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与表现:现代中国画的艺术形式探析

2023-11-20 13:35曲杨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艺术形式抽象性创新途径

摘 要:现代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在艺术形式上呈现出多样化与创新性特征。围绕抽象与表现这一主题,探析现代中国画的艺术形式。首先,回顾中国画的表现与思想,强调其追求意境与笔墨表现中的抽象性。其次,探讨现代中国画的抽象性,从多种表现方式中揭示其抽象性的存在。再次,详细论述现代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包括工笔画、水墨画、写实画、彩墨画、抽象表现和实验性媒材画等,每种形式都有其代表画家和艺术特点。最后,提出现代中国画艺术形式的创新途径,强调应放眼世界,拓展色彩表现的深度与广度,以不断创新中国画的发展目标,丰富作品内容,突出时代特色。

关键词:现代中国画;抽象性;艺术形式;创新途径

中国画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至今,在新的时代形成了十分独特的绘画艺术体系。受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画充分体现了中国的美学思想,其精髓也体现在意境、笔墨表现等多个方面。现代中国画不再像过去那般墨守成规,而是积极与西方文化融合,并碰撞出了强烈的火花。现阶段,中国画创作者应该充分把握时代精神,创作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进一步提高中国画在世界艺术中的地位。

一、中国画的表现与思想

我国传统绘画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中国画,其指的是在绢帛、宣纸上绘画后加以装裱的卷轴画。中国画往往是画“自我”,画中的物体是画中的“我”可以看到的,所以中国画并不强调别人眼中的画面,更多是体现创作者内心的景物与思想,有时可能是不真实的。中国画主要以笔墨为艺术创作的载体,借此来表达创作者的心中所想,通过书写性线条与东方哲理性表达,利用不同材料来展现创作者内心的思想情感[1]。

二、现代中国画的抽象性

(一)笔墨表现方式中的抽象性

笔墨可以说是中国画的重要表现语言,注重笔墨始终是中国画创作者的追求。笔与墨具备相对独立的审美意识,同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可使画面看起来丰富多彩,使线条更有美感。中国画中的用笔以一种非文字的形式赋予线条审美感知,再对各种抽象化的事物进行概括总结,可提升观者的审美素养,传达创作者自身的审美情感,并使精神修养得到提升。笔与墨的融合可以作为现代中国画的一种表现语言,突出画的形式美感,也成为中国画艺术发展的重要内容,使中国画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2]。

(二)写意性表现方式中的抽象性

写意性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特别是在中国绘画艺术中,它强调艺术家通过描绘自然或主题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和思想,而不是仅仅复制或模仿对象。现代中国画的写意性表现形式中蕴含着一定的抽象性,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注重神似的审美表现形式。中国画以“传神写照”为写意精神的表现核心,尤其是文人画,十分注重神似,对于形似反而没有太多要求。注重神似并不是简单描绘物象,而是结合创作者对民族个性、社会现实、时代精神的认知,通过借物喻人的手法,在情景交融下让人和自然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从而实现个人意识和精神的高度升华。

第二,摆脱时间与空间限制的表现形式。强调对宏观世界的把握,以全局观念观察一切,这是中国画空间表现方式的突出特点。采用“以大观小”“移步换景”的观察方式,创作者的目光不会固定在一处透视焦点,而是深入把握自然的节奏,形成气韵生动的艺术感受,彰显画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艺术自由性。比如在画面的空白位置进行特殊处理,这是打破空间限制的有效方法,空白处可以表现天地、水,或者什么也不画,通过虚实相生的手法营造更加美妙的意境。在摆脱约束之后,不仅可以唤起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联想,而且在再现自然真实空间的同时,采用自由组织空间的表现方法,对无限可能的世界进行想象与概括,让画作的整体表现形式更具抽象性特点。

(三)程式化表现方式中的抽象性

将程式作为一种意象,这是现代中国画表现形式的另一個特点。实际上,程式就是经过前人积累与提炼后的范本,是艺术构成要素有规律的表达方式,同时也是艺术创作者们整合素材再经过主观感受后形成的表现模式。对画家来说,中国画表达的不仅仅是客观世界,他们也会采用程式化的方法表达自我思维方式及价值取向,通过笔墨语言的变换,让程式化的表现方式呈现一种抽象美。

