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探索

2023-11-03 07:31杨君梅
考试周刊 2023年44期
关键词:网页创新能力信息技术

杨君梅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性课程,其本身的全面推进是培育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师需致力于多种教学方式的变革,为学生构筑个性化创造的条件,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建立学习的动力和创造的目标与方向,联系所知、所学、所感,参与驱动型任务中,设计组合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融入任务成果之中,增加文献信息检索、鉴别、归类、整理的技能,全面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 概述信息技术学科与创新能力

当今时代,社会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缺口是相对较大的。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学科所衍生出来的专业工作之中,更是需要具有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教育教学本身也应趋向于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得信息技术可以作为一种工具来辅助学生展开创造性的实践,以获得优质和先进的成果。与此同时,《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广大教师需要在开展课程教学时让学生对基本的信息技术有所了解,逐步掌握相关的技能操作,并达成创新性的运用。这种完整的过程,准确体现从认知、把握,再到实践运用的转化,同样也是创新的方向。所以在实践之中,广大教师应致力于多种教学方式的变革,为学生创造出更多自主探究、尝试运用、组合创新的空间与条件,促使学生能够在熟练的情况之下展开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创造,历经潜移默化的过程,形成一定的创新能力。

二、 立足信息技术学科培育学生创新能力的现实价值

智能化时代背景下,无论是今后的学习还是专业性的工作,始终离不开先进信息技术的使用。因此,若想进一步触发个体(即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加需要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撑。换句话说,信息技术与创新能力之间存在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培育学生的综合性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其他的课程,其本身的特质具有强烈的操作性与实践性,因此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创造性的环境,而学生在深入其中时可以联系所知、所学、所感来展开实操,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真正达成理论与实践的协调统一,为后续的创新能力提升奠定基础。其二,为其他学科的创新提供有力的借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信息技术课程的创新培养是基础教育中的核心部分,而学科融合同样也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理念。因此,教师在推进创新教育时,其他课程也可以积极吸取一些成功的经验来展开变革,促使学生获得多个维度的成长,真正彰显教育教学本身的效能。总体来说,广大教师自身需要建立新的教育理念,以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设计多元的主题网站,构筑微课资源库,完善驱动型任务机制等,以全面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的经历中,达成递进性的成长。

三、 构建趣味性的课程导入,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充分论述了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之间存在的关系。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广大教师应不断明确“趣味性课程导入”的有效设计,所起到的导引性价值,进而全面联系课程内容和学生需要,收集更多的资源内容,使课堂本身的呈现与演绎,变得精妙绝伦,全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建立学习热情,自然而然地深入尝试与探索过程之中,达到最佳的状态获得学习质量与效果专项提升,形成一定的创新能力。

(一)“兴趣”与“挥发潜能”

阶段性的观察充分证明,部分学生在参与信息技术课堂学习时,经常会表现出注意力无法持续集中或能动性不高的情况。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身心发展规律的限制,学生无法控制好自身的状态,造成的学习效果不佳;另一方面,教师所采用的一些教学内容体系和手段方式过于固化与单一,无法带给学生新颖的感觉。尤其是在高频次的接触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参与兴趣会逐渐降低,整体的潜在力量则发挥不出来。在这一背景下,趣味性课程导入的有效设计,则可以成为一个有力的铺垫,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具体来说,教师所选择的导入资源首先是活泼有趣的,契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深度感悟的过程之中,他们则会获得有趣的学习体验,并在沉浸式的氛围之中感受新技术的运用价值等,初步建立创新思维,为实践性的活动提供有利的条件。其次,浓厚的兴趣不仅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也可以成为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而教师所选择的一些导入方式则需要呈现出一系列的巧妙性与智能性。而学生则可以建立相对专注和投入的状态,主动积极地实现对知识的解读与技能的尝试运用等,有效构筑高效的课堂,为学生的能力成长赋能。

(二)立足趣味课程导入焕发学生参与热情的实践

例如,在进行宁夏版信息技术课程《认识Dream weaver》一课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趣味化课程导入,焕发学生参与动机,引导学生积极认知站标、导航条、广告条、按钮等网页构成要素以及网页、网站、IP地址、域名、网址等概念;了解网页的本质和网页的布局类型和HTML文档的基本结构,熟练掌握网站建设的基本流程。具体的导入部分内容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网址。比如,察看并对比分析大型网站(如中国图书网、科技网、娱乐休闲运动网、体育网、著名出版社网、cctv网、sohu、yahoo、IBM、微软等);使学生建立浓郁的热情,强化学生的创造兴趣,对比分析网页的组成元素:文字、图片、动画(gif、flash)、表单(交互功能)、音频、视频、超链接、表格、框架、导航等。接着,教师可以顺势引进深度教学,比如:打开一个搜狐主页,保存成不同的类型,让大家看保存的效果,加深对网页本质的理解;先打开一个网页的源文件,结合网络常识,详细讲解网页的定义,然后略讲网站和主页的概念,并提醒学生理解并记忆这些概念。

四、 联系生活情境,营造浓郁的感知氛围

陶行知先生明确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这一理念,充分论述了学科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所存在的紧密关系。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广大教师需明确这一学科本身的运用性,进而联系学生的生活阅历与认知,来精选各类型的生活情境等,打造沉浸式的感知氛围,促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生,并且实现初步的尝试运用等,结合具体目标导向实现创造,逐步获得能力的成长。

