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中小会计师事务所IT审计问题和对策研究

2023-11-12 18:28徐志兵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30期
关键词:信息化

徐志兵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下,各行各业都在追赶信息化的浪潮,以不同的方式大力推动信息化建设。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如何适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地加快信息化建设,开展IT审计,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有必要深入地分析中小会计师事务所IT审计现状,找出中小会计师事务所IT审计发展迟缓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IT审计发展的对策,进而推动中小会计师事务所IT审计的发展。

关键词:IT审计;信息化;中小会计师事务所

一、引言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国家将其定为新时代的发展目标,举全国之力大力推广。党的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二十大报告均多次提及了“信息化”。毫无疑问,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IT审计(Information Technology Audit)正是在信息化时代下,信息技术引入审计领域产生的组合词语。到目前为止,IT审计还没有标准的定义。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SACA)将IT审计认定为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获取相应的审计证据,并进行评估;而美国审计署(GAO)则侧重于对信息系统进行审计。结合国际实践以及我国审计实际情况,可以将IT审计理解以下两层含义:一是从审计方法上讲,IT审计就是利用信息技术组织开展审计,即审计方法信息化;二是从审计对象上讲,IT审计应该重点对信息系统进行审计,即审计信息化对象。以中小会计师事务所为例,研究信息化时代下中小会计师事务所IT审计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企业信息化现状及中小会计师事务所IT审计现状

(一)企业信息化现状

1. 财务管理信息化全普及

在信息化时代下,财务管理因其在企业管理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首当其冲地受到信息化的影响。各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已经基本上告别了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实现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全普及。财力雄厚的大型企业,成立IT部门,依据实际的财务实践,提出财务软件需求,开发并维护财务软件,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部分大中型企业,购置市场上现有的财务软件,或者进一步购买定制化开发维护服务,满足特有的财务管理需求;部分小型企业购买简化版、单机版财务软件,部分使用免费版、试用版财务软件。

2. 財务关联活动信息化全覆盖

很多大中型企业,信息化走到了前列,实现了企业管理信息化,与财务管理相关联的活动也都实现了信息化全覆盖。以企业购销活动全流程为例,与财务管理关联活动的信息管理系统就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合同管理系统、报销管理系统、支付管理系统、出入库管理系统等。这些信息系统的功能大概如下。合同管理系统:基本上包括合同类型管理,合同起草审批管理,合同变更管理,报表统计分析等功能。报销管理系统:基本上包括预算管理,报销类型管理,报销起草审批管理,报销功能,报表统计分析等功能。支付管理系统:基本上包括支付类型管理,支付申请审批管理,支付功能,报表统计分析等功能。出入库管理系统:基本上包括商品种类管理,商品管理,入库功能,出库申请审批功能,出库功能,库存查询功能,报表统计分析等功能。此外,财务关联活动的管理系统还有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等。

3. 企业ERP管理系统全集成

如何设计信息系统,如何设计具体功能,完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定制化开发,如合同管理系统增加订单管理功能,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与库存商品管理系统糅合成新的系统,依据客户管理的重要性单独审计开发客户管理系统等。各管理信息系统功能交叉、数据关联,且兼顾开发技术、开发语言、部署环境各自不同,运行上也完全独立。如何更好地集成他们,打通底层数据,便成为最重要、最棘手的问题,于是企业ERP管理系统应运而生。通俗说,ERP管理系统就是各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系统,它通过底层数据的无缝衔接,把各个管理系统有机地融合成一个整体,全方位地覆盖整个公司的业务,高度集成地完成公司各业务管理工作,从而整合各类资料,提高工作效率。

(二)中小会计师事务所IT审计现状

1. 大多数中小会计师事务所以传统审计为主

目前,大多数中小会计师事务所以传统审计为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小会计师事务所主要承接一些传统的审计业务,二是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在开展审计业务中,使用传统的审计方法。中小会计师事务所承接的主要审计业务为财务报表审计和专项审计。其中财务报表审计主要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发表审计意见;专项审计,则对财务报表的部分科目、某项目的收支情况、企业内部控制等进行专项审计,最终发表专项审计意见。在审计过程中,中小会计师事务所主要依据相关会计准则和执业规范,实施了查阅会计账簿,询问相关人员,抽查原始凭证,抽盘实物资产,抽查合同、发票、验收单、入库单、劳务及绩效考核发放等资料,并执行函证、分析等程序,以独立、客观、公正的执业理念,合理使用上述一种或多种不同的审计方法执行审计工作。

