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途径开展口语交际教学实践探析

2023-11-17 01:20陈艳平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3年9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教学有效性融合

陈艳平

[摘 要]口语交际作为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并列的语文教学板块,在实际教学中需要与其他板块互相融合。教师在阅读教学、习作教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都需要适时引入和运用口语交际手段,推进相关教学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中有效开展,这样不仅能够在迁移运用中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能够最终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口语交际教学;多途径;融合;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25-0093-03

口语交际从知识的独立性上说,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是并列的语文教学板块,但在教学内容上并不分裂,反而有着诸多的联系,而且我们提倡在有机整合中开展口语交际教学。这也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建议要求:“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但许多教师在课堂上总是让学生说来说去、说个不停,还美其名曰是突出口语交际的课程特点,实际上这样的课堂忽视的恰恰是口语交际与生俱来的广泛联系性和整合性,结果必然导致学生看起来是用口语在说,却没有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有效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需要走出“孤掌难鸣”的困境,努力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有机联系中寻找整合训练的有力抓手,把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落到实处。

一、联系阅读教学开展口语交际

听、说、读、写四项能力是语言学习中的重要环节,这四个环节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密不可分的。想要提升口语交际能力,那一定离不开阅读,只有经过大量阅读,才能学习到尽量多的词汇、句子,掌握各类句法的运用,才能在口语交际当中说得完整、说得准确。因此,口语交际教学离不开阅读教学,可以说阅读教学是口语交际教学的前提,是必经之路。阅读教学开展前,一定要注意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方法的应用。阅读材料一定要选择能够为提升口语交际能力做辅助的内容,可以是当下的时事,可以是名著中的片段,可以是一部小说,一篇散文,一首诗歌,能从中学习到新的词汇、新的典故最好,当然,能够巩固常见句式的应用也值得阅读。阅读教学中,要会选择阅读方法,什么内容出声朗读最佳,什么内容默读就好,什么内容跳读就行,都要认真把握。课堂上,还需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要让学生多说,说出自己的想法、观点、理解等。当学生在课堂上面向全体同学说出自己的想法、观点、理解时,实际上就是在进行一次没有设定目标的口语交际活动。不仅如此,阅读教学中,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可以看作是口语交际的行为。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不仅仅依赖于阅读中的读,还依赖于阅读时大脑的不断思考,甚至是知识重组和重塑。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会有很大帮助。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开展口语交际的机会多多,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课堂上的表达与交流需要有视为口语交际的意识,进而能够关注到学生无意识的口语交际中值得提醒的一些要求,使学生逐渐养成随时注意口语交际表达的习惯性要求,能够在非正式的口语交际活动中提升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例如教学《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25课),课文属于民间故事,是非常适合讲述的,与口语交际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学内容的落实都可以借助口语交际进行。以顾客和裁缝的第一次对话为例,两个角色之间的对话本身就是口语交际,只不过写在课文中变成了书面语。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仔细读读两人之间的对话内容,看看哪些内容可以直接用于口语交际,哪些内容需要适当进行改变以适应口语交际的需要,还有哪些内容不适宜出现在口语交际之中。对此,学生可以在同桌之间进行多种方式的对话练习,以比较出书面语与口语交际在同一内容上的异同。当然如果学生遇到难以突破的瓶颈性知识,教师也需要施以援手,让学生能够顺利地从课文的书面语转入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中。实际上主要是把大多数对话中的提示语去掉,将少数与对话语气、情态等有关的提示语变为适宜的对话内容。像“‘不,’裁缝说,‘就在冬天。’”“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这样两个带有提示语的对话句,变化为口语交际的表达时,不仅需要去掉其中的提示语,而且需要经过适当地改变,变成这样的表达:“不,就在冬天。但是你要注意的是,我说的不是今年冬天,而是明年冬天。”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把书面对话转换成口语交际内容时,学生不仅能够理解二者对话的内容与关键,还能够体会到人物的特点——裁缝在劝说顾客时能够抓住对方的心理,说服对方选择与自己做生意,从而牢牢把握住赚钱机会。这就是生意人会说话的充分表现,学生借助口语交际加以理解后,又能反过来促使学生理解故事发展的关键点所在。阅读教学中,阅读理解与口语交际如此紧密结合,水乳交融,相得益彰,达到了最理想的教学境界。

当然口语交际与阅读教学的有机结合还可以出现在课前交流与课后练习中。课前交流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是教师依然可以有序安排学生轮流上讲台,或介绍自己的发现,或讲述生动的小故事,或交流自己搜集的与当天学习有关的材料等,只要学生能够上台开口说起来,就能够达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课后练习中编者经常安排“和同学们讨论、交流”之类的训练来落实与阅读有关的目标,教师需要切实让学生进入相应的讨论、交流之中,这样不仅能够达成对文本内容的进一步理解,而且使人人都有机会参与相关的口语交际活动,提高学生整体的口语交际水平。

二、整合寫作教学开展口语交际

写和说并不分家,说得出来才能写得出来。同样,如果能够将心中所想用所学的词汇巧妙地组合运用起来,再结合科学的句式写出来,那就说明笔者对于这些基本的语文知识的运用了如指掌、熟记于心,那么,在日后的口语交际中,一定能够张口就来,出口成章。因此,不要忽略写作教学在开展口语交际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一定要对写作教学重视起来,并且要积极地整合写作教学,协同开展口语交际教学。写作中遇到想要描绘的事物,可能很多形容词都能够描绘出事物的特点,但是哪一个词汇最为准确,这在笔者的大脑当中将有一个思考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并最终选择最为准确的词汇落笔写下。这种奇妙的顺理成章的过程,就是写作带给口语交际教学的契机,这是一个能够为口语交际能力积攒思考能力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教材中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通常指向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而表达既指口头表达,又包括书面表达。不难看出,编者从单元目标的高度,常常是将口语交际与习作目标集中在一起进行表述的,这就充分说明在小学阶段,口语交际与习作二者具有共同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实际中,也有许多教师自觉地将口语交际与习作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训练,互相补充,共同发展。

