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川县魔芋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浅析

2023-11-03 17:02朱丽王映红宋洋郑超文支威胡玲玉张盛林
南方农业·上旬 2023年8期
关键词:魔芋产业发展对策

朱丽 王映红 宋洋 郑超文 支威 胡玲玉 张盛林

摘 要 魔芋种植收益好,可以为山区农村致富和乡村振兴提供重要支撑。四川省沐川县是典型的山区县,具有发展魔芋产业的自然条件。为了促进沐川魔芋产业健康发展,总结了沐川魔芋产业发展现状,并针对沐川县的自然条件优势及已有的工作基础,分析沐川魔芋产业发展思路,提出相应发展对策。

关键词 魔芋;产业发展;对策;四川省沐川县

中图分类号:S632.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5.054

魔芋是自然界中唯一可大量提取葡甘聚糖的经济作物,在我国自然分布于秦岭以南的地区[1]。魔芋葡甘聚糖是一种优质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具有多种优良特性,在食品加工、医疗及化工行业都有应用[2]。魔芋适宜在山区生长,是山区致富及乡村振兴的重要经济作物[3]。2013年国务院将“大健康”产业提升到国家层面,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都倡导健康中国建设要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4]。随着“健康中国”理念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后,一系列扶持政策紧密出台,大量资本涌入,加速了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大众对于大健康、新养生也有了更多认知,科学健身、健康饮食成为国人青睐的方向。大健康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将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卫生组织宣布膳食纤维属于第七大营养素。在“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推动下,中国膳食纤维产业也迎来了发展的“东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建议每人每天摄入膳食纤维25~30 g,但是我国居民日均摄入量仅11 g,故我国膳食纤维的市场潜力巨大。目前,我国便秘人群约有0.5亿人、肥胖人群约有6亿人[5]、高血压患者约有2.45亿人、糖尿病患者约有1.29亿人[6],加上正常膳食纤维需求人群,估计膳食纤维产业的市场空间达上千億元。以市场份额5%的比例保守估计,作为优质可溶性的魔芋膳食纤维产值也可达50亿元以上。但是,目前魔芋产品除凝胶食品外,真正作为优质膳食纤维补充的魔芋产品产值仅约1 000万元,尚有数十倍的增长空间。由此可见,魔芋膳食纤维的潜在市场非常大,前景广阔。

沐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长江上游岷江、大渡河、金沙江之间的三角地带,是传统的农业县,县内山地居多,地势东北较高,西北略低,平均海拔为397 m,具有发展魔芋产业的自然条件[7],县内中高海拔地区适宜白魔芋及花魔芋发展,低海拔地区适宜珠芽魔芋发展。其境内有竹海、黑熊谷森林公园、黄丹溶洞等旅游景点,曾获得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等称号。沐川县一直走生态发展路线,近年来大力支持魔芋产业发展,将魔芋作为主导产业进行规划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沐川魔芋产业发展,本文就沐川县魔芋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并按照打造全国首个三产融合强县提出思路和具体措施。

1  现状

1.1  政策支持,基地建设初见规模

沐川县魔芋种植历史悠久,自古就有食用魔芋的习惯。近年来,沐川县聚焦魔芋产业发展,引进了珠芽类魔芋进行大力发展。珠芽魔芋是魔芋属中一类叶柄分叉处分布有气生球茎的魔芋,起源于热带地区,具有耐热性强、膨大系数高等特点,适宜在低海拔、温度高的地区种植。结合沐川县政府产业规划,印发《沐川县2022—2025年魔芋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构建魔芋全产业链政策奖补机制,配套基地建设、大棚搭建、魔芋保险等保障兜底政策。从2021年开始实施规模化珠芽魔芋补贴政策,魔芋越冬钢架大棚补贴政策,吸引大户进行珠芽魔芋规模化种植。2021年以来,累计落实政策扶持资金1.5亿元;引进先进技术,全力打造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制定《沐川珠芽魔芋种植技术规程》指导种植户进行科学种植,规范化肥农药使用,每个种植基地固定特聘农技员进行监督指导,促进魔芋种植科学高质量发展。目前,沐川县魔芋规模化种植基地已经初具规模,珠芽魔芋种植基地主要分布于沐溪镇、底堡乡、茨竹乡、永福镇、富新镇及箭板镇6个乡镇,在沐溪镇、利店镇等地区高海拔山区分布白魔芋种植基地,已经建成种植基地近13 340 hm2。