(一)信息技术的工具性与应用性

任何先进技术的产生,往往都是为了人类而服务的。从信息技术的演变过程来分析,各种平台工具的生成,最终都可以服务于生活。人们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展开办公、娱乐、购物等。因此,在我们的生活世界中存在着各个类别的信息技术、平台、软件等。所以,丰富的生活化情境元素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素材,对抽象化思维和认知结构相对不完善的学生,尤为重要。具体来说,生活化情境首先是更为具体和学生熟悉的,因此能够全面拉近学生与信息技术知识之间所存在的特定距离,辅助他们联合应用的生活经验与逻辑,展开对抽象知识的转换,实现对各种指令的拆分、解读与运用等。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他们则可以肯定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应用价值,自然而然地建立学习的动力和创造的目标与方向,最终在转化的基础上实现迁移与运用,致力于目标导向,达成技能的组合与实操,构筑出良好的成果。

(二)立足生活化情境营造浓郁的感知氛围的实践

例如,在进行宁夏版信息技术课程《建立网页中的超链接》一课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化情境来启发学生,促使学生联系已有的阅历与认知,感受超级链接的含义及链接和链接目标的含义,掌握同一站点内以及不同站点间网页超级链接的创建方法。掌握网页内书签的作用及创建书签链接方法,掌握交互式按钮、框架网页内超级链接的设置方法。通过对不同对象设置超级链接的操作,总结操作的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操作的能力,拓展学生思维,最终促使学生肯定设计网页中的超链接的实际价值,建立创新思维与意识。具体的形式可以是,首先呈现我国主要自然保护区网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激情。其次,呈现我国多种类动物濒临灭绝的资料。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需要,以“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为题,展开超链接的完成。克服重点难点,包括书签链接中名称及对应链接位置的设定等。

五、 恰当设计综合性驱动任务,个性化设计与创造

“任务教学法”核心的特点是驱动性。其本身的全面推进,往往可以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水平,增强学生本身的问题处理与解决方法技巧等。所以,在培育学生创新能力的视域之下,广大教师应不断明确“课程目标中的核心点”,设计综合性驱动任务,促使学生在特定的活动情境之中,实现信息的归纳,将知识与技能达成巧妙的运用,或是获取到的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融入任务成果之中,展开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设计与规划,助力学生的成长。

(一)综合性驱动任务的创造性

辩证唯物思想明确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其理论与教育教学中的理念十分契合,充分论证了操作练习与创新能力之间所存在的衔接性关系。也就是说,只有在亲身的经历与感受之中,学生才能够将知识得到内化,并且联合具体的目标任务导向,做出属于自己的判断与思考,或是实现独特的审美创造。因此,综合性驱动任务的有效设计尤为重要。在深度参与中,学生往往可以经历完整的过程,包括初期的信息采集与数据的收集与整合,中期的规划统筹设计判断以及到后期的成果展示等,都能够让他们增加文献信息检索、鉴别、归类,整理的技能,为创造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立足驱动任务培育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

例如,在进行宁夏版信息技术课程《规划主页的布局》一课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恰当设计综合性驱动任务来引导学生,促使学生了解开发网站的基本过程,知道规划网站的重要性,学会设计网站结构和网页布局,增强学生整体设计、规划网站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通过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来解决问题的思想,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创意的美感,提升学生的创造水平。具体的任务活动主题可以是:校园风采、环境保护、文学常识、科技常识、体育运动、风景名胜等。流程为:①呈现优秀作品,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通过欣赏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受,使他们能够很快地进入课堂的任务状态。②操作实践。确定主题——规划设计、收集资料——选择工具、制作网页、合成和测试网站、完善和发布网站。③展示活动成果。如《魅力新疆》,引导学生表述自己的网站根据主题设置了哪些栏目?每个栏目所要描述的内容是什么?对比他人的网站首页,相同的版面摆放的位置有什么不同等。

六、 创新小组合作的形式,在互动交流中成长

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是教师推进教学必须考虑的一个方面,而他们之间所存在的互补性,也可以成为彼此学习互动与交流的有力依据。因此,在培育学生创新能力的视域之下,广大教师需要展开对所教授学生的全面观察,依据他们的不同特点来达成有效的分组,充分遵循互补性原则,辅助学生之间形成相互促进与辅助的关系,在共同克服困难或展开实践的过程之中形成素质能力。

(一)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与互补性

多元化智能理论充分论证了“学生之间的不统一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受到不同成长环境、接受教育经历的影响,每个学生所形成的思维水平、实践方式、情感态度、认知结构等都是不统一的,所以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是不与他人相同的独立存在。同样,在参与同一时期的学科教学时,也会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状况,归纳优势与劣势。而小组合作活动的有效推进,则可以帮助学生之间达成优势互补或互相监督,实现经验的共享和方法的交流等,在相互借鉴的过程之中,建立一定的创新思维水平。

(二)立足小组合作推动学生互动交流的实践

例如,在进行宁夏版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网页背景》一课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创新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培养学生,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设计颜色背景、图片背景;考虑网页是否美观大方,除了要规划好版面结构,还要综合考虑页面中各元素的合理搭配和美化,尤其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各元素的色彩搭配是否和谐得当、色调是否与网站主题吻合以及网站中元素是否能满足网站要表达的感情等,理解美化网页对网站质量的提高作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学法建议为:美化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美的鉴赏能力,学生在平时应多注意电视广告、杂志封面、街头广告牌等的设计方法,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网页设计中。教学评价建议为:自评、互评、师评(学生是否具有乐观向上的学习意识;学生能否掌握进行网页修饰的基本方法;学生是否具有发现美、欣赏美,并利用技术手段创造美的能力)。

七、 结论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视域下,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教育方向。而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需要建立新的教育理念,以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来设计出多元的课程与活动体系,引导学生建立学习热情,自然而然地深入尝试与探索过程之中,实现对各种指令的拆分,解读与运用,在特定的活动情境之中展开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设计与规划,联系小组合作实现经验的共享和方法的交流,经历完整的过程,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网页创新能力信息技术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CSS的网页导航栏的设计
基于URL和网页类型的网页信息采集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