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至全日照间歇喷雾扦插育苗研究

2023-11-01 07:08范长有李建波张秋月田花丽陈培育阴志刚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20期
关键词:珍珠岩木质日照

范长有,李建波,刘 瑞,张秋月,曹 双,田花丽,陈培育,阴志刚*

1.南阳市科学院,河南南阳 473000;2.河南省伏牛山道地中药材开发工程研究中心,河南南阳 473000;3.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河南南阳 473000;4.南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南阳 473000)

牛至(O.vulgareL.)为唇形科牛至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药,性凉,味辛无毒[1]。全草可提取芳香油,牛至油(oregano oil)是人类目前发现的,抗菌与抗病毒能力最强效的天然消炎抗菌剂[2];牛至挥发油对沙门氏菌类 、大肠杆菌类、普通变形菌类等常见的直肠炎细菌和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以及从临床分离的株痢疾杆菌都有显著的杀菌及抑菌效果[3]。牛至主要分布于河南 、江苏 、浙江等省区[4];河南省主要分布于伏牛山、大别山和桐柏山区[5]。通过对河南省牛至资源主要分布区的调查,发现近年来随着需求量的增加,野生资源因无序采挖破坏严重,故需人工栽培[6],大力发展牛至栽培,可以减少对野生资源的无序开发与破坏,降低对野生资源的依赖程度,有利于提升道地药材供给能力,保护生态环境。而牛至大面积人工栽培研究未见报道,原因是牛至种子较小,在干燥的气候中不易存活[7],生产上可以采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但目前牛至扦插繁殖方面的研究较少[8]。全日照间歇喷雾法扦插育苗与传统的扦插法相比,具有成活率高、周期短、适期长、产量大、成本低、容易操作的优点[9]。笔者采用全日照间歇喷雾的方法进行牛至扦插繁殖,研究不同插穗类型、不同基质配比对牛至扦插生根成活的影响,旨在为牛至在规模化栽培中快速育苗技术提供理论数据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供试材料来源于河南华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驯化的南阳伏牛山野生牛至栽培植株。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未花芽分化的牛至植株,选取当年生牛至枝条作为扦插插穗。

1.2 试验方法

1.2.1插穗处理及分类。选取当年生牛至枝条生长点以下第8对展开叶及以上部位,每对展开叶分为一段共计8段作为扦插插穗。每段长1~2 cm,保留叶片、生长点及腋芽。

1.2.2扦插设计。共设置8个不同类型插穗及7个不同基质配比,河沙∶珍珠岩∶营养土配比分别为1∶1∶1 、1∶1∶0、1∶0∶1 、1∶0∶0 、0∶1∶0、0∶0∶1、∶0∶1∶1,每个不同配比基质中扦插8个不同类型插穗,并设置3次重复,共扦插896个插穗,将基质置于育苗盘中,浇透水后插入插穗。每天08:00—18:30间歇喷雾,晴天时每间隔20~30 s喷雾5~10 s,阴天每间隔30~40 s喷雾5~10 s,雨天不喷雾。待生根后逐渐加大喷雾间隔时间。

1.3 数据分析扦插第9、15、20天后,调查统计插穗的生根率、生根数、最长不定根长、根系干重等指标,并进行数据分析。不同类型插穗指标的比较分析,以在7种不同配比基质中的平均值作为评价指标;不同配比基质的比较分析,以8个不同类型插穗根系性状在扦插20 d后的平均值作为评价指标。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插穗类型对扦插后不同时期牛至发根率的影响由表1可知,全日照间歇喷雾法扦插牛至,扦插后第9天,发根率以第三节最高,为57.50%,第二节次之,为52.50%,第四节再次之,为40.00%,其余各节发根率均在20%以下;扦插后第15天,第一节的发根率迅速升高至92.50%,与第二节、第三节的发根率相当;扦插后第20天,发根率以第一节、第二节最高,均100%发根,第三节次之,为95.00%,第四节再次之,为92.50%,其余各节发根率均在90%以下。发根率与扦插后的天数呈正相关,上部生根率大于下部。

表1 不同插穗类型不同时期对牛至发根率的影响

2.2 不同插穗类型对扦插后不同时期牛至发根数量的影响由表2可知,扦插后第9天,第二、第三、第四节发根数量分别为7.60、6.80、7.52条,其他茎节发根量均在3条以下;扦插后第15天,第一节的发根量迅速升高至17.73条,大于第二、第三、第四节的发根量;扦插后第20天,发根数量第一节最多,为35.21条,第二节次之,为28.12条,第三节再次之,为22.06条,第四节为18.36条,第五节为12.18条,其他均在10条以下。发根数量与扦插后的天数呈正相关,上部发根数量多于下部。

