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数学阅读题教学策略探究

2023-11-03 07:31林秀珍
考试周刊 2023年44期
关键词:素养材料数学

林秀珍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逻辑思维、阅读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科。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带领学生遨游在数学的海洋中,从数学阅读中实现与数学文化、现实文化、数学本质对话的目的,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感受数学的魅力。

一、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意义

通过让学生在阅读材料的同时结合自身所学过的知识,补足和拓展材料所给的信息,从而发现规律,归纳结论,并解决新的问题。使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往往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学生觉得“阅读材料题”题目太长,没耐心看题,有时甚至读不懂题意,不能从中提取正确、完整的信息,从而不能正确答题,所以部分学生一遇到此类题就留空,避开不写。近年来,“阅读材料题”在中考及平时的练习、考试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培养学生解“阅读材料题”的能力刻不容缓。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一门既美又真的学科。具体表现在其特有的抽象符号,严格的语言,流畅的曲线,新颖的图形,奇特的表达式,对称的关系等。数学是一种语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充分利用阅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近年来,数学阅读理解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考考试及在学生平时的练习考试中。这类题目就是先给出一段材料,让学生阅读之后根据材料信息,结合已有的数学知识回答题目中的问题。这类题目的特点是:构思新颖,信息量大,覆盖面广,全面考查已有的数学知识、方法及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然而现在部分学生往往见到这类题目,就绕开不做,对这类题目有明显的惧怕心理。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必要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

从教学实践及调查分析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感到困难的题目往往是这种阅读材料题,主要表现在对此类材料题的题意理解不当、语言表述紊乱及语言间的转换困难上,不会根据给出的材料提炼出关键的信息,更不会根据材料建构相应的数学方程,或者函数来解决此类题目,再加上教师并未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至于部分学生遇到此类型问题无法较好地解决,缺乏一定的解决能力。所以,作为在中考中必然会出现的题型,培养中学生的数学阅读材料解题能力是必须要重视的,而且应当将其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中,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探究和了解此类型题材,让教师可以根据目标来制订相关方案和方针,进而借助数学教学活动,探索出有效培养和提高初中生解数学“阅读材料题”能力的方法,帮助学生克服上述难题。

二、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数学阅读题教学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法国的数学教材十分重视数学文化价值,其中数学统一性也在阅读材料中得到了丰富的展现;英国数学教育更加偏向于感知,如阅读材料中的很多内容都是为了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所感受,进而加强学生的数学鉴赏能力;日本数学教材的重点是阅读材料的设计,如《中学数学》中,在讲解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也会着重为学生讲述数学的发展过程和历史,如“方程的历史”“古埃及金字塔的高度问题”等。另外,日本数学教材也会重视对知识的应用,针对典型问题会设置专门的板块,并提出各种类型的解法,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有所延伸和锻炼。2001年,美国发行了“整合数学”的教材,在这本教材中,此类型的题材有专门的板块,名为“数学与历史”,即内容涵盖数学史料、概论缘由、理念发展等,甚至还有数学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运用等方面。

(二)国内研究现状

对阅读教材的数学研究价值。例如,在《挖掘阅读教材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数学素养》这篇文章中,便明确提出了阅读数学教材能够提升学生的信息分析水平,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主动性以及有利于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意识,更有对数学的热爱。在《谈教材中“阅读与思考”的作用——以“杨辉三角”为例》这篇文章中,着重讲解了阅读材料对学生提升数学水平的重要性,并且学生通过阅读数学材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数学发展史,也在无形中加强了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乔显鸽觉得运用阅读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会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同时从各个角度上来看,都是可以拓展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也能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现代科技等相联系。另外,学习数学阅读材料学生也可以了解更多数学概念和其中蕴含的意义,进而加深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知。蒋林倩则是从宏观角度看待问题,可以将阅读数学教材划分成两个方面:第一,对教师教学的价值,即利用阅读材料能够帮助教师渗透数学思想、内容、概念、含义,有利于突破数学教学的重点;第二,对学生学习的价值,即学生在阅读数学材料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掌握数学学习方式,理解数学语言,从而提升自身的数学阅读水平。

三、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数学阅读题教学策略

(一)改变教学观念,加强教师的数学阅读题教学意识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重要的因素便是教学观念,当然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理论依据。因此,在核心素养理念背景下,教师有必要深入了解数学阅读能力,并在日常教学中将其融入数学阅读题教学意识中,这样才能促进数学阅读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首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培养,以例题讲解、亲身示范等方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正确、快速地梳理数学阅读思路,再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水平,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数学阅读题。其次,教师的自我提升。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自身的知识量、数学阅读能力、教学水平均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地学习,提升自我,以此来强化数学阅读题教学的有效性。

