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里的色彩

2023-11-26 05:01田贺
大观 2023年9期
关键词:色彩语言

田贺

摘 要:在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灯光色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从电视画面色彩还原的角度去探讨色温和色温平衡,还是从艺术的角度去探讨对灯光的色彩语言的应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对电视灯光的色彩语言进行探讨,以提升电视节目的艺术表达效果。

关键词:电视灯光;色彩语言;色温平衡

有了光线才有色彩。万物通过反射不同颜色的光,使人们看见了色彩斑斓的世界,也就是说,人们能够看到的色彩来源于光。

色彩本身并不真正存在,而是来源于人们的主观感受,是特定波长的光(电磁波)。同时,随着光线颜色的改变,人的情绪也会改变。光的强弱、冷暖和光影的变化,都能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如朝霞满天的希望、正午阳光的热烈、子夜的清冷等。这些感受不仅出现在日常生活中,还会出现在以绘画、影视、戏剧为主的艺术作品中。每种艺术形式根据自身的特点对光线和色彩进行不同的解读,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艺术创作方式。

就电视灯光而言,在拍摄电视画面时,一切自然光和人工布光都应被纳入创作范畴,通过合理的布光和配色让画面充分表达出创作者的拍摄意图,使节目内容和人物形象在光影和色彩的衬托下得到更加完美的展现,让观众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一、光线的颜色

光线颜色一般分为两类:自然光颜色和人造光颜色。不同的光源发光物质不同,光谱能量也有所区别。通常可以用色温去描述,而色温以温度的数值来定义光线颜色。

色温(Color Temperature)全称为“光源光色的尺度”,是一种用来描述光源颜色特性的物理量。它是根据黑体辐射理论来定义的,当绝对黑体被加热到某一温度时,其发出的光的颜色与光源的颜色相同,那么这个温度就被定义为这个光源的色温。

(一)物体色彩与自然光源

在一定的环境中,人们所看到的景物是有着丰富的色彩的,而且其经常会随着时间、天气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颜色的改变,这是多种因素下光源的变化和相互影响导致的,尤其是在瞬息万变的自然光的条件下。

1.日光在空间传播中的改变

日光的光谱的改变是因为在经过大气层时各种介质的影响改变了光线的方向,从而改变了被照射物体的颜色。通常情况下,人们会认为色彩存在于物体中,但其实是有光线才能看到物体表面是什么颜色,也就是说颜色存在于光线中,而不是物体中。因此,太阳光不能被简单地称为白色,其是由所有颜色组成的,又被称为可见光谱。当光谱所有颜色综合起来就会成为白色。

当天空中飘着微量的水珠时,光线就会进行漫反射,从而形成洁白的云。当水珠汇聚得越来越多,漫反射的光線到达地面的就越少,从而形成乌云。当乌云蔽日时,天就完全黑了下来。与此同时,这种光线的漫反射也会造成色温的改变,就像清晨的阳光总是偏红而温暖的,而傍晚的阳光又是偏橙而落寞的。这些由于日光色温的变化而产生的改变,同样会影响人们的心理感受。

2.空间环境产生的光源

色彩不是物体本身,因为光线照射到物体上,物体吸收某些光线,最后反射出的光线颜色,就是人们看到的颜色(其实是光线)。但也不仅仅是光线的原因,因为还需要人类的眼睛把它转换成“颜色”。由此可见,任何一种被照射的景物都会成为一个光源,景物之间也会通过对光线的反射而相互影响。这些景物所反射的复杂的光线条件可以被统称为一个环境光源,不同的时空均可以产生不同的环境光源。环境光源使人们的生活五彩缤纷。

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环境光源对拍摄现场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用之得当就可以表达和烘托出节目的主旨和气氛,反之就会由于过度失真而使观众产生不良的观感。因此在录制节目时,要深入分析环境光源的特征及其对拍摄内容的颜色的影响,合理利用拍摄现场的环境光源,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拍摄效果。

(二)人造光源与色彩

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光有着强烈的追求,人造光源就是为了模拟太阳的光线条件而产生的,从而改变了人们对自然光的依赖,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更改变了人们的审美,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通过人造光源体现,或者说其可以让艺术更加完美。