表2 不同插穗类型扦插后不同时期对牛至发根数量的影响

2.3 不同插穗类型对牛至发根率、发根数量、根长和根干重的影响从表3可以看出,在扦插后第20天,插穗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节分别与第五、第六、第七、第八节的发根率均有显著差异,说明插穗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节的发根率较好;各插穗对发根数量均有显著影响,而第一、第二节促进发根数量效果较好;插穗第一、第二、第三节与其他插穗间的根长均有显著差异,说明插穗第一、第二、第三节的根长较高;插穗第一节与其他插穗间的根干重均有显著差异,说明插穗第一节的根干重较高。

表3 不同插穗类型对牛至发根率、发根数量、根长和根干重的影响

2.4 不同基质配比对扦插后牛至发根率的影响从表4可以看出,在扦插后第20天,沙∶珍珠岩∶营养土=1∶1∶1 发根率最高,与沙∶珍珠岩∶营养土=1∶1∶0、沙∶珍珠岩∶营养土=1∶0∶0、沙∶珍珠岩∶营养土=0∶1∶0相比存在显著差异;沙∶珍珠岩∶营养土= 0∶0∶1的基质发根数量最多,与沙∶珍珠岩∶营养土=1∶1∶0、沙∶珍珠岩∶营养土=1∶0∶1、沙∶珍珠岩∶营养土=1∶0∶0、沙∶珍珠岩∶营养土=0∶1∶0、沙∶珍珠岩∶营养土=0∶1∶1的基质相比存在显著差异;沙∶珍珠岩∶营养土=0∶0∶1和沙∶珍珠岩∶营养土=1∶1∶1的基质与其他基质相比在根系平均长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且根系平均长度较长。沙∶珍珠岩∶营养土=1∶1∶1和沙∶珍珠岩∶营养土= 0∶1∶1的基质与其他基质相比在根干重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且根干重较大。

表4 不同类型基质对牛至发根率、发根数量、根长、根干重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研究表明,适度木质化的插条有利于提高生根率[10-13],第一节因木质化程度过低,扦插9 d的发根率及发根数量均比适度木质化的第2、3、4节低,扦插15 d时,第一节插穗也适度木质化,发根率及发根数量均迅速升高;第五节及以下插穗,因木质化程度偏高,不利于发根。

该试验结果表明,插穗的生根率、发根数量及根系干重等指标,上部木质化程度较低的幼嫩茎节均优于下部木质化程度较高的成熟茎节,研究表明,植物生长素合成主要在幼嫩的叶组织和茎尖分生组织[14],生长素对植物生根有显著促进作用[15],因此,全日照间歇喷雾法进行牛至扦插繁殖时应选择木质化程度较低的幼嫩枝条作插穗。

不同基质类型对牛至发根率、发根数量、根长、根干重的影响非常明显,配比中不含营养土的基质与配比中含营养土的基质相比,插穗发根率、发根数量、根长、根干重等指标均较差,说明营养丰富的基质可以促进插穗的生长。

采用全日照间歇喷雾法进行牛至扦插繁殖,从生长点开始第一至第四节作插穗,插穗的发根率高,发根数量多,尤其第一节(生长点)的发根率、发根数量、根系干重均最优。在社旗6月中下旬以后,牛至进入生殖生长期,枝条木质化程度高,不利于扦插生根;在牛至旺盛生长期的4上旬至6月上旬,以及牛至收割后新生嫩枝,枝条木质化程度较低,适宜采用全日照间歇喷雾法进行牛至扦插育苗。

影响扦插育苗的因素很多,如植物激素、温度、光照条件、扦插时期、营养状况等,该研究仅考虑了在采用全日照间歇喷雾法进行牛至扦插育苗时不同基质配比及不同插穗类型对扦插繁殖的影响,其他影响牛至扦插育苗的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珍珠岩木质日照
大型LNG储罐珍珠岩在线填充技术实践
心之向往,便是日照
沧海桑田话日照
木质风景画
珍珠岩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分析
在日照(节选)
木质燃料
膨胀珍珠岩的复合改性工艺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日照行
木质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