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平笔下的《红楼梦》

2023-11-26 05:01孔存玉
大观 2023年9期
关键词:红楼梦

孔存玉

摘 要:《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而复杂的作品,也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作品,其中的人物各自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这一庞大的角色形象体系谱写了不朽的经典,为文学这一领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王立平所创的《红楼梦》声乐套曲以书中经典的人物形象的内心情感为创作出发点,以原著中出现过的判词、诗词为歌词,在电视剧87版《红楼梦》插曲的基础上,整理收录了其中十三首曲子作为套曲问世。每首曲子风格各有不同却又蕴含着普遍的内在联系,阐述了音乐人眼中的红楼故事。以声乐套曲中的《葬花吟》为例,分析作曲家王立平的红楼情结。

关键词:《红楼梦》;王立平;配乐;《葬花吟》;中国古诗词歌曲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高峰,因小说中明确的因果关系、明显的神话韵味和高深的文学水平,被众多读者公认为四大名著之首。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关于其剧情、人物的讨论和二次创作就从未停止过,以它为蓝本改编创作的小说、电视剧乃至戏曲数不胜数,其中最为经典的,也是最受大众欢迎和喜爱的要数1987年由王扶林执导,周雷、刘耕路等编剧以及众多红学家参与制作的电视版本。从配乐上讲,音乐家王立平共创作了十三首声乐套曲以及多首用于不同场景而定的民族管弦乐插曲,并根据剧情的需要对前者进行变调或重新创作。曲作者王立平呕心沥血,创作周期长达四年,演唱者陈力字字含情,各首歌曲你中有我,相互渗透,为经典直观的影视画面填补了音乐的空白。

一、《红楼梦》声乐套曲简介

《红楼梦》声乐套曲包含《引子》《序曲》《紫菱洲歌》《红豆曲》《好了歌》《秋窗风雨夕》《晴雯歌》《聪明累》《题帕三绝》《枉凝眉》《葬花吟》《嘆香菱》《分骨肉》共十三首歌曲,其中《枉凝眉》是套曲的中心,更被王立平选为整部电视剧的主题歌。作品与现代民乐创作的西洋化、复杂化、复调化截然相反,用最传统的手法和最质朴的情感来呈现这部不朽名著的古朴与清新,曾于1995年入选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红楼梦》声乐套曲满腔惆怅,无限感慨,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替作者呐喊,替书中人物哭诉,不免使听众如痴如醉,一起沉浸在这出“彻头彻尾之悲剧”中。

十三首歌曲以原著中主要人物的判词、故事情节中出现过的诗词或曲词为歌词谱曲编创而来,其中《题帕三绝》《秋窗风雨夕》《葬花吟》对应黛玉;《紫菱洲歌》《聪明累》《分骨肉》对应迎春、王熙凤、探春;《晴雯歌》《叹香菱》对应心比天高的晴雯和身世坎坷如浮萍的甄英莲;《红豆曲》歌词选自书中第二十八回宝玉与冯紫英、薛蟠、蒋玉菡等人以“女儿悲”为主题行酒令的原词,描绘宝黛二人的爱情悲剧。《红豆曲》在电视剧中共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贾宝玉与众人聚饮之时,第二次是贾府没落之时。《好了歌》则是小说中跛足道人于世间行走时哼唱的一首小曲,由作曲家王立平亲自打板演唱,既唱出了荒凉颓败的倾覆之感,又唱出了局外人看淡世间万物的超尘与洒脱。《序曲》和《引子》均出现在电视剧开篇,引用了《枉凝眉》的曲调,营造出一种旷然的意境,奠定了整部作品的悲伤基调。

王立平在创作《红楼梦》声乐套曲时与原著文本紧密相连,大胆运用民族乐器与西洋管弦乐器结合的体裁,在保留民族五声调式的同时又加入了“4、7”两个偏音,使整首曲子更加细腻且民族特色尽显。《序曲》和《引子》在功能上相似,均是曲目正式开始之前用来渲染气氛、为乐曲进行补充而存在的,不同的是《序曲》是一种来自西方音乐的体裁,而《引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所固有的音乐结构形式。这两首曲子看似重复,却各自意有所指,《引子》歌词化用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所听到的《红楼梦》仙曲十二支中的引子,在电视剧第二集“宝黛钗初会荣庆堂”作为插曲出现,预示了三人情感的纠葛;《序曲》采用升e羽调式,是一段单纯的无字歌,是整部《红楼梦》小说的开端[1]。两首歌曲各司其职,互为补充,并不冲突冗余。套曲中“引子序曲具备而不见终曲”的特点也很好地同小说有开头无结尾的特点相对应,体现了王立平创作时有意识地将文学和音乐相结合。

