坭兴陶在民办艺术高校的文化渗透与创新传承

2023-10-30 16:28黄仁谷林文良
科学咨询 2023年17期
关键词:钦州艺术类陶艺

黄仁谷,林文良

(广西演艺职业学院,广西南宁 530226)

泥,作为人类一直赖以生存的根基,是人类和生命的过渡和转化,也是人类和自然界连接的纽带。陶艺,由泥演变出的形象之一,根据泥自身的可塑性特点,通过捏制、成型、烧制等程序,给冰冷的陶器注入生命和灵魂,是很好的传承中华陶文化的形式之一。广西钦州坭兴陶被誉为我国“四大名陶”之一,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口碑与市场。在广西,很多高校正在尝试引进非遗入校,但整体教学形式还在不断地探索中,单纯的教学制作技艺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文化渗透不充分在对传统工艺坭兴陶文化的理解和接纳中起了很大的阻碍作用。本文根据近期对坭兴陶的教学实践和总结思考,对广西钦州坭兴陶艺在民办艺术类高校的文化渗透与创新传承提出展望。

一、广西钦州坭兴陶发展现状

广西钦州坭兴陶是中国南方著名的传统手工陶瓷之一,早在唐代就已经开始制作,经过800多年的历史积淀,成为了一种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陶器。目前,钦州坭兴陶在工艺及品质上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尤其是在色彩方面,以绚丽多彩的釉电窑为代表,无论是工艺还是艺术价值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近年来,钦州坭兴陶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逐渐实现了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目前,坭兴陶已成功向“国礼”领域进军,成为了中国文化承载的重要载体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钦州推进“文化+旅游”发展的先行者。近年来,钦州坭兴陶行业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提高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产品研发和设计的创新能力,实现了工艺革新和技术升级。现在,人工智能和机器自动化生产已经成为钦州坭兴陶行业的新方向和新趋势。同时,这也带来了坭兴陶产业更广阔的市场和更高的竞争能力。

二、民办艺术类高校美术课堂现状

民办艺术类高校美术课堂的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不断发生变化。近年来,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要求这些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更加符合未来发展的趋势。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实践教学放在了教学重中之重的位置,并增加了课程设置,旨在推动学生多方面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数字化技术、社交媒体等新一代工具逐渐成为新的教学亮点,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视野的开阔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和支持。这也将使学生更加具有现代化的思维能力和艺术表现力。然而,在民办艺术类高校美术课堂中存在着一些比较普遍的问题。一些高校的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师资力量不足,校企合作不够紧密等,都需要我们共同关注和努力去解决。这需要学校、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合作,才能够达到教育教学的理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更多的艺术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

三、民办艺术类高校中文化渗透坭兴陶艺对美术课程的意义

学校可通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进行文化渗透。“文化渗透”这个词汇,在很多文学著作研究中都有提到,却没有关于“文化渗透”明确的界定。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教育学上对“文化渗透”的解释,指在特定载体上对学生进行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相应地获取知识技能。在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适当地融入陶艺文化,能够加深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文化涵养,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1]。广西钦州坭兴陶艺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在单纯的工艺制作教学中,机械单一的教学很难让学生提起兴趣,并主动学习。因此,在民办艺术类高校美术课程中进行文化渗透,让学生从源头上了解这项技艺,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学会操作技巧。同时,将广西坭兴陶艺文化融入美术课堂教学,能够改变以“临摹”为主的传统美术教学形式,引导学生领略我国优秀的传统魅力,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文化自信。

四、民办艺术类高校美术课程的现状及陶艺文化渗透策略

(一)创设艺术环境,培养自发兴趣

“环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教育教学中的“无声氛围教师”。在民办艺术类高校美术课堂中,教室的环境布置加入坭兴陶艺元素,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更快地进入陶艺学习状态,引导学生有动手操作的欲望。广西钦州坭兴陶自带一种古朴自然的韵味,在教室环境布置中,教师可以粘贴坭兴陶艺制作过程图片,摆放陶艺成品,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创作的成就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供材料与工具,让学生在制作中感受陶泥,在拍打、揉捏、压滚中体会陶艺的制作技巧,能引导学生从“要我了解坭兴陶文化”转变为“我要了解坭兴陶文化”,以此培养学生的自发兴趣。

