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书法创作手法的传承与创新

2023-11-26 05:01朱希睿
大观 2023年9期
关键词:创作手法书写

摘 要:陶瓷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书法有密切的联系。从题材形式、构图形式、形式美、文化美和意境美等方面分析陶瓷书法的艺术特色,并围绕陶瓷书法的书写、陶瓷书法的刻写、陶瓷堆书、立体造型、空间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探索陶瓷书法创作手法的传承与创新要点。

关键词:陶瓷书法;创作手法;书写;刻写

注: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21年度項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陶瓷书法融入现代陶艺创作研究”(YS21121)研究成果。

陶瓷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陶瓷文化与书法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其本身也有着独特的内涵与价值,在现代依旧具有巨大的传承与应用价值。积极推动陶瓷书法创作手法的传承与创新,既能推动传统文化在现代背景下的持续传承,又能根据现代文化事业发展需要以及建筑装饰需求等发挥陶瓷书法的价值,无疑有着重大意义,需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相应的可行路径。

一、陶瓷书法概述

(一)陶瓷书法的发展历史

陶瓷书法即以陶瓷器为载体的书法,其往往是陶瓷装饰的重要部分。陶瓷书法作为陶瓷与书法结合的产物,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期,人们以在陶器上进行刻画的方式记录象形文字。随着历史进程的不断推进,不管是书法还是陶瓷工艺均得到了良好发展,二者的结合更是实现了全方位的创新与发展。秦汉时期,陶瓷书法已然成为被广泛应用的陶瓷装饰,也能对一些简单信息进行记载。三国魏晋时期,青瓷的快速发展使文字在陶瓷器上的装饰与信息记录作用进一步凸显,陶瓷书法也逐步由于陶瓷器本身的特性而与传统书法产生了一定的区别。时至今日,陶瓷书法依旧是陶瓷装饰领域极为重要的部分,陶瓷书法的创作手法更是成为被重点研究的部分。

(二)陶瓷书法与书法的关系

陶瓷书法属于书法的一种,与传统书法有着同样的文化内核乃至审美情趣、意境追求等。实际上书法艺术本身就包含了多种形式,早在甲骨文时期书法艺术便是以龟甲兽骨为载体,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书法艺术则是以竹简为载体,造纸术发明和应用后,纸张则逐渐成为书法艺术的主要载体。从本质上而言,陶瓷书法与甲骨文、简牍书法、刻石书法等并没有明显差异,不过陶瓷本身的属性为陶瓷书法赋予了鲜明的特性以及艺术表现形式。不管是陶瓷艺术的发展,还是书法艺术的发展,均会推动陶瓷书法艺术的进步与发展。基于陶瓷艺术本身的特点,陶瓷书法与传统笔墨纸绢书法相比有着诸多区别,包括可保存年限久远、质地坚硬、立体感强、创作技法多样等。

(三)陶瓷书法的艺术特色

1.题材形式

题材形式是陶瓷书法艺术表现的基础。陶瓷书法作为脱胎自传统书法的艺术形式,其题材形式与传统书法的题材形式有着高度的关联性,主要表现为三种。其一,书法和绘画相结合。陶瓷书法主要发挥装饰作用,有时也会作为记载信息的形式。这意味着陶瓷书法不管是发挥装饰作用还是信息记载作用,都可与绘画进行结合,借助绘画对陶瓷器进行更加生动的装饰,或者以更为生动的形式呈现所记载的信息。陶瓷书法与绘画的结合,既可以凸显书法艺术在陶瓷艺术装饰方面的辅助地位并衬托主体装饰图案,又可凸显书法艺术在信息记载方面的作用,反映陶瓷装饰图案的信息。其二,经文诗歌。经文诗歌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和文字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以经文诗歌为陶瓷书法的题材形式,能为陶瓷艺术装饰赋予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将书法本身的形式美和语言文字的内容美相结合,带给人美的享受和艺术意境体验。其三,符号化处理。将书法进行艺术性提炼,能将原本以文字为表现形式的书法艺术转变为以图案为表现形式的装饰艺术,从而在陶瓷中起到装饰作用,强化陶瓷的装饰属性并凸显装饰的美好寓意。

2.构图形式

陶瓷书法与传统笔墨纸绢书法相比在构图方面有着更强的表现力,这是由陶瓷器本身器型结构所影响和决定的。陶瓷器既包含瓷板、瓷盘等平面造型,又包含碗、瓶、罐等不同形状的立体造型。多样化的造型决定了陶瓷书法的构图形式不能直接照搬传统笔墨纸绢书法,故而多样化、丰富化的构图形式也成为表现陶瓷书法艺术的重要形式。陶瓷书法的构图形式主要有四种:一是通景式构图,主要适用于圆形大件陶瓷器,能够让陶瓷书法呈现出浑然一体的感觉,在任何方向、任何角度看都能看到一幅完整的画面;二是管状条状构图,即以书法使陶瓷器表面形成一条管状或条状的装饰带,起到分割陶瓷器装饰面的作用,通常包含横向与竖向分割两种形式;三是不规则分割构图,即对陶瓷器进行块面分割处理并对不同块面进行分别装饰,其优势在于能将雕刻、绘画、书法、颜色釉等进行有机结合并形成更具视觉冲击力的装饰;四是视觉空间构图,即利用陶瓷器皿本身立体造型的优势进行创意性的书法构图,让人从特定角度观看陶瓷器皿时能看到耳目一新的书法艺术装饰。