2. 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信息化逐步开展

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已经普遍使用审计软件,推动审计信息化。如普华永道(PWC)使用审计软件Aura,德勤(DTT)使用审计软件AS/2、EMS,安永(EY)使用审计软件GAMx,毕马威(KPMG)使用审计软件Eaudit、CaseWare、IDEA,国内排名靠前的特殊普通合伙总部也有软件开发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发专业审计软件。

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量小,审计复杂程度低,最主要是没有相应的资金实力,无法像大型会计师事务所那样,开发专门的审计软件。尽管如此,仍有部分中小会计师事务所购置了通用的审计软件,如中普审计软件和鼎信诺审计软件,用于审计业务中。这些通用审计软件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提高了审计效率,特别是在开展常规的年报审计,尤其表现在审计抽样、审计分析以及审计底稿编制上等。几乎所有的中小会计师事务所,都使用了传统的OFFICE等现有的工具开展审计工作,特别是使用XLS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归类等。从上可知,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信息化在逐步开展中。

3. 中小会计师事务所信息系统审计几乎为零

中小会计师事务的审计客户一般都是中小型企业。从客户的角度考虑,虽然有些客户不同程度地完成了信息化,但他们的委托事项基本上是财务报表审计和专项审计,基本上不考虑做信息系统审计。从事务所的角度考虑,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基本上也没有能力像普华永道那样提供第三方IT审计服务,或者像其他大型事务所在开展审计业务前对信息系统进行审计。没有信息系统审计的需求,又没有信息系统审计的能力,决定了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对信息系统的审计几乎为零。

三、中小会计师事务所IT审计发展落后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审计的惯性使然

很显然,无论是审计信息化还是对信息系统进行审计,IT审计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伴随着信息化的兴起而起步的。中小会计师事务所里,有经验的审计人员,特别是部分合伙人,一般都有数年、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传统审计经验,他们早已习惯使用传统的审计方法,执行传统的审计业务,而且能相对高效、相对快速地完成审计工作。传统审计观念的惯性使得中小会计师事务所没有太大内在动力去大力发展IT审计。当然,使用几乎毫无额外成本的XLS工具提升审计效率,也算是中小会计师事务所IT审计的一个突破,但是基于传统审计的惯性使然,花费较大的成本购置审计软件,或者开展信息系统的审计,则为之甚少。

(二)我国缺乏IT审计标准及制度保障

尽管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SACA)发布了COBIT框架,并更新到了COBIT2019版本,对IT审计及IT治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规范。但这个国际标准是基于国外成熟的IT审计实践不断优化完善的,很难与我国刚刚起步的IT审计接轨,更没有考虑到我国IT审计实情。我国在IT审计标准的制定上还处于研究阶段,未形成权威的理论,未制定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IT审计标准。同时与IT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健全。缺乏行业标准及制度保障,直接制约了中小会计师事务所IT审计的发展。而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特别是四大,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以及实践经验,受到的影响反而不大。

(三)通用审计软件无法满足特殊审计需求

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相当一部分业务是专项审计,对某特殊的事项进行专项审计,有着特殊的审计需求。面对这些特殊需求,通用审计软件往往变得束手无策。而基于风险导向审计(Risk Leading Audit)的基础,这些特殊的领域恰恰是审计需要重点关注的高风险领域。即使在通用审计软件编制底稿的强项上,一旦遇到审计底稿的变动,或者审计底稿有特殊要求,通用审计软件也无所适从。通用的审计软件的尴尬也暴露无遗,经验丰富能力强的审计人员无需用它,经验欠缺的审计人员用它又解决不了审计的关键问题。

(四)缺少信息系统审计执业能力及风险承受能力

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缺少信息系统审计的执业能力,以及审计风险的承受能力,也是中小会计师事务所IT审计发展落后的原因。从会计师事务所的角度考虑,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基本上没有能力提供第三方IT审计服务,也没有能力对信息系统进行审计。从审计客户的角度考虑,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客户一般为中小企业,虽然有些客户不同程度地完成了信息化,建立了信息系统,但他们的委托事项基本上是财务报表审计和专项审计,信息系统审计不在委托审计范围内,他们也鲜少考虑做信息系统审计。

