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的活动”为导向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名著导读策略与实践研究

2023-11-03 07:31罗汝娥
考试周刊 2023年44期
关键词:名著导向初中语文

罗汝娥

文章旨在探讨开展以“学的活动”为导向的初中语文名著导读阅读教学的策略与效果。通过分析该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如个别学生参与度偏低、学生对名著理解有限、活动设计过于零散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如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引导深入理解、整合活动设计等。同时强调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和综合评估方式,并倡导差异化教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通过综合运用这些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促进其对名著的深入理解与欣赏。

一、 开展以“学的活动”为导向的初中语文名著导读阅读教学必要性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综合语言能力

传统的名著导读教学往往以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导致学生对阅读名著缺乏兴趣。而以“学的活动”为导向的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游戏、剧场表演、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传统的导读教学注重对名著的内容进行解读,学生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的理解上。而以“学的活动”为导向的教学通过提问、讨论、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主题等,并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能力。

(二)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情感和人文关怀

以“学的活动”为导向的名著导读教学关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通过开展角色扮演、改编剧本、写作延伸等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思考名著中的问题,并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名著导读不仅是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中获得情感共鸣,培养学生对人文关怀的态度。以“学的活动”为导向的教学通过情感表达、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名著中的情感体验、思想感悟和社会问题,并培养学生对社会价值、人文关怀的认知与关注。

二、 开展以“学的活动”为导向的初中语文名著导读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增强学生深入理解能力,提升语言表达

传统的名著导读教学通常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以“学的活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游戏、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名著的关注度和投入度。通过“学的活动”,学生可以积极参与讨论、互动,从而深入地理解名著的内涵。通过提问、辩论、演绎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名著中的人物性格、情节发展、主题意义等方面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以“学的活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通过朗读、演讲、写作任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提高阅读、写作、口语和听力等语言技能。

(二)培养合作与沟通能力,提高创造力和想象力

以“学的活动”为导向的名著导读教学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沟通。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能力和有效沟通的能力,提高他们在集体中的合作与协作能力。通过“学的活动”,学生可以参与角色扮演、改编剧本、写作延伸等创作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和表达,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艺术创造潜能。

三、 开展以“学的活动”为导向的初中语文名著导读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学生参与度偏低

部分学生可能对名著内容缺乏兴趣,认为名著是枯燥乏味的。他们可能更加倾向于追求娱乐性质的阅读材料,而对经典文学作品缺乏积极的态度。名著通常在词汇量、句子结构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对部分学生来说可能会遇到困难。他们可能面临阅读理解障碍,从而导致对名著内容的参与度降低。学生可能需要教师的引导来激发他们对名著的兴趣和理解。如果教师在导读过程中未能提供足够的指导和启发,学生可能感到迷失和困惑,进而影响他们的参与度。

(二)学生对名著理解有限

在开展以“学的活动”为导向的初中语文名著导读阅读教学中,学生对名著的理解有限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名著通常使用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对初中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他们可能无法准确把握名著中的关键信息,从而影响对整个故事情节和主题的理解。

(三)活动设计过于零散

活动设计过于零散是指教师可能没有进行全面的整体规划。每个活动都是独立的,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步骤,缺乏组织性和连贯性。在教学中,应该将不同的活动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逻辑性和连贯性的教学过程。然而,如果每个活动都是孤立的,彼此之间没有明确的关联和延伸,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学习内容的整体框架。零散的活动设计可能只停留在表层的理解上,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学生只是完成一些孤立的任务,而无法真正挖掘名著中的深层含义和主题。缺乏整体规划和活动之间的连贯性,使得学习目标变得模糊不清。学生可能无法准确理解每个活动的目的和重要性,影响其对学习的动机和效果。

(四)学生文学素养不足

部分学生可能缺乏对文学基本概念、文学流派和作家作品的了解。他们对名著的背景、主题和文化内涵缺乏理解,影响其对文学作品的全面把握。学生的阅读能力可能存在困难,无法进行深入的阅读和理解,尤其是对经典文学作品中复杂的句式、隐喻和象征的理解能力有限。学生可能缺乏对文学作品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不能深入分析作品的结构、语言运用和意义,只停留在表面的理解上,无法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和价值。学生可能只注重作品的故事情节而忽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美学意义。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审美体验和欣赏能力比较欠缺,无法真正领略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不足,无法从文学角度评价作品的优劣,缺乏对文学批评方法和标准的了解,难以进行深入的文学分析和评价。

四、 开展以“学的活动”为导向的初中语文名著导读阅读教学问题解决策略

(一)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教师可以创造一个与名著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将自己投入名著的情节和人物中。例如,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名著故事。利用多媒体资源、图书馆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入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使学生能够以不同的方式接触名著内容,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另外,还可以与学生生活联系,将名著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连接,找到名著中与他们经历和情感相关的主题,让学生感受到名著对人生的启迪和价值。例如,在讲解《简·爱》的时候,可以播放电影相关的片段,尤其是该名著中比较经典的片段,其中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所说:“你以为我穷,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和你一样,我的心也完全和你一样。”这体现了女主人公勇敢追求平等,给学生内心带来巨大震撼,可以激发他们浓厚的阅读兴趣。