(二)构建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形成了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教师想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首先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提高学生的探究欲。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构建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前进的动力,当学生对此有了兴趣,便会踊跃参与其中,进行探索和分析。其次,数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较深的联系,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能看到数学。对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生活意识,将生活与数学教学结合,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数学情景,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感受数学的魅力。

例如,《轴对称》这课,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以丰富有趣的教学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并借助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让学生清楚、直观地了解轴对称的发展历史和起源。这样学生在阅读数学材料时也能更好地融入其中,并对其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探究,从而感受其中蕴含的奥秘,同时学生也能对阅读内容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这也是加强学生阅读有效性的方式之一。

(三)设计问题,落实阅读笔记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当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构思奇妙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再提出记录笔记的要求,以此来帮助学生养成随时学习、巩固、复习的意识。

例如,《分式的运算》这课,教师便可结合教学内容,以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来展示教学内容,如向学生展示盛水容器的大小、形状,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容器的水是否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倒完呢?”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加以研究。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式计算定理、概念等来推算演练,从而获得答案。在问题讨论过程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让学生有效阅读获得结论,最终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和速度。其次,在阅读时,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把数学文字语言慢慢转变成符合语言,再借助语言中枢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学习思路,同时深入挖掘数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理解、分析等方面能力的提升。

(四)强化阅读交流,形成阅读习惯

初中阶段的学生各个方面都属于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教学理应为学生营造舒适和谐的数学阅读课堂氛围,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阅读能力提升规划,使学生能够实质性地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对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首先,了解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水平、理解能力,之后再因材施教,并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质疑,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也能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思维碰撞,进而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其次,积极组织数学讨论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分享、相互学习,有利于学生丰富自身的阅读经验,提高阅读技巧。再次,教师要加强课后习题练习,以实践的方式提高阅读水准。课后习题练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同时也是拉近师生、生生之间关系的有效途径,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意识。最后,注重阅读技巧的使用频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不可只关注学生的成果,比如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可以巧妙引导学生正确使用阅读技巧,完成阅读任务,做好“眼、手、脑”多方面的协调,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阅读解决水平。

(五)明确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水平

数学阅读能力是每位学生都需要具备的一项能力。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正是提高基础能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中教学首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根据教学内容,制订教学目标,落实教学方案,才能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核心思想,唯有正确的引导,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因此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创新教学方式,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基础,展开适合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比如,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是弄懂题意,找出关键性语句,这样才能知道解题的方向,从而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其次,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分层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每个阶段的学生都能有效提高阅读能力。分层教学法的特点便是因材施教,所以教师在使用分层教学法时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等进行深入的了解,再结合学生的基础掌握情况和学习能力进行各个层次的划分,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制订适合的学习目标与方案,这样通过教师有针对性、分层性的指导必定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另外,分层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比如学生可以针对教师提出的教学目标自主学习,切实提高自身的数学阅读能力。

(六)使用数学图形语言,锻炼学生的看图说话能力

数学教学中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都属于图形语言,当然也可以说是感性与理性思维两者间的相互融合。因此,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必须掌握分析图画、图像、看图等能力,这是因为图形能够在无形中传递许多信息,换句话说,图形语言也是数学信息的一种表达方式,更是一种辅助工具,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培养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借此来提升学生的图像阅读水平,使学生能够利用图形语言描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思维和水平。

(七)组织课外阅读,优化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不管是哪门课程都要重视课外阅读活动,这不但能够优化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拓宽学生的眼界,让学生的思维模式等各个方面得到延伸。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可以为学生推荐适合的课外数学书籍,让学生能够借助课外书籍加强自身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教材内容都是有限的,但是课外书籍是无限的,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外数据领悟数学知识的博大精深,进而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课外书籍《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这本书,该书中有许多著名国内外数学家是故事,里面的内容非常励志,也通俗易懂,适合该阶段的学生阅读,而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中蕴含的数学奥妙。又如,《我身边的数学:巧破迷案》这本书,学生可以跟同伴一起阅读,通过所学知识破解里面的谜案难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阅读理解能力。由此可见,教师可以适当推荐相关数学书籍,并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巧妙运用,融会贯通,从而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八)敢于质疑,提升阅读评价意识

如今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创新能力与意识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教师既要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水平,也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问的意识,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中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并认真解答学生的疑惑,再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评价,使学生能够加以改正。

例如,《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这一章节,可以先让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再请几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观念,然后再以游戏活动让学生对同学的解决方案提出疑问并注明自己的想法。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可以有效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

四、 结论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数学教学中,借助数学阅读既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意识,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各项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制订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水平,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素养材料数学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材料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