1.现代电光源的形式

热辐射光源是利用高温物体产生可见光频段之内的电磁波而产生的,但其发光所能达到太阳光色温的程度是有限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消耗大量的电能,因此热辐射光源的发光效率并不高。

气体放电发光的光源是通过气体放电的方式将电能转换成光,不同的气体在灯管内发出的光是不同的。人们利用这些气体放电发光的光源的不同特性生产出不同类型的灯具,以用于不同的场景。

固体发光光源是通过电子在不同能带间跃迁转换为光的,其中的代表就是LED光源。这种光源具有节能、环保、色彩丰富、可控性强等独特的优势,已经在各个照明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2.人造光源对色彩的影响

人造光源由于发光物质不同,光谱也会有所差别,本身就会带有一定的色温偏差。这些偏差表现为颜色的偏差,人们在这些光源下所看到的颜色与在阳光下看到的颜色有所不同,这也就是光源的显色性的不同。而显色性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景物的颜色的判断。

显色性好的人造光源可以接近太阳光条件下的色彩,很真实地反映出一定空间中的景物的真实色彩。对于需要真实还原现场的电视节目录制而言,其对于人造光源的显色性的要求就更加严格。

二、光色的平衡

(一)色温的平衡

在进行电视节目制作时,为了将所拍摄景物的色彩准确地传达给屏幕前的观众,就应该让拍摄现场有相对统一色温的光源,并且要与摄像机所设置的色温一致。如果使用多种色温的光源,就要对摄像机进行色温平衡的调整。尤其在外景拍摄现场,每隔一段时间太阳光的色温都会发生变化,为了保证拥有较高的画面质量,要及时进行色温平衡的调整。通常的做法是对白色的物体进行色温的矫正,使现有的光源条件下的白色达到正常的色还原的状态,因此色温平衡的调整过程也就是白平衡的调整过程。这也是保证拍摄画面能够还原现场色彩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色温平衡的应用

利用好色温的差异和变化可以更好地进行拍摄创作,以达到理想的画面调色效果,也就是画面的偏色效果。早晨的朝霞色温是偏低的,如果用色温较高的平衡板对摄像机进行色温平衡的调整,就会使朝霞更具有感染力,虽然画面的效果偏离了现实的色调,却使画面的色彩更加饱满。同样,也可以利用色温差异进行不同偏色效果的创作。

在演播室或室内的场景中,同样要重视不同灯具光源的色温,还有不同机位、不同取景之间的色温平衡,尤其是在有多媒体大屏幕的情况下,更要注意灯光与大屏之间的色温差异。色温的调整可以改变电视画面的整体色调,色温越高,就会感觉画面整体偏亮一些。也可以利用现场光源的色温与摄像机预制色温之间的差异进行色调的调整,以让画面看起来偏冷或者偏暖。另外,专业的色温纸可以辅助在拍摄现场实现预先拍摄的画面色调,使色温升高或降低,通过对电脑灯具的色温盘进行控制和调节等方式对拍摄现场进行色温控制。

三、色彩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

(一)色彩基调的选择

电视节目的色彩基调是节目为了表达主题、推动情节发展所使用的总的色调,并且是经过整体场景色彩、人物服装以及道具等方面的艺术设计和处理之后体现出来的。比如主基调为清冷的蓝色、灰色、绿色等,会给观众带来理性、平和、宁静的感觉,多用于新闻类、教育类、科普类的节目,而一些对比强烈、颜色鲜艳的颜色则能给人带来欢快、祥和、温暖的感觉,多用于娱乐节目和各大综艺节目中,能够活跃节目的气氛。

电视节目的色彩基调虽然是通过将某一种色彩作为主基調表现出来的,但不意味着仅限于这种色调,而是随着节目的不断进行、情节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变化的,通过其他色调的烘托与反衬,使整个节目的主基调显得更加和谐统一,让色彩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同样的主题,形成主次分明、强弱得当的色调搭配,然而观众在看完整场节目时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还是来源于节目本身的主色调,从而升华了主题内容。

