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23-10-30 04:30杨立琴白云霜
保定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现代汉语方言语言

杨立琴,白云霜

(保定学院 文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高校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解决好教与学模式创新的问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校教师亟须探索课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路径,建设混合式一流课程成为当前高校课程建设的主方向。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主要指基于慕课、专属在线课程(SPOC)或其他在线课程,运用适当的数字化教学工具,结合本校实际对课程进行改造,安排20%~50%的教学时间实施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面授有机结合,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打造在线课程与本校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金课”。可见,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线上信息系统不仅是教学资源的载体,也成了教学活动的助推器”[1]。

“现代汉语”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也是一门传统课程。目前,“现代汉语”优质在线资源相当丰富,如何以此为基础,结合当地和院校实际,将线上学习与线下课堂有机整合,构建混合式课程体系,是高校“现代汉语”课程教师需要认真思考与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现代汉语”课程混合式教学开展的必要性

(一)传统教学遭遇瓶颈

“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是在普通话的基础上,通过讲授汉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和修辞等基本语言理论知识,使学生具备正确理解分析及运用汉语的能力。长期以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偏重理论讲授,语言理论相对抽象晦涩,且知识点繁杂、易混淆、难记忆,学生由此产生畏难情绪和逃避心理,学习动力不足,造成了教学效果与预期教学目标偏差的情况。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制约“现代汉语”教学的瓶颈。在新时代背景下,利用线上优质资源,创新教学模式,优化“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提升教学效果是十分必要的。

(二)线上资源丰富优质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一流课程的建设,大量优质教学资源不断上线。“现代汉语”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基础课程,更是不乏线上“金课”,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高校推出了“现代汉语”教学示范课。中国大学慕课APP有7所学校的线上课程资源,泛雅超星平台有4所学校的课程资源,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更是集中推出了21所学校的“现代汉语”线上课程。这些优质的课程资源是开展“现代汉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基础。

二、“现代汉语”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具体实施

根据教育部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要求,依托泛雅超星平台对“现代汉语”线上资源进行了整合,笔者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考评方式、技术支持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一)教学模式

在线课程学习模式对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而完全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会导致学习效果的不可预估,因此有必要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教和学紧密结合起来[2]。我们遵循OBE教育教学理念,主要参考四川师范大学的“现代汉语”线上课程资源,合理分配线上线下学时及内容。其中,线上学时占比36%,包括章节视频、章节小测、作业、讨论等,完成基本知识的学习;线下课时占比64%,包括精讲重难点、答疑、实践环节等。

1.课前任务单详实可行

教师整合课程学习资料,制定单元学习计划,形成单元学习资料包,课前在线上发布学习通知,下发自主学习任务单。学生按照要求在线学习和自我检测,反馈问题、线上讨论。为了保证课前学习效果,教师根据需要启动平台提醒、督促功能,学习进度和问题讨论在线上平台有数据反馈,方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疑难问题,为课堂教学精准讲解打下基础。

2.课堂翻转多措并举

教师通过任务设置、问题引导、PBL分组、课堂研讨汇报等,实现课堂翻转。课堂精讲多练,借助智慧教室实现选人、抢答、主题讨论、分组任务、测试等,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推进教学。随堂练习分为必做和选做两个层次,必做题检测基本知识点,选做题作为奖励加分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反馈作为下一步教学的依据,采用小组讨论、学生讲解、组内互评、老师点评等方式进行,输入和输出相结合。翻转课堂使教师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引导者,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由“被动听”变为“主动学”。

3.课后研学深入拓展

教师设置系列主题,布置课后任务,以研促学,使学生拓展视野,提升能力。比如结合汉字发展史,观看纪录片《汉字五千年》《潮平两岸阔》,开展演讲比赛;汉语规范使用部分,组织策划汉语知识大赛;词汇部分,开展“校园流行语与学生价值观探讨”;语法部分,师生就“语言学家的故事”“结构助词的规范使用”“中心词分析法和直接成分分析法”等相关的参考文献进行研讨。除此之外,还组织学生利用假期调查家乡地名、楼盘名称、店铺名称等语言景观,撰写调查报告;组织学生做好方言调查,创建“方言文化创意坊”,参加大学生“互联网+”等各类比赛。课后研学活动多是分组进行,团队合作,调查报告和比赛结果在班级微信群推送,并作为课程的奖励加分。

(二)教学内容

作为一门传统基础课程,“现代汉语”教材编排体系和教学内容相对稳定。在保证知识体系完整的前提下,根据应用型高校定位,我们对教学内容适度整合,融入教研成果,适时更新教学素材,充分体现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

1.适度整合教学内容

修辞是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应用多种语言手段提升表达效果的一种言语活动,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修辞活动和语音、词汇、语法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将修辞部分内容分别整合到语音、词汇和语法章节,形成语音实践、词语实践和语法实践等几个专题板块,突出了应用性。语音实践专题,针对师范生特点将中小学语文教材篇目作为朗读训练项目,感知语调中的停顿、重音、句调等在朗读时表现出的感情色彩、心理状态、音律美感和民族风格,感受汉语的韵律美。词汇、语法实践专题侧重词语锤炼、句式选择在言语交际中的不同效果,并借助语料库进行调查,或者分析文艺作品的修辞特点。实践专题的开展,在理解修辞理论的同时,更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