(五)缺少知识复合型审计人才

IT领域和审计领域都是专业化极强的领域。实现IT审计,必须更多知识复合型人才,既熟知传统的审计、财务、会计知识,还需要掌握IT知识和技术,诸如信息系统知识、软件测试知识、Python编程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不同的领域的知识,通过有机的组合、完美的融合,最终灵活运用,才能结合IT知识,做好审计工作。随着信息化的普及以及复合人才的培养,我国已经有一批相关知识的复合人才,但他们更多地流向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或者流向一些大型企业以及上市公司等。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很少能留住相应的人才,即使留住了也无用武之地。

四、中小會计师事务所IT审计势在必行及推动IT审计发展的对策

(一)中小会计师事务所IT审计势在必行

1. 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开展IT审计势在必行,这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一,信息化时代发展,推动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开展IT审计。信息化时代下,各种IT技术层出不穷,相继喷涌而出。诸如“互联网+”,“大数据”,“VR虚拟现实”,“元宇宙”,“区块链技术”等让人应接不暇,这些IT技术不断应用到人们工作生活中去,影响方方面面,也必然会影响到中小会计师事务所,推动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开展IT审计。第二,审计客户信息化发展,迫使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开展IT审计。审计客户信息化飞速发展,做到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全普及,财务管理关联活动信息化全覆盖,企业ERP管理系统全囊括,这必然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开展IT审计。第三,国家发展战略和目标,要求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开展IT审计。党的报告连续提出“信息化”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明确提出“坚持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以上清晰地表明,信息化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和目标,这也必然要求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开展IT审计。

2. 风险导向审计的必然关注

在信息化时代下,企业各种财务数据,均来自或者产生于信息系统。财务数据,如财务报表、财务基础数据等来自或产生于财务管理软件;财务关联活动数据,如合同数据、报销数据、支付数据、出入库数据、固定资产数据、销售数据、客户数据、订单数据等来自或产生于相应的信息系统;企业各种数据的融合,各信息系统的集成依靠企业ERP管理系统。客观上说,信息系统已经成为财务审计、内控审计等最重要的风险源头之一。通过实施函证程序等方式,执行恰当的审计程序已不足以防范上述审计风险。以风险导向审计(Risk Leading Audit )为基础的审计理念,必然要求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开展IT审计,对信息系统进行风险分析,并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审计。

3. 提高审计效率的必然考量

大力推进审计信息化,使用审计软件以及IT工具,可以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熟练运用 EXCEL功能,如XLS函数、XLS透视、XLS公式、XLS排序、XLS筛选等,辅助开展审计工作,不仅极大提高审计效率,还能快速地发现需要关注的高风险领域,而且XLS兼具使用方便,运行灵活,应用普遍的特点。使用审计软件,在常规审计的抽样、分析、底稿编制上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二)推动中小会计师事务所IT审计发展的对策

1. 健全IT审计法律、法规

健全IT审计相关法律、法规,完善IT审计发展的制度保障,为IT审计健康的发展保驾护航。既要追求发展,更要追求健康积极向上的发展,这对IT审计在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健全IT审计法律、法规,使之与我国IT审计实情相适应。其次,提高IT审计法律、法规的高度和层次,既兼顾IT审计的长远发展,也统筹我国不同地区IT审计的协调发展。

2. 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IT审计标准

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IT审计标准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充分发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注册内部审计师协会等协会组织的资源整合能力,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IT审计标准。其次,充分发挥协会组织的监督、指引作用,督促各会计师事务所按照标准开展IT审计,并提供IT审计标准培训、指引服务。再次、随时关注国际IT审计标准的发展,并引以为鉴,不断完善、更新、发展我国IT审计标准。

3. 深度融合传统审计和IT审计

传统审计与IT审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深度融合传统审计和IT审计,既能更高效率地实现审计目标,完成审计工作,又能帮助企业和中小会计师事务所重视IT审计。企业更深入地了解深度融合的传统审计和IT审计,以便更精准地把握审计需求,实现审计目的。一是转变思想,由传统审计为主向深度融合传统审计和IT审计,二是除了使用EXCEL等常规数据处理软件外,更多使用其他软件工具,应用于审计,如数据库处理软件等,提高工作效率,三是结合自身成本优势,努力尝试和拓展信息系统审计类新业务。只有深度融合传统审计和IT审计,才能更好推动中小会计师事务所适应信息化发展,不断提高IT审计执业能力及风险承受能力。

