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伸在运动与骨伤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3-11-20 07:46石婷婷
康复 2023年11期
关键词:外旋肩袖治疗师

石婷婷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0)

肩袖损伤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会引发肩周疼痛、肩关节功能障碍[1]。肩袖损伤多发生在肩关节极度外展的反复运动当中,比如自由泳、仰泳、举重等[2]。若患者不能及时治疗,会引发肩关节不稳等疾病,严重影响患者关节功能障碍[3]。肩袖损伤患者大多以手术方式治疗[4]。肩袖损伤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局部僵硬、肌肉紧张等情况,导致患者肩关节功能受限,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与正常生活[5]。本文以90例肩袖损伤术后患者为例,探究运动与骨伤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牵伸训练方法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9月期间在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90例肩袖损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病例,将其平均分成了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中有男女患者比例30∶15;患者年龄区间段是26 ~ 73岁。研究组中男女患者比例29∶16;患者年龄区间段是26 ~ 74岁。2组患者临床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纳入标准:① 所有患者都接受肩袖损伤术治疗;② 患者了解研究并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③ 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且配合度比较高。排除标准:① 患者并发肝肾功能障碍;② 患者并发严重软组织损伤、开放性骨折等疾病;③ 患者并发糖尿病或者恶性肿瘤;④ 患者并发精神类疾病或者听力障碍;⑤ 患者中途退出本次研究。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本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案,主要为:① 磁场温热振动治疗。使用磁场温热振动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前合理设置磁场强度、振动频率、温度。每次治疗时间为20 min,每天进行1次治疗。② 红外偏振光治疗。使用红外偏振光治疗仪照射患者肩袖周围痛点,合理设置治疗仪输出功率、照射距离。每天治疗10 min,每天治疗1次。③ 蜡疗。利用加热的蜡敷在患处,每日一次,每次30 min。④ 肩关节活动度训练。选择滑轮、肋木或肩梯以闭链运动的方式指导患者进行肩关节活动训练,如:前屈、后伸、外展、内收等,在患者无痛范围内进行功能训练,每组训练10 次,每次治疗总时间20 min。⑤ 肩周肌群肌力训练。以悬吊系统辅助患者进行肩上举、外展、外旋动作训练;选择短弓运动、肩胛下压等方式训练患者前锯肌、下斜方肌、中斜方肌、菱形肌;每组训练10次,重复3组,每组间隔30 s。⑥ 肩袖肌群力量训练。使用Thera-Band弹力带对患者进行肩关节内旋外旋训练,依据患者肩关节功能改善程度逐渐将等长阻抗训练转变等张阻抗训练,以不断改善患者肩袖肌群力量、提高肩关节稳定性。

1.2.2 研究组

在参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增加肩袖肌群牵伸治疗。肩袖肌群“保持—放松”牵伸技术。① 肩胛下肌牵伸治疗。患者保持仰卧体位,并保证肩外展、肘屈曲90 °,保证患者上肢外旋且呈现放松状态,治疗师在患者无疼痛感基础上对其肩胛下肌进行牵伸治疗。将患者肩关节外旋至受限位置,指导患者与治疗师对抗用力,保证患者内旋肌等长收缩6 s之后放松,并指导患者主动外旋肩关节至最大范围内,重复进行上述操作3 ~ 6次。② 冈下肌和小圆肌牵伸治疗。患者保持仰卧体位,并保证肩外展、肘屈曲90 °,保证患者上肢内旋且上臂呈现放松状态。治疗师在患者无疼痛感的基础上对其冈下肌、小圆肌进行牵伸治疗。将患者肩关节内旋至最大范围内,指导患者与治疗师对抗用力,在外旋肌肉等长收缩6 s 之后放松,再次将患者肩关节内旋至最大范围内;重复上述操作3 ~ 6次。③ 冈上肌牵伸。患者保持仰卧体位,且肩内收。指导患者将肘部伸直,并将上肢内收、上臂呈现放松状态,对患者冈上肌进行牵伸治疗并保证患者无疼痛感,指导患者与治疗师进行对抗用力,保证冈上肌等长收缩时间达到6 s之后才可以放松。治疗师使用另一只手对患者冈上肌进行触诊,确保患者冈上肌收缩,在冈上肌放松之后将患者肩关节内收至受限位置,重复上述操作。每次对患者进行1次牵伸治疗,每次治疗30 min,每周进行6次治疗,持续治疗4周。