中国画的程式化表现方式中是存在抽象性的。从横向角度来讲,中国画创作需要对现实生活中各类事物的形态与意象进行抽离与升华;从纵向角度来看,在中国画实践过程中,其内容和形式不断沉淀、积累,以更好地追求事物形象之外的意象。由此可见,中国画的抽象性和作品自身具备的个性化、随意性相互交融,这也让中国画在现阶段的文化格局中拥有良好的艺术交流氛围,使现代中国画在新时代的文化实践中焕发了勃勃生机[3]。

(四)现代中国画中意象造型的抽象性转变

中国画强调线条的粗细、干湿、浓淡等变化,突出线条丰富之感,这为现代中国画意象造型的改变提供了帮助。受“人文”通达“天文”精神的影响,中国画创作者往往会对客观事物进行主观处理,采用夸张与取舍的方式形成画中的意象造型,这是一种形式构成,可以代表创作者的情感隐喻。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讲,中国画就是处在具象与抽象间的造型艺术。

随着中国画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不断提升,这为中国画的抽象性转变提供了帮助。受西方绘画艺术与现代绘画理论的双重影响,传统中国画的造型艺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比如西方艺术体系内的平面与色彩构成对现代中国画的意象造型产生了十分微妙的影响。现代中国画的造型日益抽象,经过形态与尺寸的自由变化,采用平面与色彩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融合抽象与本体,从而更好地抒发创作者的情感。

三、现代中国画的艺术形式

现代中国画是自20世纪初至今,受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并融入现代艺术观念和创新元素的绘画形式。在艺术形式上,现代中国画呈现出多样化和富有创意的特点,以下是几类典型的现代中国画艺术形式:

工笔画:工笔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技法和风格,是中国画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它追求細腻、精确、写实的表现方式,以工整的线条、精致的笔墨和丰富的色彩来描绘物象、表现细节。这种绘画形式从古至今一直延续下来,现代的画家们还继续运用这种表现手法进行绘画创作。当然,现代画家们经过探索发展出了一种变体形式,叫作“重彩工笔”,它在传统工笔的基础上加强了色彩的饱和度和层次感,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工笔画在中国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创作历经了千百年,同时在现代艺术中得到了新的发展。

写意画:一部分现代中国画家在绘画技法和题材上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如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他们注重传统笔墨技法和构图以及书法用笔线条的表达,力求在继承中求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表现相结合。如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等,他们在绘画、书法、艺术理论和教育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并基于对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学习,融入个人的体验,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近现代中国画家不仅在继承传统方面表现出色,而且在创新和个人风格的发展方面也有独特贡献,他们将自己对中国文化和笔墨的理解融入现代中国画的创作中,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作品。他们的艺术成就对现代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写实画:写实画是现代中国画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强调对客观事物的准确描绘和形象再现。写实画通过真实、细腻的描绘,尽量还原对象的外貌及特征,使画面看起来更加逼真和具象化,代表画家有徐悲鸿、蒋兆和等。写实画追求客观真实,画家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准确的形象描绘,使画面看起来与现实世界非常相似。画家在写实画中注重对细节的捕捉和表现,通过精湛的技法展现纹理、色彩和光影变化等。写实画在色彩的运用上力求准确和自然,通过色调的渐变和明暗的对比,表现出画面的深度和立体感。写实画在题材上常常包括风景、人物、动物等,画家通过写实的手法表现出生动的场景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写实画不仅注重物象的表现,也蕴含着画家的情感,使画面更具有思想性和感染力。

彩墨画:彩墨画是在传统水墨画中加入色彩表现的一种形式,其保留了传统水墨画的墨韵和笔墨技法,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彩墨画在现代中国画中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具有独特的魅力,代表画家有刘海粟、张大千、林风眠等。彩墨画运用色彩表现画面的主题和情感,通过色调的变化和对比创造不同的氛围和视觉效果。彩墨画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表现可能,画家可以通过不同的技法和材料创造出多样的画面效果。彩墨画在现代中国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为画家们提供了更大的表现空间,使画面更富有创意和个性。同时,彩墨画也丰富了中国画的艺术形式,让传统水墨画更加贴近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这种形式的画作在艺术市场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喜爱,成为现代中国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抽象表现:许多现代中国画家追求自我表达和艺术语言的创新,采用抽象表现手法。他们通过简化形象,抽离具体物象以及线条、色彩和形式的自由组合表达情感和意象,创造出独特的抽象艺术风格。抽象表现在现代中国画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现代中国画中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语言,代表画家有赵无极、吴冠中等。通过抽象的形式,画家可以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内心感受,使作品具有更多的诗意和想象力。抽象表现作品具有开放性和多义性,能引发观者对作品的多重解读和感悟。

