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断“贩卖简历”黑手 筑牢个人信息保护屏障

2023-11-13 21:55徐芳
关键词:黑手不容个人信息

徐芳

近日,某招聘平台被曝假借招聘之名收集学生简历,高价卖给培训机构并收取佣金,后者则联系求职群体卖课转化客源,双平台以用户个人信息为连接点非法牟利。倒卖简历只是网络招聘黑灰产业链的“冰山一角”,行业内多个平台此前也出现过类似问题,个人信息泄露和违法买卖似成内部“潜规则”。随着就业环境变化,招聘平台核心业务缩小,便开始将目光瞄准个人数据,部分平台释放出早已停止招聘的岗位、诱导用户填写简历,同时私下倒卖用户信息,轻则给广大求职者添堵添乱,重则涉及违法犯罪。

个人简历信息泄露,危害不容小觑。请就守护“简历安全”谈谈你的认识。

【观点】

①民法典第111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个人简历信息泄露,危害不容小觑,必须斩断“贩卖简历”黑手,守护“简历安全”。

②相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责任,完善制度体系,督促招聘平台履责,让扮演中介角色的招聘网站回归信息流通本质,营造更加规范安全的求职环境。同时,要充分发挥法律威慑作用,更大力度打击诱导填写简历、倒买倒卖个人信息等非法产业链条。

③守护“简历安全”,互联网招聘平台责无旁贷。平台要加强自查自纠,谨慎使用“完善信息获取更高匹配度”等诱导性表达,控制内部员工接触敏感信息的渠道。同时,要从源头进行管控,嚴格用人单位的审核流程,将那些“李鬼公司”“陷阱招聘”拒之门外。

猜你喜欢
黑手不容个人信息
如何保护劳动者的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进入“法时代”
一心只为奔“钱”途黑手竟伸向校服
谨防幕后黑手偷走你的“脸”
决不姑息伸向扶贫领域的“黑手”
“疫”不容辞勇担当 履职尽责克时艰
警惕个人信息泄露
个人卫生不容小觑
香港三名﹃占中﹄黑手被判入狱
法不容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