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QbD理念的双叶枇杷颗粒成型工艺优化及物理指纹图谱研究Δ

2023-11-14 09:31毛小文顾志荣王园园葛斌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兰州730000甘肃省人民医院药剂科兰州730000
中国药房 2023年21期
关键词:双叶润湿剂枇杷

毛小文 ,顾志荣 ,王园园 ,葛斌 #(.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兰州 730000;.甘肃省人民医院药剂科,兰州 730000)

双叶枇杷饮是甘肃省人民医院用于治疗痤疮的临床经验方,全方由桑叶、枇杷叶、酒黄芩、牡丹皮、地黄、枳壳、甘草7味中药组成,具有清肺泄热、凉血消痤的功效。该方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本课题组拟将其开发成颗粒剂,以便临床使用。中药颗粒剂的吸湿性、溶化率、流动性等物理属性是关乎其运输、储存及最终质量的关键参数。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理念目前被广泛用于工艺研发控制,其从原料药性质和工艺属性参数着手,将源头药物、处方设计、工艺属性参数与质量监管相结合用作生产规范,以提高药品质量[1]。本研究以QbD理念为指导,通过单因素实验、熵权法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以总黄酮保留率、吸湿率(H)、溶化率、休止角(α)和成型率为指标对双叶枇杷颗粒进行客观评价,优化该颗粒的成型工艺;并通过相对均齐度(Iθ)、水分(HR)、H、豪斯纳比(IH)、α、松密度(Da)、振实密度(Dc)和孔隙率(Ie)共8个二级物理指标对该颗粒的均一性、稳定性、流动性、堆积性及可压性进行综合表征,评价该颗粒工艺的一致性,以期为双叶枇杷颗粒的工业化生产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1 材料

1.1 主要仪器

UV8100A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购自北京莱伯泰科仪器有限公司;YC-1000型实验室喷雾制粒包衣机购自上海雅程仪器设备有限公司;BT125D型万分之一电子天平购自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DHG-9140A型电热鼓风干燥箱购自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DD-5M型低速离心机购自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

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桑叶、枇杷叶、酒黄芩、牡丹皮、地黄、枳壳、甘草7味中药饮片由甘肃陇脉药材有限公司提供,经甘肃省人民医院药剂科郑修丽主任中药师鉴定为真品,各指标均符合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相关规定。芦丁对照品(批号CHB201103,纯度≥98%)购自成都克洛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可溶性淀粉(批号20200416)购自上海贤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微晶纤维素(批号20221026)购自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甲基纤维素(批号20211022)购自兰州天弘益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麦芽糊精(批号20211015)购自广州新如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羧甲基纤维素钠(批号20210311)购自上海迈瑞尔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甘露醇(批号21081602)购自湖南新绿方药业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双叶枇杷颗粒干浸膏粉的制备

参考本课题组前期优化的提取工艺进行制备:称取桑叶10 g、枇杷叶10 g、酒黄芩10 g、牡丹皮10 g、地黄15 g、枳壳10 g、甘草5 g,加纯化水至没过饮片,浸泡1 h;再加14倍量纯化水,以武火加热至沸腾后,采用文火煎煮提取,每次提取1 h,重复提取3次;合并3次提取液,用300目尼龙筛趁热滤过,将煎煮液浓缩至一定体积并定容于250 mL容量瓶中,经喷雾干燥后,得干浸膏粉24.26 g(得率为34.66%)。

