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景观生态化设计和生态修复思路及评价探讨

2023-11-25 08:05池承艳
四川水泥 2023年10期
关键词:海岸带滨海生态化

池承艳

(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0)

0 引言

城市滨海景观设计构成丰富多样,码头文化、沙滩文化、滨海空地、滨海广场、休闲慢道等都象征着城市的魅力和实力。人类的发展自古离不开水,所谓有山有水就是好地方,水、景观和生活已经融为一体。全民健身理念也在近些年有了更全面的推进,这就使得休闲慢道受到人民的青睐。基于此,本文以福建五里桥畔休闲慢道为例,分析滨海景观生态化设计方法,并提出生态修复思路。

1 五里桥畔休闲慢道现状及生态化设计要点

福建省安南市水头镇的安海湾在镇南,素有厦门后花园和泉州南大门的美称。五里桥则是在水头镇管辖范围内,与安海湾接壤,北面是五里桥文化公园,南面是石井镇,长度大约7000m,宽度大约450m。包括滨海带状的休闲慢道和湿地滩涂等系列基础建设。在此处打造休闲慢道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能够满足展示风景、提升城市形象、保育生态的作用,还能够彰显城市文化,满足市民开展丰富多样活动的需求。从周边分析,安海湾附近以工厂和居住区为主,并有部分的盐田和填海荒地。但周围的五里桥公园是周边居民常去的休闲娱乐场所,所以文化氛围渐浓。在此处进行水头文化的挖掘,修建休闲慢道能够帮助市民打造休闲新去处。

当地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台风一般7~9月过境,春夏降雨相对较多,气温适宜。潮汐属于正规的半日潮,海底平坦加上目标地址离围头湾的距离远,波浪的影响相对较小。综上,区域波浪的影响较小,温度适宜,潮汐类型也是半日潮,这些都表明周围可种下红树林。

五里桥维修前杂乱问题严重,违建的餐饮建筑多,植被生长稀少,本有铺设了广场砖的人行道,但荒废时间长,几乎没有使用率。当地的防浪墙绿化稀疏,也没有景观效果。整体情况是填海区域的石材肥料填堆形成,植被很少,呈荒芜状态。对水流进行分析,当地背城朝海,溪流短促,没有观察到大中河流,蓄水量也较少,分布非常分散,有大面积的汇水区,所以打造淡水湿地是非常合适的。同时,在海潮、河流的影响下,泥沙淤积,这对种植红树林来说是非常合适的。当地植被稀疏,但仍有少部分的海草,自然情况良好,所以会有白鹭、招潮蟹、厚蟹等滨海物种生活。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兽类和爬行动物相对少见[1]。

针对五里桥的现状,笔者提出景观生态化设计要点:

(1)调整堤岸打造滨水空间。堤岸的不完善且部分堤岸破损严重,加上区域高差大,最高可达到6m左右,这些都需要仔细设计。但值得肯定的是,堤岸本身具有部分的当地特色,设计改造之后,可重点将地域性的特色更好地表现出来。

(2)多元化的滨海到达方式。因区域内本身的人行道已经荒废,先天的各项条件都限制了道路的到达方式。在设计道路和滨水目的地的交通方式时,可将步行和水上交通的方式进行组合。

(3)开展有吸引力的活动。在当地将地域文化和本土生活融合,策划出有吸引力的,能够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的活动,合理地规划出场地的空间。

(4)填涂地的规划和治理。现状场地如何处理,在潮汐和防洪方面如何改善,清理泥沙淤泥等工程,这些在施工之中是非常复杂的。堤岸本身植物种植较少,加上海风的影响,种植植被需要具有一定的抗风能力和抗盐碱的能力。规划中还需要对原生态资源进行保留,呈现出湿地的景观特色。

2 景观生态化启示

国内外的滨海景观生态化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四点非常重要的启示。包括:强化公众的保护意识、以海定陆意识、开发到保护意识和海洋综合管理意识。

