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短视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运用及教育引导策略

2023-11-12 17:06周涵伟
关键词:抖音短视频大学生

摘 要:抖音短视频伴随移动互联网技术,以“音乐+视频+社交”的新颖方式深受大学生群体关注和喜爱。抖音短视频犹如一把“双刃剑”,既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广阔舞台、丰富素材和方法借鉴等契机,又冲击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导向性、话语权威性以及舆论环境可控性等。面对挑战,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分析利弊,打通线上线下,以选材新颖为切入、内容创作强发力以及其他策略推动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让抖音短视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更多正能量。

关键词:抖音短视频;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媒体时代,宣传思想工作要把握大势,做到因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我们要以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技术是推动新媒体发展的核心动力,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APP巧妙地贴合着移动互联网技术赶超搜索引擎和网络新闻,打破传统媒介的“传—受”关系,成为全媒体时代新星。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自2016年以来,抖音短视频秉持“得年轻者得天下”的定位理念,一经问世便受到大学生青睐。新形势下抖音短视频如果用得好,可以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增量”,释放正能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让抖音短视频不仅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与接收思想文化的“解渴”工具,更是影响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营养”平台。

一、抖音短视频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性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流量时代”,流量的本质是互联网用户的注意力。抖音短视频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爆红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值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重视和运用。

(一)大学生是使用抖音短视频的重要人群

作为网络新事物的最先感知者和使用者,18~23岁的大学生生长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环境中,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原住民”。浅显易懂的生活百科、拒绝焦虑的美妆分享、实用轻松的健身知识、有趣幽默的笑话段子、新颖奇特的特效滤镜,这都是大学生使用抖音短视频的兴趣点和关注点。留心观察校园生活,随处可见在课堂、食堂、运动场、宿舍刷抖音、拍抖音的大学生。抖音短视频拉近了媒体与大学生的距离,以“记录美好生活”的宣传理念瞬间吸引用户使用或创作,聚集了具有可持续性巨大流量。抖音短视频以势不可挡的气势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同时,也深刻影响着高校的日常教学活动、学生文化活动和校园生活环境。

(二)抖音短视频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抖音短视频之所以集聚大学生人气,主要源于专注年轻人喜好的定位以及契合大学生认知、心理和行为的需求。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用新媒体,找准抖音短视频的吸引力,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所在。

一是抖音短视频有机整合短视频、音乐、社交功能,契合当代大学生追求新奇的心理诉求。作为一款年轻人喜爱的短视频,抖音短视频在卡点音效、变脸道具、热门模板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改变了以往长视频内容冗长、枯燥无味的信息传播方式。用户只需动动手指,立即成为作品的创作者。同时点点关注、评论及转发,又成为信息传播的阅读者和搬运者。“90后”“00后”大学生有着天然表现欲望和探索新奇的基因,抖音短视频的出现彻底释放了压抑在他们青春期的情绪,以一种简单但被社会认可的方式为大学生提供记录生活和获取海量信息的平台,满足了大学生轻松自在地表达和展现自我的心理诉求。

二是抖音短视频运用算法技术进行知識的密集化传播,满足当代大学生渴望学习的信息需求。晒抖音、刷抖音、评抖音现象之所以成为当下大学生的生活常态,是由于大部分学生在抖音短视频算法推送机制下总能找到兴趣和需求。在大数据计算技术下,短视频平台根据用户个人关注和过往搜索、点赞与评论的记录,向用户连续推荐感兴趣话题以及过滤不感兴趣的内容。在浓厚兴趣加持下,“短而精”的学习资源以更高效便捷的速度吸粉无数,已然成为大学生获取和学习知识的新渠道。创作者使出浑身解数,利用动画配合文字解说、数据可视化技术、加速播放等方式产出知识,来帮助大学生理解和记忆内容,这一做法深受学生喜爱,迎合了大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

三是抖音短视频中引导性和鼓励性的推广活动,激发当代大学生情绪表达的体验需求。移动互联时代,“以个人为基本单位的传播力量被激活,打破了传统社会中不对称的、单向性的、局域式的传播生态”。抖音爆红以来,短视频平台运营更加注重全民参与感与体验感,及时更新特效、热度话题,举办视频计划等活动来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创作与参与。如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3周年国庆期间,抖音短视频推出“打卡美好中国”作品征集活动并投放红包作为奖励,吸引众多大学生参与;在第24个世界图书日,国家图书馆联手抖音短视频发起抖音图书馆系列活动,并上线了“抖音图书馆特效贴纸”号召全民参与阅读,获取新知;在抖音2022年开学季,抖音短视频联合清华、北大、复旦等知名高校推出100场公开课,人人可通过在线学习、互动、分享等体验名校课程,引发强烈反响;等等。

二、抖音短视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利”与“弊”

技术是一种手段和工具,“给人类的选择和行动创造了新的可能性,但却让处理这些可能性充满了不确定性。技术产生什么影响以及服务于何种目的,不是技术本身所固有的,而是取决于人们用它来做什么。”作为新媒体平台,抖音短视频的产生与发展趋势既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积极影响,也有负面效应。只有理性分析利弊才能抓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真正的“流量”。