1.2  多方努力,龙头企业引领作用较强

沐川县内拥有魔芋行业首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四川森态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是集魔芋种植、魔芋技术研究、魔芋产品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出口创汇型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采取“龙头企业+种植大户+贫困户”“借种还种”“免费为贫困地区提供芋种”等模式,与当地种植大户签订保底回收协议解决销售问题,助力沐川魔芋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1.3  积极打造,第三产业初具雏形

2022年,沐川县投资近1亿元打造了集沐川魔芋产业展示窗口和智慧农业生产系统于一体的“魔芋科技示范园”,同时森态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原先AAA级工业旅游景区基础上全面升级了魔芋科普馆,增加了自动化生产线,形成了集魔芋科技示范园—森态源工业旅游区的魔芋科普研学及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农科旅融合区。今年开园至今已经吸引游客2万余人次。

1.4  积极认证,品牌打造初见成效

近年来,沐川县大力发展魔芋产业,通过多方努力积极开展品牌认证工作。目前,沐川县已被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授权认定为“中国魔芋之乡”,同时“沐川魔芋”已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定;沐川魔芋中国有机认证也已获得国家认监委认定。目前,沐川县龙头企业——森态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森态”品牌产品畅销海内外。

1.5  科技支撑,示范效果明显

沐川县依托近年发展魔芋产业的经验、成效及各地区学习到的经验,积极与西南大学及乐山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打造魔芋科技示范园,成立国内首个魔芋科技小院,建立成渝经济圈魔芋研发中心。以西南大学及乐山市农科院为技术依托,以珠芽魔芋良种繁育为核心,配套建设魔芋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选用优良原材料,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及科学的管理方法,推进沐川魔芋生产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同时,基地以强大的研发能力为基础,不断改进原有的魔芋种植模式,依托沐川自然条件,探索沐川魔芋种植新模式。目前,沐川县已经培育引进规模以上魔芋产业企业2个,并于2022年7月建成了集品种展示、良种繁育、科技示范、农旅融合为一体的全国首个专业的魔芋科技示范园。核心园区占地面积402 hm2。同时,沐川县注重科技成果保护及转化,成立“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沐川魔芋分中心”,加速沐川魔芋科技应用于生产。

2  思路

根据沐川县魔芋产业发展现状及实际情况,结合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笔者认为沐川县魔芋产业未来发展应以打造三产融合强县为目标,以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和农科旅相结合为主要发展思路,才能促进沐川魔芋产业高质量发展。

2.1  科技引领持续推动产业发展

2.1.1  从种植业源头支撑基地发展

着力建设中国魔芋科技示范区和科技小院,依托科技示范园现有资源圃及组培室,长期坚持进行适宜沐川种植的魔芋新品种选育及快繁,并迅速改良现有品种。

2.1.2  运行好成渝经济圈魔芋研发中心,推出更多新产品

2022年7月建成了成渝经济圈魔芋研发中心,引进成渝地区魔芋产业相关专家10余名。成渝地区都是魔芋研发高地,后期魔芋产业发展应整合现有资源,与县内龙头企业合作,进行新产品开发,形成更多样的沐川特色魔芋产品。将“沐川魔芋”品牌快速推出去,获得认可。在品牌持续推出方面,加快富硒认证,研发特色富硒魔芋产品。

2.1.3  办好魔芋科普馆和科技示范园研学基地,推动魔芋产品消费

提升魔芋产品消费的前提是让更多的人了解魔芋产品的功能,认识魔芋是一种健康的食品,因此魔芋知识科普和研学是重要的途径。沐川县原来就有科普和研学基地,现在在政府支持下已经完成了魔芋科普馆和科技示范园研学基地的升级打造,下一步应加强宣传,提高魔芋科普研学知名度和吸引力。

