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电影讲解员“我是你的眼”

2023-11-09 20:28王喆宁
环球人物 2023年21期
关键词:蒋家讲解员盲人

王喆宁

杜诚诚

“两架快艇在海面上飞驰。船上的人个个拿着武器,其中一人向大货轮发射了一枚火箭弹,船上立刻响起了雷鸣般的警报声……”

2018年6月1日,盲人电影讲解员杜诚诚为武汉市盲校的孩子们解说电影《战狼2》。电影节奏很快,画面紧凑,动作场景多,杜诚诚几次觉得快要跟不上电影的速度。讲解完2万多字的稿件后,她已经出了一身汗。

事实上,杜诚诚并不是一名普通的讲解员。11岁时,她被查出患有神经性纤维瘤,上大学后因一场病变导致左腿高位截肢。如今,她是武汉市青山区新沟桥街道蒋家墩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

2010年,蒋家墩社区设立了盲人电影院,杜诚诚积极报名参与讲解工作,经过培训后成为盲人电影专场讲解员。“这份工作不仅让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升,也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了我。”杜诚诚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从《山楂树之恋》开始

蒋家墩社区会议厅里,有一块投影幕布和一套音响设备,旁边的桌子上摆放着一台电脑和会议麦克风。这就是杜诚诚最初为盲人讲解电影的地方。

当武汉市残联要为每个社区建立盲人电影院时,身为社区残疾人协理员的杜诚诚得知这一消息,立即报名,顺利成为一名盲人电影讲解员。“我比较了解残疾人需求,也想成为一名志愿者,帮助有需要的人。”

当时,盲人电影讲解员很少。因为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杜诚诚只能靠自己摸索。她讲解的第一部电影是《山楂树之恋》。“2010年中秋节前,这部电影上映,正值盲人电影院筹建,我就想把这纯美的爱情故事给盲人朋友讲出来。”杜诚诚说。

为了准备讲解稿,杜诚诚国庆节7天假期都待在家里,从早到晚地写稿。如何用文字把画面展示出来,激发盲人观众的想象力,是她面临的一大难题。“我没有经验,只能每天早上起来就看电影,边看边写,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杜诚诚说。

有时候,电影中的无对话场景很长,但需要表达的内容不多;有时候对话间空隙很短,却需要表达很多内容。杜诚诚发现问题后,尝试给每分钟电影画面配一段相应时长的讲解。“1分钟的电影画面要来来回回看很多遍,然后花一个多小时完成讲解稿,之后再闭着眼睛听一遍。”

即使准备很充分,杜诚诚在第一次讲解时还是十分紧张,“感觉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放映厅里灯光昏暗,大屏幕上放着电影,杜诚诚坐在桌子前,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脑屏幕,配合着电影节奏娓娓道来:“两人走到一条河边。老三去牵静秋的手,静秋连连后退。无奈之下,老三只好找了一根木条,于是两人各牵着一头过河。老三的手顺着木条向下滑,木条上的距离越来越短。最后,老三牵到了静秋的手,得意地闷着笑……”

电影放映结束后,杜诚诚才松了一口气。“吃饭的时候,我听到盲人朋友在讨论电影情节。通过我的讲解,他们能看懂电影,被故事所打动,这让我很欣慰。”

对杜诚诚来说,选择合适的影片也不容易,“盲人朋友对一些电影不感兴趣,后来我发现他们比较喜欢贴近生活的电影”。此外,遇到历史厚重的电影,比如《建国大业》《建党伟业》,杜诚诚会翻阅和查找大量资料,将背景知识插入讲解稿,一并介绍给观众。

“包括电影的导演,是哪个厂制作的,我有时候也会把它講出来。”杜诚诚说。

时间久了,杜诚诚总结出一套讲解方法:首先是选片,选好后自己闭上眼睛听一遍电影,把听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之后再反复观看影片,开始写解说词,最后自己再闭上眼睛听一遍,看看是否有遗漏的细节。

这项工作通常要提前1个月开始。杜诚诚讲解一部电影,经常需要修改几十遍,最终写出几万字的讲稿。

“更想为别人撑一把伞”

杜诚诚能坚持十几年为盲人讲解电影,与她的个人经历分不开。

小时候,杜诚诚的腿上长了一个肿块。起初,她和家人都没有在意。“由小到大肿块越长越大。刚开始,对生活影响不大,但有些影响走路,我跑步也比别人慢。之后,我的两条腿变得一粗一细。”

11岁那年,因为腿肿得越来越严重,杜诚诚去医院看病,被诊断为神经性纤维瘤。当时,她感觉“天都要塌了”,完全不敢想象未来的日子,充满迷茫和绝望。“虽然神经纤维瘤是良性的,但做手术把它切掉也很容易复发。”

从那时起,杜诚诚的人生轨迹彻底被改变。在上学期间,她做了很多次手术。回忆起那段经历,杜诚诚说:“在我成长过程中,是父母的鼓励与陪伴让我度过人生阴霾,老师和同学也都给予我很多帮助。”

