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校文化育人机制研究

2023-11-13 07:28
广西教育·D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育人思政

李 哲

(赤峰学院 党委组织部,内蒙古 赤峰 024000)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1]。可见,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基础,对巩固和推进民族团结具有长远性和根本性作用。高校的文化育人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作用,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引导广大青年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厚植青年家国情怀。用文化启迪心智、充盈精神、滋养心灵,促进各族师生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帮助青年学子成长成才、有所作为,这是高校文化育人体系的目标之一,也是高校文化价值实现的必然要求。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高校文化育人的理论阐释

(一)从现实逻辑概括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导向

高校青年是共建中华民族、共享中华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和进步的中坚力量。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导向可概括为以下三点。一是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坚定大学生巩固民族团结的决心,坚定文化自信,强化青年对民族,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二是要激励学生积极投身报国伟业,以底蕴深厚、充满活力的先进文化凝聚各民族青年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教育学生矢志不渝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培养后备力量。三是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增进文化借鉴和文化交流,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文化判断力,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鼓励优质文化资源的生成和产出,推动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二)从理论逻辑认识高校文化育人的特征规律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文化属于意识范畴,它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反作用于物质[2]。我们认为这种反作用的方向、程度和效果是可以通过某些手段去干预和影响的,这是本研究一切立论的基础和前提。从意识角度去理解文化,应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差异性与共同性;二是迁移性与渗透性;三是导向性和制约性。因此,高校文化育人一是要融合多元文化,抓住中华文化谱系中的共性内容作为育人质料,适时融入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元素,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兼收并蓄的校园文化架构,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内容和广阔的成长空间。二是要营造育人环境,构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育人场域,突破一课之内、一墙之隔,通过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和谐氛围对受教育者持续施加影响。三是要面向学生成长,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积极回应当代大学生正当的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让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心理体验,促使其主动接纳、同化、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并积极转化为成长成才的精神动力和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行为意愿。

(三)从历史逻辑总结高校文化育人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从革命时期探索以革命文化育人,到建设时期提出批判性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内容,改革时期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构和扩充育人体系,再到新时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文化育人道路,为我们如今做好高校文化育人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的经验。一是要坚持党对高校文化育人的领导。党的领导是维护民族团结和推进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写好文化育人这篇大文章的根本要求。二是要在形式上与时俱进。共产党人曾通过革命歌曲、红色报刊、典型故事、演讲集会、影视作品等多种形式创造条件对广大青年开展文化教育[3]。新时期,育人目标和主题发生变化,高校文化育人方式也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三是要在内容上守正创新。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为主导,扬弃性地继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接纳融合各少数民族文化精髓,同时用伟大实践中孕育的时代精神丰富文化内容,拓宽了文化育人的广度和深度。面对新时代民族工作新情况、新挑战,文化育人的内容也需要时代性创新。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校文化育人体系搭建

根据上文中对高校文化育人的系统阐释,我们认为高校文化育人体系大体包含四个要素,主体、内容、载体和环境。其中主体要素指参与到体系中能动地发挥作用的人,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内容要素指经过主体选择的,有育人价值的文化质料,例如中华传统文化、各民族优秀文化、红色文化、地域文化等;载体要素指被有目的地使用,以承载和传播文化的媒介资源,例如文字、语言、艺术、活动等;环境要素指影响育人效果发挥的物质和精神环境。

图1 高校文化育人的基本框架

(一)育人主体:党建引领与全员参与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增进各民族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单单是思政教师或辅导员的事,需要各级党组织上下协同,紧密配合。要发挥高校党建政治上的引导力、思想引领力,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教育引导与文化育人结合起来,以“大思政”理念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团齐抓共管、基层组织主动作为的文化育人一体化格局,形成“党建”和“育人”的有效互动,实现上下一盘棋,形成育人合力。

(二)育人内容:一元主导与多元并蓄

增进青年文化认同感,不是要盲目排外,也不能遮遮掩掩。要加深青年学生对多民族文化的了解,使其能够在感知丰富多彩、精彩纷呈的中华文化基础上,提升文化鉴别力,形成由内而外的价值判断,树立文化自信,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必须旗帜鲜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导地位,对待各民族的多元文化,也应保持尊重和包容,寻求不同文化之间的“最大公约数”。

(三)育人载体:课堂主渠道与资源整合

高校作为对学生开展文化育人的主要场所,所采用的育人载体日渐多样,主要包括课堂教学、校园活动、社会实践和网络平台等。其中,课堂教学是教育者向被教育者开展系统化文化内容输出的主要途径,它作为高校的基础性工作,被投注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文化育人提供了最佳条件,是高校开展文化育人工作最基本、最重要也最有效的载体。

(四)育人环境:互嵌互融与共建共享

物质环境方面,高校要通过各民族混住寝室、混合班级,形成共居共学的互嵌式育人场域,使各民族学生在校园文化生活中相互理解、加深感情、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另外,还要在基础设施、橱窗展板、楼宇道路等规划设计中充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和谐氛围。精神环境方面,高校要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充分挖掘校歌校训校徽校史中的育人资源,树立服务理念,规范教师行为,不断改进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做好统一认识、化解矛盾、凝聚力量的工作。

