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雕塑艺术与城市公共建筑的融合设计研究

2023-11-05 15:48李子健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雕塑艺术公共建筑城市

摘 要:雕塑艺术主要是指一种三维空间建模艺术。现代城市规划工作中的相关工作人员在执行城市公共建筑设计与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将城市雕塑艺术与城市公共建筑进行融合设计,这样不仅可以使城市空间逐渐成为一个具有代表性和模块化的空间系统,而且还能赋予其独特的美感,顺应社会广大群众审美水平的提高,满足城市公共建筑形式丰富的需求。对城市雕塑艺术与城市公共建筑的融合设计方法进行研究,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更新的工作思想,探究将城市雕塑艺术与城市公共建筑有效融合的方案,挖掘城市文化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形式。这样既可以确保城市建筑与环境的完美融合,又可以凸显城市的文化遗产,让城市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

关键词:城市;雕塑艺术;公共建筑;融合设计

相关工作人员在探究城市雕塑艺术与城市公共建筑融合设计策略的过程中,要确保雕塑不能仅仅作为城市公共建筑中的景观结构,要明确城市雕塑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象征,其形态设计是不能与公共建筑分开的,这样才能利用优化后的工作方法,将城市雕塑艺术纳入城市公共空间中,并通过发挥城市雕塑艺术的实际影响,表达城市现阶段的一种非常普遍的审美观念,使城市文化更容易得到表达,更容易通过肉眼让社会广大群众进行理解。一方面,可以体现城市雕塑艺术表达自由和不受限制的特点;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雕塑艺术设计塑造城市形象,彰显城市文化。

一、雕塑艺术概述

雕塑艺术作为造型艺术中的一种,也被称为雕刻,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雕塑艺术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石膏、树脂以及黏土等各种可塑材料,或者木头、石头、玉石等可刻的硬质材料进行雕塑,进而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和可触的艺术形象。艺术创作者不仅可以借助雕塑艺术作品反映社会生活,而且可以运用其表达个人审美情感,赋予雕塑艺术众多含义。另外,现阶段的雕塑艺术并不局限于静态形式,雕塑艺术创作者为了使雕塑艺术紧随时代发展的趋势,会采取有效的方法走出雕塑创作工作室,在探索行为艺术和动态雕塑的基础上,延伸传统雕塑的概念,这样不仅可以扩大雕塑展览的空间,还能丰富雕塑表达方式和造型语言,以便彰显雕塑艺术作品的影响力。

二、城市公共建筑概述及其与雕塑艺术融合设计的积极影响

城市公共建筑主要是指社会广大群众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比较显著的为商业建筑和办公建筑,以及相应的科教文卫建筑等等。城市公共建筑不仅种类非常丰富,而且每一种建筑都与城市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公共建筑設计和建造者,需要根据城市发展背景和后续发展的实际需要对城市公共建筑进行优化提升,这样才能通过把控巩固公共建筑与城市文化关系的要点,推动城市向前发展。

另外,随着我国城市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市中的公共建筑数量也不断增多。在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城市中大量优秀且创意性较强的建筑应运而生,虽然可以满足社会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但是城市的公共空间在急剧缩小,进而影响城市的后续发展,导致城市公共建筑优化策略很难具有较强的前瞻性。与城市公共建筑有关的工作人员,为了在优化城市公共建筑的过程中,既可以拓宽建筑展示空间,又可以丰富建筑的文化内涵,可以将城市雕塑艺术与城市公共建筑融合设计,借此使城市建筑空间和谐分区,确保社会广大群众拥有充足的空间参与各种社会活动,还可以确保城市拥有足够的空间协调自己的环境,让城市公共建筑更好地反映城市文化,提高城市全面规划的水平。

三、雕塑艺术与城市公共建筑融合设计面临的问题

将雕塑艺术与城市公共建筑融合设计具有许多积极的影响,但由于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体,而一些具有落后工作观念的工作人员会在执行城市公共建筑设计和建造工作的过程中,将城市空间看作一个封闭的整体,在明确空间中各个要素按规律有机协调联系在一起的基础上,会通过判定空间局部环境的情况衡量城市空间环境的优劣,并没有考虑到城市空间是开敞的,没有明确城市公共空间应具有几何特征和美学特性。因此,雕塑艺术与城市公共建筑设计进行融合,还会导致城市公共建筑设计和建设工作出现一些问题。