对于节目的主基调的选择,虽然可以从形成共识的色彩表达上去把握,形成一定的规律,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对于色彩的审美随之发生变化,审美情趣得到提升,电视节目的制作形式和主题也不断地推陈出新。因此,不能仅仅依靠通过原有的实践得出的色彩规律来固化未来的电视节目基调,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方式,从节目的内容中寻找设计灵感,灵活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对电视节目的色彩做出更合理的选择。

(二)光的色彩运用

1.光色的情感象征

通常不同的光色在观众的心中会形成相对一致的象征意义,电视节目对色彩的选择和处理既要符合大众审美,又要有着本身特有的思想表达。

红光象征热情、奔放、热烈,同时也是很多喜庆时刻的代表色,会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黄光同样是暖色调,会给人带来温暖、积极、明亮的感觉,这类明快的颜色烘托出的气氛都是开朗乐观的。绿光象征和平、自然,通常给人以活力、清新、希望的感觉,代表着无限生机。蓝色给人以宁静、祥和、深远、辽阔的感觉,同样也有清冷、孤寂之感,会传达出淡淡的忧伤与愁绪。紫色是神秘的,带着优雅、梦幻的气质,通常会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每个人都会因为文化差异和心境的不同,甚至是理解和联想的差别而产生更丰富的深层解读。这些颜色的象征意义仅仅是一种经过长期实践而形成的普遍观念,并不能一概而论。良好的光色运用可以更好地为节目的主题内容服务。

2.光色的合理运用

每档节目在灯光氛围的选择上都有明显的色彩倾向,从整体的光线布局到色光的效果都要做到主调明确。可以通过色光的对比营造空间氛围,利用明暗、色调、面积大小等,根据剧情和现场内容的需要进行调整和变化,通过主次色光的交替,形成流动的带有主观表达的色彩变化。构成现场的色光必须是和谐的,从每一个场景、每一个节目到整场演出,都要以节目为出发点进行光色的运用,在给观众带来美的感受的同时,传达出电视节目的主题思想,并在灯光设计上形成一定的风格,在表现方式上不断进行突破,使节目满足新时代的审美需求。

3.光线色彩的艺术功能

光线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其可以在一定的空间中自由流动,通过视觉引起人们的空间想象,在三维的空间中展示人、景、物,表达创作者对于整个空间的主观感受。并且,可以借鉴不同的艺术形式的特点进行再创作,利用灯具的不同功能,通过光线的变化改变时空场景。不同的光色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觉,可以结合舞台美术与多媒体技术,利用光色的变化和其能实现对空间的瞬间转移的特点,让原本的舞台充满生机。同时,观众也会被光线引领着去感受这种超越现实的变化过程,真正理解整场节目的艺术表达。

对于每一档节目、每一个场景来说,灯光除了可以烘托整体氛围外,还可以起到引领节奏的作用,保证整场节目的完整性。从开始到演出结束,整场演出过程中的灯光都处于一个流动的状态,色彩在舞台上根据演出的内容不断变化,从而形成强大的情感力量。

四、结语

电视灯光的色彩语言是在技术支撑下形成的一种内涵丰富的表达方式。除了色彩之外,电视灯光还可以通过造型、光束、图案等方式帮助进行艺术创作,而基于电视灯光的色彩语言的创作手段多种多样,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长期以来,光线就不断地被探究和应用在各类艺术作品之中,未来人们会运用更加先进的现代化技术进行相关艺术创作。

参考文献:

[1]王京池.电视灯光技术与应用[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

[2]李宏虹.现代电视照明[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3]叶经文.色彩构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聂钧.论色温和照度对色还原的影响[J].太原科技,2001(4):33-35.

作者单位: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猜你喜欢
色彩语言
浅析书籍装帧设计中色彩语言的情感表达
浅谈色彩语言中的色彩对比
计算机平面设计中的色彩语言探究
服装设计中的色彩语言探讨
品牌包装设计中的色彩研究
浅析马蒂斯绘画作品的形式语言
张艺谋电影中的色彩运用研究
张艺谋电影中的构图和色彩语言研究
探析计算机平面设计中色彩语言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