2.2  出台鼓励扩大基地面积的措施

基地建设在产业发展初期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后期为了扩大基地建设规模,应在现有政策基础上加大支持力度,鼓励更多散户进行种植,鼓励白魔芋及花魔芋等本土魔芋种在中高海拔山区的种植,多层面扩大种植面积。

2.3  支持加工企业发展

底堡乡原有的初加工厂存在设备陈旧、原料吞吐量偏小等问题,2022年已经影响沐川县原料的消化。随着魔芋基地面积的不断扩大,沐川县内原料及时消化的需求将会更加突出,需出台相关政策,尽快建成2~3家初加工企业,扩大鲜芋加工及精粉生产。继续支持龙头企业研发新产品,同时支持企业进行出口和国内双循环发展。

2.4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三产融合发展是任何行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程度后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魔芋行业尚缺乏三产融合发展模式。沐川魔芋要做大做强必须要重视三产融合发展,需在现有基础上整合资源,争取率先打造全国魔芋行业首个三产融合强县。

3  措施

3.1  实施魔芋扩量,强化统筹规划

政府统筹规划,从栽培品种、种植户发展及種植模式3个方面入手,多举措助力沐川魔芋扩量。1)在栽培品种上,除维持现有珠芽魔芋基地建设补贴外,制订白魔芋及花魔芋规模种植补贴方案,推动中高海拔山区白魔芋及花魔芋种植。2)在种植户发展方面,支持大户进行生产,同时制订新的政策方案,积极引导和支持散户种植,吸引当地农户利用房前屋后空地进行魔芋种植。3)在种植模式探索方面,除原有的“玉米+魔芋”“竹林+魔芋”模式外,因地制宜开展果树及林木等多种模式套作,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

3.1.1  加快新品种研发力度

通过科学规划,加大优质品种的研发力度,开发适宜高中低海拔种植及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种植的魔芋品种,力争尽快实现规模效应。依托现有资源,依托现有科技园、科技小院等场地进行科技研发。1)通过对现有的优质品种进行筛选,从中选取优良单株进行繁育,通过不断的单株选择筛选适宜沐川种植的优良品种,争取3年内选出10个适宜沐川种植品种,并在县内大力推广,促进魔芋产量和品质提升。2)利用现有资源,选取抗病性强、品质好的资源进行杂交,创造新品种,争取5年内创制2个以上品种并通过品种审定。3)尝试进行诱变育种,进行适宜沐川种植新品种的培育及快繁。

3.1.2  加强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服务体系建设

规模化流转土地的前提是要有整理好的土地,但沐川县原有土地存在零星分散而不利于流转的问题。目前,以底堡乡为主的部分乡村提前流转并整理好土地,再统一对外招标,很快就盘活了大面积的土地。这既解决了业主直接租地难的问题,又盘活了多数农民闲置多年的土地;农户除租金外,就地打工收益大增;集体经济也因管理费而增收。这种方式值得推广,并应用于下一步扩大现代特色农业(魔芋)示范区建设规模。

3.1.3  加快魔芋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争取政策支持,向上申请项目,加强基地生产道路规划建设,在1年内实现规模基地机耕道全覆盖。在每个规模基地范围内至少增加1个灌溉蓄水池和配套灌溉(喷灌、滴灌等)设施,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发展后劲,推动沐川魔芋高质量发展。

3.1.4  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强化组织推动

1)加强魔芋种植技术培训,提高芋农管护意识和技术。继续定期对魔芋种植大户及特聘农技员等群体进行种植技术培训,每年总结经验,更新沐川魔芋种植技术规程。2)加强现场技术指导,及时处理基地存在的问题。除现有的特聘农技员对种植基地进行定期指导外,根据种植户反馈问题,定期组织专家团队对魔芋基地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3)切实开展软腐病等重点病虫害的防控工作,及时科学处理,防止病害蔓延。依托现有的科技小院及科技示范园等科研中心,针对魔芋种植过程中易发生的病虫害问题进行观察和分析,制作病虫害防治手册,指导芋农及时科学进行处理,保障魔芋正常生长。4)科技服务产业,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沐川县应支持科技人员在魔芋良种培育、新型肥药、加工贮藏、疫病防控、设施农业、针对丘陵山地的机械化种植、土壤改良、粮芋复合发展等方面开展技术研究,形成系列化、标准化的魔芋种植技术成果包,以科技创新为传统产业赋能,助力企业做大做强。5)支持种芋越冬贮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对钢架大棚建设进行补贴,在种植集中的区域分类建设叶面果及小球茎仓储场地和加温排湿设施,保证种芋安全越冬。

