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畲族刺绣产品的可持续设计原则及方法探析

2023-11-23 10:04陈云倩廖江波李建亮
纺织科技进展 2023年10期
关键词:永丰畲族刺绣

陈云倩,廖江波,李建亮

(1.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8;2.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8;3.浙江理工大学 服装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作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永丰畲族刺绣,如今如同其他民间非遗工艺一样,面临着亟待保护、传承不足的困境,想要脱离困境,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可持续设计促进长远高质量发展。

目前暂且没有发现关于永丰畲族刺绣可持续设计的研究,而其他产品的可持续设计研究则相对丰富,可作为参考。如邵露莹[1]从文创产品的视觉设计角度出发,探讨非遗文创产品转化的设计方法;刘敏[2]基于对中国现有的工业产品的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归纳出适合中国国情的6条设计方法。根据文献资料搜集与实地考察,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分析永丰畲族刺绣的可持续设计原则与方法,为永丰畲族刺绣传承与发展探寻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为地域文化创意产品的具体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1 永丰畲族刺绣产品的可持续设计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随着工业文明发展的一种新理论,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对可持续发展概念做了比较系统的定义:指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3]。“可持续设计”(Design For Sustainability,DFS)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设计实践和设计创新变革来解决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的发展问题,是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断思考。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设计需要解决的是非遗产品如何进行适应性改造,在环保生态的基础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与现代生活接轨,使其文化精髓在现代生活中得到传承与发扬。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永丰畲族刺绣可持续设计原则进行探讨。

1.1 独特性:保留技艺特征及文化内涵

永丰畲族刺绣是用于自身装饰的实用刺绣,有着畲族刺绣所具备的共性,虽未自成一派,但也极具特色。总体而言,其刺绣针法与其他畲族刺绣并无太大差别,艺术特征则较为显著,图案自然、配色绚丽夺目、具有农民画风格、题材贴近生活。文化内涵则主要体现在背后蕴含的民俗内涵及审美意识,这与当地畲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因没有本民族的语言,图案便成为了他们记录生活的最佳方式,他们的图案源于自然,诞生于生活,表达的是他们对生活纯真、直白的美好愿景。

永丰畲族刺绣的技艺特征及文化内涵的精髓所在,也是区别于其他刺绣品类的根本所在。在进行产品开发设计时,应在保留以上独特技艺特征及文化内涵的同时,通过对市场需求及刺绣产品的造型、色彩、材质等的充分考虑,增加刺绣产品的独特性、美观性及对文化内涵的传承性,给消费者带来审美与功能享受的同时,使他们更能体会到文化的熏陶,进而实现永丰畲族刺绣的可持续发展。

1.2 人本性:顺应消费者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时代消费趋势呈现出大众化、个性化、多元化和精神化等特征,人们更加关注自我精神需求。因此,产品的可持续设计中“以人为本”创作原则的体现尤为重要。

“以人为本”的创作原则必须把产品的用户体验放于最重要的位置。唐纳德·诺曼[4]在《设计心理学3:情感化设计》中把体验分成了3种类型: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3层次的体验。本能层,表现在消费者的最直接视觉感官体验。永丰畲族刺绣产品需运用现代设计手法,结合当下时尚审美趋势,通过造型、材质、色彩、纹饰等的组合设计,塑造产品最佳的外观效果,以此调动用户良好的视觉体验。行为层,表现在消费者使用产品后的行为体验,需结合人体工程学,从人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人、物、环境之间的关系,提高产品的实用性、便捷性、可重复利用性、安全性、舒适性等。反思层,表现在消费者通过产品所感知到的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如文化认同。产品在可持续设计时,尊重永丰畲族刺绣自身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及技艺特征,使其得到更广泛的关注与认同。除以上3个层面的用户体验之外,永丰畲族刺绣产品真正顺应消费者需求,还应该充分考虑销售价格的合理性及价格与造型、材质、工艺等生产成本之间的关系。

1.3 持续性:突出产品生态设计

生态设计是使永丰畲族刺绣产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在设计产品时,除了考虑市场及消费者需求,还应重视因产品设计、生产、使用带来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从设计端来说,首先应考虑产品生产的材料及加工工艺,原材料选用天然的绣布底料、绣线、染料等,降低因产品废弃后原料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可能性,同时减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消耗及过度包装问题。其次还应考虑产品的再利用性,再利用性不仅体现在原料选择回收,更多体现在产品的功能。将部分损坏或不符合当下审美及市场需求的产品二次改造,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提高产品的可重复利用性。最后要考虑产品的再恢复性,刺绣产品因局部破损而影响美观度及实用性,可对产品提供售后修复服务。如可通过局部染色、局部刺绣、镶嵌、拼接、叠加等多种工艺与刺绣产品有机组合,进行局部修复,便可恢复产品的审美功能及实用功能,减少资源浪费。