二、作者简介

王立平,吉林长春人,国家一级作曲家,著名摄影家,中国电影乐团终身艺术指导、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在为87版《红楼梦》创作配乐之前就已经写出了《牧羊曲》等著名且质量上乘的歌曲。30岁的王立平,出于对《红楼梦》的热爱,同时出于经历过家庭变故后对《红楼梦》更上一层的感同身受,萌发了写一首《红楼梦》音乐的决心。终于在十年后的一天,听闻王扶林导演要拍摄电视剧版《红楼梦》,王立平大胆自荐,凭借对于原著的独到理解赢得了导演的认可,二人一拍即合。此后,王立平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投入《红楼梦》配乐的创作,一写便是将近五年呕心沥血的煎熬。他翻阅各个版本的小说,揣摩曹雪芹的创作意图和着墨的浓淡,分析人物的命运情感,从《红楼梦》的字里行间中挖掘音符,方才造就《晴雯歌》的天真活泼、《红豆曲》的喜中有悲和《枉凝眉》的一唱三叹。他曾说自己“一朝入梦,终身不醒”,完全进入《红楼梦》的精神世界。正是由于对原著文本的沉浸和对民族音乐风格的扎根,方才造就了这怀金悼玉、惆怅感慨的《红楼梦》声乐套曲。

三、《葬花吟》词曲分析

《葬花吟》歌词选自原著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的结尾黛玉于花冢葬花时有感而发的诗词,由王立平谱曲而作。原著中黛玉葬花共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在二十三回,宝玉借《西厢记》对黛玉进行一番爱情的表白,此次葬花代表着二人感情的升温;第二次便是二十七回,一场严重的误会引发了林黛玉寄人篱下的伤感,她便悲吟《葬花吟》借花喻人,感花伤己。这次葬花是宝黛爱情发展的一个高潮,也是二人悲剧结局的预兆。

(一)曲式与音乐风格特征分析

《葬花吟》是d羽清乐调式,加入了偏音清角。乐段结构可被划分为A+A’+B+C+A+C’,前有7小节的前奏,后有6小节尾声,在C段和A段之间还有两小节的连接。其中A’是对A段的重复,两个部分共同构成呈示段,B、C是对比展开段,A、C’两段为再现部分,因此,整首歌曲可以被理解为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结构,每两段构成复三部的一个大单元[2]。A乐段又可被划分为旋律不同的四个小乐句,A’部分同理;展开部的B、C段采用了与上一部分完全不同的音乐材料,由e、f、g、g’、h、h’六个乐句构成,因C段最后两个乐句旋律与B段的g乐句一致,故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在C段这里达到了全曲的第一个高潮,出现了整首曲子的最高音,并持续保持在一个较高的音域上,也是从此处开始,不再有新的旋律线条加入,开始了再现段。与常规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不同的是,《葬花吟》的再现并不是规整地完全再现呈示部,作曲家在这里加入巧思,选取呈示段的A部完全重复与展开部C部的变化重复共同组成再现,这种手法给人在听感上有意料之外的惊喜,也体现出作曲家对于西洋主题重复与变形手法使用的纯熟。歌曲4小节为一个乐句,两两对称,每一小段又各有16小节,除开乐段间加入的节数不定的间奏以及前奏和尾声,各乐段之间对称工整,乐段内部也形成了方正平衡的整体架构。这种传统又创新的手法,符合我国古代戏曲、词曲中常出现的起、承、转、合的四句式发展手法,同时作者还在这一传统音乐中加入了作曲技法变换重复的西方骨架。王立平在这首歌曲中将民族风格的旋律展衍方式与西方理性作曲法的交融做到了极致。

歌曲采用四四拍的节奏,速度缓而忧郁,从头至尾调式统一。曲子每一段的结束音都落在羽调式的主音上,使伤感惆怅之感层层递进,整体旋律的下行,更加重了凄凉与哀伤[3]。《葬花吟》在演唱方式上与其余十二首歌曲有所不同,采用了两个对比,一是男声合唱与女声合唱的对比,二是混声合唱与女声独唱的对比。男声齐唱、女声齐唱、女声独唱、混声齐唱等多种演唱方式都在这首歌曲中得到充分运用,这种交替演唱的形式在促进情绪发展、曲式递进的同时,又增强了歌曲的层次感。情绪在一次次变换演唱的过程中积累到了高潮,悲愤情绪被宣泄至顶点,两次对上天的“质问”,情感一次比一次浓烈。此时此刻,曹雪芹与王立平达到了灵魂的共鸣,借黛玉之口,质问控诉这个不公的世俗。

作曲家在创作红楼音乐的四年半里,仅一首《葬花吟》就占去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即便最后选定《枉凝眉》为主题歌,也无法忽视此曲中所蕴藏的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指摘,这不仅是一首伤春感时的闺怨歌,还是掷地有声的痛诉,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感慨。