3.形式美

审美是艺术的核心。陶瓷书法作为陶瓷艺术与书法艺术相结合的产物,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涵与价值,而形式美正是其中最基础的审美要点。陶瓷书法的形式美体现在三方面。其一,汉字本身的对称美与平衡美。书法艺术本身是基于汉字而形成的,而汉字形体本身为方形,故而书法艺术有着强烈的对称美与平衡美,并且这一特性直接体现在陶瓷书法艺术之中,为圆润的陶瓷器皿带来了视觉上的稳定性。其二,陶瓷艺术的规律美和节奏美。陶瓷器皿与纸绢相比其有着更强的立体性和空间性,故而陶瓷艺术更加强调规律美和节奏美,这样才能通过立体造型与空间更加直观地体现视觉美感。陶瓷书法艺术具有强烈的规律美与节奏美,能带给人美的享受。其三,协调美。陶瓷书法艺术需要将陶瓷艺术与书法艺术进行融合,协调二者关系,带给人强烈的秩序感、协调感,并带来视觉上的美的享受。

4.文化美和意境美

意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因素,反映了文化本身的特点以及内涵。陶瓷书法艺术作为历经历史发展、兼具陶瓷之美和书法之美的艺术形式,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有着较高的意境表现价值,能将书法韵味和陶瓷的温润相结合,呈现独一无二的意境之美。

二、陶瓷书法创作手法的传承与创新

(一)陶瓷书法的书写

陶瓷书法的书写主要有两种形式,分别为釉上书法与釉下书法。其中釉上书法的创作方法为于高温烧成的白胎瓷器上使用釉上油料进行书写,待其风干后再将瓷胎低温烧制,最终得到成型的陶瓷书法作品。陶瓷釉上书法相较于笔墨纸绢书法而言能充分体现陶瓷作为书法艺术载体的优势,无须担心渗透和晕染所带来的各种问题,而且遇到书写不满意的情况创作者也能立即擦除進行重写,能为书法艺术的完美呈现创造良好条件。不过陶瓷釉上书法的创作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难度,主要体现为创作过程中料性把握难度过大,稍不注意就可能影响整体书法质量及表现。陶瓷釉下书法则是利用通过钴土矿提料而来的青花料进行书法创作或者基于青花瓷与釉下彩料进行书写创作,而且其相较于釉上书法而言无法更改,一旦下笔就不能擦拭涂改,书写结束后还需通过在泥坯表面上透明釉、高温烧制等工序制成最终的陶器作品。釉下书法的特性与优势在于能像笔墨纸绢书法一样产生渗透与渲染效果,体现传统书法艺术本身的特性与优势。

(二)陶瓷书法的刻写

陶瓷书法除书写之外,还能通过刻写的方式实现。陶瓷釉上书法与釉下书法类似于传统的笔墨纸绢书法,是运用毛笔进行书法创作的方式。而陶瓷书法的刻写则与刻石书法类似,是将陶瓷器皿当作碑石一样的载体进行书法创作。在陶瓷制作工艺的影响下,陶瓷书法的刻写无法像石刻、木刻、铜刻等一样一次成型,而是要在刻写书法后通过高温烧制等工序完成最终的陶瓷作品产制。目前陶瓷书法的刻写方式主要有五种,分别是釉上雕刻、釉下雕刻、阴刻、阳刻以及刻填。釉上雕刻与釉下雕刻的区分主要是基于陶瓷表面是否有釉色进行划分。使用钨金刀、金刚刀、钻石刀等工具对已经烧好的陶瓷进行刻写,便是典型的陶瓷釉上雕刻书法创作方式,即利用工具将釉层的表面凿破后形成凹凸不平的书法痕迹,并能在光线照射下形成强烈的立体感,增强陶瓷书法的视觉冲击力与感染力。釉下雕刻则是在半干的坯体上使用刻刀工具刻写书法,并根据刻写深度分为深雕与浅雕两种,深度超过2毫米的釉下雕刻书法即为深雕。釉下雕刻书法相较于釉上雕刻书法而言更能凸显书法艺术的层次感,也能借助釉色强化书法的视觉效果。阴刻与阳刻是传统石刻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前者指让笔画显示平面物体之下的立体线条,后者则是让笔画显示平面物体之上的立体线条。对陶瓷书法刻写而言,阴刻往往更为简单,即根据书法本身的笔画与特性进行刻写,阳刻则需要以整体布局为基础并利用笔痕来凸显书法,相应的阳刻往往需要耗费更多精力与时间,不过阳刻能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刻填则是一种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的陶瓷器装饰技法,其指运用色料将已经雕刻好的陶瓷纹样填充好。一些创作者在运用刻填法时不仅会对已经高温成瓷的陶瓷器表面进行雕刻,还会在雕刻后于凹陷处添加粉料与油料的混合物进行填充,再通过反复晾晒、高温烧制的方式确保雕刻书法成型,最终形成极具美感的陶瓷书法作品。

