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语文写作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2023-11-07 13:55陈曼瑞开封市静宜中学河南省开封市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14期
关键词:生活化初中语文核心

■ 陈曼瑞(开封市静宜中学/河南省开封市)

初中语文写作的生活化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形式,它把写作和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指导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体验生活,深入地思考生活,发掘生活中可供创作的材料,如此才不会空谈,抒发人生感悟,才不会缺乏感情。因此,在语文写作中要充分利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生活化教育,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初中教育是一个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素养,培养学生对语文写作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写作中来。在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的大环境下,应从提高语文的写作水平入手,提高其逻辑思维的水平,通过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创造思维和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2.有利于学生积累文化知识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中,对初中生的素养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提高学生的素养,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在短期之内就能实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提高初中生的核心素养,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在初中语文写作的教学中,应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能力,使其能够流畅地书写,体会中华的文化韵味,提高其核心素养和综合素养,为其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当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问题

1.缺乏生活化写作教学方式,忽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许多初中生认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是一门难以接触的学科,一是因为语文写作的知识实在是太难理解了,这让很多同学都有一种距离感,同时,因为大部分的语文老师都还在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法,每次上课都会有固定的讲课方式、提问等,在写作方面,没有采取生动的教学方法,造成大量的初中生失去对语文的兴趣;二是因为在初中语文写作课上,教师们忽略了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训练,教师们的教学仅仅是为了应试而进行的,使得他们的写作学习范围比较狭窄,削弱了学生的书写能力,忽略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造成了课堂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2.核心素养式教学体系不完备,工作落实不到位

目前,许多学校和家长都高度关注初中的核心素养教育,这些都是比较成熟和完善的制度,不过,许多学校在执行上还需要改进,许多初中都只保证了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的教育,而教育系统并不完善,这就造成了一大批问题。许多父母和学生都以为,仅仅掌握了相关的知识,所以许多教师只能“纸上谈兵”,缺少生活的课堂教学和探索,不注重对学习者进行开放的语文实践训练,导致许多学生只能掌握浅薄的知识面,无法创作出切合实际的、富有内涵的作品。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建立完善的学科核心素养,并适时实施,规范实施。在课堂上,教师要适时地运用生活教育手段,开拓初中生的知识面,使他们掌握更多的写作知识,提高他们良好的语文能力。

三、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语文写作生活化教学策略

1.联系生活与实际,拉近学生与写作学习的距离

初中写作的生活教育要求学生以客观的态度看待生活的各种资料,教师要教会他们识别有用的材料,转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让他们的作文更接近于生活,更好地适应现实,同时,还可以通过一些富有内涵的作文来帮助学生们对写作进行恰当的探索,使他们真正学会写作,理解写作,运用写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运用自己的兴趣和生活化的方法,来开启语文课堂的学习,讨论写作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这种方法来传授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它不仅能缩短学生与写作的联系,也能让他们体会到生活的学问,同时也能开阔他们的眼界,让他们了解许多新的写作素材。

在初中语文写作的教学过程中,各种写作的题型都有自己的特点,如:叙事诗要注重书写的真实性,信件的形式要采用信件的形式,小说应该是富有起伏和虚构的情节。这样,教师就可以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来教学,通过对人物、风景、事件等材料的运用,培养孩子的创作能力,开创一种适合学生自己的写作风格,例如,叙述中要注重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必须要有一种真情实感,让人产生共鸣,从而产生更好的作品。

2.构建核心素养教学氛围,培养学生语文写作水平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写作的教学方法也必须进行改革,全面落实素养教育要求,加强学生的语文能力,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化环境,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教师可以安排不同的写作小组来收集生活中的材料,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现自己的好材料,运用较好的主题材料,加强讨论,激发学生们对写作的讨论,使许多没有创意的学生有了新的思路。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代语言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视频、PPT等形式丰富了语文写作的内容,给了他们新的创作灵感,让他们在学习课件、视频的同时,也能与周围的同学、老师进行探讨和沟通,从而提高了语文写作的教学质量。

比如,在教学初中语文《济南的冬天》的时候,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散文的主题当作写作的必要条件,使学生在写作中自由发挥,从而使其写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通过看相关视频和 PPT,让学生们一起讨论和交流自己的想法,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们可以撰写诸如“四季”“人生”等主题文章,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搜集各种创作的灵感和方式,为他们寻找合适的写作风格。运用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写作的学习不再限于浅显的语言,而是达到了“共赢”“多赢”的目的。

3.注重学生主体发展,培养学生文化基础

培养初中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的意识,这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的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更接近于生活,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往往会比一些惊世骇俗的事情更加感人。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好奇心要比其他阶段的学生强烈得多,而这种好奇心可以刺激他们的求知欲,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初中生的这种特点,突破传统的写作教学方式,解除对学生思想观念的束缚,解放他们的本性,解放他们的身体,让他们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大自然,让他们体会到生活的快乐。

