等生、优等生努力,营造良性竞争氛围,进一步提升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质量。

四、结束语

高中化学教师要积极应对新高考,运用分层教学落实因材施教理念,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剖析,让他们明确自身的学习优缺点,激发化学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高考备战水平。教师要把分层教学理念延伸到导学案设计、课堂互动问题设计、作业设计和教学评价等环节,对学生和教育内容进行全面分析,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帮助学生从容应对新高考,助力学生考上理想的大学。

猜你喜欢
学困生分层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