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编研产品用户在线阅读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2023-11-12 19:32王向女葛帅敏
档案与建设 2023年9期
关键词:档案编研影响因素用户

王向女 葛帅敏

摘 要:基于档案编研相关研究成果,文章构建了档案文化编研产品用户在线阅读意愿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并通过问卷数据对影响因素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内容质量是影响用户感知有用性的关键因素,推广质量是影响用户感知易用性的关键因素,呈现质量正向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用户满意度、感知娱乐性和社会影响直接正向影响阅读意愿。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档案文化编研产品用户在线阅读意愿的策略,为档案更好地参与社会文化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档案编研;在线阅读;影响因素;用户

随着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的应用,档案编研产品逐渐“从孤芳自赏走向社会大众”[1]。档案编研主体范围不断扩大,选题社会化趋势显著增强,产品传播途径更加多元化,产品形式也呈现多样化特征。近年来不少学者围绕新媒体环境下提升档案编研产品的传播效果[2]、新技术环境下档案编研理念的优化[3-4]做了探索研究,也有一些学者从用户角度出发探索了档案编研产品利用的驱动因素[5],已有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全面,为本研究奠定了较好的研究基础。在线阅读档案文化编研产品方便快捷,更加贴合公众碎片化休闲特点,对社会场景的适应力和公众休闲生活的渗透力也更强,是目前公众阅读档案文化编研产品的重要方式。本文结合当下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特征以及公众阅读习惯,拟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从用户视角出发进一步探索和梳理用户在线阅读档案文化编研产品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构建档案文化编研产品用户在线阅读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为提高档案文化编研产品质量提供相应借鉴,同时为档案文化编研产品在线阅读潜在用户转化效果的提升提供有益参考。

一、 潜变量提取与研究假设

1. 潜变量提取

本研究在广泛查阅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取并整合了以往学者相关研究成果中有关用户阅读档案文化编研产品的影响因素,包括取材权威性、内容趣味性、新颖性、故事性、宣传范围、文案排版等,结合领域内相关专家意见进行调整,最终获得32个测量项。结合概念语义归类和已有成熟研究,引入技术接受模型(简称TAM模型)、信息系统成功模型(简称D&M模型)等模型中的相关变量作为上位概念,根据已有研究的成熟量表调整测量项概念表述,最终形成9个潜变量,如表1所示。

2. 研究假设

(1)内容质量、推广质量和呈现质量相关假设

信息质量是D&M模型的六大要素之一,本研究中对应档案文化编研产品的内容质量。内容质量是指档案文化编研产品内容的权威性、新颖性、故事性、趣味性等。用户在线阅读档案文化编研产品时往往会被新颖有趣的内容吸引,阅读资源内容质量越高,就越容易感知到资源的有用性和易用性。推广质量在本研究中主要涉及相关主体推广档案文化编研产品的渠道、范围、方式、成本投入等提升推广效果的指标。通常来说推广质量越好,用户对于该品牌的了解越多,从而能够更好地衡量推广资源对自身的有用性,也能够更加方便用戶了解获取资源的渠道。呈现质量是指阅读资源的呈现方式、呈现功能以及视觉审美等方面的好坏,档案文化编研产品的呈现质量越高,用户越容易感知资源的有用性和易用性。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

H1a:内容质量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

H1b:内容质量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

H2a:推广质量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

H2b:推广质量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

H3a:呈现质量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

H3b:呈现质量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

(2)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用户满意度、阅读意愿之间的关系假设

用户在阅读档案文化编研产品时往往能感知其有用性,尤其当用户在高效、便捷的条件下阅读资源时,会更容易意识到阅读资源的价值,从而对档案文化编研产品产生更加友好的态度,良好的态度则更容易促使用户产生阅读意愿。结合本研究情境,感知易用性,包含用户阅读理解能力与阅读内容的适配性、档案文化编研产品的可获得性和易获得性等方面的认知;感知有用性指阅读内容对丰富知识储备、文化生活、提升道德修养等方面的预判;用户满意度指对内容阅读或使用感受的满意程度;用户阅读意愿指用户愿意进行更多相关阅读或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向他人推荐相应产品。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假设:

H4: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

H5: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用户满意度;

H6: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用户满意度;

H7:用户满意度正向影响用户在线阅读意愿。

(3)感知娱乐性、社会影响与用户在线阅读意愿之间的关系假设

感知娱乐性是指用户在线阅读档案文化编研产品过程中感受到的趣味性,产生的愉悦感。Davis于1992年将感知娱乐性这一概念引入TAM模型,不同于外部动机的有用性和易用性,娱乐性作为内部动机能够直接对用户意愿产生正向影响,且影响效果更为明显。可以推断,用户在阅读档案文化编研产品过程中体验到的愉悦感越多,则会更加愿意进行档案文化编研产品在线阅读。社会影响是指社会环境对用户接触或阅读档案文化编研产品产生的压力或动力,例如所处的文化环境、身边的意见领袖等都可能对用户的阅读意愿产生引导作用,在身边文化氛围、朋友或意见领袖的积极影响下,用户会更容易产生阅读档案文化编研产品的意愿。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