1.4 地域性:重视地方性特色品牌打造

永丰畲族刺绣产品的可持续设计兼顾着文化传承的需求,而地域文化是每个地方经过历史长河的积淀,是物质和精神层面的特色资源,具有可持续的属性。因此,永丰畲族刺绣产品应注重地方特色品牌的打造,借力地方文化载体功能,将非遗文创与地方特色融合,突破单一的商品转化局限。产品在生产设计时,首先立足永丰地区的地理资源,以特色非遗产品为开发契机,因地制宜,打造各类地标性产品。如恩江古城址、西阳宫、金溪文化古村等旅游景点资源,永丰毛边纸、永丰茶油等特产资源,可开展品牌联名、景点联名进行产品的开发设计。其次立足永丰县人文特色,深入挖掘当地的人文资源。如欧阳修典故、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的决胜之战、三月三畲族风情节等,鼓励和引导当地举办各类文化、风俗活动,并与活动主办方合作,开展产品设计,助力品牌形象的树立。除产品开发之外,还可通过网络平台、电台重点引流、推广进行宣传。最后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售卖,从产品的开发到销售形成一个良性的闭环。

2 永丰畲族刺绣产品的可持续设计方法

可持续设计根据设计目标划分在工业设计中实施的方法包括:以材料为出发点的设计方法、以节能环保为目的的设计方法和面向结构改良的设计方法。刘敏[2]对3种设计方法分别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其中进行产品的多功能设计、减少过度包装、减少不必要装饰、旧物改造、可折叠设计等设计方法可运用于永丰畲族刺绣产品设计中。因此,基于前文提到的可持续设计原则及市场需求,结合以上设计方法提出适合永丰畲族刺绣产品的具体设计方法。

2.1 基于独特性原则的纹样设计

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应在尊重永丰畲族刺绣的技艺特征及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消费群体审美特征进行设计,既传承了古老的艺术,也能以其独特性吸引新时代消费群体的关注。首先,在广泛搜集永丰畲族刺绣元素的基础上,对传统的图案、色彩、工艺、构图的精髓进行提炼。其次,根据提炼的元素,进一步将当下审美趋势、热点话题、设计手法融入其中,多元并存、时尚元素的融入使传统刺绣纹样活起来,以新时代消费者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承。最后,注意在整体设计的过程中对永丰畲族刺绣的技艺特征及文化内涵的把握与体现。如图1所示,首先在收集的永丰畲族刺绣绣品口围、万民伞页子上进行元素的提取,如花卉、蝴蝶、几何纹样,主要色彩紫、蓝、绿、玫红等,主要针法齐针、抢针、单套针、打籽针等。尔后与现代民族风格元素图案进行结合,将现代民族风格进行弱化;再采用现代设计中的分解、打破、重组的设计方式,让刺绣元素得以融入,使整体图案呈现出和谐、规律及现代感。在色彩上,则将提取出的主要色彩与现代民族色彩融合,同时增加部分色彩的对比度与饱和度,体现永丰畲族刺绣色彩绚丽的艺术特征。在工艺上,采用以永丰畲族刺绣技法为主、其他技法为辅的方法,如珠片绣、垫绣、抽纱等,多种刺绣技法组合的工艺,增加图案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也可在不破坏整体质感效果的基础上,采用手工刺绣为主,机绣、数码印花技术、手绘、手工印染为辅等多种工艺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增加艺术效果的多样性,还可提高生产效率。

图1 纹样设计

2.2 基于人本性原则的造型设计

人本性设计原则应贯穿于永丰畲族刺绣产品设计的方方面面,而造型设计是最能直观体现的其中一项,基于前文提到的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3个方面展开具体的设计方法研究。