(一)抖音短视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利”

1. 抖音短视频的普适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广阔平台

作为目前移动互联网行业的热门APP,抖音短视频低门槛创作、高效产出作品的方式赢得广大学生青睐,一人一手机,一人一抖音,就可成为传播中心。同时基于大用户量、大数据量、数据蕴藏价值高等特点,抖音短视频承载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信息渠道。在“休闲+学习”的网络氛围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借助抖音短视频平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创作和传播含有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的作品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例如高校官方、专家学者、高校辅导员、青年榜样等纷纷进驻抖音,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元素和新兴网络话语进行再创造,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力和亲和力。

2. 抖音短视频的开放性和快捷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素材

全媒体时代,只需动动手指,人人皆是记录者、参与者或传播者。在抖音短视频中,深受大学生追随的热门主题大致有科技教育类、生活分享类、影视剪辑类、正能量教育类、美食制作类、幽默搞怪类、好物推荐类等。其中正能量教育类、科教教育类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内容素材。短视频内容包罗万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精挑细选,下载、转发及收藏有价值视频,并对作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中历史人物、理论政策、价值观念等内容借助抖音短视频平台不再是生硬的文字陈述,而是图文并茂、视频解说、动画演绎等方式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大学生的视野。以“共青团中央”抖音官方账号为例,作品中含有大量蕴含爱国、敬业、诚信等思想,充分弘扬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素材支持。

3. 抖音短视频的互动性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提供方法借鉴

相较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抖音短视频背靠大数据精准推送技术,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单一模式,以建立高频次互动、高社交黏度赢得用户的关注。一方面平台运营主要采用“用户生产内容”模式,以生活化和接地气的特点为大学生奇思妙想提供平台,有效将教育性和娱乐性结合。便于学生接纳和传播的互动形式有效弥补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不足。另一方面平台主推的热门话题、用户挑战、特效体验等有意思的互动活动,充分调动了大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和方法创新提供参考与借鉴。通过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的作品展示,体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精神面貌。寓教于行和寓教于情的互动方式以及教育人、引导人、打动人的优质素材不断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输送能量,进一步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提供学习示范。

(二)抖音短视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弊”

1. “刷屏成瘾”带来的高频快感容易冲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导向性

抖音短视频虽“短”,但却“刷无止尽”。处于价值观尚未定型和行为易影响的阶段,大学生极易陷入短视频营造的“视觉盛宴”。丰富的知识、新奇的表演、有趣的话题等内容强烈刺激用户感官,让大学生在打发碎片化时间中极大地满足。短视频犹如“精神鸦片”控制用户精神状态,依靠用户喜好和关注的大数据分析,使“刷屏五分钟,人间一小时”成为常态。当前抖音短视频内容传播信息良莠不齐,总体上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要求,但不免逐利者为赚取流量和博得用户眼球,使内容偏离育人轨道。长此以往,大学生在抖“瘾”中消磨意志,进而逐渐丧失独立思考、判断与行动的能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不当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削弱大学生的道德追求和精神信仰,这与新时代铸魂育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背道而驰,严重冲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内容导向性。

2. “茧房效应”引发的认知局限容易冲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话语权威

抖音短视频的智能算法推送掐中了用户的兴趣命门,不仅增加了用户黏度,还加速了信息茧房的形成。“只听自己接收的信息,拒斥自己反对的信息,习惯于僵化的思维,阻绝了接触新知的可能性,其结果将不是信息的聚合与融会,而是思想的偏激与极化”[6]。算法技术控制下的视频播放,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者发布信息—受教育者接收信息的”信息交流模式,让大学生陷入自身的审美和认知局限而不自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教育者通过课堂传道授业解惑,这使理论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在互联网平台追求“短平快”的竞争中不占优势。例如青年不主动搜索理论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很难借助短视频平台将思想抵达人心。此外,部分高校教师不主动参与短视频平台,与学生关心话题、态度表达等内容脱节,难以将深奥理论知识深入人心。相反,短视频常通过算法实现对内容的智能分发,将书本短小精悍的知识点进行浓缩的“碎片化”處理和“简单化”解读,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学习即时需求,却“拆解了内容的体系性及逻辑性,极大压缩了知识的理论性和思想性”。这种做法削弱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主要地位,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互联网环境下“失语”。

3. “娱乐至上”催生的价值盲从容易冲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舆论环境可控性

目不暇接的视频资讯被抖音短视频持续输出,“全民狂欢”“娱乐至上”的现象在社会各个领域蔓延,呈现“泛娱乐化”现象。在网络快速发酵下,快转、恶评、声讨等互动声音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舆论环境,降低主流思想舆论的把控性。个别用户甚至为抓住大学生眼球和追求流量热度,把刺激、浮夸、新奇、低俗等内容作为短视频引流的隐形标准,因此散播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庸俗主义等不当价值取向,极易影响大学生是非判断标准和道德鉴别能力,削弱了主流价值的权威性和辨识度,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造阻力。抖音短视频让用户掉入各种情绪冲击和感官刺激的“陷阱”而不自知,对传统教学课堂的难度、深度避而不谈,进一步消解知识的思辨过程和理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在“娱乐至上”的氛围中更面临边缘化的风险。

