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县城步行街改造工程优化设计

2023-11-25 08:05陈佳恒
四川水泥 2023年10期
关键词:永春县北门步行街

陈佳恒

(厦门上园景观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0)

0 引言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期,各种商业广场、交通设施、步行街、公园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尤其是步行街的建设,不仅数量多,而且形式各异,极大地满足了城市居民的步行、购物和娱乐等需求。但粗放的发展模式也给城市步行街文化广场的规划和设计带来了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和优化。本文结合案例对步行街文化广场改造工程的优化设计进行分析,寻求适合文化旅游、商业发展以及绿色生态融合发展的设计方案,以期为相关项目的设计提供参考。

1 项目概况与设计背景

1.1 项目概况

北门街位于泉州市永春县桃城镇桃城社区。该步行街全长670m,是永春县内重要的商业核心区域,东起外贸公司、聚荆楼,西至文庙、街心公园,南靠823东路,北接桃城二期新区,步行街区区内涵盖了餐饮店铺、商品超市以及零售商铺等商业主体,人流量较大,具有良好的商业发展基础。

1.2 设计背景

沿街商业活动的开展,使得北门街的车道经常被摊贩挤占,极大地影响了交通的顺畅。此外,沿街整体形象较为杂乱,街道内部基本上无系统性景观设计,沿线缺乏互动景观和必要的休憩场所,步行街内部的设计与规划缺乏整体性,景观建设材料的质量较差,步行街沿线服务设施的布置较为滞后。

2 永春县桃城社区北门街设计存在的问题

2.1 设计定位问题

从早期设计定位来看,桃城社区北门街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建立起具有当地特色,形成集公共休闲娱乐、商业活动组织与生态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活动中心,进而适应永春县有关文旅结合的发展部署[1]。但从步行街实际设计方案的落实情况来看,街道内部设计过程中缺乏对于当地文化的表达,其呈现出的视觉效果与游览体验较差,相关配套设施与步行街文化主题之间存在着脱节现象,相关空间布局以及设计构想中对永春县本地文化特色的融入显著不足,对外来游客的吸引力较差,难以实现永春县当地文旅结合以及旅游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求。

2.2 设计品质问题

从北门街目前设计呈现出的效果来看,步行街内部及其沿线的部署存在杂乱无章的问题,区域内部夜景品质较差,缺乏多元化的修饰性元素,相关服务设施的设置与布局未能突出本地文化特色,与步行街以及文化广场当中的设计构想之间存在偏离,设计方案存在同质化现象。

2.3 区域关联性问题

在北门街设计以及布局过程中,主要涉及到引导入口、步行街、节点广场、绿地、附属设施以及停车场等多项要素,只有从宏观角度强化上述设计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才能让游客感受到层次化的游览体验,使其能够对永春本地的建筑文化、饮食文化以及生态文化具备更加深刻的认识。但从现阶段永春县北门街设计方案当中能够看出,其内部各区域之间的关联性存在较大不足,不同区域之间的设计风格存在严重的异质性,设计人员未能按照北门街内部特点以及步行街的设计要求构建适宜的过渡区域,导致步行街的整体关联性较差。

2.4 科技手段应用问题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游客以及消费者对于商业文化步行街设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以智能化景观灯为代表的相关服务性设施具备广泛的应用空间与发展前景。但受到历史因素以及成本因素的限制,目前永春县城北门街设计当中相关技术手段的引进和运用存在较多不足,游客与商业街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街道沿线的引导措施不够细化,不利于步行街以及节点广场的进一步改造和提升。

3 永春县桃城社区北门街优化设计要点

为使永春县桃城社区北门街景观得到提升,使北门街及其周边环境形成集公共休闲文化广场、商业活动空间以及区域交通汇聚点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活动场所,相关设计团队以及技术人员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展开了步行街优化设计工作。

3.1 设计定位及优化目标

明确设计定位以及设计目标能够为优化设计提供直观的方向引领,使优化设计方案的主题表达更加深刻,从而更进一步突出永春县乃至整个福建地区的文化内涵与文化标识。通过对永春县城历史沿革以及桃城社区北门街发展历程进行深度调研与分析过后可知,在进行优化设计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安全性、美观性、生态性、健康性、经济性以及艺术性原则,并分别基于文化、休闲与美食等三个角度对方案进行设计优化[2]。

3.1.1 文化设计优化目标

从文化角度来看,作为永春县内部重要的商业核心区域,北门街项目还承载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与彰显任务。因此,在针对北门街进行改造提升设计的同时,深入当地进行较为全面的现场调研,选用能够代表永春乃至福建地区特色文化的设计语言融入设计。案例项目当中,设计团队以永春地区传统建筑当中的代表性元素如红砖、窗花、木格栅、坡顶灰瓦等作为商业文化步行街当中的重要表现形式,让游客能够在步行街内部进行游览参观的同时,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永春本地的历史文化积淀,为推动当地文旅结合战略的实施,为县城旅游经济水平提供支持和助力。

3.1.2 休闲设计优化目标

从休闲角度来看,桃城社区北门街周边区域人流量较为密集,商业发展基础较为雄厚,因此也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设计团队在针对规划方案进行研讨的同时,还应当考虑到商业文化步行街在县城内部的休闲娱乐职能,积极强化景观设施的互动性,完善服务性设施的配置,让本地与外来游客在步行街内部进行体验和参观的过程中获取到更加松弛的感官体验,缓解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所带来的压力。

