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富春大地遇见“富春山居”

2023-11-28 12:29李加铖李治钢
杭州 2023年18期
关键词:富春山富阳绿水青山

文 |李加铖 李治钢

“富春大地,民富景美”。初秋时节,漫步乡村,景致如画:或是小桥流水、屋舍俨然,村民安逸闲致;或是游人如织、流连忘返,民宿、农家乐生意兴隆……富阳的美丽乡村充满着勃勃生机,是展示美丽富阳的又一张“金名片”。这份美丽始于2003年,富阳区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启了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行动,就此拉开了美丽富阳建设的帷幕。

“美丽乡村,筑梦家园”。20 年来,富阳区始终立足绿水青山,不断深化“千万工程”,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根据“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地形地貌,按照村庄功能定位、区位条件、产业特色、人文底蕴、资源禀赋,分类确定村庄的建设模式、发展方向,持续探索美丽乡村建设富阳实践、努力打造富阳样板,让广大乡村实现了美丽蝶变,从“脏乱差”到“美佳净”,从“穷山沟”变“聚宝盆”,从美丽城乡、美丽经济再到美丽人文……“三美融合”下的富阳乡村不断迸发出无限活力,一大批生态美、产业旺、文旅兴、百姓富的美丽乡村遍地开花、强势“出圈”,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正在富春大地徐徐展开。

“富春山居”的环境之美

20 年来,“城市有乡村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正在成为富阳城乡融合发展的生动写照。一座座保留了文化记忆并极具审美气息的浙派民居、杭派民居,成为点缀在富阳山水间的靓丽诗篇。

东梓关村位于场口镇西部,临富春江,是龙门古镇孙氏的发源地,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古村落,文化底蕴深厚。整个村有近百座明清建筑,因郁达夫小说而闻名,郁达夫小说中写的徐家大院就位于此。

青山绿水,白墙黛瓦,“网红村”东梓关村宛若一幅山水画卷,充满着江南水乡韵味,被誉为新杭派民居的范本。这里的房子就好像是土生土长出来的一样,巧用留白之美,化虚为实,让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在建筑设计中。墨分五彩,计白当黑,仅用黑白两种颜色,寥寥几笔,就表达出了无限的生动和诗意。

2017 年经央视、新华社、人民网等媒体报道,这里被称为“中国最美乡村回迁房”,成为现实中的“富春山居图”。2018 年,东梓关村举办首届富春江江鲜大会,10 月1 日当天游客突破10万人次。如今,电视剧《富春山居》在央视一套热播,吸引了更多人慕名而来。东梓关村不只是网红村而已,它更是当代中国乡村聚落重塑的典范。

除了东梓关村,富阳区还成功打造了富春街道宵井村、洞桥镇文村村、大源镇望仙村、新登镇秉贤村等具有江南特色的“杭派民居”样板。如今,这一队伍仍在不断壮大,在富阳的“小康共富”版图中点缀上一个又一个“田园范”美丽乡村。

“富春山居”的产业之旺

在富阳的大山里藏着一道道新风景,水是清澈的,风是自由的,蜿蜒的山路,因为有了花草虫鸟而变得更加鲜活,生态原乡的绿水青山令无数城里人沉醉、流连。“千万工程”20年的实践与发展,让今天的富阳人民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加切身的体会。

新一村是湖源乡政府所在地,又称“小樟村”,是一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人杰地灵的小山村。近年来,新一村通过整环境、整线路,抓秩序、抓管护,靓庭院、靓绿化,美老街、美溪流等诸多措施,还原“小樟村”自然原始之美,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引领山乡振兴的道路。2018年,新一村获评小城镇综合整治省级样板村荣誉称号,流域全年保持在Ⅱ类水以上,2020 年成功创建省级美丽河湖。

富阳区拔山村 李治钢/摄

“杏”福杨家村 李治钢/摄

富阳区湖源乡窈口村 李治钢/摄

事实证明,走生态绿色发展道路是正确的。作为网红“龙鳞坝”的所在地,新一村凭借龙鳞坝的超高“颜值”和独特魅力,不断挖掘旅游景观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做足“戏水游”文章,打好“产业配套+民宿经济+乡村研学+农旅创客”组合拳,先后打造了环溪绿道、留白书屋、精品民宿、风味美食街,并引入了红色研学、露营基地、山货销售、民宿餐饮等新业态,在青山绿水间探索共富“绿码”,不仅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实现“点上红”,而且吸引不少在城区务工的村民返乡创业,带动整个湖源乡变为“全域红”。