抖音短视频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条图文信息、一段视频经由网络就可能形成爆发式传播,对思想宣传工作产生很大影响。这种影响力用得好可以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正能量资源包,用得不好会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难以预见的危害。因此,面对纷繁复杂的短视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正确方向,通过理念、内容形式、方法等创新载体方式,加强对大学生短视频使用行为的教育和引导,以此提升短视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的正面宣传质量和水平。

三、运用抖音短视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引导策略

抖音短视频因为其时效性、开放性、交互性特点,成为大学生共享学习资源、关注社会问题、丰富日常的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正视和重视抖音短视频在大学生群体中的重要地位,找准抖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的流量密码,让大学生群体保有正向健康的能量态势。

(一)切入点:选题与时代同行,以正能量带动高流量

具有一定认识基础和思辨能力的大学生,对社会生活和现象有着强烈的观察意愿和评判能力。选择话题要紧紧围绕青年关注和需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因时而变、因势而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和内容性加持。一是要“抓眼球”的题材。针对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和信息接受心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紧扣国家方针政策、热点事件、热门活动等题材,主动设置话题讨论,结合时代要求推陈出新,引导大学生主动发声,抢占流量点。二是要“触灵魂”的题材。高热度并不代表高质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视频创作上下功夫,回应学生关切热点,善于情景交融,用最朴素的内容创作人文关怀。例如体现社会温情、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的内容都值得被青年关注和表达,让“有意思+有意义”的作品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睛”法宝。

(二)发力点:以“内容为王”站稳主流价值观的新高地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抖音短视频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就要在优质内容创作下功夫,用“15秒”最高效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是内容更新速度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总结在大学生中走红、正能量的短视频特征,符合主流价值和思想,坚持作品内容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到追踪热点及时和反应迅速,以时效吸引大学生点赞、评论及转发。二是内容创作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创作和发布有趣话题,提高学生参与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站在大学生角度思考,围绕学生学习、生活、兴趣等视角,找准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大力推出讲政治、懂网络、敢担当、善创新的出圈作品,让“科普主播”“知识网红”“青春宣讲团”等视频号推进抖音阵地建设和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

(三)着力点:坚持以学生为本,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要让抖音短视频发挥正能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和运用抖音短视频开展工作,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

一是以学生为中心,用爱心和匠心陪伴学生成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高度责任感关注學生所感所想,及时进驻抖音短视频,主动推进抖音阵地建设,发出专业声音。不断积极提升自身网络素养,自觉遵守网络道德与法规,敢于同侵害学生利益和不当价值导向的行为举报和投诉。

二是善用媒体资源,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式。将短视频优秀内容引入课堂案例库、素材库等教学活动,积极打造线上思想宣传云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躬身入局”打通线下线上,使抖音短视频“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作品,为在课堂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有力支撑。

三是建立校园官方抖音账号,拉近与大学生的黏合性。制作以勤学、弘德、励志、向善为主题的系列短视频,让榜样人物、奋斗故事等主旋律思想引领校园网络文化新风尚。弘扬社会主旋律,让正能量作品赢得注意力。要关注热点和提升创新思维能力,打破同质化短视频“茧房”,让富有健康向上的作品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和留痕。

四是重视团队合作,组成一流网络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将高校优秀人才集聚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用好用活各类人才,让新时代主旋律在抖音短视频高高飘扬。鼓励师生共创,充分释放大学生的青春热情,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链式”传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力和感染力。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0]新时代背景下,抖音短视频是一个“大杂烩”,传播形式和表现力更加多样。因此,要运用抖音短视频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探究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加强对抖音短视频的持续关注和研究,借用大数据技术优势,使抖音短视频真正的流量密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上发挥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J].求是,2019(6).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1-07-13(1).

[3] 骆郁廷,李勇图.抖出正能量:抖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思想理论教育,2019(3):84-89.

[4] EMMANUEL MESTHENE,Technology Change:Its Impacton Man and Society,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0:60.

[5] [美]凯斯·R.桑斯坦.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M].毕竞悦,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105.

[6] 李蕉,王博伟.短视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危与机[J].思想理论教育,2020(6):76-80.

[7] 王肖.大学生短视频热现象的原因分析、潜在风险及应对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21(1):93-97.

[8] 蒲晓梅.运用短视频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21-06-30.

[9]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01).

[10]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基金项目:推进新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策略研究(XSY202301020)

作者简介:周涵伟(1993- ),女,湖北枣阳人,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抖音短视频大学生
《抖音短视频》变味了?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抖音短视频的爆红
基于抖音短视频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我国短视频行业的“狂欢化奇观”
新媒体环境下的品牌传播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