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单元中指向表达的语文要素是“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看上去说的是“写”,实际上是包含“说”——口语交际。这可以从单元口语交际题目设置与表达要求的细化看得出来。本单元口语交际题目是《自我介绍》,要求是根据生活中可能需要进行自我介绍的具体情境想清楚:是要向谁介绍,介绍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介绍时需要注意些什么。教学的重点是“介绍的对象和目的不同,介绍的内容有所不同”。这些要求是对单元表达目标中的“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特点”具体细化。口语交际中“介绍的内容”就是人物多个方面的特点。不同的对象希望了解“我”的特点是不一样的:应聘校报记者,负责人希望了解“我”的文字、观察和捕捉能力;参加“小歌手”节目,导演希望“我”展示演唱的能力等。在这样的“自我介绍”中,学生自然会全方位地盘点自己的特点,并根据对象想了解的情况进行匹配性的介绍。换句话说,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的锻炼指向的正是介绍自己的某一方面特点。而在本单元习作中,编者安排的题目是《我的“自画像”》,创设的表达语境与口语交际相比就具体得多:向新来的班主任介绍自己。在习作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地利用已经开展的口语交际直接让学生进行习作,而应先让学生回顾在口语交际中所学习的介绍自己的一些方法,再看看在新创设的语境中,要如何运用在训练中掌握的介绍自己特点的方法,完成向新班主任的介绍。也就是要想明白:向新班主任需要介绍自己哪些方面的特点比较合适。还可以组织必要的讨论:是不是所有的优点都值得向班主任介绍,向新班主任介绍自己的缺点或不足之处算介绍特点吗等。然后再进一步探究:从口语交际的介绍到书面语言的表达之间,需要注意的关键是什么?如何进行转换?最后,让学生选择自己一个方面的突出特点,同桌互以对方为新班主任进行口语交际介绍,互相评价。

其实,习作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够派上用场的机会也有很多。在学生初选习作材料时,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选择的材料,并说说为什么选择这个材料,准备怎么表达这个材料,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看法,或者做进一步补充,使所选择的材料更符合习作要求。还可以在学生完成习作初稿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交流、评议活动,针对同伴展示的习作初稿,肯定优点、提出不足和改进意见,当然意见不统一时,也可以开展争论。这些,都是习作教学中比较常见的口语交际活动。

三、借助综合性学习开展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是集听、说、读、写等多种形式为一体的全方位锻炼语言能力的学习方式。它也是开展口语交际教学的升华,对于口语能力的提升十分有效。综合性学习是让学生在观察、调查、研究等活动中进行学习,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学习,也需要学生综合多种知识、方法、能力进行学习。其中,口头语言表达既是学习方法又是表达方法,是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手段。综合性学习中运用比较多的访问、调查等实践性方法,就离不开口语交际的运用,无论是访问还是调查,都需要通过语言进行有效沟通,才能使访问、调查获得可信、可用的材料。即使是搜集书面材料,看上去就是翻书、上网查阅再进行必要的摘录,而在搜集资料之后都有一个互相交流补充的环节,毕竟对于小学生而言一个人的经历和视野都是有限的,因此个人所搜集的资料必然也是有限的,需要借助互相交流达到资源共享,交流的过程又怎能离开口头语言的交际呢?由此可见,综合性学习中,口语交际也是需要时时现身的重要方式。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就是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在第一板块《汉字真有趣》的学习中,编者提出的活动建议有两个:一是搜集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二是搜集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资料,办一次趣味汉字交流会。在开展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时,猜字谜活动比较常见的是要揭示谜底是什么,还要解释自己是怎么猜出來的,或者在猜不出来的时候,让提供字谜者给予揭秘,也需要给出字谜设计的秘妙所在。不难看出,猜字谜活动是离不开口语交际的参与的。至于办趣味汉字交流会,顾名思义就知道交流是活动的关键。这样的交流会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按照不同性质的材料分模块进行:以古诗体现汉字特点,让学生展示出自己搜集的与汉字有关的古诗(诗句),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样的诗(句)。同时让其他学生发表意见,评选出最具汉字特点的古诗(诗句)。其他如歇后语、对联、故事等资料的呈现与交流,教师都应该主动退出主持人的角色,让学生中搜集最多或者最能交流者来主持交流活动,给学生提供口语表达的机会,真正把口语交际融入综合性学习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表达素质。

综上所述,口语交际教学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需要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甚至是综合性学习的辅助。小学是学生语言能力的起步学习阶段,特别是口语交际能力,如果不及时给予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引,很容易形成不良的语言学习习惯,今后再纠正就十分困难。因此,在小学这个起步阶段,就要让小学生夯实语言基础,熟练运用各类阅读方法进行大量科学的阅读,并经常锻炼写作能力,这样才能够在日积月累当中,不断地提升口语交际能力。小学阶段的口语交际教学,教师除了要按照编者设定的专门训练目标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更需要引导学生将在专门训练课上学习的方法、技能,运用到阅读、习作、综合性学习中,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陈正香.立足阅读教学,历练口语交际[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8(05):29-30.

[2] 叶燕芬.如何落实教学内容的联系整合:以口语交际教学为例[J].小学语文教学,2013(9):22-23.

[3] 许兵.原点上的突破:口语交际教学有效性策略例谈[J].江苏教育研究,2013(29):37-38.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教学有效性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对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的思考
小学英语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微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