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循环学杂志》2020年-2022年刊载论文分析

2023-11-22 07:43胡慧霞谢忠明夏尊恩
微循环学杂志 2023年4期
关键词:稿源载文页码

胡慧霞 陈 进 谢忠明 夏尊恩

期刊学术影响力是学术界对期刊的品牌及其刊载论文学术价值的认可,是期刊在一定时期内发表的学术研究成果在某段时间里促进相关学术研究与应用发展的能力[1]。《微循环学杂志》(以下简称本刊)于1991年8月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北省微循环学会协办。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本有关微循环基础、临床及相关研究的专业学术期刊,肩负微循环学科发展的重大使命。本文重点分析本刊2020年-2022年刊载论文情况,揭示本刊发展的内在趋势,并从中总结经验,调整和完善期刊发展的措施,探讨进一步提高刊载论文质量和期刊影响力的策略,以期为作者和读者搭建更加优质的交流平台,为推动微循环学科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20年-2022年本刊刊载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包括专家讲座、基础与实验、中医中药与微循环、血栓与止血、Meta分析、临床研究、专题研究、病例报道、综述等栏目。统计数据截止至2023年2月20日。

1.2 观察分析内容

(1)刊载论文数量:统计刊载论文总量、总页码数、单期载文量及单篇页码数;(2)下载频次、引用频次:下载频次指论文自发表之日起到统计截止日期止在中国知网中心网站被下载的总频次之和,引用频次指论文自发表之日起至统计日止,被期刊、博硕士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引用的总频次之和;(3)基金资助:统计受到各类基金资助的论文,其中“国家级”包括28个部委基金(如:教育部基金16种、科技部基金30种、国防科工委基金7种、军队基金6种)。“省级/院校(所)级”包括科研院所11个(中科院基金74种、中国农业科学院基金5种、中国医学科学院基金3种等)、91所高校基金、各省市地方政府基金323种。“其它”资助指企业基金及不属于上述各类基金的其它基金。一篇论文有多项基金资助时,以最高级别进行统计,不重复统计;(4)载文学科方向:统计发表论文在各学科的分布情况。学科体系按中国知网168专题体系;(5)发文地区:以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进行统计。

1.3 统计分析方法

依据中国知网个刊影响力统计分析数据库,采用EXCEL表格对2020年-2022年本刊刊载的论文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统计数据以频数、百分数表示。

2 结 果

2.1 刊载论文数量

2020年-2022年本刊共出版12期杂志,共计205篇,总页码数为1 032页,每期平均17.08篇,每篇文章平均5.03页。每年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2020年-2022年本刊刊载论文数量分量

2.2 影响因子、刊载论文下载和引用分析

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21年版、2022年版、2023年版显示,本刊2020年、2021年、2022年影响因子分别为0.947、1.007、0.956,近3年影响因子较平稳,在较小范围内波动。截止至2023年2月20日,2020年-2022年本刊刊载论文总被引频次为377次,总下载频次为38 405次,篇均被引频次为1.84次,篇均下载频次为187.34次。各年份影响因子、刊载论文下载和引用情况见表2。单篇下载频次为200-500次的有53篇,500-1 000次的有11篇,>1 000次的有3篇,单篇下载频次最高为1 158次[2];单篇被引频次为5-10次的有31篇,10-30次的有13篇,>30次的有4篇,单篇被引频次最高为56次[3]。

表2 2020年-2022年本刊复合影响因子、刊载论文下载和引用情况分析

2.3 基金论文占比分析

205篇刊载论文中,有基金项目支持的论文总共有96篇,基金论文总占比为46.83%,其中国家级32篇(15.61%),省级/院校(所)级30篇(14.64%),其它34篇(16.58%)。各年份基金论文分布如表3所示,国家级基金论文占比,2021年最高,2022年最低,但基金论文总占比呈逐年增长趋势。

表3 2020年-2022年本刊刊载论文基金论文占比分析(n,%)

2.4 学科方向分析

205篇刊载论文共涉及18个学科方向,其中心脑血管疾病53篇,内分泌及全身性疾病38篇,肿瘤学29篇,基础医学16篇,精神病学9篇,中医药学9篇,儿科学8篇,妇产科学8 篇,泌尿科学7篇,消化系统疾病7篇,急救医学5篇,呼吸系统疾病5篇,眼科与耳鼻喉科4篇,其它7篇。排在前五的研究方向为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及全身性疾病,肿瘤学、基础医学、精神病学,占总发文量的70.73%。见图1。

图1 2020年-2022年本刊刊载论文学科方向分析

2.5 发文地区分布

2020年-2022年共有来自全国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作者发文。发文地区分布及发文量分别为湖北省104篇,河北省22篇、北京市19篇,江苏省9篇,陕西省7篇,四川省6篇,重庆市、广东省各5篇,福建省4篇,河南省、广西省、湖南省各3篇,辽宁省、山东省、云南省、浙江省各2篇,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贵州省、海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徽省、黑龙江省各1篇。发文作者大多数集中在湖北省,占作者数一半以上,达50.73%。