(二)歌词赏析

《葬花吟》出现在书中第二十七回宝黛的一次冷战后,是一首古体诗。王立平节选其中诗句作为歌曲的歌词,多数诗句为七言绝句,不规整的两句诗“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和“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前者被舍弃,后者被选为歌曲高潮的第一句,这种不规则感也恰恰增强了曲子的韵律感和适唱性。曹雪芹在书中的很多地方都展示了优秀的诗歌写作能力,这首词亦然,体裁上效仿了初唐的歌行体,采用隐喻、双关、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写成,作曲家在为其配乐时完全保留诗词且以其为创作出发点的行为也体现出他对原作者的赞赏。

首句“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以疑问开篇,通过落花景象引出人生感慨。花瓣飘零再多也无法将天空遮满,此处作者运用了夸张手法,隐晦地控诉十二金钗,乃至世间女子命运的困厄艰辛,她们的痛苦才是凋落的、无人怜惜的“花朵”。联想黛玉之后的遭遇,《葬花吟》实是她为自己亲手写下的祭诗。第二句为景物描写,蛛丝在飘向春榭,柳絮沾满门帘,暮春时分,各物都已完成使命,一片衰败之景。此句之后,作曲家对原诗进行删减,直至六句之后方采用,同时由女声合唱转为女声独唱。第三句中的“风刀霜剑严相逼”最能体现出林黛玉此时心境,也是她对寄人篱下生活的最真实感受。第四句又回到了对花的怜惜,明媚的春光,鲜艳的花朵,能保留几时,一朝失去踪迹便再也难寻觅。五六句可放在一起赏析,难找寻的花愁煞了“我”这个葬花的人,倚着花锄默默抛洒泪珠,泪珠溅在空枝上仿佛是斑斑血痕。林黛玉终于抑制不住心中的悲伤,对着残红流起眼泪。第六句结束后,王立平同样选择删减一部分诗句,因此错过了一些意象。如此长的原词注定无法完整作为电视剧插曲出现,作曲家对诗句的节选已做了相当大程度的考量。第七句为高潮之前的最后一句,黛玉自比鸟儿,希望生出双翼与这花儿飞向天地的尽头,与下文对应,顺理成章引出对天的质问。第八句的句式发生变化,由七言诗变为三五字的八言,由之前的陈述句变为疑问句,近乎呐喊地质询即便是到了天地尽头,哪里有埋葬香花的魂丘?为了渲染此处的悲壮气氛,王立平不僅持续用全曲最高音供歌者宣泄,还在伴奏处加入了几处重重的闷鼓,这鼓似是敲到了人们心上,替曹公笔下的人物出了口闷气。不是垂首自怜,而是昂首问天,这与曹雪芹所推崇的屈原《天问》中的思想有着同样的情感意味。重复一遍后,又回到了之前的音调与格律上,仿佛这一轰然质问已带走了黛玉所有气力,由抒怀改为诉说,如果注定要走向这个结局,那便让花洁净生来、洁净死去。短暂对命运抗争的失败并没有使林黛玉心灰意冷,反倒凸显出这一柔弱女子不愿被污染的傲骨。尾段两句依旧伤怀,借花喻人,除在结尾处重复“花落人亡两不知”外,没再作其他改动。

与《晴雯歌》的叛逆灵巧不同,这首歌的底色就是悲怆而浓烈的,落花、死亡、杜鹃、埋葬等一连串悲观意象烘托了凄切悲凉的消极基调。“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凄凉动人的歌唱,表达了林黛玉内心的情感活动,听众闻之,也引发了“恸倒山坡之上”而“心碎断肠”的强烈情感体验[4]。

四、结语

《红楼梦》声乐套曲自1987年随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横空出世后,便引发一众探讨,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是几代人心中难以逾越的经典,至今传唱不休。王立平曾用最累、最苦、最难、最过瘾四个“最”来形容创作《红楼梦》音乐时的感受,如今的人们在阅读或观看相关情节时耳边也总不可避免地响起这不似凡音的钧天广乐。《红楼梦》的成功成就了王立平,某种程度上讲,王立平也成就了《红楼梦》。

参考文献:

[1]郝丹丹.《红楼梦声乐套曲》之序曲与引子的音乐学分析[J].黄河之声,2023(6):72-75,80.

[2]李刚.王立平《葬花吟》解析[J].音乐创作,2017(5):93-95.

[3]柳榕.电视连续剧《红楼梦》(87版)插曲演唱之探究[D].银川:北方民族大学,2022.

[4]杜颖颖.浅谈王立平笔下的《红楼梦》音乐风格:以《葬花吟》为例[J].当代音乐,2017(18):80-83.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红楼梦
《红楼梦》处处都是慈悲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话中话:《红楼梦》直接引语中的元话语分析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红楼梦》(四大名著大字本)
论改琦《红楼梦图咏》的观看之道
茹志鹃与《红楼梦》
《红楼梦》中侠义抒写述论
《红楼梦》(纪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