H8:感知娱乐性正向影响用户在线阅读意愿;

H9:社会影响正向影响用户在线阅读意愿。

综合考虑以上9个潜变量,结合各潜变量在相关模型中的影响效果提出相应的假设关系,最终生成了档案文化编研产品用户在线阅读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如图1所示。

二、 数据分析

1. 变量测量与样本研究

本次研究的调查问卷包括三部分,即调研背景及相关概念解释、调查对象基本信息、研究模型量表。量表中的题项皆来自已有成熟文献或量表,测量项以Likert五级量表进行展示,其中1代表“非常不符合”,5代表“非常符合”。

为保证调研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本次调研首先利用SPSS对小样本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确认模型适合因子分析,在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维度不吻合的个别题项进行删减、修改语义。2023年3月1日至5月31日进行的正式调研累计回收样本348份,剔除无效样本23份,获得有效样本325份。其中,男性占比36.31%,女性占比63.69%;年龄在18—45岁之间的比例为91.07%,学历在本科及以上的比例为96%,35.69%的人表示很少在线阅读档案编研产品,45.23%的人表示偶尔(每月)或经常(每周)在线阅读档案编研产品,数据分析主要采用SPSS和AMOS软件。

2. 信效度检验

信度检验通常将Cronbach’s alpha系数作为判定指标,通常认为Cronbach’s alpha系数须大于0.7,越接近1则信度越好。本研究模型中9个变量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值均高于0.8,说明该量表的信度良好。效度检验首先通过SPSS26对因子进行降维分析,问卷KOM值为0.867,显著性P值小于0.001,表明比较适合做因子分析。然后通过因子载荷(Estimate)、平均方差提取值(AVE)和复合可靠性(CR)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显示,问卷Estimate值皆大于0.7,AVE值皆大于0.6,CR值皆大于0.8,表明问卷聚合效度较好。最后通过AVE值的平方根和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进行比较来检验问卷的区分效度,结果显示AVE值的平方根皆大于0.5,且大于所对应的变量相关系数,表明问卷区分效度较好,通过了效度检验。

3. 模型评估与路径分析

模型评估是指对建立的模型进行评价,以确定模型是否合理、可靠、适用于解决研究问题,并为实践提供参考。通常用评估模型的整体拟合度指标,如均方误差逼近度指数(RMSEA)、标准化拟合度指数(CFI)等评价模型的拟合度是否良好,结果表明CMIN/DF、RMSEA、IFI、NFI、CFI、IFI的值分别为1.625、0.044、0.961、0.904、0.960、0.961,模型拟合度指标皆在要求范围内,说明模型拟合度较好。

使用AMOS可以计算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和影响程度。结果显示,除了H1b假设的验证结果未能获得支持之外,其余11个假设均得到了验证的支持。此外,内生潜在变量的R2值表示它们被模型解释的程度,感知易用性的R2值为0.821,表明该变量的变异性能够很好地被模型解释,感知有用性、用户满意度和阅读意愿的R2值分别为0.353、0.460和0.517,说明这些变量的变异性也能够被模型解释。综合而言,该研究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三、 研究结论与启示

1. 研究结论

本文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取了9个潜变量和32个观测变量,对由此构成的档案文化编研产品用户在线阅读意愿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以下结论:

(1)内容质量是影响用户感知有用性的关键因素,但对感知易用性的正向影响不显著;

(2)推广质量是影响用户感知易用性的关键因素,且正向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

(3)呈现质量正向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

(4)用户满意度、感知娱乐性和社会影响直接正向影响阅读意愿。

以上研究结论对于未来打造档案文化编研精品、推动档案文化事业发展以及提升档案文化编研产品潜在用户转化效果均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研究启示

(1)深挖特色,着力打造优质档案文化编研产品内容

優质内容的价值衡量标志包括时空概念上快与新、对社会和物质发展的广度和深度的内容表达以及对事物权威性和专业性的表达。[6]一方面,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档案馆所保存的档案各具特色,相关主体在档案文化编研过程中应着重考虑选题的新颖性,结合公众文化需求与馆藏特色进行选题。如苏州中国丝绸档案馆对所藏的29592卷近现代丝绸档案进行数字化和深入挖掘,打造了苏州丝绸百年纹样档案公共数据平台,推出丝绸纹样档案专题数据库和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数字展览,充分展现了苏州丝绸档案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优质的档案文化编研产品内容还应当注重打造独特的叙事风格,强化故事性、新颖性、悬念性等编研思维,同时善于将编研内容与地域文化特色相融合。如“金山记忆”微信公众号将档案与上海金山区的饮食文化、节日文化、风景名胜相结合,通过故事化表达、丰富的档案材料论证、富有情感的文字和极具韵味的图片展现了金山历史文化的张力,形成了“金山记忆”独有的档案叙事风格。

