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下家庭医生护理团队在社区老年糖尿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2023-11-20 07:46杨玉晨
康复 2023年11期
关键词:糖尿联体家庭医生

杨玉晨

(涿州市双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河北 保定 072750)

糖尿病是一类发病率非常高的疾病,特别是老年群体,由于自身各项机能退化明显,活动力不强,使得发病率进一步提升。糖尿病属于慢性病,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容易引发多类不同病症,须采取终身治疗的方式[1]。所以,糖尿患者的管理工作就变得非常重要。所谓医联体,通常指的是医疗联合体,将特定区域里面的卫生资源全部整合在一起,促使区域医院逐步组建为整体,一同为患者提供服务[2]。其中,社区家庭医生是这些年我国医改背景下推出的全新服务方案,在疾病管理中有着较高的应用率,特别是在慢性病管理方面,效果十分明显[3]。本研究将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周边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清凉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桃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91例老年糖尿患者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采用医联体下家庭医生护理团队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周边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清凉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桃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91例老年糖尿患者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对照组45例,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61 ~ 84岁,平均(67.48±3.81)岁;护理组46例,男30例,女16例;年龄61 ~ 86岁,平均(67.81±4.38)岁。2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展开对比。

纳入标准:① 年龄超过60 岁;② 诊断为糖尿病;③ 社区居住时间超过半年;④ 充分了解本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 存在器官疾病;② 自由活动存在一定障碍;③ 肿瘤;④ 精神疾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

护理组采用医联体下家庭医生护理干预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1)团队构建。为每一个家庭医生护理团队配置全科医师、糖尿病专科护士、营养师、卫生管理人员各一名。在护理服务开始之前,医院统一对其展开培训,包括基础知识、护理技能、相关注意事项等。

(2)建立档案。团队负责人需要和社区内老年患者展开沟通,宣传护理工作的意义重要性。在与患者达成一致之后,与其签约,并专门建立档案。档案内容包括姓名、年龄、病程、治疗方式、病史等。

(3)健康宣讲。团队人员应定期为老年患者展开知识宣讲和信息咨询,并推进知识讲座。当患者提出任何问题时,应在第一时间予以回复[4]。

(4)医联体团队管理。患者每个星期都需要参与课程会议,时长为90 min,次数为2次,总共12 期。课程内容如下表所示。课程结束之后,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参与日常锻炼,时间为45 ~ 60 min,项目包含有氧活动、阻力活动、柔韧度练习等。见表1。

表1 教育课程内容

(5)后期随访。每个月至少组织一次患者参与血糖指标检测活动,若发现部分患者的血糖控制不到位,则需要提高频率,减少检测周期。参照患者的身体水平为其提供针对性心理干预,若患者的血糖波动水平较大,此时可以开启双向转诊通道。

2 组干预时间均不少于半年。

1.3 观察指标

① 生化指标:干预前后,对2组身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进行检测。

② 自我管理能力:干预前后,分别使用糖尿患者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DSCS表对2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估,包括饮食控制、规律运动、用药管理、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和血糖不稳定处理;分值均为1 ~ 5分,分数与能力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方案;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当P<0.05时,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化指标

干预后,2组身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均较治疗前降低,同时护理组生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生化指标对比(±s)

表2 2组生化指标对比(±s)

分组 n身体质量指数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45 23.75±1.15 9.59±1.47护理组 46 23.83±1.24 23.08±0.89 8.16±1.88 6.60±0.75 7.84±1.79 6.53±0.83 11.48±2.38 7.22±1.02 t值 0.359 4.261 0.242 3.289 0.292 2.722 0.631 10.051 P值 0.722 0.000 0.821 0.001 0.778 0.009 0.531 0.000 22.49±0.57 8.10±1.81 6.21±0.51 7.91±1.83 6.14±0.71 11.21±2.19

2.2 自我管理能力

干预后,2组饮食控制评分、规律运动、用药管理、血糖监测、足部护理、血糖不稳定处理评分、总评分均较干预前增高,同时护理组饮食控制评分、规律运动、用药管理、血糖监测、足部护理、血糖不稳定处理评分、总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3。

表3 2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对比(分,±s)

表3 2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对比(分,±s)

基本维度 时间 对照组(n = 45) 护理组(n = 46) t值 P值饮食控制干预前 19.47±4.42 19.22±4.28 0.307 0.761干预后 22.69±5.07 25.34±5.26 2.732 0.008规律运动干预前 12.46±2.18 12.71±2.35 0.590 0.558干预后 14.28±2.61 16.51±2.89 4.319 0.000用药管理干预前 10.46±1.61 10.73±1.74 0.862 0.392干预后 12.05±1.91 13.34±2.11 3.423 0.001血糖监测干预前 12.08±1.72 11.98±1.65 0.318 0.753干预后 13.71±1.89 14.60±1.93 2.490 0.015足部护理干预前 15.36±3.28 15.61±3.50 0.394 0.696干预后 18.33±4.17 21.21±4.51 3.532 0.001血糖不稳定处理干预前 12.16±2.05 12.31±2.19 0.379 0.708干预后 15.34±2.68 17.81±3.02 4.613 0.000总分干预前 81.94±3.29 82.51±3.81 0.854 0.397干预后 96.35±5.15 108.76±5.80 12.042 0.000

3 讨论

糖尿患者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且无有效的康复手段,因此必须参与长期治疗和护理。但是,老年患者行动不便,很难定期前往医院或者护理中心接受护理服务,同时由于记忆力衰退,对于医院提出的护理要求往往也很难做到,很容易将部分细节忘记[5]。基于医联体组建家庭医生护理团队,能够为老年患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方案,从而让其更好地参与到护理之中。不仅如此,团队人员积极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普及健康知识,促使患者对糖尿病做到深入了解,懂得如何正确应对,使得管理依从性有所上升[6]。此外,团队人员每隔一段时间会进行一次随访,了解患者的护理和治疗情况,并对其各项生理生化指标予以监控,但凡发现存在不稳定的情况,能够立刻予以治疗,帮助其控制血糖。

综上所述,针对社区老年糖尿患者采用医联体下家庭医生护理团队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促使患者发挥主动能动性,将血糖进一步维持在稳定状态,并防止患者出现其他病症。

猜你喜欢
糖尿联体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
成都市60岁以上糖尿患者居家养老护理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有个头疼脑热先想到家庭医生”带来启示
警惕糖尿“假阳”现象
警惕糖尿“假阳”现象
尿糖高≠血糖高
医联体:足不出户的健康保障
家庭医生 中国式签约
百花齐放的湖北医联体
大连 创三级联动医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