为了给杜诚诚看病,母亲放弃了工作,一路为女儿寻医问药,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不放弃;每次做完手术回到学校,老师会安排女生陪杜诚诚上厕所,还会给她安排进出方便的座位……

杜诚诚(左二)正在讲解电影。

盲人朋友在杜诚诚的帮助下“看”电影。

在身边人的鼓励下,杜诚诚没有放弃拼搏,一直努力学习。2005年,她考入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大一下学期还被评为学校“首届十佳青年”。

就在杜诚诚逐渐适应大学生活时,命运再次和她“开了个玩笑”。因为第三次手术失败,导致她的左腿病变,髋关节脱位,膝盖也不能打弯,只能依靠拐杖和轮椅生活。她不得已只能休学。

这给杜诚诚带来巨大打击。“当时我真的很焦虑,情绪波动也越来越大。”很长一段时间,她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自己为何而努力。直到一年后,武汉市统一招聘残疾人社区工作者,她想到自己的经历,于是下决心报名。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更想为别人撑一把伞。”杜诚诚说。她顺利通过笔试和面试后,成为蒋家墩社区的一名残疾人协理员专干,帮助他们办理相关证件等,成为残疾人和社区沟通的重要桥梁。她重新拾起过好生活的信心。工作细碎繁杂,但她能接触到更多人,也可以自食其力。

在工作过程中,杜诚诚一直没有放弃学习。“我不想让遗憾伴随我一生,于是通过参加自学考试考取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工商企业管理本科学历。”

2009年,20岁的杜诚诚再次经历变故——纤维瘤压迫髋关节,腿骨脱节,她每天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呼吸都会产生痛感。为了不再受疼痛折磨,她不得不接受截肢手术。

“当时我们找了好多家医院,都被拒绝了。因为截肢要切断动脉,如果大出血,可能连手术台都下不了。”杜诚诚回忆道。正当父母为她的病情感到心焦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医生范里表示愿为杜诚诚做这台手术。

杜诚诚的父亲是军人出身,20岁不到就曾走上战场,历经了炮火硝烟的洗礼。在手术前,为了鼓励女儿,他第一次讲述了自己上战场的经历。“我从父亲和范医生那里获得巨大动力。当时躺在手术台上,我想,如果我能活下去,一定要像这位医生一样尽力去帮助别人。”杜诚诚说。

手术后,杜诚诚在医院住了57天,母亲一直陪伴左右,悉心照顾她。杜诚诚虽然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但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从未叫过一声疼,流过一滴泪。

“不完美”也能创造精彩人生

做完截肢手术仅3个月,杜诚诚再次投身于社区工作,讲解电影。因为不能久坐,她经常趴在床上写稿,一写就是一两个小时,手臂压麻了就换个姿势继续。

因为刚上映的电影只能在影院观看,杜诚诚为了写讲解稿,需要看很多遍,把情节记在脑子里。为此,她经常带些吃的,“泡”在电影院。每次久坐,她都需要不停拍打腰部和大腿来缓解身体的酸痛。

杜誠诚在武汉市残联举办的残疾人音乐党课上发言。

杜诚诚一直坚持为盲人讲解电影,也收获了很多暖心的反馈。一次讲解完后,一位盲人老师傅激动地对杜诚诚说:“我上次看电影时,还是十几岁的孩子,已经有30多年没看过电影了,今天能重新看电影,真的非常开心。”

还有一次,杜诚诚到一所盲校,为孩子们讲解电影《特别的爱》。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叫谷雨的智障男孩,非常喜欢打篮球,在他人帮助下,从街道篮球赛打到全国特奥选拔赛,一步步融入社会、改善心智的励志故事。

结束后,一位小朋友站起来发言说:“就算你我都不完美,但是我们通过努力,一样可以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杜诚诚听后,十分感动,自己的讲解不仅为盲人朋友带去正能量,也能让他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除了担任盲人电影讲解员外,杜诚诚还参与很多社区工作。“我会参加一些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教育等思想道德领域的会议。去年 11 月,武汉市残联换届,我有幸对政策层面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比如残疾人医疗保险扩容等,现在残疾人因疾病住院、意外住院,都可以报销了。”

十几年来,杜诚诚从未放弃努力,还考取了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社会工作师证书。“以后如果有机会,我还会考取更多证书。”杜诚诚说。

杜诚诚

1989年出生于湖北,现为武汉市青山区新沟桥街道蒋家墩社区残疾人协理员,二级心理咨询师、助理社会工作师,曾被评为2018年度全国十大杰出女性人物。

猜你喜欢
蒋家讲解员盲人
盲人取袜
博物馆当讲解员
蒋家林作品
怎样当好讲解员
我当小小讲解员
随声附和的盲人
自首的盲人
杨家有只羊
盲人节
我是小小讲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