(2)多媒并用,全面提升档案文化编研产品推广质量

高质量的推广是确保用户知晓和阅读档案文化编研产品的重要前提。问卷显示,推广质量对应的测量项得分均在4分以下,这表明公众认为档案文化编研产品的推广质量不高。一方面,相关主体应当通过多种媒介平台扩大档案文化编研产品获取渠道,将可以公开的档案文化编研产品通过档案馆网站主页、公众号菜单栏等平台公开目录、全文信息或创建档案文化编研产品数据库。另一方面,多媒体环境下,档案文化编研可以与知乎、抖音、微博等各类媒体平台合作,制作符合各媒体平台推广特点的宣传海报、短片、文案等,善于利用流量红利,借助平台联动,提高产品知名度。此外,相关主体可以根据馆藏特色或公众兴趣打造档案文化编研产品在线阅读品牌,利用多媒体共享平台进行品牌化推广,形成独特的档案文化编研产品在线阅读服务特色。

(3)技术赋能,增强档案文化编研产品在线阅读体验感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影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帮助用户营造出符合阅读资源主题的阅读环境,增强档案文化编研产品的阅读体验感。一方面,纯文字类型的档案文化编研产品优势逐渐减弱,公众更加倾向于现代科技带来的体验感。因此,相关编研主体应当注重创新产品形式,如上海市档案馆利用1.7亿幅数字化馆藏档案打造了上海历史“元宇宙”,公众通过“跟着档案观上海”数字人文平台可以体验虚拟现实空间中的上海历史文化;美国马里兰州档案馆奴隶制文化遗产项目利用数字人文技术将编研产品建设成面向公众的网络化基础研究设施,形成包括250个案例故事、数字展览、数据库与交互地图功能模块在内的门户网站,更加具象化地展示了被奴役群体的集体经历。[7]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档案文化编研产品权威性、揭秘性、知识密集性等特点,降低档案文化编研产品的阅读门槛,关注用户获取知识、社交分享等心理特征。档案编研在线发布平台可设置相应的资源收藏、标记、分享功能,建立讨论空间,方便用户分享交流和意见反馈;同时利用数据整合、数据关联、语义分析等技术在叙事中设置科普链接或实时智能搜索,帮助知识储备有限的用户更好地理解叙事内容。

(4)優化环境,培育档案文化编研产品在线阅读生态

在社会环境中,个体思想往往会受到群体的影响。首先,较为典型的就是“意见领袖”对用户的影响,尊崇的师长、信任的朋友以及崇拜的网络偶像等对档案文化编研产品的推崇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用户的阅读意愿产生影响,出于“看齐意识”,用户往往会将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档案部门可以借助官方媒体评选、表彰优秀档案文化编研产品,提高档案文化编研积极性。同时还可以与一些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楷模合作,举办特色活动,共同推广优秀档案文化编研产品。其次,相关档案部门可以与各级学校、单位建立合作,将档案文化编研精品纳入学生、各单位工作者的日常教育当中,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档案文化编研产品阅读氛围。最后,要优化档案政策环境,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档案法律法规中针对档案编研产品公开出版的规定较少,编研产品开放时间和出版方式不够明确,由此导致非档案人员难以获取编研产品,降低了社会公众进行档案文化编研的积极性。[8]应尽快出台有关档案文化编研的主体范围、服务范围、开放时间和出版形式等规定,在制度层面为档案文化编研产品在线阅读生态的培育保驾护航。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互联网+’时代的档案潜在用户研究”(项目编号:18CTQ035)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与参考文献

[1]陈智为.档案编研作品要从孤芳自赏走向社会大众——读《档案编研社会化论》有感[J].档案学研究,2005(5):53-55.

[2]苏君华,宋帆帆.参与式传播:档案编研成果传播的新路径[J].档案管理,2022(1):20-24.

[3]邵澍赟.档案编研出版中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场景与路径探究[J].档案与建设,2022(12):36-39.

[4]程媛媛,梁艳丽.档案编研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我是档案迷”丛书为例[J].档案管理,2021(2):50-51,53.

[5]邓君,于梦文,宋雪雁.数字时代档案文献编纂成果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20(3):23-31.

[6]魏璐芳.全员媒体背景下“内容为王”再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5):67-69.

[7]苏依纹.档案机构主导开发数字人文项目的方法探究——以美国马里兰州档案馆奴隶制文化遗产项目为例[J].浙江档案,2020(9):21-23.

[8]周林兴,韩永继.由“灰”到“白”:档案编研成果公开性转变探析[J].浙江档案,2020(4):18-20.

猜你喜欢
档案编研影响因素用户
试论档案编研成果的宣传利用
关注用户
浅析档案编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