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级技能大赛中“叶子”图案梭织面料的设计与织造

2023-11-23 10:04何文娟
纺织科技进展 2023年10期
关键词:梭织墨绿赛项

何文娟

(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系,宁夏 吴忠 751100)

纺织面料设计赛项紧随梭织面料设计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重点考核学生对纺织面料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面料设计的创新能力,为企业培养、蓄积工艺技术力量。通过比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原料合理选用能力、审美能力、组织和工艺设计能力、市场分析能力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通过赛项,不仅提升了参赛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还能培养一批熟练掌握梭织面料设计的相关专业老师,使他们成为高职院校梭织面料设计类相关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的骨干力量。

梭织面料是图形、纱线选择、颜色搭配等综合因素通过设计和生产织造出来的产品,是艺术与技术结合的产物。梭织面料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服用、装饰的需求,不仅要满足质量要求,还要体现艺术性。梭织面料具有挺括、不易变形等特点,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其在服装中的使用无论在品种上还是在生产数量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叶子”图案梭织面料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春天的勃勃生机和人们面对挫折困难时的希望。

1 赛项关键技术解读

1.1 工艺设计

参赛实物布样,幅宽不低于11 c m(含布边,每边0.5 c m),长度不低于11 c m。

1.2 技术平台

1.2.1 赛场提供的竞赛设备

半自动小样织机(幅宽:筘幅58.8 c m(20 inch));综片数:16页;卷取:手动;送经:手动;打纬:手动;选色:手动;提综:电脑PLC控制、气动开口;每台设备配备卷纬器;单头穿棕钩;四头穿棕钩;小剪刀;插筘刀;铁木梳;梭子;梭芯)。

1.2.2 选手自备工具

比赛场地提供必备的织布工具及纱线,如不需要也可自带工具及纱线进行参赛。

1.2.3 评分细则

以赛项获奖作品“叶子”图案梭织面料的设计为例进行讨论。

表1 纺织面料设计赛项评分细则

2 “叶子”图案梭织面料的设计思路

2.1 灵感来源[1]

面料设计图案为绿叶。绿叶代表着绿色、生命,在春天的时候很多树木会长出绿叶,它是希望、变化、活力和生命延续的象征。同时启迪我们,生活中即使有百般困难,只要心存希望,总有奇迹发生。

2.2 图案选择

通过查阅书籍、网络资源,选用的组织图如图1所示。

图1 参考的织物组织图

根据用综要求和工艺设计要求,修改后最终确定的组织图如图2所示。

图2 确定的织物组织图

2.3 组织选用

织物采用经起花组织[2]。

2.4 色彩搭配[3]

经纬纱原料均为100%涤纶。表经用29.15 tex的墨绿色和深棕色,纱线较粗;里经用14.58 tex的白色,纬纱用14.58 tex的白色,纱线较细。整个布面凸显出墨绿色的树叶和深棕色的树皮或者形象地将它想象成栅栏。

2.5 纹板图设计

纹板图是控制综框运动的图形,根据组织图和穿综图,最终确定的纹板图如图3所示。

图3 纹板图

3 设计与织造方案[4]

3.1 方案一

3.1.1 穿综顺序

(1)该款作品的穿综顺序为:(1.2)×10.(3.4.5.6.7)×2.(1.2)×5.(1.3.2.4.1.5.2.6.1.7).(1.2)×5.(1.8.2.8.1.9.2.9.1.10.2.10.1.11.2.11.1.12.2.12.1.13.2.13.1.14.2.14.1.15.2.15.1.14.2.14.1.13.2.13.1.12.2.12.1.11.2.11.1.10.2.10.1.9.2.9.1.8.2.8.1.8.2.8.1.9.2.9.1.10.2.10.1.11.2.11.1.12.2.12.1.13.2.13.1.14.2.14.1.15.2.15.1.14.2.14.1.13.2.13.1.12.2.12.1.11.2.11.1.10.2.10.1.9.2.9.1.8.2.8.)×2.(1.2)×5.(1.3.2.4.1.5.2.6.1.7).(1.2)×5.(3.4.5.6.7)×2.(1.2)×10=360(根)。

(2)色经排列:20白.10浅棕.10白.(1白.1综)×5.10白.(1白.1墨绿)×120.10白.(1白.1综)×5.10白.10浅棕.20白=360(根)。

3.1.2 穿筘信息

每根综丝穿1根纱,每筘齿穿2根纱,选用公制筘号为70筘/(10 c m)。

3.1.3 作品效果

采用以上穿综顺序和穿筘方法所得到的织物宽度为12 c m,达到了参赛要求,但是从色彩搭配和整个图样布局来看,存在色彩与图案没有交融呼应的情况。用半自动小样织机所织造的作品如图4所示。