2.2 双叶枇杷颗粒的制备

经前期研究,取“2.1”项下的干浸膏粉,与辅料以1∶1(m/m)的比例过80目筛混合均匀,以乙醇为润湿剂制软材,过20目筛制粒,于65 ℃下干燥,整粒,即得。

2.3 评价指标的测定方法

(1)总黄酮保留率:总黄酮在双叶枇杷颗粒中含量占比最高,对评价颗粒内部活性成分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参考文献[2],采用硝酸铝显色法测定双叶枇杷颗粒中总黄酮的含量,并计算总黄酮保留率,总黄酮保留率(%)=双叶枇杷颗粒制粒后总黄酮含量/双叶枇杷颗粒制粒前总黄酮含量×100%。(2)成型率:按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982”中的“双筛分法”进行测定[3]。将制备好的双叶枇杷颗粒称重(W过筛前),收集能过一号筛(10目)但不能过五号筛(80目)的颗粒并称重(W过筛后),然后计算成型率,成型率(%)=W过筛后/W过筛前×100%。(3)Da:取上述合格颗粒5.0 g(W),缓慢倒入25 mL量筒中,读取颗粒体积(V0),计算Da,具体公式为Da=W/V0。(4)Dc:将上述在量筒中待测的颗粒以2 s/次的频率上下重复振摇200次,读取颗粒体积(V1),计算Dc,具体公式为Dc=W/V1。(5)IH:具体公式为IH=Dc/Da。(6)Ie:具体公式为Ie=(Dc-Da)/(Dc×Da)。(7)α:参考文献[4],采用固定漏斗法进行测定。取半径(r)为3.2 cm的表面皿放置于水平的桌面上,且中心与上方漏斗呈垂直状态,将“(2)”项下的颗粒缓慢倒入漏斗使其自然流下,当漏斗下方颗粒与表面皿边缘重合时,测定锥体高度(h),并计算α,具体公式为α=arctan(h/r)。(8)Iθ:将“(2)”项下的合格颗粒按顺序分别过二、三、四、七、八、九号筛,振荡5 min,分别记录每个筛网截留的颗粒质量。取平均孔径分别为0.603、0.303、0.188、0.108、0.083 mm的筛网截留的颗粒,并计算Iθ,具体公式参考文献[5]。(9)H:参考文献[6],将称量瓶(盖打开)置于室温下、相对湿度为75%、底部盛有过饱和NaCl溶液的干燥器中平衡24 h,取“(2)”项下的颗粒2 g(W1)置于平衡后的扁平称量瓶(盖打开)中,平铺使厚度约为2 mm,吸湿平衡待其质量不变,称定质量(W2),并计算H,具体公式为H=(W2-W1)/W1。(10)溶化率:参考文献[7],取“(2)”项下的颗粒5 g(W总),置于干燥恒重的50 mL离心管中,加100 mL热水在振荡器上振摇5 min,4 000 r/min离心15 min,弃去上清液,在干燥箱中于65 ℃下烘干至恒重,称定质量(W残渣),计算溶化率,具体公式为溶化率(%)=(W总-W残渣)/W总。(11)HR:按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832”第三法“减压干燥法”[3],取“(2)”项下合格颗粒测定其含水量。

2.4 熵权法客观赋权

熵权法客观赋权降低了主观赋权的人为影响,通过对辅料种类、药辅比、润湿剂用量、干燥温度、干燥时间等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数据进行整合,来表征复杂的原始数据的信息量[8—9],具体步骤为:

(1)建立原始数据矩阵:现有m个样本、n个评价指标,原始数据矩阵R=(Xij)m×n,以总黄酮保留率(Y1)、吸湿率(Y2)、溶化率(Y3)、α(Y4)和成型率(Y5)为评价指标,建立原始数据矩阵R。Xij表示第i个样本的第j个指标的测量值。

(2)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概率矩阵:根据“公式(1)”将原始数据矩阵R转化为概率矩阵P,Pij表示在第j个指标下第i个样本的概率。

(3)计算各指标的信息熵和权重系数:根据“公式(2)”求得各指标的信息熵(Hj)依次为0.99、0.98、0.98、0.97、0.98,Hj越小代表该指标数据的离散程度越高,所提供的信息量就越大,按“公式(3)”求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Wj)依次为0.13、0.23、0.16、0.30、0.18。

(4)综合评分的计算:综合评分为各指标归一化值与相应指标权重系数(Wj)乘积的和。

2.5 双叶枇杷颗粒成型工艺的单因素实验

本研究考察了辅料种类(可溶性淀粉、微晶纤维素、甲基纤维素、麦芽糊精、可溶性淀粉+麦芽糊精、可溶性淀粉+甘露醇、麦芽糊精+甘露醇、可溶性淀粉+麦芽糊精+甘露醇等)、药辅比(1∶0.5、1∶0.8、1∶1.0、1∶1.2、1∶1.5,m/m)、润湿剂(乙醇)质量分数(80%、85%、90%、95%、100%)、润湿剂用量(占药和辅料总量的26%、30%、34%、38%、42%)、干燥温度(45、55、65、75、85 ℃)、干燥时间(10、20、30、40、50、60 min)等的影响,通过信息熵客观赋权法进行赋权和综合评分的计算,最后优选辅料种类为可溶性淀粉+麦芽糊精+甘露醇(质量比为1∶1∶1)、药辅比为1∶1、润湿剂质量分数为95%、润湿剂用量为药和辅料总量的38%、干燥温度为65 ℃、干燥时间为30 min。

2.6 Box-Behnken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成型工艺参数

2.6.1 实验设计

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实验设计,固定辅料为可溶性淀粉+麦芽糊精+甘露醇,润湿剂(乙醇)质量分数为95%,以综合评分为响应值,考察药辅比(X1)、润湿剂用量(X2)、干燥温度(X3)、干燥时间(X4)对双叶枇杷颗粒成型工艺的影响。具体因素与水平见表1,实验设计及评价结果见表2。