四、现阶段赤峰市高校文化育人功能发挥情况分析

赤峰一直以来都是多民族聚居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史前文化基因库、契丹王朝肇兴地”,有着极其丰富又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在把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相融合构建高校文化育人体系,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上大有可为。赤峰学院作为一所民族地区本科高校,在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育人课题时具有较为典型的代表性。为保证调研的顺利开展,项目组采用面对面访谈和数据收集的方法进行调研。通过与思政教师、专业教师、学管人员及学生代表的深入交流以及对相关职能部门工作数据的采集和统计,了解到赤峰学院近两年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开展文化育人存在的主要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部门间协调联动不到位

尽管各单位均能有意识地落实文化育人,但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育人主体之间协调配合不够,文化内容未能实现融合,育人资源没有做到互通,工作安排上有时各自为政,尚未真正形成文化育人合力。教师们对本单位的文化育人成果侃侃而谈,却对其他部门的做法知之甚少,这体现出学校内部各单位协同不到位。个别学生表示,在某些时间节点上,学校不同部门组织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有时会出现内容相似、模式雷同的情况,这样的重复学习不仅浪费精力、时间,也难以起到理想的效果。

(二)课程思政建设推进缓慢

学校课程思政建设还停留在个人探索层次,以零星思政案例建设为主,对如何结合各学科专业课程凝练中华民族共同体元素,提炼、关联各学科知识体系中的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夯实课堂教学“主渠道”开展文化育人还缺乏整体思考。一方面是近年来学校多名教师在自治区级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上取得佳绩,为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专业课教学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有价值的尝试,但另一方面,推进课程思政“最后一公里”的困境仍客观存在。教师虽具备了课程思政意识,但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方向和重点,有的片面追求面面俱到,难以讲深讲透,有的不符合课程特点,牵强生硬。如何将“教书”与“育人”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这对教师的育人能力提出严峻的考验。

(三)校园文化特色不够鲜明

赤峰学院作为一所民族地区高校,还未充分挖掘校园文化在增进民族团结方面的育人功能。校园物质环境建设中,虽然在醒目位置均设计了包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内的文化元素,但内容上多为最新的理论知识、民族政策,强调了原汁原味,却缺少创新表达,略显单调;形式上以挂条幅、做展板为主,品种单一,缺乏特色活力。个别楼宇中的走廊标语更是残旧、过时,学生对其视若无睹,没有起到文化育人效果。精神环境方面,个别被访师生认为赤峰学院的文化氛围不够浓郁,访问中还有个别学生无法正确书写校训、不能完整演唱校歌,问及校园中印象最深刻的文化景观时,约半数学生表示“想不起来”或“不知道名字”。学校开展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文化活动总数虽逐年增多,却没有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特色品牌。由此可见,学校的校园文化架构还未完全成型。

(四)一定程度存在功利主义倾向

学校各单位工作任务繁重,推进文化育人工作的精力十分有限,这是高校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也正因如此,我们发现赤峰学院个别单位在文化育人工作中萌生了一种功利主义倾向,在实践中注重完成任务,不关注育人本身;注重活动数量,不关注活动质量;注重短期效应,不关注长远效果,有的活动虽标榜着传播民族文化、增进文化认同的主题,实际上却与民族团结进步关系甚微。这样的问题在学生层面也同样存在,个别学生学习不是为了满足自我提升的内在需求,而是为了证书或高薪,参与活动是为了加分、评优、丰富履历,把社会活动作为一项机械的任务去完成,这都是功利主义的体现。

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校文化育人优化机制

(一)建立协作机制,打造立体育人格局

1.强化高校党建引领

党建是高校发展的第一引擎,党建引领是搭建学校文化育人协作机制的基础和保证。要不断细化主体责任,落实学校党委、学院党总支、师生党支部三级党组织育人责任体系,以提升基层党建水平为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引领作用,使其作为育人主体有组织、有计划地参与到文化育人工作中。要以党建带团建,让学生组织、学生社团成为文化育人的坚强阵地,以党建带群建,激发文化育人活力,将育人理念全面融入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全过程。

2.搭建交流互动平台

学校要通过出台制度,搭建平台的方式理顺工作流程,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手段,畅通学校各部门间、教师间、师生间的横向交流渠道。学校宣传部、团委、人事处、学生工作处可以依据自身职能特点,面向教师定期开展各具特色的文化育人能力培训,增强教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打造素质过硬的育人队伍。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可以在学生教育管理中互通信息,加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建设力度,全面掌握学生情况,形成育人共识,采取有效的手段和策略。学院教务部门和学工部门可以在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知和践行方面密切沟通,在育人目标、内容和方式上协同设计,做到步调一致。