3.1.3 美食设计优化目标

从美食角度来看,桃城社区北门街原有沿街商铺数量达到九十余家,其经营范围以餐饮业为主,因此给步行街内部的设计奠定了较为明确的基调。此外,永春地区以丰富的小吃、点心、果蔬与茶酒闻名,因此在方案优化设计过程中也应当突出本地美食方面的优势,使其在公共活动以及休闲娱乐等方面的价值得到更进一步发挥。

3.2 总体优化设计

优化设计采用了平整式的设计理念,针对以往步行街周边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的高差进行了更改,使人行道、车行道以及节点广场等周边区域当中的重要空间逐渐形成了一个整体,减少了不同景观区域之间的隔阂,提升了步行街以及周边环境的整体效果。与此同时,为了使游客能够更加清楚步行街内部各区域的功能特征,满足其个性化游览需求,采用了差异化材料和色彩的铺装对不同区域进行区分,一方面满足了步行街及其周边环境设计过程中的美观性原则,另一方面还能使街区内部更加宽敞大气,为县城居民乃至外地游客提供更加宽阔的休闲娱乐与活动空间,同时还便于步行街内部商业主体的经营和宣传,实现文旅融合的发展目标,推动了地区商业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优化设计效果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北门街西入口优化设计效果图

图2 北门街东入口优化设计效果图

3.3 功能优化设计

在北门街优化设计过程中,主要目标涵盖了文化、休闲与美食三个方面,因此在区域景观功能设计的同时,设计团队也应当按照预期目标对步行街内部空间进行合理划分,使其功能模块能够充分契合优化设计要求[3]。

3.3.1 区域功能优化设计

应当针对步行街中的文化休闲区域进行设计,作为优化设计方案当中的关键性要素,文化休闲区域一方面能够体现出永春县乃至整个福建地区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底蕴,另一方面还能为本地居民乃至外地游客提供足够的休闲空间。因此,在这一空间区域内部引进丰富的服务性设施以及休闲设施,使居民和游客能够感受到积极的休闲体验。

3.3.2 道路功能优化设计

针对车行道与人行道进行优化设计。在北门街发展过程中,受到管理因素以及规划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商业主体经营过程中对正常交通运行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影响了周围的道路通行。因此在优化设计过程中,针对车行道以及人行道进行了重新设计与规划,明确了车行道的运行时间,在非运行时段将其作为商业区的延伸部分,同时强化人行道周边设施以及服务设施的布设,从而使主体商业街的规划与县城内部交通运行实现和谐,同时还能进一步提升居民和游客的游览体验。

3.3.3 交通功能优化设计

针对长期以来永春县城内部交通状况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同时明确了桃城社区北门街及其周边道路环境的运行状况,掌握了商业文化步行街规划发展与周边交通之间的矛盾,并提出了限时运行、规范线路、保障流量的交通优化方案。对北门街及其周边道路进行了限时通行的管理,在白天将街道东西两侧的节点广场作为交通运行当中的圆岛,实现了对拥塞交通的有效疏导,提升了北门街周边交通运输效率。而在夜间,限制车辆在北门街中的进出,使街道成为商业区的延伸,拓展了商业空间,缓解了商业经营与交通运输之间的矛盾,为县城交通运行提供了充分支持。

3.3.4 服务设施功能升级

作为本地居民以及外来游客体验文化、休闲娱乐、享受美食的综合性公共场所,完善的服务设施对满足游客与消费者的体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分别基于功能设计以及风格设计对步行街内部服务设施进行升级。

第一,在功能设计方面,针对游客需求进行全方位调研和分析,掌握其游览过程中的情况,并在步行街内部适当位置布设指示牌、垃圾桶以及休闲设施等要素,满足游客与居民的体验需要。

第二,在风格设计方面,相关服务性设施的形态特征应当适应永春本地建筑风格以及文化特色,减小服务性设施体验过程中的突兀感,提升步行街规划设计水平[4]。具体如图3所示。

图3 北门街东文化广场效果图

3.4 地域文化植入

为了让外地游客能够更加直观地体验到永春地区乃至福建地区本土特色文化,在优化设计过程中植入地域文化。例如,在案例项目西文化广场的设计与构思当中,借用了永春纸织画的设计理念以及设计形态,在广场当中进行展现,使游客和居民能够更加深入地针对永春本地文化进行欣赏和体验,了解本地的风土人情[5]。具体如图4所示。

图4 北门街西文化广场效果图

3.5 绿化与生态优化设计

在步行街优化设计的同时,应当充分考虑绿化与生态设计。本次优化设计过程中,为了使步行街与文化广场的绿化设计能够进一步贴合整体设计目标以及规划要求,采用了大量本土植物进行栽植,其中包括了桃花心木、荔枝、三角梅、八仙花、紫娇花、爬山虎、使君子等,实现了乔灌木与爬藤植物相结合的绿化模式,营造出了色彩缤纷的街道景观,使居民与游客的视觉体验效果良好,使景观的生态价值得到进一步显现。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泉州市永春县桃城镇桃城社区北门街为例,探讨了步行街改造工程的优化设计。北门街设计存在设计定位、设计品质、区域关联性和科技手段应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北门街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从设计定位、总体优化设计、功能优化设计、地域文化植入以及绿化与生态优化设计五个方面提出了北门街优化设计的方案。对于县城步行街的优化设计,在规划过程中应明确设计目标,突出文化主题,有利于提升步行街的游览体验效果。

猜你喜欢
永春县北门步行街
永春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特战演习之步行街区
湖北省钟祥市洋梓镇初级中学北门湖文学社
海南省北门江中下游流域面积高程积分的应用
“购买”快乐
霜降(新韵)
永春县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永春县2016年9月15日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问路
永远的老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