表1 因素与水平表

表2 Box-Behnken响应面实验设计及评价结果

2.6.2 模型建立及显著性分析

采用Design-Expert 12.0.3.0软件对上述综合评分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和二项式分析,建立综合评分对X1、X2、X3、X4的二次回归模型方程,得综合评分(Y)=0.865 4-0.080 1X1+0.016 7X2-0.000 6X3-0.002 4X4+0.129 7X1X2+0.074 6X1X3-0.041 7X1X4+0.128 5X2X3-0.021 7X2X4+0.139 5X3X4-0.160 2X12-0.218 0X22-0.087 3X32-0.124 7X42,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结果显示,拟合模型F=6.880,P=0.000 4;失拟项F=5.230,P=0.062 5(P>0.05)。这表明所建模型可靠,可用于工艺影响因素的预测与优化。其中,一次项X1,交互项X1X2、X2X3、X3X4,二次项X12、、X32、X42对成型工艺具有显著影响(P<0.05),其他项影响不显著。由此可知,4个因素对双叶枇杷颗粒成型工艺影响程度依次为X1>X2>X4>X3。

表3 Box-Behnken响应面实验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2.6.3 响应面交互作用影响

根据回归方程绘制响应面图和其投影的等高线图,投影形状由圆趋向椭圆并依次降低则表示交互作用由弱变强,具体见图1。由图1可知,X1X2、X2X3、X3X4趋向椭圆,交互作用强弱依次为X3X4>X1X2>X2X3。该结果表明,药辅比与95%乙醇用量、干燥温度与干燥时间的交互作用明显;其余各交互组未趋向椭圆,交互作用不明显。预测的最优成型工艺为药辅比为1∶0.77、润湿剂用量为37%、干燥温度为59.38 ℃、干燥时间为27.74 min,综合评分为0.881 9分。

图1 交互作用对成型工艺综合评分影响的响应面图和等高线图

2.6.4 成型工艺参数验证

为便于实际操作并结合实际生产条件,将成型工艺参数调整为药辅比1∶0.8、润湿剂(95%乙醇)用量37%、干燥温度59 ℃、干燥时间28 min。按上述最优条件制备10批(编号S1~S10)双叶枇杷颗粒,取其中3批进行验证实验。结果显示,验证实验的平均综合得分为0.879 6分,与模型预测值(0.881 9分)的RSD为1.97%(n=3),可见所建立的模型可用于双叶枇杷颗粒成型工艺优选,模型准确可靠,成型工艺重现性好。

2.7 双叶枇杷颗粒的物理指纹图谱分析

2.7.1 物理质量指标转换

取10批双叶枇杷颗粒,测定其8个二级物理指标,将测量值进行标准化转换,转换方法参考文献[10—11],选择5个批次样品(S1~S5)进行转换结果展示,见表4。

表4 物理指纹图谱测定指标的转换结果(部分)

2.7.2 物理指纹图谱的建立及相似度分析

以“2.7.1”项下测量值标准化转换结果绘制雷达图,展示各批次双叶枇杷颗粒的物理指纹图谱,并以二级物理指标标准值的平均值绘制雷达图,作为双叶枇杷颗粒的对照物理指纹图谱,结果见图2。进一步采用夹角余弦法对10批双叶枇杷颗粒的物理指纹图谱及其均值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发现,10批双叶枇杷颗粒的物理指纹图谱与对照物理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99以上,表明该颗粒的物理性状稳定、可控。

图2 10批双叶枇杷颗粒的物理指纹图谱

3 讨论

本研究基于QbD理念,以总黄酮保留率、成型率、H、α等为评价指标,采用熵权法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优化双叶枇杷颗粒的成型工艺。单因素实验时,笔者对辅料种类、药辅比、润湿剂(乙醇)质量分数及用量、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进行了考察,确定辅料为可溶性淀粉+麦芽糊精+甘露醇,润湿剂(乙醇)质量分数为95%。进一步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药辅比、润湿剂用量、干燥温度、干燥时间。结果显示,最优成型工艺为药辅比1∶0.8,95%乙醇用量37%,干燥温度59 ℃,干燥时间28 min。

中药颗粒物理指纹图谱是对颗粒物理属性更深层次的挖掘,通常基于均一性、稳定性、流动性、堆积性等4个一级物理指标(对应的二级物理指标为Iθ、HR、H、IH、α、Da、Dc、Ie)建立指级图谱,并与实际生产工艺相结合用于评价不同批次的颗粒质量,是基于QbD理念更深层次的表征。结果显示,10批双叶枇杷颗粒的物理指纹图谱与对照物理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99以上。

综上所述,本研究所优化的成型工艺稳定可行,以此工艺制得的双叶枇杷颗粒的物理性状稳定、可控。

猜你喜欢
双叶润湿剂枇杷
枇杷
枇杷
双叶茶治肺热咳嗽
李 浩 董双叶美术作品
乳胶漆中金红石型钛白粉润湿分散体系的选择
油基钻井液润湿剂评价新方法
煤矿喷雾降尘用新型润湿剂优选复配基础试剂的实验
枇杷
夏月枇杷黄
同指不同蒂双叶皮瓣瓦合修复手指末节脱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