图4 方案一的作品

3.2 方案二

3.2.1 穿综顺序

(1)该款作品的穿综顺序如下所示:(1.2)×10.(3.4.5.6.7)×2.(1.2)×3.(1.3.2.4.1.5.2.6.1.7).(1.2)×4.(1.8.2.8.1.9.2.9.1.10.2.10.1.11.2.11.1.12.2.12.1.13.2.13.1.14.2.14.1.15.2.15.1.14.2.14.1.13.2.13.1.12.2.12.1.11.2.11.1.10.2.10.1.9.2.9.1.8.2.8.1.8.2.8.1.9.2.9.1.10.2.10.1.11.2.11.1.12.2.12.1.13.2.13.1.14.2.14.1.15.2.15.1.14.2.14.1.13.2.13.1.12.2.12.1.11.2.11.1.10.2.10.1.9.2.9.1.8.2.8.).(1.2)×4.(1.3.2.4.1.5.2.6.1.7).(1.2)×4.(1.8.2.8.1.9.2.9.1.10.2.10.1.11.2.11.1.12.2.12.1.13.2.13.1.14.2.14.1.15.2.15.1.14.2.14.1.13.2.13.1.12.2.12.1.11.2.11.1.10.2.10.1.9.2.9.1.8.2.8.1.8.2.8.1.9.2.9.1.10.2.10.1.11.2.11.1.12.2.12.1.13.2.13.1.14.2.14.1.15.2.15.1.14.2.14.1.13.2.13.1.12.2.12.1.11.2.11.1.10.2.10.1.9.2.9.1.8.2.8.).(1.2)×4.(1.3.2.4.1.5.2.6.1.7).(1.2)×3.(3.4.5.6.7)×2.(1.2)×10=374(根)。

(2)色经排列:20白.10浅棕.6白.(1白.1综)×5.8白.(1白.1 墨绿)×60.8 白.(1 白.1 综)×5.8 白.(1白.1墨绿)×60.8白.(1白.1综)×5.6白.10浅棕.20白=374(根)。

3.2.2 穿筘信息

每根综丝穿1根纱,每筘齿穿2根纱,选用公制筘号为70筘/(10 c m)。

3.2.3 作品效果

采用以上穿综顺序和穿筘方法所得到的织物宽度为12 c m,达到了参赛要求,从色彩搭配和整个图样布局来看,色彩与图案交相呼应,但是与第一款作品相比,增加了总经根数,即增加了劳动强度,同时增加了第1、2片综的负担,且图案整体看起来不紧凑。用半自动小样织机所织造的作品如图5所示。

图5 方案二的作品

3.3 方案三

3.3.1 穿综顺序

(1)该款作品的穿综顺序如下所示:(1.2)×10.(3.4.5.6.7)×2.(1.2)×3.(1.3.2.4.1.5.2.6.1.7).(1.2)×4.(1.8.2.8.1.9.2.9.1.10.2.10.1.11.2.11.1.12.2.12.1.13.2.13.1.14.2.14.1.15.2.15.1.14.2.14.1.13.2.13.1.12.2.12.1.11.2.11.1.10.2.10.1.9.2.9.1.8.2.8.1.8.2.8.1.9.2.9.1.10.2.10.1.11.2.11.1.12.2.12.1.13.2.13.1.14.2.14.1.15.2.15.1.14.2.14.1.13.2.13.1.12.2.12.1.11.2.11.1.10.2.10.1.9.2.9.1.8.2.8).(1.2)×4.(1.3.2.4.1.5.2.6.1.7)×3.(1.2)×4.(1.8.2.8.1.9.2.9.1.10.2.10.1.11.2.11.1.12.2.12.1.13.2.13.1.14.2.14.1.15.2.15.1.14.2.14.1.13.2.13.1.12.2.12.1.11.2.11.1.10.2.10.1.9.2.9.1.8.2.8.1.8.2.8.1.9.2.9.1.10.2.10.1.11.2.11.1.12.2.12.1.13.2.13.1.14.2.14.1.15.2.15.1.14.2.14.1.13.2.13.1.12.2.12.1.11.2.11.1.10.2.10.1.9.2.9.1.8.2.8).(1.2)×4.(1.3.2.4.1.5.2.6.1.7).(1.2)×3.(3.4.5.6.7)×2.(1.2)×10=394(根)。

(2)色经排列:20白.10浅棕.6白.(1白.1综)×5.8白.(1白.1墨绿)×60.8白.(1白.1综)×15.8白.(1白.1墨绿)×60.8白.(1白.1综)×5.6白.10浅棕.20白=394(根)。