实验性媒材画:实验性媒材画是现代中国画中的一种新兴形式,现代中国画家在传统的基础上开展实验性的探索和创作。他们不拘泥于传统形式,尝试融合不同材料和技术,如水墨与丙烯、数字媒体、沙土、纸张、金属、塑料等,使作品具有丰富多样的质感和效果,打破传统的局限,以求创新。实验性媒材画创作注重画家的自由表达和创造力,画家可以更加随心所欲地运用媒材和技法。实验性媒材画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自由的表现方式,使艺术创作更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

四、现代中国画艺术形式的创新途径

(一)放眼世界,创造中国画形式美的极致

传统文化发展视角下,人们始终对中国画重“意”而轻“形”,并推崇“大象无形”。和西方画家相比,中国画家没有过于看重视觉感受的传递,而是将中国画当作一种文化符号,在讲究形式美的同时,缺乏对内容的丰富表达。传统中国画主要表现人物、山水与花鸟等内容,物象单一,容易让人们产生视觉疲劳感。因此,未来中国画的发展应当放眼世界,通过现代意识与情感表达的融合,依据时代发展要求,适当引进西方艺术的现代形式,调整中国画的传统构图与视觉模式,使中国画的形式美可以发展到极致。

(二)立足时代,拓展中国画色彩表现的深度与广度

美术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能够向人们惟妙惟肖地展现世界。为了让现代中国画的画面表达更典型、更形象,还需强化色彩。比如树叶与草地的颜色不应选择同一种绿色,这样的表现力还不够丰富,树叶的表现必须像真实的树叶一样能够反光,草地的绿则要看起来更加鲜嫩。这样的色彩修饰实际上是对色彩表现进行深度与广度的开拓,可更好地提升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现阶段,我们已经步入了灿烂辉煌的新时代,人们对艺术作品有着新的追求,以往的中国画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时代要求,因此现代中国画家可以更新色彩表达方式,对色彩表现深度进行拓展,提高中国画的色彩表现力。

(三)创新目标,游走于艺术边缘

不同艺术种类的交叉与碰撞会给人带来更多艺术表达的灵感。从水墨与设色角度来看,中国画、油画、壁画在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共通之处。不同艺术领域的艺术家应相互借鉴与学习,通过吸收其他艺术门类的发展经验创新自我表达方式。游走于艺术边缘时,需要不断创新中国画的发展目标,关注中国画的骨骼与灵魂,不断丰富内容,使创作出的作品不会脱离于中国画的基本范畴[4]。

五、结语

在我国文化艺术发展的时代进程中,中国画是其中最瑰丽的篇章。从古至今,我国的中国画始终在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与艺术家们的探索密不可分。接下来,中国艺术家要在掌握现代美术发展规律的同时不断丰富艺术形式,从最初的意象造型发展为写实、抽象,再到意象与写实并存,不断创造形式美,创新发展目标,突出中国画的时代特色。

参考文献:

[1]王杰.探索现代中国画的美学逻辑:《绘画的元形象》序[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2(1):342-346.

[2]雷霄.现代中国画中平面构成法则的应用分析[J].大观,2022(4):143-145.

[3]徐军.设计中的元素和符号在现代中国画中的运用分析[J].参花(下),2021(8):88-89.

[4]马宁晨.中国画中时代价值的挖掘策略[J].大众文艺,2019(17):74-75.

作者简介:

曲杨,齐鲁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讲师,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华艺术与美学。

猜你喜欢
艺术形式抽象性创新途径
西方美术中的女性人体艺术
民主的悖论
童话改编动画电影的模式演进
翻转课堂模式下《线性代数》的教学改革初探
浅析形式美在装饰画中的重要性
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创新
潮汕民间美术文化艺术形式举隅
现代中国歌剧表演的艺术形式与价值体现
羌族刺绣中的图案研究
面向基层社会管理的群众文化活动与创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