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本无害虫(节选)

2023-11-19 04:48詹克明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3年44期
关键词:链条天敌害虫

詹克明

大自然中所有的物种都处在一个巨大的和谐与多重的平衡之中,它们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除了植物直接吸收日光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奠定了生命传承的初始“自养”外,其他物种都在“吃”与“被吃”的“他养”链条之中。植物才是我们大地上真正的“普罗米修斯”,正是它们承接了太阳的“天火”,点燃起地球生命的熊熊火炬,把它逐阶传递给其他物种,养育了全球所有生命。纵观整条生命链条,也许我们并无依据,更无资格界定谁是“害虫”。

自然界的任何物种都必须同时具备“自主生长”与“自我保护”两种能力,两者缺一不可。其生存当各怀绝技,互利互惠,正像那句德国谚语:“蜜蜂盗花,结果却使花开得更茂盛。”其防卫又各有绝招,有的长刺,有的含毒,有的恶臭,有的干脆以极强的繁殖力產下成千上万的后代,只要有一、二成活就不会绝种。凭借着这两种天赐本领,在天敌存在的环境里,每个物种才能有效地抵御各种侵害,在大自然中立足,生生不息,并与其他物种保持动态平衡,偕同繁衍。有时没了天敌反而会泛滥成灾。1895年,有位名叫托马斯的人乘坐英轮,带了20只兔子到澳洲,由于没有天敌而大量繁殖,毁掉草场,酿成灾难,至今仍未解决。

人类不断地将原本野生的植物移入田园。受到特殊保护的植株也逐渐自行解除武装,退化自我防卫能力,完全依赖人类的庇护。它们按照人类的意愿,使自己长得叶肥、果大、粒饱、味美、株高,奉行“全力发展,不要防卫,依靠保护”的政策,使自己成为“不设防”的物种。它们这种体态特质不仅满足了人类的口福,也使它们成了各种动物伺机捕食的首选目标。

许多农作物其原始的野生形态本非这般招摇。它们懂得隐藏自己,不那么“露富”;懂得收拢自己,不那么“张扬”;懂得坚实自己,不那么“虚胖”;它们甚至懂得节制自己的生长速度,不使自己过于“冒尖”。经过人类调教,它们现行的生存状态,实乃生命之大忌。这等于把自己的软腹部完全袒露给对手,又怎能不招引大批天敌蜂拥而至呢?对此局面已经难以招架的人类,无奈之际,将其一言以蔽之,统称“害虫”。可见是先有人类育出无防卫能力的肥美之物,然后才引出“害虫”概念。倘它们仍是旷野中的野麦、野菜,怕什么害虫呢?

我们所面对的害虫群体是一个十分顽强、高效、狡狯、兵种齐备的野战军团。在它们中间,有长翅的空军,有披甲胄的装甲兵,有从天而下的空降兵,有能两栖作战的特种兵。它们有时可以结成亿万成员的集团军,浩浩荡荡、铺天盖地进行大兵团作战,如蝗虫。它们更多的则是小规模游击式的单兵作战。它们训练有素,能飞、能游、能穿地、能爬树、能疾跳,会钻树心、咬树根、会啮硬壳,机动善变,各自为战。它们全天候出击,不管风雨,不舍昼夜。它们立体作战,从空中、地面、水上进行偷袭,让我们防不胜防。在这场斗智斗勇的人虫大战中,似乎虫越战越强,越斗越勇,越灭越多。只要让那位上了年纪的老农回忆一下,将建国初期与现在的病虫害进行比较,就不难看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害虫真是越来越多,越来越猖獗了。去年听新疆当地干部讲到他们的独特优势是一黑石油一白棉花。特别是棉花,现在内地不少产棉大省都饱受棉铃虫之害大幅减产。

面对这种来势越来越猛的虫害趋势,人们内心也充满着忧虑。在与虫作战上,我们已有点底气不足了。“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的气概恐已消解过半了。

◆赏析

本文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开篇从生命链条的角度提出中心论点:纵观整条生命链条,也许我们并无依据,更无资格界定谁是“害虫”。紧接着指出生物依靠“自主生长”与“自我保护”两种能力生存下去,并从反面举例,提出没有天敌,会泛滥成灾,从而论证了害虫不是天生就有的。然后论证是人类的行为促使生物状态的改变,引来的害虫。最后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害虫的强大,引起人们的反思:该如何正确对待自然规律?

猜你喜欢
链条天敌害虫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麝香 急性尿潴留的天敌
个性链条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天敌昆虫
——管氏肿腿蜂的应用技术
链条养护好帮手: 5款链条油推荐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枣树害虫的无公害防治
农业害虫的冬季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