(二)培养学生文化底蕴,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

随着时代发展,多元文化不断深入人们生活。高校大学生“理想功利化”“自我为中心”,多数是由于缺乏理想信念的支撑。信念模糊与低层次的问题一直在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发展。要想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培养学生文化底蕴,从而拔高学生的精神层次,广西钦州坭兴陶艺文化的渗透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坭兴陶艺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工匠对制作技艺日积月累的探索,对我国优秀文化的热爱,对优秀文化的传承。由此可见,坭兴陶文化反映的是一种与时俱进、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一种对文化传承的执念。根据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实际状况,在坭兴陶艺文化中勇于探索,求思进取的精神可以被视作大学生的精神信念。高校在大学生教育工作中渗透广西钦州坭兴陶艺文化精神,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能积极对待生活,并能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

(三)产学结合,利用校企合作促进坭兴陶文化渗透

当前,民办艺术类高校在将广西钦州坭兴陶艺文化引进校园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师资、基础设施等环境的制约,坭兴陶艺的教学还处于初级阶段,甚至没有陶艺课程。传统文化在教学中渗透不足,学生兴趣不大,造成学生对坭兴陶文化的理解不深,也很难掌握陶艺技能。在这样的情况下,民办艺术类高校可以采取校企合作制,通过与相关企业开展合作,设立陶艺体验工作室、青少年陶艺孵化基地、陶艺展示厅等,将坭兴陶艺文化渗透到校园生活中。校企合作平台的构建,让学生可以不出校门、不到传承地,就能直接体验我国传统非遗,更深入地了解陶艺文化,丰富知识阅历,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通过参与企业实习的方式,了解陶艺文化。学校和企业还可以通过知识竞赛、有奖问答,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和学习。

五、把传承技艺的学习作为美术课程创新教学的基础

(一)坚持创新意识教育培养,创新是生命的源泉

创新是生命的源泉,是突破现状,是挑战未来,是敢为人先。对学校、企业来说,创新发展既要传承传统文化,也要推陈出新。只有这样,一个好学校、一个好企业,才能长远发展。当然,广西钦州坭兴陶艺也是一样。陶艺的基础学习,是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学习拉坯塑形、部件拼装等。长期反复机械地学习固定技艺、固定技巧,急性子的学生往往会坐不住,变得急躁,学习兴趣就会降低。由于没有深入地了解我国广西钦州坭兴陶艺发展历程和文化精髓,也没有对西方陶瓷技艺做了解,他们容易在构思制作中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一味地追求个性,所创造出的作品过于随意或过于张扬个性,缺少坭兴陶艺原本的韵味,也失去了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衷。在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创新,勇于突破,创作出具有实用性价值,又符合人们审美的产品,把坭兴陶艺作品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发扬到最大。在文创理念不断更新的时代,文化教学更强调“传统+创新”的结合,以创意设计为基点,融会贯通。我们只有在潜意识里注入创新意识,融入传统,结合西方,不断地与时俱进,勤于探索,才能使坭兴陶艺文化越发繁光。