本能层应融入造型设计的趣味性,激发消费者的感官体验。可以通过夸张、变形、拼凑等非理性的方式进行创意设计,让消费者产生愉悦的心情,激发购买使用欲望,有助于加深消费者对产品及品牌的印象。如永丰畲族刺绣产品可根据不同主题开发产品,在产品中加入刺绣元素的同时,对元素进行抽象变形,还可制作主题相关小模型、玩偶等。行为层面应融入互动性的造型设计,消费者接触到具体产品后,产生交互式体验,产品的实用性、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则变成消费者更在意的方面。在产品造型设计时,可融入可折叠设计。如图2所示,永丰畲族刺绣的盖毯,在其中间可以缝上拉链,折叠后拉上拉链可变成抱枕,不仅节约收纳空间,提高便捷性,更增加产品的功能,提高实用性。反思层面可融入叙事性设计,设置特定使用场景,以讲故事方式创造出引起诗意反应的产品,使消费者获得活动过程的娱乐和内在更深层情感的体验,从而产生文化认同。首先提炼出合适的具象符号,如关于畲族起源的“盘瓠传说”或是畲民们的生活记忆;然后丰富场景和语境,服务主题,如系列产品的开发可根据畲民日常生活真正所需的产品进行改良开发,使每一件产品都在讲述他们民族生活的故事;最后确定清晰、准确的叙事线索,像创造故事一般,为产品设计历时性的路径。以一天为时间线,设计从早起至晚寝期间畲民一天生活所需的日常用品,消费者以主人翁的角色进行带入体验,不仅能感受到产品本身之美,更能体会产品背后的故事与文化。

2.3 基于持续性原则的材质设计

可持续材质设计应考虑取材、生产加工、消费、废弃处理4个阶段。因此,永丰畲族刺绣产品材质的设计可从3类材料着手:天然材料、应用新型环保材料、回收废旧材料。

天然材料的优点是可降解性,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还可以进行循环利用。刺绣部分可选用永丰畲族刺绣传统使用的棉、麻布、真丝线、棉线等天然材料,而产品所需的其他面辅料,除了棉、麻、丝之外,还可选用毛、皮、竹、贝等天然材料。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出现,又因绿色、可持续理念的深入,新型环保材料变成了时下主流趋势。永丰畲族刺绣产品的开发也应多挖掘与新型环保材料碰撞的可能性,拓展产品的多样性。例如有机棉、竹纤维、大豆蛋白纤维、有机羊毛、原木天丝等,它们都有低碳节能、环保可循环利用的特性,与永丰畲族刺绣的可持续设计不谋而合。最后,对废旧材料的再设计,一直以来是永丰畲族刺绣的工艺特征之一。龙冈畲族人经常将日常用于制衣、制物所剩的面料积攒下来,经过绣娘们独特的审美及精湛的技艺,根据图样裁剪并拼接而成绣底。如今,大量的废旧衣物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利用废旧面料拼接成绣底或是其他组合再设计,是可持续设计的有效方法之一。废旧材料再造不仅增加了产品的个性化设计,更是对永丰畲族刺绣工艺特征的延续。

2.4 基于地域性原则的人文设计

基于地域性原则的人文设计是地方人文精神与可持续设计理念的融合,应充分考虑民族历史文化的延续和对未来大胆探索创新的有机联系。永丰畲族刺绣产品的人文设计,可从地域文化的延续、多元文化的共存、时尚元素的融入3个方面展开。

永丰畲族刺绣是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产品的设计开发本就是对地域文化的坚守,加之对地域其他文化的精神挖掘,又起到了聚拢的作用。如前文提到的,可挖掘本土的地理资源等进行产品设计,永丰县恩江古城址凝聚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底蕴,根据遗址特色开发设计系列永丰畲族刺绣产品,提取特色建筑、文物造型,进行图案化创作,以刺绣形式表现,最终将其文化内涵以刺绣产品形式呈现,如图3所示。其次,在坚守与聚拢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其他文化,做到多元文化的共存。如产品开发可融入二次元文化,基于传统、民族、地域文化进行刺绣的针法、图案、色彩、材质设计,基于二次元文化进行产品的造型设计,2种文化间的撞击使产品更具人文特征。最后,还可融入时尚元素,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时尚潮流文化迅速得到年轻消费群的青睐,将时尚元素融入永丰畲族刺绣产品设计当中,有助产品视觉冲击感的加强。如根据流行趋势确定产品设计的主题、风格、色彩、图案、造型等,还可融入近些年流行的数字化时尚、高科技时尚,利用虚拟现实模拟产品,联合智能眼镜、可穿戴设备等科技产品进行开发设计。

图3 地域性人文设计

3 结束语

永丰畲族刺绣的现状困境是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困境缩影,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方式之间如何接轨的问题,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产品设计的角度,坚持可持续设计原则与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摆脱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下的困境,使其得以有效传承。

分析永丰畲族刺绣产品开发的可持续设计原则并总结设计方法,为永丰畲族刺绣产品及其他非遗类刺绣产品设计提供借鉴。但设计方法是否完全切实可行,还需要大量的实践设计进行验证。

可持续设计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同时涉及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诸多方面。在永丰畲族刺绣产品设计的原则与方法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今后将更加全面、深入地探索。

猜你喜欢
永丰畲族刺绣
永丰余造纸(扬州)有限公司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清新唯美的刺绣
畲族三月三
畲族民歌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刺绣新生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
国瓷永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