3.2  强化加工生产能力,大力扶持龙头企业

目前,沐川县只有1个位于底堡乡的魔芋初加工厂,在商品芋大量收获季节无法保障全县所有鲜芋加工。沐川县应对初加工厂建立成本等进行摸底调查,出台初加工厂建立补贴方案,在生产用地审批等各个环节简化程序,加快建设步伐,大力支持初加工厂建立。在精深加工方面,大力扶持魔芋加工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带头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大对县内现有龙头企业——森态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政策扶持力度,并通过其为农户发展魔芋产业提供技术及保底收购服务来解决销售问题。同时,支持龙头企业打造魔芋品牌,以品牌开拓市场,形成市场优势,完善魔芋产业链。

3.3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3.3.1  拓宽魔芋特色产品营销渠道,加强宣传和维护

加强沐川魔芋特色产品宣传推介,提高产品形象。通过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宣传推介沐川魔芋特色产品,扩大沐川魔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3.2  制订安全生产规程,保证沐川魔芋品牌质量

充分利用“沐川魔芋”地理标志的保护作用,制订魔芋安全生产规程,明确魔芋种植过程中农药等使用种类及剂量,商品芋农残量标准等。制订魔芋种植溯源制度,保证商品可溯源,规范魔芋生产和市场营销秩序,保证沐川魔芋的品牌质量。

3.3.3  加强与电商的合作,搭建线上线下融合销售模式

加强与电商平台如拼多多、淘宝等的沟通合作,借力电商平台开拓魔芋特色产品的销售渠道。同时,通过互联网调节市场供需,搭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销售模式。

3.3.4  积极举办活动,打响沐川魔芋品牌

抓住沐川县大力创建“四川特色旅游名县”的机遇,积极举办各类旅游活动,打响沐川魔芋的品牌。可结合沐川旅游产业举办推介活动,如结合沐川竹海康养旅游举办康养特色活动,打造特色魔芋宴,助力魔芋销售。举办魔芋节、魔芋产业发展大会,让魔芋與旅游相结合,使沐川魔芋的知名度、美誉度更上一层楼。

3.4  整合优势打造全国首个魔芋三产融合强县

沐川县素有绿色明珠的美誉,康养是特色。魔芋是世界健康组织认定的十大健康食品之一。目前,沐川县已有3A级工业旅游区——森态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新建成的魔芋科技园,可在科技园内进行不同魔芋种植模式探索,完善民宿餐饮项目,增加娱乐设施,吸引游客。将科技园及森态源公司片区打造成为国内首家“科技+农业+旅游+康养”为一体的魔芋主题综合性旅游区,在科普旅游的同时带动消费,争取早日成为全国首个魔芋三产融合强县。

参考文献:

[1]  刘佩瑛.魔芋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2]  桑鲁燕,周桢,周小华,等.魔芋葡甘聚糖的研究现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6,7(4):1382-1386

[3]  潘为汉,张晓玲,李丹,等.威信县魔芋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J].云南农业科技,2022(6):56-57.

[4]  申曙光,曾望峰.健康中国建设的理念、框架与路径[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0(1):168-178.

[5]  PAN X F, WANG L, PAN A. Epidemiology and determinants of obesity in China[J]. Correction to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2021,9(6):373-392

[6]  LI Y, TENG D, SHI X, et 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recorded in mainland China using 2018 diagnostic criteria from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national cross sectional study[J]. British Medical Journal,2020,369(4):m997.

[7]  张群英.沐川县打造“中国魔芋之乡”的实践与思考[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22,24(5):69-72.

(责任编辑:敬廷桃)

猜你喜欢
魔芋产业发展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魔芋产业化,打开致富新大门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巨魔芋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魔芋腐乳发酵工艺优化
珠芽魔芋精粉的理化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