3 讨 论

学术期刊是专业知识传递的主要载体,也是科研成果发布的重要平台。评价期刊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信息量是其中的要素之一,而载文量是反映期刊信息量的最直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期刊传播知识和信息的能力[4]。本刊目前为季刊,在主管单位登记的页码数是80页,使得本刊载文量在根本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2020年-2022年间每年载文量67-70篇,单期均篇数为16.75-17.50篇,故本刊稿源相对稳定,但是信息量稍显不足,未来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人员、稿源等相关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缩短刊期、增加页码,加大本刊信息量。篇均页码数反映的是单篇论文的信息量,近3年来本刊篇均页码波动较小,十分稳定,为4.71-5.34,单篇文献信息量较大,即报道的内容十分详细和全面,体现出了较强的深度和广度,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影响因子是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计算方法是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在该报告年份中被引用的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该指标是以单篇文献被引频次越高越好为前提,评价期刊作为一个论文集合所反映的总体水平,是目前公认的能近似反映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5]。总下载频次与期刊水平、办刊历史、载文量、所在学科、论文类型和质量等因素均息息相关,期刊水平越高、办刊历史越悠久、载文量越大,总下载频次越高。总被引频次与期刊质量和载文量密切相关,从影响因子计算公式中可以看出,总被引频次直接关系到影响因子的高低。本文选择将影响因子、总下载频次和总被引频次三项最重要的期刊评价指标予以综合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能更加全面地映射出本刊的学术质量和出版水平。结果显示本刊近3年影响因子波动不大,为0.947-1.007,位居同类期刊中等水平,距离行业佼佼者还有很大的距离,需要客观认识自身的不足,寻找有效措施,助力期刊高质量发展。另外还需关注单篇下载频次较高和单篇被引频次较高论文的学科方向,把握热点问题,进行有目标地约稿和组稿[6]。

基金项目论文是经过国家各级政府部门、院校和研究机构以及各类基金组织认可的重要科研成果,具有较高是学术水准[7]。能得到基金项目支持的论文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学术影响力上大概率都高于非基金项目支持的论文。高质量论文与高质量期刊是互相成就的关系,即期刊基金论文比越高,期刊的整体水平也越高;高质量水平的期刊越能吸引优质稿源。近3年,本刊基金论文占比呈增长势态,2022年到达50.75%,充分反映出本刊发展状态良好[8],期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逐步提升。但是2022年国家级基金项目论文占比较前两年有所下降,针对这一情况,本刊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加大约稿力度,定制、强化重要学者、重大科研课题优惠政策,对于国家级基金课题稿件,可实行 “绿色通道”,优先审稿、优先发表。

微循环学属于医学领域中的边缘学科,与医学研究的很多领域均有交叉和融合,因此本刊论文涉及到的领域广泛,通过对论文学科方向分析发现,近3年本刊论文多数集中在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及全身性疾病、肿瘤学、基础医学、精神病学领域,占总发文量的70.73%。微循环学与以上学科联系紧密,同时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及全身性疾病、肿瘤学、基础医学、精神病学也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方向[9]。同时也对本刊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示,在扎实编辑出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了解学术及专业动态趋势,紧跟时代步伐,在实践工作中提升自身素质,掌握各方面的医学知识。

2020年-2022年期间,本刊共刊载有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论文,但发文地区分布相对集中,大多数集中在湖北省,占作者数一半以上。分析其原因,一是地域优势,本刊编辑部位处湖北省武汉市,本省的作者更加倾向于投稿本地的期刊;二是湖北省高等医学院校以及教学医院较多,科研产文也较多。但是发文地区集中存在一定的弊端,削弱了期刊整体的影响力。今后本刊需在立足本省的基础上,向更大范围辐射,拓展稿源范围和渠道,进一步提高在业界的影响力。

本文采用刊载论文数量、影响因子、下载频次、被引频次、基金资助、学科方向、发文地区等指标对近3年来刊载论文进行了分析,发现本刊发展稳定,但是存在载文量较少,稿源相对集中的问题,需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增加载文量,拓展稿源范围和渠道。《微循环学杂志》创刊30多年来,一直秉持质量第一的发展理念,今后需进一步提升学术地位和影响力,持续健康良性发展,为广大作者、读者及医学科研爱好者等提供更优质的学术交流平台。

猜你喜欢
稿源载文页码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Nonlinear Dynamic Analysis and Fatigue Study of Steep Wave Risers Under Irregular Loads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文以载道与道以载文
高职内刊学报发展路径调查研究
CONTENTS OF 2020
新时期科技期刊稿源挖掘问题的探讨
Consequences of early adverse rearing experience(EARE) on development: insights from non-human primate studies
算页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