(二)创新设计坭兴陶艺造型

传统陶器根据用途可以分为日用陶器、工业陶器、艺术陶器三大类。陶艺是陶艺师父将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作品的形式表达出来,为作品添加内涵、添加灵动的艺术方式。由此,广西钦州坭兴陶艺的造型设计上必须通过美学原则和空间律动原则来表现。我国传统陶器造型多以碗状、瓶状为主,上窄下宽,以获得更大容纳空间。但终究是在古人的审美基础上进行制作,制作思路多以器皿装纳为主,观赏装饰为辅。新时代,广西钦州坭兴陶艺文化也要逐步地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保持传统元素的韵味前提下,变相创新。以碗状陶器为例,在圆口碗状的造型基础上添加异形,我们可以尝试花瓣形状、水果形状、名画名器形状,甚至是广大青少年喜欢的卡通形状。除采用传统坭兴陶艺的雕刻修饰线雕、浮雕、镂空手法外,我们还可以结合传统陶瓷雕刻修饰堆雕、平雕铲底等凸雕手法,多种雕刻技法共同运用,使得坭兴陶艺作品呈现出更加精美、更加生动丰富的形象。在民办艺术类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着重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敢于创新,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新兴文化相结合,创造出一批造型新颖、多姿百态的坭兴陶艺术作品。学生通过坭兴陶艺的造型设计,在学习制作过程中,不仅能更深层次地了解我国坭兴陶艺文化,而且能更进一步了解坭兴陶艺产品的结构功能、产品性能,更能加强锻炼实践操作能力,启发设计灵感,从而更好地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三)融入民族文化元素,设计题材创新

中华上下五千年,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民族特色。在广西钦州坭兴陶艺作品中适当融入民族元素亦可以作为区域性创新特色。2013年5月发布的《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指出:“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发挥职业教育基础性作用,发展壮大中华文化的基本要求。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优秀民族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2]由此可见,在职业院校中进一步融入民族文化是教育培养人才的重中之重。

传统陶器制作题材多以高山流水、蛇虫花鸟图案为主。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对审美的追求也发生变化。传统坭兴陶艺装饰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审美的追求。但民族文化永不过时。以壮族文化为例,坭兴陶作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呈现着民族风韵,承载着民族文化。在坭兴陶制作过程中,纹案的雕饰可选择壮锦纹饰、民族动物、铜鼓纹样等,并在融入民族文化的同时,创新设计题材。

(四)融入现代科技创新,扩宽坭兴陶传承方式

传统民族坭兴陶艺课程主要以手工训练为主,课程开设也与区域相关,基本属于地方课程,课程教学结构为传统制陶工序。由于区域和用材限制,广西钦州坭兴陶艺并没有很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民办艺术类高校美术课堂中更是少见。在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手机、电脑、投影等设备常伴人左右。因此,教师可借用科技的力量宣传和发扬坭兴陶艺文化。绘图软件、电脑游戏、3D打印、数字博物馆等科技的成熟,使许多传统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广西钦州坭兴陶艺的发展亦可以通过融入现代科技创新,扩宽坭兴陶艺传承方式。通过绘图软件,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调整和设计陶器的造型以及花纹装饰,避免在陶器制作过程中遇到突发创意、改变实物困难的问题。通过电脑游戏,学生可以在游戏中设计陶器,了解陶器的历史起源、发展历程,在玩耍中学习,反而能增加的兴趣。通过3D打印技术和坭兴陶艺数字博物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更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和解说广西钦州坭兴陶艺作品,学生也不用到传承发源地就能鉴赏和体验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软件的渲染效果以及VR眼镜等科学技术,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优秀文化的魅力。课堂教学中融入科技,能够改变传统的坭兴陶艺传承方式,更有利于拓展坭兴陶艺文化的发展传承。

六、结束语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广西钦州坭兴陶艺文化在民办艺术类高校中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钦州坭兴陶艺文化丰富多彩,其制作工艺和技术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民办艺术类高校在民族文化的校园融入实践上已经做了很多探索。然而,这些只是开始,我们应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发挥钦州坭兴陶艺文化的作用,更好地推广和传承它。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大力发展钦州坭兴陶艺文化,将成为我国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一环,也有助于推动民办艺术类高校在民族文化方面的发展和创新。

猜你喜欢
钦州艺术类陶艺
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获奖证书
西部陆海新通道背景下加强钦州水上消防建设的思考
艺术类专访心得
钦州坭兴陶艺造型设计初探
“疯狂”的陶艺
“钦州大蚝”豪气崛起
学陶艺
做陶艺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艺术类金币收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