虽然有些工作人员在全新的发展环境中了解到,将雕塑艺术与城市公共建筑融合设计可以迎合时代发展的趋势,但是由于他们并没有积极参与定期的培训或者持续改变工作理念,只会在现阶段执行设计和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参照一些比较典型的雕塑艺术作品,如北京长安街、上海世博园等,对其进行模仿,而不是根据城市本身具有的文化背景做考量,导致城市雕塑过于表面化。这样即便可以发挥雕塑工作拓宽城市公共空间的效果,也难以有效发挥雕塑作品宣传城市文化的作用。

另外,部分工作人员在执行城市雕塑设计的过程中,会过分注重创作的个性化,因此,会忽略城市雕塑的公共性。同样,这也会由于并没有完美地将城市雕塑与城市公共空间充分融合,被社会广大群众指责有悖于公众的精神期待。这样设计出来的雕塑艺术作品并不适合在城市公共空间内进行展示,发挥不了城市雕塑应有的作用。

四、雕塑艺术与城市公共建筑融合设计的正确方法

城市公共建筑优化工作者在社会发展新阶段利用更新的工作观念,将雕塑艺术和城市公共建筑融合设计,除了可以推动雕塑艺术的发展外,还能借助雕塑艺术的优势,节省城市公共空间,以多样的形式显现城市的不同文化,让城市在整体上彰显地域特色,让更多受众可以在优化后的公共空间内体会建筑空间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提高社会广大群众的体验感,满足社会广大群众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以下列举几种可供参考的雕塑艺术与城市公共建筑融合设计的正确方法。

(一)雕塑艺术与城市公园的融合设计

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工作者将雕塑艺术与城市公园融合设计,可以通过确定城市的主要休闲场所,在保障雕塑艺术的设计与环境高度协调的基础上,让社会广大群众在城市公园中欣赏自然景观和娱乐休闲时,既可以感受到公园景观的意趣,还可以在优化后的公园景观中,感悟雕塑艺术融入城市公共建筑的设计理念,进而了解不同的文化信息,推动城市公共建筑的顺利运作。例如,设计人员可以在运用雕塑艺术优化城市公园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在垂直空间建立视觉艺术中心,或者在雕刻色彩方面,应用精妙的色彩技巧,让雕刻的艺术作品具有一定的真实感,确保雕塑艺术与城市中的蓝天和白云以及公园其他环境要素充分融合。这样既可以避免景观雕塑泛滥,也可以使城市公园成为城市文化传承的重要部分。

以雕塑作品《双虎》为例,该艺术作品位于杭州西湖景区内,由于园内的虎跑泉是杭州市比较著名的名胜景点,并且有“虎跑泉原是南岳童子泉,神仙遣二虎搬其至此,為二虎刨地作穴而来”的传说,所以,雕塑设计者便为了对应虎跑公园的场景,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两尊猛虎。在雕塑艺术作品中,两只老虎相伴从山上踏步而来,前面一只俯首沉吟,后一只仰首咆哮。虎通体用流线型装饰纹样和圆形纹饰进行装饰,这些纹饰的灵感来源于商周青铜器的纹饰,使雕塑虎带有浓郁的古典风格。每当公园内人流量较少时,风起树响,鸟虫鸣叫,雕塑的两只老虎仿佛是从丛林中刚刚走出来一样,其强烈动感与安静的自然环境形成非常显著且张弛有度的呼应。这样既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效果,还可以借此让更多观赏者探究其中的相关故事,既可以通过加强雕塑艺术与城市公共建筑的融合设计优化城市公共空间,还可以借助优秀的雕塑作品传承和弘扬区域内的传统优秀文化。

(二)雕塑艺术与城市工业建筑的融合设计

城市工业建筑同样是现阶段城市公共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工业建筑是城市发展的基础,随着城市发展形成深厚的工业文化。随着时代的变革,城市在新时代社会环境中,更凸显宜居性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城市中的工业文化逐渐消失。城市公共建筑设计人员要想依据实际情况将雕塑艺术和城市工业建筑融合设计,那么便可以在雕刻的过程中使用工业元素,并在雕塑表面涂上金属色彩或采用金属材料,确保雕塑作品可以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这样既可以用优秀的雕塑作品象征工业经济辉煌的历史,还可以使其融入城市公共空间,逐渐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扩大工业文化影响。另外,设计人员也需要在利用雕塑艺术的过程中,确保切割边齿轮和矩形金属框架等与周边建筑的结构和线对齐,这样既可以促进雕塑艺术与城市工业建筑的设计融合,还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让设计的雕塑作品更好地融入城市的公共空间,避免其显得过于突兀,避免雕塑作品对环境中活动人群造成不良影响,让城市工业文化得以延绵。