3.推动校地合作育人

要建立学校与市级文化、艺术、统战、宣传单位的长效合作,促进资源互通,优势互补,联合打造丰富的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文化实践活动。学校可以与校外联络单位一道,打破机构间体制、级别的壁垒,带领学生深入基层,走进乡村,感受、了解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传承、保护和宣传民族文化方面共同努力。通过党建融合发挥学校和社区、街道等单位资源、人才、场馆和阵地优势,搭建能够展现学生专业特长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平台,实现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相结合,帮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长见识,受教育,让文化育人真正落实落地。

(二)完善创新机制,培育多元文化氛围

1.丰富文化表现形态

要创新体制机制,鼓励师生在文化载体、类型、风格和传播方式方面进行积极探索,通过编排歌曲、舞蹈,拍摄短剧、动画,设计文创产品等多样的形式全方位展现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表现力,让各族师生能够在文化的交融和创造中增进文化认同,巩固民族团结。要深入了解学生精神文化需求和媒体习惯,有效发挥学校人才优势,积极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形成传播效应,推动形成各民族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文化发展环境,增进文化育人效果。要加大对民族文化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挖掘和研究,对中华文化与各民族优秀文化相互学习、相互融合的关系进行进一步分析和论证,促进研究成果的有效转化,让优秀文化得以在青年群体中延续和传承,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

2.创新课程思政模式

要深入研究各专业课程知识体系,基于学科特点对同一专业的所有课程进行综合设计,对每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进行分解和细化,将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和行为风范有机融入于理论教学当中,与专业内容相互支撑与补充,从而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一方面要加强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发挥优秀课程思政案例引领、带动作用,引导教师正确认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真正将课堂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阵地,自觉践行文化育人。要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寻找合适的切入点,设计翻转课堂、小组讨论、自主探究等学生主体的教学方式,避免简单生硬地灌输和空谈,加强内容说服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制度规范,将课程思政要求体现在培养方案和评价体系制定上,落实到每一门具体的课程中,通过集体备课、随堂听课等调动专业课、公共课教师投身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不同专业的课堂上渗透相同的价值观、道德感与社会担当,拓宽文化育人覆盖面。

3.打造育人精品活动

各色学生活动作为高校文化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在实践中仍存在文化底蕴不足、主题不够突出、活动形式单一等问题。要在宏观层面上加强对校园活动的统一规划和管理,立足于学校具体实际,统筹育人主体和育人目标,就活动文化内涵、支撑条件、特色亮点和覆盖范围进行详细论证,依据活动的育人价值确定责任单位、责任人、划拨活动经费。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生活动的重要主题之一,结合每年重要时间节点进行有计划的组织安排,并由分管单位进行全程指导、监督和验收,以保证活动质量。要加大精品活动培育力度,对实施过程中师生反响热烈、反映良好的特色活动进行有效筛选、调整和完善,广引资源打出知名度,打磨细节扩大影响力,以精彩丰富的育人活动,培养学生归属感,提高文化感知度,营造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浓厚氛围,让文化育人更接地气,更有活力。

(三)用好评价机制,提升文化育人成效

1.坚持素养导向原则

当前高校采用的教学评价维度已日趋多元,综合测评、第二课堂等评分系统的引入,使得学生评价由单纯的知识本位逐渐走向育人本位。然而高校评价机制实施过程中,还存在重视活动数量,忽视学生素养的情况,一些教师简单粗暴地把育人效果等同为活动分,由“唯成绩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唯活动论”,在评价时没有关注学生的政治素养、理想信念或道德修养,而只是机械地计算参与活动的数目,这违背了评价体系设立的初衷。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我们应对评价机制进行再细化,克服“数量取胜”观念,在数量和质量间找准平衡点,优化评价环节,改善评价方法,以过程性评价代替结果性评价,聚焦学生文化素养的养成和发展,用好评价指挥棒。

2.建立长效评价体系

高校文化育人是一项需要多方协同、综合发力、持之以恒才能见到效果的复杂工程,开展文化育人实施效果评价,其难点一方面在于文化对受教育者的影响难以量化,另一方面在于文化育人相对于知识习得来讲,建设周期更长,功能作用需要漫长的过程。高校在组织文化育人教学和活动时,要建立育人长效评价体系。要依据育人目标和进度,及时跟踪观察学生的言行,适时调整育人方式和举措,坚持教育跟进、活动跟进、管理跟进、服务跟进,在文化育人的各环节收集和积累数据,开展综合评价,打造学生成长素养档案,更多地关注增量而非总量。

3.让评价维度更多元

无论是教育管理者还是教师,都不能在学生评价上一刀切,而必须把牢“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核心问题,以增进师生文化认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长远角度精心设计布局。高校可以搭建数字化育人评价系统,借助大数据理念和技术,全面系统掌握学生数据。要关注个体年龄、民族、性格特点及文化偏好等差异,为每一个学生量身设计个性化的评价指标,将政治素养、文化素养、道德修养指标融入评价体系。要结合辅导员、教师,甚至实习单位的评价相互补充,既要听其言、观其行,更要做到知其心,综合考查学生成长,这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