山抱水围,清凉“福地”。成千上万的游客纷至沓来,畅享新一村的四时之美,不仅带动了民宿、餐饮等产业的蓬勃发展,让村民口袋鼓了起来,更让绿水青山成为老百姓的“幸福不动产”。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富阳的山,是不少人梦想启航的地方;富阳的山,是不少人魂牵梦萦的老家。这几年,富阳区依山就势打造了一批新农村样板,新一村只是富春大地一个个乡村美丽蝶变的缩影。

“富春山居”的生活之乐

2021 年起,“千万工程”转向“千村未来、万村共富”阶段。富阳区深入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以标杆点村、数字乡村、未来乡村三村融合共进的理念,推进乡村迭代提升。

溪流潺潺、鸟语花香、果树林立,东洲街道黄公望村,600 多年前黄公望老先生隐居时不会想到,这片林木葱郁的土地上,落户了“公望两岸圆缘园”。著名书画鉴定家傅申和著名艺评家、策展人陆蓉之夫妇不仅入驻园区,更定居在黄公望村;“台味巧妈”品牌创始人张右昇在园区的糕点事业蒸蒸日上,并成功入选2023年央视春晚伴手礼;台湾青年演员、歌手魏晖倪第一次来富阳便爱上了这里,她写下了歌曲《我在富春山居图里等你》,也因这首歌的美好寓意,她等来了姐姐一起来富创业生活。

以画卷为媒,用山水传情。近年来,黄公望村围绕公望文化品牌,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加快推进“文旅融合、景村融合、城乡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乡村颜值高、产业活力足、数字赋能强、人文韵味浓、邻里一家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最美基本单元提供了“黄公望模式”。

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城乡距离进一步缩短,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如城里一样便利的各类服务。在春江街道八一村,村里的老旧公寓、闲置厂房、闲置土地“摇身一变”成了富有活力的共享菜园、共享中心、创客中心。村民通过手机“数智富春山居图”小程序点一点,即可实现“一键就医”“一键订餐”“一键服务”。

截至目前,富阳区创建省市未来乡村13 个,东洲黄公望村被列入全省共富基本单元建设考察点,壶源溪山水文旅示范带纳入全省第二批共同富裕示范带建设计划。

“富春山居”的文化之兴

沿着青石板铺成的巷道,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斑驳木门,抬腿就到了一方小小的天井下……街巷、台门,富春江南岸,大源山里,蒋家村就静卧在这里。

蒋家村是个有故事的村落,600 多年的村史,独特的老台门,以及蒋氏《家训八则》:孝父母、敬长上、友兄弟、立教养、守法度、奖贤能、惩顽恶、戒争斗,既默默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又默默孕育着一代又一代蒋氏家人。富阳乡邦文史第一人蒋增福、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蒋家门口走出了不少社会贤达,究其原因,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是蒋家村的“魂”,也是孕育蒋家村人的沃土。

这些年来,蒋家村人深度保护和挖掘现有老台门资源,利用乡贤优势,通过旧房改造,打造红色报刊史料研学中心、蒋氏耕读文化、麦家影视文学三大特色区块,唤醒沉睡的文化基因,传承延续好历史文脉,让老台门焕发新光彩。如今,丰富的文化元素不仅深刻融入到了村民的日常生活,也让蒋家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成为富阳在“千万工程”中让历史文化村落重焕风采的一个生动缩影。

“千万工程”不仅改变了富阳农村环境,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这里的人,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已经化风成俗。在富阳的美丽乡村,我们遇见了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的俊俏模样!

富阳湖源乡上藏村 胡鉴/摄

猜你喜欢
富春山富阳绿水青山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会分隔两地?等
绿水青山
杭州 富春江边富春山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
共绘“富春骑行图”,千名骑友完成环富阳挑战!
富春山居图
2017环浙自行车嘉年华富阳站圆满落幕