此外,教师可以开展分层阅读教学。在开展名著导读之前,进行一些预热活动,如信息收集、课外阅读或小组讨论,为学生提供一些基础知识和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名著内容。在导读过程中,选取名著中的关键段落或章节进行解析和讲解,帮助学生把握核心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背后的思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名著版本或适当调整阅读内容,使其符合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可以将名著内容分为不同的阶段目标,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教师注重名著中的生词和常用词汇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关键词汇,并通过词汇拓展活动来拓宽他们的词汇量。引导学生分析名著中复杂句子的结构和语法,帮助他们理解作者表达的意思。可以通过拆分句子、标注关键词等方式来进行讲解。教授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如预测、推测、归纳总结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名著内容。名著往往反映了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可能无法理解故事中的文化细节和隐含意义,从而难以真正领悟名著的深层含义。针对此问题,可以在开始阅读之前,向学生简要介绍名著所处的历史时期和相关背景,帮助他们理解故事发生的环境和背景信息。在导读过程中,解读名著中涉及的关键文化元素,如社会习俗、价值观念等,帮助学生理解名著的文化内涵和作者的用意,通过阅读相关文章、观看影视作品等方式来深入了解名著所反映的文化背景。例如,教师在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分时,可以向学生讲述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所处的历史时期和相关背景,并向他们解释该名著中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进行深入剖析,讲完该名著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上课时对本书的理解进行绘制手抄报。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确认手抄报的主题,让学生分组进行交流,给手抄报进行取名。制作好了后,教师对每张手抄报进行点评,评选出最佳手抄报在班级内部张贴,加深学生对该名著的理解。

(三)系统整合活动设计

在开始教学之前,进行仔细的整体规划,明确每个活动的目标、步骤和关联。将各个环节组织成一个连贯的教学过程,确保学习内容有机衔接。确保每个活动都与前后内容相互关联,形成逻辑上的延伸。活动之间应该有明确的引导和衔接,使学生能够在连续的活动中逐步深入学习和理解。设计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的活动,如小组讨论、问题解答、文本分析等。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使其能够深入地理解名著。每个活动都应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与整体教学目标一致。教师需要清晰地传达给学生每个活动的重要性和目的,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教师在讲解《西游记》的时候,可以通过演课本剧来进行该名著的导读。先确定课本剧的剧本内容,然后先上一节《西游记》的梳理课,让学生能够理清楚该片段中的具体内容以及各人物之间的关系。然后教师布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如果角色较多可以外加队员或者两组合并)让学生在两个星期内做好展演的准备,如写好选取片段的剧本,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简单的剧本模板,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写下自己的剧本。然后确定剧本中的角色以及相关角色由谁扮演,如《西游记》中女儿国片段里,在剧本中备注好孙悟空、唐僧、沙僧、猪八戒、女儿国国王、老婆婆等角色由哪些学生扮演以及旁白的朗读者,通通在展演前要确定好,并且尽量自制服装道具。在学生完成所有准备工作之后,教师找到合适的时间安排展演。展演之后,教师对该展演进行点评,指出其优缺点。展演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交一份观后感。通过这样的系统整合活动设计,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讨论、角色扮演和创作等多种方式深入理解《西游记》中人物的形象塑造和角色转变。这样的活动设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思维和文学欣赏能力。

(四)拓宽学生阅读范围

在进行名著导读教学前,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前置知识的学习,包括文学基本概念、作家作品背景等,以帮助学生建立必要的文学基础。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阅读训练活动,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理解和解读复杂句式的能力。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小组合作阅读和阅读理解练习等方式进行训练。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讨论,引导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可以通过开放性问题、小组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组织文学作品的欣赏活动,包括朗诵、话剧表演、艺术展览等形式,通过多种感官的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领略作品的美感和情感。例如,教师在讲解《水浒传》时,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等多方面来呈现《水浒传》的框架结构或者故事脉络,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首先,可以通过以每节为节点来制作一个思维导图,如《水浒传》第十回,思维导图可以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陆虞候火烧草料场两个故事展开。其次,可以通过单个人物根据他的生平事迹来制作思维导图,如宋江,从他的基本信息、外貌形象、人物性格、主要经历等方面来展开制作思维导图。制作完思维导图后,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再次对《水浒传》进行深入剖析,向学生提问,如《水浒传》中的人恶吗?他们是英雄吗?《水浒传》这本书的主旨是什么?从鲁智深的经历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什么样?通过以上种种措施来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理解,拓展阅读能力。

五、 结论

文章主要讨论了开展以“学的活动”为导向的初中语文名著导读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文章指出,当前的名著导读教学存在对学生文学素养培养不足的问题,包括基础知识缺乏、阅读能力有限、缺乏批判性思维、欣赏能力不足以及文学鉴赏能力缺乏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打好基础知识、提升阅读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培养欣赏能力以及引导文学鉴赏。通过这些措施,可以逐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名著,并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提供了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旨在帮助教师改进名著导读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这一研究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促进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欣赏具有重要示范意义。需要注意的是,实施这些措施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并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综上所述,文章提出了一些解决以“学的活动”为导向的初中语文名著导读阅读教学问题的措施,为教师在名著导读教学中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借鉴。希望这些措施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有效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名著导向初中语文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偏向”不是好导向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