4. 充分利用IT专家的工作

在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缺乏IT审计复合型人才,缺乏信息系统审计执业能力时,可以考虑利用外部IT专家的工作,组建复合型审计团队,尝试着开展一些简单的、符合胜任能力的IT审计业务。审计准则1421号对利用专家的工作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在执行审计业务时,缺乏某特定领域的专门技能、知识和经验时,可以利用专家的工作,同时审计准则1421号明确指出专家不一定必须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员工,并没有对专家的工作单位做出严格的限制。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在执行某项IT审计业务,完全可以聘请事务所外部相关专家,为某个特定的审计项目组建专业审计团队。如需要处理大量数据时,可以聘请数据处理、数据库等相关专家,执行数据相关的审计工作;需要对某信息系统开展审计时,可以聘请信息系统、软件测试等相关专家,执行信息系统相关的审计工作;需要对医疗资金进行审计,甚至可以跨行业聘请执业医生,执行医疗处方、疾病诊治相关的审计等等。总之,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完全可以依据实际审计项目,聘请所内所外、行业内行业外的专家,执行特定的审计工作,以满足审计的需要。

5. 构建强大审计管理平台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审计技术层出不穷,各种审计软件也相继而出。构建一个强大的审计管理平台系统则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综合利用可靠的审计技术以及通用的审计软件,高效率地完成常规的审计工作,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降低审计成本。另一方面,针对特殊的审计事项以及多元化的审计需求,合理利用相应的审计技术以及个性化的审计功能,完善审计管理平台系统,从而提升审计体系的适应能力。

审计管理平台系统需要集成,且需要不断的优化维护,这项工作会产生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一般会计师事务所无法完成该项工作,更不用说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可以考虑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挥资源整合、统一办大事的优势,统一构建审计管理平台系统,收取合理合适的费用供协会各会员单位使用。协会亦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规范审计过程,收集审计电子底稿等,从而监督、指引各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开展IT审计工作。当然审计管理平台系统对特殊需求的把控以及对个性化审计需求的支撑,是构建强大审计管理平台系统的重点难点。

6. 加快培养知识复合型审计人才

IT审计的出现,催发出对复合知识型人才的大量需求。IT审计人才既需要掌握传统的审计知识和能力,包括审计相关、财务相关、会计相关的知识和能力,也需要掌握IT技术的知识和能力,包括信息系统相关、软件测试相关、Python编程相关、数据处理相关等。加快培养知识复合型审计人才,首先,需要国家调控,比如高校设置相关复合专业,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引导、指引复合人才聚集到IT审计上;其次,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实际需要,培养知识复合型人才,以适应IT审计的发展趋势。

五、结语

总之,信息化时代下,IT审计势在必行,这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中小会计师事务所也无法置身事外。健全IT审计法律、法规,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IT审计标准,是IT审计发展的前提,深度融合传统审计和IT审计,构建强大的审计管理平台系统则是信息化发展的要求,这些最终都落实到培养知识复合型审计人才上。在信息化时代下,推动中小会计师事务所IT审计发展,使其跟上时代的步伐,是亟待思考并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陳小强.IT审计与财报审计的融合措施[J].会计研究,2022(309):145-147.

[2]安广实,杨重姚.大数据时代下内部审计运用IT技术的若干思考[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7,30(02):181-183.

[3]马爽.大数据时代审计信息化问题和对策[J].中国市场,2021(06):181-182.

[4]罗春晓.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成因及防控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21(26):46-47.

[5]张海斌,张立焕.数字经济时代下IT审计人才培养与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12):127.

[6]付江.信息化助推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J].中国内部审计,2022(07):37-39.

[7]王晓宁.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以A企业审计信息化为例[J].中国内部审计,2022(08):60-62.

[8]王海洪.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信息化调查研究[J].商业会计,2015,3(06):48-50.

【作者单位:立信长江(海南)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

猜你喜欢
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水利信息化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基于会计信息化下的企业内部审计探讨
如何构建交通信息化的防护墙?
法律为信息化护航
医院会计信息化 路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