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PV诊断中VNG的应用及发病风险模型的构建

2023-11-10 01:07徐静徐梦怡张倩倩周俊山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23年5期
关键词:管型眼震耳石

徐静, 徐梦怡, 张倩倩, 周俊山

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南京 210006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指患者头部运动引起的短暂性眩晕症,其诊断主要依据体位变化引起的典型性眼震,准确判断眼震的方向具有重要意义[1],而裸眼状态下微弱的眼震难以被发现,因此,BPPV在临床上容易误诊和漏诊[2]。近年来,随着眩晕相关诊断和治疗设备的不断发展,视频眼震电图(video electronystagmography,VNG)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VNG通过数字视频记录技术可定性和定量分析眼震的临床特征,准确定位受影响的半规管,判断眼震方向、大小和持续时间[3],故本研究对不同类型BPPV发病风险模型进行了构建,探讨BPPV发病风险的相关因素,分析VNG对BPPV不同类型眼震和前庭功能的诊断,旨在为临床对BPPV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1年10月—2022年5月就诊的BPPV患者64例,其中男25例,女39例,年龄(50.12±10.03)岁,病程(20.29±5.07)天,其中左侧发病29例,右侧发病35例;BPPV前半规管型5例,后半规管型32例,水平半规管型27例。根据BPPV诊断标准[4]将BPPV患者分为原发性组(n=52例)和继发性组(n=12例)。纳入标准:①符合BPPV诊断标准;②急性起病,有仰卧转向、仰卧坐起、躺下、低头和弯腰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动伴有反复眩晕和其他植物神经症状;③无鼓膜穿孔、炎症和耵聍栓塞;④变位试验符合相关诊断标准[5];⑤均为单侧、单一半规管病例。排除标准:①中枢性眩晕、脑血管疾病;②严重脊柱疾病;③严重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④无法配合研究。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知情同意。

1.2 VNG检查方法

参照王泉等[6]步骤检查VNG。采用戴孟特(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Vo425前庭功能检查系统进行Dix-Hallpike变位和Roll滚转试验,根据眼震的特点进行诊断。其中,Dix-Hallpike变位试验要求检查者站在患者身后,双手握住其头部,将其旋转到患侧45°,并帮助其快速转换到仰卧位,询问患者是否有眩晕,并观察眼震。Roll滚转试验要求患者仰卧,头部用木板斜垫,使上身与水平面成30°角,头部快速转向一侧90°,然后转向中间位置,后快速转向另一侧90°,询问患者是否头晕,观察患者在3个头位时是否有眼震。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行裸眼及VNG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VNG检出率。所有患者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性别、年龄、家族疾病史、听力学检查,以及头部、椎动脉和颈椎影像学检查,重点对患者的既往疾病史进行询问,包括前庭神经元炎、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及耳科手术史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青年及中老年年龄标准划分:青年18~45岁,中年45~60岁,老年≥60岁。使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7]评估患者精神心理状态。采用疲劳严重度量表[8]测定疲劳状态。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VNG与裸眼BPPV检出率的比较

VNG的后半规管型、前半规管型和水平半规管型BPPV检出率均高于裸眼检查(P<0.05;表1)。

表1 VNG与裸眼BPPV检出率的比较 例(%)

2.2 BPPV发病风险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继发性组过度疲劳、合并中耳疾病、全身疾病、脑力和体力劳动、精神和心理因素患者占比均高于原发性组(P<0.05;表2)。

表2 BPPV患者发病风险的单因素分析 例(%)

2.3 BPPV患者发病风险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

将以上有差异的因素作为自变量,以BPPV患者发病风险为因变量,Logistics回归分析构建BPPV发病风险模型的影响因素为过度疲劳、合并中耳疾病、脑力和体力劳动、精神和心理因素(P<0.05;表3)。

表3 BPPV患者发病风险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

3 讨 论

目前,BPPV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有研究表明,内耳损伤可致耳石功能改变,导致BPPV。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建议对患者的内耳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患者前庭功能是否正常,从而改善预后[9]。本研究调查结果表明,继发性组过度疲劳、合并中耳疾病、全身疾病、脑力和体力劳动、精神和心理因素患者占比均高于原发性组;Logistics回归分析构建BPPV发病风险的影响因素为过度疲劳、合并中耳疾病、脑力和体力劳动、精神和心理因素。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对患者的中耳疾病合并症进行治疗,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抗焦虑治疗,以改善其不良心理和精神状态。

近年来,VNG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可通过红外摄像机和数字视频实时记录不同体位下的眼动图像和典型位置性眼震特征,并可播录眼震的大小、方向和持续时间,进行有效的数据存储和回放;通过计算机对眼动轨迹和参数进行分析,提高诊断准确率。本研究结果显示,后半规管型、水平半规管型BPPV患者VNG检出率显著高于裸眼检出率,说明VNG可检测出裸眼无法识别的微弱眼震。后半规管眼震的特点是患者头部向患侧旋转45°并迅速躺下,头部悬浮在床下,与水平面保持30°角,患耳面向地面,导致眼球发生扭转性眼震;当患者回到坐位时,眼震方向发生逆转[10]。管结石症眼震椭圆囊囊斑上的耳石颗粒脱落后进入半规管管腔,当头位相对于重力方向改变时,耳石颗粒受重力作用相对半规管管壁发生位移,引起内淋巴流动,导致壶腹嵴帽偏移,从而出现相应的体征和症状。当耳石颗粒移动至半规管管腔中新的重力最低点时,内淋巴流动停止,嵴帽回复至原位,症状及体征消失,其持续时间<1 min[11]。嵴帽结石症眼震椭圆囊囊斑上的耳石颗粒脱落后黏附于壶腹嵴帽,导致嵴帽相对于内淋巴的密度改变,使其对重力敏感,从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及体征,其持续时间≥1 min[12]。水平半规管眼震特点是双侧移位试验中管结石症眼震,可引起向地、背地性水平眼震,持续时间<1 min;嵴帽结石症眼震可引起持续时间为≥1 min;部分患者仅出现眩晕,无眼震,原因是耳石的数量太少或太分散,无法达到足够的病理刺激[13]。因此,应结合临床症状和发病风险的影响因素同时进行综合判断。

综上所述,过度疲劳、合并中耳疾病、脑力和体力劳动、精神和心理因素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病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VNG对患者后半规管型、水平半规管型眼震和前庭功能的诊断准确性高于裸眼检查,但仍存在一定漏诊和误诊,需结合患者发病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猜你喜欢
管型眼震耳石
耳石症复位后避免侧卧
头晕/眩晕的病史采集及眼震检查(续)
耳石症患者后管复位治疗成功后头晕症状临床观察
视频眼震电图在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中的应用
你了解耳石症吗
绝缘管型母线改半绝缘管型母线的工程应用
尿沉渣中蜡样管型与不同类型肾小球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眩晕伴Burn眼震一例
耳朵生病也会眩晕
管型结构物维修摩擦叠焊设备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