1.3 评价标准

(1)治疗效果:依据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程度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可以分为显效、有效与无效几个等级。

(2)主动关节活动范围、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分:在治疗前、后分别用通用量角器及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估患者肩关节活动范围即肩关节功能评分,并进行对比。

(3)生活质量: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以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主要涉及心理、躯体、生理、精神状态、社会功能这几个指标。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通过评估可以发现,参照组中治疗效果达到显效、有效的例数分别是16 例及20 例,治疗有效率是80.0%;研究组中有23 例患者治疗显效,21 例患者治疗有效,治疗有效率是97.8%。2组在治疗效果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治疗有效率更高的是研究组患者。χ2= 5.385,P= 0.001。

2.2 主动关节活动范围、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分

治疗后2组患者主动关节活动范围、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分都明显改善,但是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更高的是研究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主动关节活动范围、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分(±s)

表1 主动关节活动范围、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分(±s)

总分(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参照组 42.05±11.64组别前屈(°)外展(°)后伸(°)内旋(°)外旋(°)疼痛(分)日常活动(分)肩关节活动范围(分)力量测试(分)59.91±6.64研究组 42.27±11.64 93.49±17.02 37.17±7.39 90.38±10.87 10.86±3.65 28.29±3.54 24.75±6.72 55.61±7.42 23.51±8.70 56.36±8.28 5.73±2.82 8.89±2.62 7.55±1.71 9.05±1.43 9.18±2.39 22.34±2.91 16.80±2.73 17.54±2.25 39.35±9.01 74.13±8.36 t值 0.139 26.465 0.286 22.652 0.098 8.843 0.180 11.477 0.155 9.678 0.549 5.508 0.566 6.640 0.075 4.876 1.248 4.926 0.250 11.831 P值 0.832 0.001 0.762 0.001 0.920 0.001 0.897 0.001 0.846 0.001 0.569 0.001 0.542 0.001 0.932 0.002 0.121 0.002 0.762 0.001 125.83±16.07 37.52±7.66 118.07±11.70 10.98±4.47 39.10±4.29 24.97±6.99 69.64±8.91 23.70±9.90 68.19±8.75 5.40±3.49 12.20±2.76 7.89±2.20 13.04±2.99 9.27±3.17 28.30±2.95 16.05±2.27 20.50±2.89 39.05±12.79

2.3 生活质量

治疗后1个月2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都明显增高,但是研究组患者各项评分都明显更高一些,P<0.05。见表2。

表2 生活质量[(±s),分]

表2 生活质量[(±s),分]

组别心理 生理 躯体 社会功能 精神状态治疗前 治疗后1个月 治疗前 治疗后1个月参照组52.26±3.19 1个月 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 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 治疗前治疗后76.09±5.72研究组52.55±3.21 67.51±4.20 50.13±2.84 65.31±3.93 53.11±2.54 69.14±4.62 52.23±3.05 67.21±4.02 53.46±3.68 92.43±6.21 t值 0.228 20.566 0.309 22.375 0.357 22.462 0.276 23.123 0.136 18.293 P值 0.823 0.001 0.755 0.001 0.721 0.001 0.781 0.001 0.894 0.001 92.65±5.16 50.36±2.86 94.59±5.04 53.34±2.55 92.79±5.20 52.45±3.38 92.42±5.58 53.59±5.58

3 讨论

骨伤科疾病大多并发疼痛感与功能障碍[6]。相关研究发现,以静态牵伸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功能[7]。牵伸指的是通过外力对短缩或挛缩组织进行牵伸,延长短缩或挛缩组织[8]。通过轻微超过组织阻力或者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改善局部组织延展性、降低肌张力、提升肌肉耐力,促进关节活动范围改善[9-10]。本次研究发现,治疗后关节活动范围、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效果等指标表现更好的是研究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肩袖损伤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患者主要以手术方式治疗。术后患者会出现软组织挛缩、黏连等问题,导致患者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牵伸治疗方式操作比较简单,联合牵伸治疗、常规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其肩关节功能与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外旋肩袖治疗师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Remplissage手术对肩关节Bankart损伤合并Hill-Sachs损伤患者肩关节外旋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类解剖重建外旋肌群技术
2020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开始招生
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通过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教学评审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肩袖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MRI及三维超声对肩袖损伤诊断方法的比较
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第8期课程班即将开始
精神分析心理学反移情概念的发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