比如,在教学《苏州园林》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在学习中国的传统建筑和江南特有的建筑艺术的时候,也能让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本文的指示次序,并根据空间次序来书写一件错综复杂的事情。教师可以在下课后安排写作,让学生用一种语言来描述一个特定的生活事件,根据这段文字的指示次序来写,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们学会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使其更贴近生活,提高其说明文写作能力。

4.增加学生素材积累,提升学生写作技巧

在初中语文写作课上,因为初中生缺乏生活体验,以他们的生活经历,很少有深度的作品,而且经常会在写作中暴露自己的不足,这会给学生将来的发展和教师的教育水平造成负面的冲击。“生活化”的写作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为师生们解决了这个问题。这种写作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培养写文章的好习惯,在学习过程中,记录一些有趣的事情,记录一些有意义的事件,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优美的词和句,可达到丰富学生自身语言词汇储备的目的,为了更好地节约写作的时间,有助于学生们在写作中多收集一些材料。

以七年级上册的《紫藤萝瀑布》来说,本文从“紫藤瀑布”的壮丽与“藤蔓”的宿命中,向读者讲述了一段故事:人的一生总有一些坎坷和挫败,但是,生命的河流永远没有尽头,我们要学习如何在逆境中逆流而上,书写出绚丽的人生。教师让学生们通过阅读文章找到自己喜爱的语句,并从修辞手法和词汇的使用两个方面来说明这个词的优点,并将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以便让学生们对本文的深层意义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增加学生们对字词和句型的累积,丰富自己的材料。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安排一篇主题为“我眼里的花朵”,让学生们用符号来表达自己的作品,运用自己的联想,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觉和体验。

5.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要想把作文写好,首先要有好的构思,要有好的环境,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写作环境进行正确的理解。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之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情况,给他们创造一个适合自己的写作环境,让他们注意观察身边的环境。同时,教师也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一次写作交流活动,让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上阅读和解释自己的作品,从而增进师生的沟通。教师发现在每个学生的作品中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教师会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并且会对那些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通过训练,提高了学生的洞察力和语文表达的能力,从而促进了他们的创造性思考。

以八年级的下册《敬畏自然》来说,它是一篇讨论性的文章,整篇文章以议论为主,充分展现了作者“敬、爱、惜、惧”的心理历程,它既是对大自然的力量和奥秘的崇敬,同时,也表现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理解,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的一种合乎情理的、人性化的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们认识到“敬畏自然”的意义和“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的真正意义。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份阅读后的感想,并根据自己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看法,在下次上课时,挑选一些好的作品与大家一起分享,让同学们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谈到与自然有关的事,通过对人与自然的认识,使所有的学生都有一个质的飞跃。

6.挖掘生活中的写作素材,提升语言的运用能力

初中语文写作的生活化,要求教师善于指导,要善于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记录,发掘生活中的材料,使用生动的文字来提高语文应用的水平。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学习哪种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哪种文字可以被选为美丽的句子,怎样用各种风格的文字来记载自己的生活。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使用语文,充实材料,提高自己的语文写作水平。

比如,在讨论《学写游记》时,要把握其特征,描绘风景,此时,笔者带领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根据自己的旅行经验,回忆游览过的风景、名胜古迹、民俗、民俗等,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写作材料,也可以把旅行中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想法记录下来;最后,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文章后,让自己的作品变得更流畅,语言使用更精确,更简洁,从而增强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

7.创设生活化的写作情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为他们创造一个生动的写作环境,可以是在语文写作的引入过程中,用日常生活的一些问题情景来激发他们的思维;还可以在课堂上用真实的例子来创造一个情景,让孩子们能够从这个过程中体会到生活。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感情经历,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让他们的写作更富有感情。

比如,在教授《学写故事》时,要求同学们在故事的核心事件上,明确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因此,在写作课上,笔者会给学生们创造一个故事环境,让他们在主题上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接龙式”的创作,尽量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完善;又或是营造一个适于同学进行创造的生活环境,通过把所见和所听的故事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8.开展生活化的教学评价,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教师的教学评价在指导学生的写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的教学评价应具有较强的生活化,既要使评价的语言生动,又要使用浅显的语言和文字来评论学生的写作;教师不仅要对教学方法的运用、语言的表达、布局等进行评价,还要注意发掘他们的优点,肯定他们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感受生活,赞扬他们在写作中体现了生活,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自信心。

总之,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写作教学要求教师在新的教育观念下,创造一种适合于学生的写作环境,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下,培养学生的生活写作;同时,要让学生们更多地投入到创作中,注重实践,注重美学观念的养成,提高思维和语言应用的技能,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生活化初中语文核心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