(1)强化公众的保护意识。因滨海的海岸带是国家国土资源中非常宝贵的类型之一,在海洋开发和文化交流之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且海岸带对多地的贸易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海岸带本身有独特、优越的自然环境,其中还蕴含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各项能源,这些都使得海岸带被群众认可。海岸带的区位和罕见资源需要合理地进行开发,但近些年来,不合理的开发使整个滨海的生态环境出现了严重的破坏。解决滨海的问题,首先就是强化滨海的保护意识,寻求多元化的综合治理、合理规划等途径[2-3]。

(2)以海定陆意识。生态保护过程中,重点海域都在进行海岸带的开发工作,虽然城市海岸带的开发迫在眉睫,但仍旧需要遵循生态保护的原则,需要对后代的生态效益负责。经济效益本身较为重要,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牺牲当地的生态环境获得的经济效益是不长久的。海洋的污染大都是源于内陆的影响,以海定陆的意识就非常的重要。海陆统筹管理过程中,将海洋作为陆地的限定进行管理,能够很好地限定陆地的环境,进而保护海洋的环境。

(3)开发到保护意识。纵观世界各项沿海地区的开发先例,日本、韩国或是北欧国家以牺牲沿海环境展开经济贸易,但后期均发现海洋环境才是重点工作。我国在沿海开发工作中,也有类似的经历。1980年之后,经济快速发展,海岸带的开发工作也有了全面的推进,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获得的经济效益也使得我们人类承受了不同情况的污染困扰和生态环境被破坏的问题。我国在进行滨海景观生态化设计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也是首要的任务。

(4)海洋综合管理意识。对于滨海景观而言,海洋综合管理是重点工作。海洋综合管理是指丢弃单一的经济指标,将海洋作为综合整体,各级政府统筹管理,对海洋的空间、资源以及环境进行综合的整治。以澳大利亚的海洋综合管理为例,政府高度重视之后,对海岸带相关地域进行综合规划、管理,并形成相关的管理体系。我国对此也需要取长补短,更好地实现海洋综合管理。

3 景观生态化设计原则及生态修复思路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以三大设计原则、五大生态修复思路为主,对五里桥畔的休闲慢道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设计。

3.1 设计原则

(1)最低干预原则。根据场地的现状,对现场的自然和社会资源进行充分的理解,并对其进行优化,选择最具有潜质的资源进行改善。这样才能够做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做到最低干预场地。

(2)生态湿地原则。湿地本身具有先导的作用,根据湿地的实际情况,将湿地和防护林整合为一体,将现场打造成为具有生态价值的绿色休闲慢道。

(3)功能完善原则。休闲慢道本身是以绿色、慢道通行为主的线性空间,在现场设计和布局时需要以更加完善的配套设置进行多元化的功能完善,并以此作为主要支撑完成设计工作。

3.2 生态修复思路

(1)结合重点工程,打造海洋生态治理修复。蓝色海湾工程、南红北柳工程、生态岛礁工程三项齐头并进,协同完成环境的综合整治,以退堤还海、清淤疏通等手段,将海湾的纳潮量进行提升;以南方种植红树林为代表,并辅以海草和盐沼类植物,推进生态修复工程;以受损的海岛、植被、沙滩或其他海域修复工作为主,将生态进行保育和修复,对重点生态区进行保护和建设。结合三项重点工程,完成整治和修复工作,推进海洋生态修复的高效和规范,推进美丽海洋建设工程。

(2)打造安全防护工程。在景观生态安全驳岸工程和景观慢行系统工程中,合理打造安全防护,确保岸边的基础设施安全,也最大限度改善安海湾的生态环境;并根据当地50年一遇的水位线,设定出比其更高的防护,不影响当地的防洪排涝工作。

(3)打造生态系统工程。从海域的污染物、侵占上进行控制,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流入,控制海域侵占行为从而稳定海岸线的形貌;从水系和动植物上进行整治,在水系整治中,积极完成清淤工作,增加纳潮量,增强水体交换能力,进而促进海洋生态环境;动植物中以种植红树林为主改善污染问题,增强水体净化能力,并营造生物群落和栖息地,清淤时同时进行固化堆岛工作,形成自然的生态岛屿,使得水生植物、鸟类获得更好的栖息环境,增强物种品类,稳定生态环境。