以雕塑作品《未来》为例,该作品是苏州工业园区比较显著的地标作品,主要体现的形态是一只硕大的圆规。《未来》雕塑作品设计者将其设计成圆规的造型,主要是因为工业设计领域的大部分设计师常用的工具便是圆规,工作人员不仅可以运用其规划蓝图,而且还能用圆规创造未来,所以,设计人员想要借助优秀的雕塑设计作品传达“规划创造自己的未来”的理念。《未来》雕塑作品高达10米,拥有线条流畅的大红色圆环,衔接大地和天空,在怡人的自然景色中产生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来到苏州工业园区,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国际化大都市的气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耀眼的玻璃幕墙、冷冰冰的金属材质……人创造了现代都市,却仿佛又被冷漠的都市空间排斥。该作品就像一味调味剂,可以起到调节空间、平衡视觉的效果,使得建筑与人、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协调,起到不经意间打动人心、吸引路人的效果。我国城市公共建筑设计者可以以此为鉴,通过加强雕塑艺术与城市公共建筑的融合设计,发挥雕塑设计最大的应用功效,这样既可以宣传设计理念,又可以传承保护历史文化,还可以起到美化现阶段环境的作用。

(三)雕塑艺术与城市购物广场的融合设计

城市中的购物广场是城市在发展新阶段中重要的公共建筑。城市购物广场可以根据不同空间功能强调现代化,若相关公共建筑设计者可以将雕塑艺术与城市购物广场融合设计,并确保雕塑的设计颜色与广场建筑有一定的相关性,遵循景观空间均匀性的原则,那么不仅可以使雕塑艺术在环境空间中融入得更好,还可以使公共建筑的室内空间和心理环境得到整体上的优化,让购物广场商业功能得到丰富和增强,体现雕塑艺术与城市购物广场之间融合设计的重要性。例如,相关设计人员可以将雕塑艺术作为空间环境中的重要对象,通过利用其为商业中心的功能参数而服务,发挥雕塑艺术较大的应用功能。

以深圳壹方中心雕塑作品《龙》为例,商业街主入口广场设置“龙”的雕塑形象引导视线,可以与项目“一水激起千层浪”的主题相呼应,雕塑灵动的形态由负一楼地面一跃而起,跨越首层广场与下沉空间,好似穿梭盘踞在浪花之间般充满生机与活力。现代城市公共建筑设计者同样可以以此为鉴,在加强雕塑艺术与城市购物广场融合设计的过程中,通过把握区域要素,确保涉及的内容与综合性的主题相呼应,这样既可以使设计的雕塑艺术作品更能展现个性,还可以使其装饰的公共建筑更有社会影响力。

五、结语

在社会发展新时期,城市公共建筑设计工作人员将雕塑艺术顺利地融入城市公共建筑设计工作中,不仅可以切实地加强雕塑艺术与城市公共建筑的融合设计,而且还能借助雕塑艺术,满足城市公共空间整体审美能力不断提高的需求,更好地展现城市文化之间的差异,让城市在后续发展的进程中拥有可供其持续发展的建筑空间。另外,在城市公共建筑中融入雕塑艺术可以使雕塑艺术作品和城市公共建筑拥有一定的互动性,可以加强区域内文化传播的力度,优化区域内景观欣赏者对空间文化环境的视觉体验,深刻体现城市雕塑艺术与城市公共建筑融合设计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薛保华.雕塑艺术与城市公共建筑的融合设计[J].建筑结构,2022(4):162-163.

[2]黄庭晚.雕塑艺术与城市公共建筑的融合设计[J].建筑结构,2021(9):165-166.

[3]杨山青.城市建筑与雕塑艺术的融合设计[J].建筑结构,2023(3):176-178.

[4]谷锦玥.浅析雕塑艺术与园林景观的创新融合[J].明日风尚,2023(1):63-66.

[5]陶继锋.雕塑艺术设计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品鉴,2017(2):98.

[6]陶继锋.雕塑艺术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明日风尚,2017(1):51.

[7]李艳妮.室内环境艺术中雕塑艺术的应用探讨[J].艺术品鉴,2017(9):105.

作者简介:

李子健,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造型艺术研究(雕塑)。

猜你喜欢
雕塑艺术公共建筑城市
浅谈大型公共建筑电气节能及采取的节能措施
中西的绘画与雕塑
从欣赏的角度略谈雕塑艺术的特点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