2.增加方言教学资源

广义的现代汉语包括普通话和方言。借助方言,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又可以减少学生对方言的片面认知,加强文化情感认同,因此增加家乡方言教学资源非常必要。首先,绪论部分除了介绍汉语七大方言区的划分,针对生源地,我们在教学中还补充了河北方言区划,介绍了北京官话、冀鲁官话、中原官话和晋语区的具体分布,使学生建立起对家乡方言的初步认知。其次,借助方言志,分析家乡方言特点,针对声母、韵母、声调,结合发音原理,总结易操作的辨正方法。最后,在词汇、语法章节组织学生调查家乡方言词、谚语、歇后语、民间歌谣等,并对方言词语从饮食、服饰、日常用具、婚丧嫁娶等角度进行分类,探究方言词语蕴含的文化,鼓励学生讲好家乡故事,创作方言文创产品,录制方言微视频。方言教学内容的补充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家乡文化的浓厚兴趣。

3.加强语言规范意识

规范化是“现代汉语”课程内容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因课时受限,大多安排自学,规范化教学没有很好落地。一些大学生受网络文化影响较大,语言使用随意,不规范现象突出,因而提升他们的语言规范意识愈发重要。基于此,我们要求学生搜集身边存在的不规范语言现象,并按汉字书写、词语使用、语句、标点等进行分类,找出病因、分析并改正,提升学生的规范化意识。如组织开展“学生用字规范调查”“中学生常见语病调查”“2006—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分析总结”等一系列规范性实践活动。同时结合本土语言文化景观开展规范调查,如“家乡楼盘名称调查”“家乡店铺名称调查”“校园缩略语调查”“高校语言文化景观调查”“家乡旅游景观调查”等,针对其中语言不规范现象提出建议,逐步培养学生不断思考、深入探索、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

(三)考评机制

混合式教学融合了学生线上线下的学习活动,学习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现代汉语”课程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实行N+1(N为过程性评价次数,1为终结性评价次数,N≥3)考核机制,借助超星APP多维度、全过程地获得真实而全面的教学反馈,综合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

1.过程性评价

“现代汉语”课程实行3次过程评价,占比50%。根据考核内容采用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线上借助超星APP对章节任务点、单元小测、作业、课程积分、出勤率等全过程记录,线下考核包括实践调查报告和思维导图,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过程性评价成绩构成

2.终结性评价

“现代汉语”课程终结性评价采用闭卷考试形式,占比50%。考核内容涵盖课程基本理论知识,关注语言热点,注重应用分析。题型包括填空、选择、名词解释、分析题、应用题等。记忆性试题在30%左右,分析应用性试题在70%左右,适当增加开放性试题,融入校本元素。比如针对严修先生所倡导的“启钥民智、砥砺贤才、胸怀国是、献身真理”的学校教育理念,让学生辨析“国是-国事”的异同,并结合校史、联系当代青年使命谈感想和体会等。题目既考查了词语辨析的理论和方法,同时又挖掘了校本文化,融入了思政教育。

(四)技术支持

混合式学习中,便捷、智能化的学习环境,可视化的学习工具和合适的学习资源,都是教学设计中应该考虑和重视的环节[3]。首先,教学过程中利用泛雅超星平台,建设“现代汉语教学资料库”,上传教学大纲及课件、参考文献及书目、教学语料、师生微课、章节作业、章节测试等,包括文字、音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实现动态更新。其次,通过智慧教室,实现对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支持,推进翻转课堂的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方便快捷,气氛活跃。最后,创建班级微信群、钉钉群,组织语言社团,推出语言学习公众号,定期开展活动,推送和展示学习成果,如学生的参赛视频、知识导图、教案设计、调查报告、微课制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现代汉语”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成效

(一)基础知识更加扎实,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现代汉语”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拓展了学生的专业视野,加深了学生对现代汉语特点的理解,掌握了相关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系,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明显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类课程的学习兴趣,课程教学调查问卷显示有82%的学生表示本课程学习收获很大,也非常期待后续语言类课程的学习。

(二)综合能力得到锻炼,治学精神逐渐养成

通过线上任务点的完成、线下课堂教学的开展及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实践拓展,学生不仅掌握了“现代汉语”课程基本理论知识,更收获了运用课程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严谨踏实的治学精神逐渐养成。灵活多样的课堂活动、PBL分组任务的开展,也让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协调应变能力、表达能力等得到提升。

(三)规范意识得到加强,语言自信得到增强

线上线下一系列语言规范化活动的开展,如方言辨正、不规范汉字使用调查、网络词语的使用、日常语病的分析等,使学生的规范意识得到加强,语言运用更加准确,语文素养明显提高。教师深入挖掘思政元素,自然融入教学,润物无声地使学生在感受汉语的立体与丰富性的同时,提升了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增强了语言自信和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现代汉语方言语言
方严的方言
方言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语言是刀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