3.3.2 穿筘信息

每根综丝穿1根纱,除了用红色标注的纱线,共3部分为每筘齿3入,其余部分为每筘齿穿2根纱,选用公制筘号为70筘/(10 c m)。

3.3.3 作品效果

采用以上穿综顺序和穿筘方法所得到的布样总宽为10 c m,没有满足参赛12 c m 的要求。从图案效果分析可知,绿色部分的叶子比2入时的叶子图案立体感更强、更密实,但是图样相对较呆板、不生动。从织造方面考虑,所用经纱增多,为穿综带来了不便,且第1、2片综上承担的纱线较多,造成综丝不够的情况。用半自动小样织机所织造的作品如图6所示。

图6 方案三的作品

3.4 方案四

3.4.1 穿综顺序

(1)该款作品的穿综顺序如下所示:(1.2)×9.(3.4.5.6.7)×2.(1.2)×2.(1.3.2.4.1.5.2.6.1.7).(1.2)×2.(1.8.2.8.1.9.2.9.1.10.2.10.1.11.2.11.1.12.2.12.1.13.2.13.1.14.2.14.1.15.2.15.1.14.2.14.1.13.2.13.1.12.2.12.1.11.2.11.1.10.2.10.1.9.2.9.1.8.2.8.1.8.2.8.1.9.2.9.1.10.2.10.1.11.2.11.1.12.2.12.1.13.2.13.1.14.2.14.1.15.2.15.1.14.2.14.1.13.2.13.1.12.2.12.1.11.2.11.1.10.2.10.1.9.2.9.1.8.2.8.).(1.2)×2.(1.3.2.4.1.5.2.6.1.7.2.3.1.4.2.5.1.6.2.7).(1.2)×2.(1.8.2.8.1.9.2.9.1.10.2.10.1.11.2.11.1.12.2.12.1.13.2.13.1.14.2.14.1.15.2.15.1.14.2.14.1.13.2.13.1.12.2.12.1.11.2.11.1.10.2.10.1.9.2.9.1.8.2.8.1.8.2.8.1.9.2.9.1.10.2.10.1.11.2.11.1.12.2.12.1.13.2.13.1.14.2.14.1.15.2.15.1.14.2.14.1.13.2.13.1.12.2.12.1.11.2.11.1.10.2.10.1.9.2.9.1.8.2.8.).(1.2)×2.(1.3.2.4.1.5.2.6.1.7).(1.2)×2.(3.4.5.6.7)×2.(1.2)×9=360(根)。

(2)色经排列:18白.10浅棕.4白.(1白.1综)×5.4白.(1白.1墨绿)×60.4白.(1白.1综)×10.4白.(1白.1墨绿)×60.4白.(1白.1综)×5.4白.10浅棕.18白=360(根)。

3.4.2 穿筘信息

每根综丝穿1根纱,除了红色字体部分为每筘齿4根纱,其余每筘齿穿2 根纱,选用公制筘号为70 筘/(10 c m)。

3.4.3 作品效果

采用以上穿综顺序和穿筘方法所得到的织物宽度为11.5 c m,达到了参赛要求,从色彩搭配和整个图样布局来看,色彩与图案交相呼应,且各图案较紧凑,布局合理美观。同时总经根数达到所试方案中的最少。不仅减少了劳动强度,还降低织造过程中第1、2片综的负担。用半自动小样织机所织造的作品如图7 所示。

图7 方案四的作品

4 结果与讨论

“叶子”图案梭织面料的设计与织造,采用了思政元素与艺术审美相结合的手法,该产品适合用作装饰品。在色彩上,选择了墨绿色、深棕色和白色这3个主色调,整个图案显得素雅大气。选用经二重组织,凸显出叶子这个主要图形。通过试织,确定出第4种方案既减少了用综要求,又节省了人力。

5 结束语

(1)技能大赛的作品设计首先通过查阅资料,寻找灵感,选定花纹图案。

(2)应通过增加组织、色彩搭配等方面的难度与创新。

(3)应满足基本的尺寸规格要求,比如幅宽要满足赛项要求。

(4)在织造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穿综根数、穿综顺序、入筘数等方法来改变图案的风格。

(5)作品设计应考虑融入思政元素,让作品有肉有血,赋予感情色彩。

猜你喜欢
梭织墨绿赛项
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技术赛项在我校成功举办
涤纶长纤织物的收缩性能
河南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建筑工程识图赛项圆满落幕
6月,鸟语蝉鸣绿树成荫
小河
浅析《水洗整理针织服装》与《水洗整理服装》标准的差异
不会微笑的小墨绿
变得墨绿,这是使命
亲历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赛项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业类赛项在江苏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