(三)陶瓷堆书

陶瓷堆书是一种实践难度较大的陶瓷书法创作手法,需要创作者根据书法笔迹把书法作品写在坯体或已成瓷的釉面上,之后再使用合适的颜料进行堆写,于釉面上形成凸起的书法作品。陶瓷堆书作为传统陶瓷书法艺术的创新表现形式,受到了广大陶瓷爱好者的青睐。不过鉴于陶瓷色料本身属性较为复杂,创作者往往难以一次性完成陶瓷堆书创作,只能采取堆一次烧一次、逐层加厚的方式进行创作,以此保障成功率。

(四)立体造型

陶瓷书法的一大特点便是为书法艺术提供了立体造型,有利于书法艺术的立体化呈现。根据陶瓷器皿本身立体造型的差异,可将陶瓷书法划分为圆形、方形以及异形三种立体造型。其中圆形是最为常见的陶瓷书法立体造型,瓷瓶、瓷筒、瓷壶、瓷碗等等均能为陶瓷书法提供圆形的立体造型基础。陶瓷圆形造型的优势在于能通过圆润的曲线为书法提供支持,而且圆形陶瓷器物的成品率极高,较少变形,更利于陶瓷书法的创作与呈现。方形陶瓷器皿较为少见,甚至有“一方顶十圆”之说。方形陶瓷器皿成品率较低,不过这是方形陶瓷本身特性所决定的,在已经成形的方形陶瓷上进行书法书写或雕刻的难度要低得多。异形瓷器物品的数量较少,主要原因在于其造型较为复杂、制作工艺难度大,如果原胎制作存在问题,那么必然会影响异形瓷器物品的成品率,相应的陶瓷书法创作难度较大。

(五)空间设计

目前,陶瓷作为一种装饰品受到了大众的广泛青睐,陶瓷装饰已然成为空间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室内空间与公共空间进行陶瓷书法创作,能为空间装饰带来重要支持。进行室内空间陶瓷书法设计,不仅要考虑书法艺术本身的属性与特点,还要考虑陶瓷材质色彩、肌理、图案等因素,兼顾宏观设计与书法设计,通过各种元素凸显书法本身的艺术之美。在公共空间进行陶瓷书法创作,则要着重凸显陶瓷材料和书法艺术本身的优势,结合公共空间本身的职能作用与特性进行陶瓷书法创作。现代化的空间陶瓷书法设计与创作主要可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将书法和绘画进行有机结合,通过穷款、长款、图案装饰形式等对空间进行装饰;二是纯书法装饰,通过满幅式、管带条状、面和块状、图案式等不同形式创作陶瓷书法,并对空间进行装饰。

综上所述,推动陶瓷书法的传承与发展是保护传统文化、发展现代文化事业的重要手段,尤其要加强对陶瓷书法创作手法的传承与创新。陶瓷书法创作者需要以提高技法水平为基础,不断在实践中研究和掌握各种陶瓷书法的书写手法,主动对书法本身的创新以及陶瓷制作工艺的创新进行探索,积极利用先进科技支持陶瓷书法创作,进而为陶瓷书法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弘扬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白天娇.浅谈书法与陶瓷的艺术融合[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7):72-73.

[2]岳精典.陶瓷书法艺术研究[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7):92-93.

[3]吴永根.浅谈陶瓷书法作品器型的传承与创新[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3):28-29.

[4]侯崧岩.瓶类陶瓷书法的形式初探[J].陶瓷,2022(1):100-103.

[5]张国平.陶瓷书法比一般书法具有更高艺术价值的原因探析[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0(3):7.

[6]尹志军.中国传统书法元素介入当代陶瓷艺术创作的研究[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7(10):14-15.

作者简介:

朱希睿,博士,景德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陶瓷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创作手法书写
Unwritten 尚未书写
用什么书写呢?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书写的快乐
试论动画电影的声音元素及创作手法
肖邦艺术歌曲的“悲情”体现
以《大协奏曲》为例分析施尼凯特作曲中背景与结构的创作手法
书写春天的“草”
浅谈辽剧武戏《三战张月娥》之我饰演张月娥的切身体会与感悟
对书写笔的新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