(4)打造休闲旅游工程。根据安海湾的海景和沿海大通道,从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休闲主题为切入点,将生态滨水休闲旅游活动空间呈现出来,在实现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同时,形成滨水文化休闲旅游带。

(5)打造人文景观工程。在五里桥文化公园延伸处的五里桥畔,可依托五里桥的文化作为核心,将绿色、活力以及文化作为主题进行人文景观工程的打造。南安的人文景观相对独特,闽南文化中,以农耕文化、海商文化为主,同时还有宗教、民间艺术、建筑和民俗等,在南安之中这些独特的文化有很好的传承。

4 景观生态化评价

在对五里桥畔休闲慢道进行详细设计时,对景观驳岸(见图1所示)、石文化展示(见图2所示)、人行天桥(见图3所示)、红树林和沿海大通道的绿化(见图4所示)进行详细的设计,并增设一些专项设计,包括绿化种植、公共交通设施、配套服务设施、标识系统、城市家具以及夜景照明等。最终,各项生态修复表现出自身的生态意义:海岸线和污染物的管理有利于水质的改善,这对提升海洋环境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控制海域侵占行为,能够从源头上拒绝污染物的进入,及时清淤也能够有效地阻止二次污染和扩散的问题。安海湾的水动力有明显改善,物质交换能力提升,海湾景观的各项生态功能更加丰富。海洋贸易也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展开,海洋经济更加健康发展。

图1 景观驳岸鸟瞰图

图2 石文化展示平面图

图3 人行天桥效果图

图4 沿海大通道的绿化标准段之一效果图

对五里桥畔休闲慢道进行生态景观评价,从视觉美学的角度来分析,色彩、形状和质感均有自己的特色。色彩作为人类感知事物的主要元素,色彩对比和协调之后能够起到强烈的视觉冲击,明度、纯度和饱和度的搭配,给予不同的感知体验。五里桥畔休闲慢道的各项景观驳岸、沿海大通道的绿化、红树林的种植都能够从不同色彩层次上给予不同的感知;傍晚的各项夜景照明更是给休闲慢道更多温暖,能够带来舒适感,形成美学体验。外轮廓的形式多样,表达的主题也不一样,会给人更丰富的身心体验。在五里桥畔休闲慢道的设计之中,石文化、沿海大通道、城市家具和夜景照明的形状轮廓都是多种多样的,在形状指标上有非常强烈的线条感,非常符合当地的特色文化习俗,是非常具有典型代表的,在形状上也具有非常强烈的美感。质感指标则是通过视觉、触觉等感官上呈现出物体的感知体验。质感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感受,更是触觉上的感知。质感的差异能够互相衬托,形成强大的冲击力,给人以美感。在设计过程中,石文化展示、人行天桥和各项配套的设施都各自呈现出特色,所以构建过程中有很好的科学性和文化性,质感的差异就表现出丰富的美感。

5 结束语

海岸带设计已经是全世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滨海景观作为沿海城市特有的景点,满足了多功能、多体验的需求。景观生态化设计是时代发出的召唤,也是将经济学和生态学、美学进行结合的产物。长期进化过程中,人类以景观生态设计,将自然和环境统一为整体,创造出和谐、休闲的空间,也创造出了崭新的时代,将时尚美学价值充分展示出来。五里桥畔休闲慢道的修建完成之后,片区防洪排涝得到改善,生态环境和安全都有明显提升,同时兼顾了观赏、服务功能。沿海大通道的景观提升之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文化休闲主题使得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这对生态文化旅游功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以五里桥文化公园的文化作为核心,促进滨海的绿色活力、文化创意的发展。

猜你喜欢
海岸带滨海生态化
滨海白首乌
海岸带弹性初探
滨海顶层公寓
岳滨海 藏石欣赏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惠州市海岸带优化开发的思路和对策
陆海统筹推进海岸带地质调查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
滨海,中国航天再出发
语料库与生态化英语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