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初诊2 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2023-11-01 01:40马平平郑文静高慧峰
中国药业 2023年20期
关键词:利拉鲁内脏内皮

马平平,郑文静,高慧峰△,刘 风,马 君

(1. 河北省张家口市中医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 2.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

2 型糖尿病(T2DM)常与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胰岛素抵抗致血糖代谢紊乱有关,临床表现为空腹高血糖及餐后高血糖[1],且易合并肥胖(广义)、血脂水平紊乱、高血压等问题,影响患者健康[2]。肥胖[狭义为体质量指数(BMI)≥28 kg/ m2]与T2DM 关系密切,是该病的危险因素,同时肥胖(广义)也是胰岛素抵抗的关键因素。目前,T2DM 尚无根治方法,患者需长期用药以控制血糖水平,临床治疗T2DM 的药物主要有降糖药及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3]。二甲双胍是肥胖T2DM 患者的一线用药,具有较好的降血糖效果,能有效调节血脂水平,改善外周葡萄糖代谢;利拉鲁肽则对血糖控制和体质量调节有重要作用[4]。本研究中探讨了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初诊T2DM 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内脏脂肪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5]诊断标准,且为初诊;年龄20~59岁;BMI、腰围、腰臀比(WHR)符合肥胖特征。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准备妊娠、妊娠期或哺乳期;合并慢性感染、糖尿病酮症、乳酸中毒;精神疾病;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明显的肝肾功能损害等;易过敏体质,对本研究拟用药物过敏。

病例选择与分组:选取张家口市中医院2021 年6 月至2022 年6 月收治初诊T2DM 的肥胖患者102 例,按给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the patients′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配合适宜的有氧运动和阻力运动治疗,并予盐酸二甲双胍片(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1647,规格为每片0.25 g)随餐服用,初始剂量每次0.25 g,每日2~3 次,10~15 d 后根据疗效逐渐加量,最大推荐剂量为每日2 g。观察组患者加用利拉鲁肽注射液(丹麦诺和诺德公司,国药准字J20160037,规格为每支3 mL∶18 mg)3 mL 皮下注射,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6周。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1)血管内皮功能。采集治疗前后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以放射放疫法检测内皮素- 1(ET - 1)水平。2)内脏脂肪。采用双能X 射线吸收法检测内脏脂肪面积(VFA)及内脏脂肪量。3)血糖指标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水平。4)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并计算BMI及WHR。

疗效判定[6]:显效,FBG 降低≥30% 或治疗后<7.0mmol/L;有效,FBG降低≥10%或治疗后<8.3mmol/L;无效,FBG 降低<10%或治疗后≥8.3 mmol/ L。总有效=显效+有效。

安全性:观察治疗期间患者恶心呕吐、头晕、心悸、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2至表6。

表3 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s)Tab.3 Comparis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3 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s)Tab.3 Comparis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表4、表5同。Note: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P <0.05;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P <0.05(for Tab.3 - 5).

VEGF(ng/L)38.12±11.24 19.20±4.46*#37.45±10.41 22.38±4.53*组别观察组(n=54)对照组(n=48)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vWF(mg/L)37.25±4.16 11.47±3.11*#37.46±4.08 16.34±3.28*ET-1(ng/L)67.86±8.32 52.47±7.62*#67.41±8.41 60.14±7.13*HIF-1α(ng/L)496.32±98.47 279.46±76.16*#494.41±97.31 372.46±92.42*

表4 两组患者内脏脂肪水平比较(±s)Tab.4 Comparison of visceral fat level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4 两组患者内脏脂肪水平比较(±s)Tab.4 Comparison of visceral fat level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组别VFA(cm2)治疗前95.37±16.47 96.14±17.90治疗后449.15±75.24*#536.35±96.63*观察组(n=54)对照组(n=48)治疗后76.78±23.67*#88.49±14.93内脏脂肪量(g)治疗前582.63±87.65 588.20±110.0

表5 两组患者血糖及体形指标比较(±s)Tab.5 Comparison of blood glucose and bodily form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5 两组患者血糖及体形指标比较(±s)Tab.5 Comparison of blood glucose and bodily form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组别观察组(n=54)对照组(n=48)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FBG(mmol/L)10.21±1.61 5.43±1.43*#10.14±1.56 6.24±1.52*HbA1C(%)8.40±0.43 6.85±0.57*#8.34±0.39 7.41±0.44*BMI(kg/m2)29.47±2.41 26.13±2.47*#29.77±2.83 27.26±3.25*WHR 0.90±0.24 0.83±0.03*#0.91±0.16 0.87±0.03

表6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Tab.6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case(%)]

3 讨论

肥胖是T2DM 的主要危险因素[7],其不能仅以BMI进行评估[8-9],因为体质量正常或超重的人即使BMI未达到肥胖(狭义)的标准,但如其肝脏、心脏、骨骼肌等存在异位脂肪积累,也具有较高心血管疾病风险[10]。另一方面,超重或肥胖(狭义)的人在摄入过量能量时如能扩大皮下脂肪组织,特别是臀股区域的脂肪,其发病风险就会远低于预期。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的vWF,ET-1,HIF-1α,VEGF,FBG,HbA1C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联合用药较单用二甲双胍更具优势,更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二甲双胍是胰岛素增敏剂,可抑制肝脏葡萄糖产生,对控制血糖、抑制食欲有良好效果。利拉鲁肽为新型人胰高血糖素样肽类似物,可通过与人胰高血糖素样肽结合促进人体合成及分泌胰岛素,从而达到降糖调脂的效果[11]。FBG 及HbA1C是检测血糖水平的主要指标,机体若在持续高血糖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易受损;vWF 是由血管内皮细胞生成的糖蛋白,可介导血小板黏附于血管损伤处使血小板聚集,vWF 升高提示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栓风险高[12];ET-1 属长效血管收缩调节因子,其升高可引起高血压,影响心肌能量代谢导致心血管损伤;HIF-1α 及VEGF 为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活性物质,HIF-1α调控缺氧引起的多种细胞适应性反应,如血管新生、新陈代谢及细胞凋亡等[13];VFA 及内脏脂肪量是内在脂肪的检测指标,内脏脂肪不同于人体皮下脂肪,前者主要存在于腹腔内,腰围突出与内脏脂肪堆积相关,故检测WHR 有重要意义[14]。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MI、内脏脂肪量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的VFA 和WHR 均无显著变化,而观察组均显著降低,提示单用二甲双胍时降低内脏脂肪的效果不及联合用药。研究显示,利拉鲁肽能促进胰岛β 细胞分泌胰岛素,并抑制胃排空、增加患者的饱腹感,从而减少进食,以达到减轻体质量的效果。利拉鲁肽不仅能降低血糖水平,且有显著减轻体质量的效果,已被批准用于肥胖症的治疗[1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提示两者联合治疗初诊T2DM肥胖患者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能有效降低初诊T2DM 肥胖患者的血糖和内脏脂肪水平,对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有积极意义。但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且样本量较少,研究结果有一定局限性,后续可作进一步深入研究以证实。

猜你喜欢
利拉鲁内脏内皮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空心猪
多发内脏动脉瘤合并右侧髂总动脉瘤样扩张1例
好吃的内脏
黄葵胶囊联合利拉鲁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利拉鲁肽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17例临床疗效观察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全内脏反位合并直肠癌肠套叠1例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